[工学]表面化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9789753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学]表面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工学]表面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工学]表面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工学]表面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工学]表面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学]表面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表面化学(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表面化学 Surface Chemistry本章内容第一节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 第二节 曲面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第三节 润湿和铺展 第四节 溶液的表面吸附 第五节 不溶性表面膜 第六节 表面活性剂 第七节 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第八节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引言n界面(interface) 表面(surface) 密切接触的两相之间的过度区(约几个分子的厚度)称为 界面,如果其中一相为气体,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 。n界面现象 在界面发生的许多现象,如毛细现象、润湿作用、液 体过热、蒸气过饱和、吸附作用等。n比表面表示多相分散体系的分散程度,定义为:单位体积( 也有用单位质量的)的

2、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 第一节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 一、表面功与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n表面功: 在温度、压力和组成恒定时,可逆地使表面积增加dA 所需要对体系做的功 -W= dAn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在温度、压力和组成恒定时,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 时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 =(G/A)T,Pn广义地说, 是在指定相应变数不变的条件下,每增 加单位表面积时,体系的U、H、F、G的增量。n有表面功时的热力学基本公式 有表面功时的热力学基本公式 二、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n沿着与表面相切的方向,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相界面 上的表面收缩力。 n表面张力的推导d G T,P =

3、 -W d G T,P = dA-W = dA -W = F d XF d X= dA= 2 l d X = F/ 2 l n物理意义:对液体来说,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可看作 是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液面上的力即表面张力,其单 位是N m-1 n一种液态物质的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与表面张力数值 完全相同,量纲也一致,但物理意义和单位不同。n表面张力为强度性质。第二节 曲面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一、曲面的附加压力n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在弯曲表面下的液体或气体与 在平面下情况不同 nYong-Laplace 公式 P=(1/r1 +1/r2)n杨拉普拉斯公式是研究弯曲表面上附加压力的基本公式 ; 由此可知(

4、1)液滴愈小,则所受附加压力愈大; (2)若液 滴是凹形,则R为负值,附加压力为负值,即凹液面下液体所 受到的压力比平面下要小。n自由液滴或气泡通常都呈球形 形状不规则的液滴,在凸面处 附加压力指向液滴的内部,而凹面的部位则指向相反的方向, 这种不平衡的力,必将迫使液滴呈现球形。n毛细现象把毛细管插入水中,在凹液面下液体所受到的压力小于平面 上液体所受的压力,水面上升。把毛细管插入汞中时,管内汞面呈凸形,同理可以解释管内汞面下降的现象。 二、曲面的蒸汽压 (一)液滴大小与蒸气压的关系-Kelvin公式 n表示式n过饱和蒸气形成原因 如果蒸气中不存在任何可以作为凝结中心的粒子,则它可 以达到很大

5、的过饱和度而水不会凝结出来,因为此时水蒸 气的压力虽然对水平液面来说,已经是过饱和了,但对于 将要形成的液滴来说,则尚未饱和,因此小液滴难以形成 。 n过热液体的形成原因 对于液体中的小气泡,气泡壁的液面是凹面,曲率半 径为负值,根据Kelvin公式,水气泡中的液体的饱和蒸 气压将小于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而且气泡愈小, 蒸气压也愈低。在沸点时,水平液面的饱和蒸气压等 于外压,而沸腾时形成的气泡需经过从无到有,从小 到大的过程。而最初形成的半径极小的气泡其蒸气压 远小于外压。所以,小气泡开始难以形成,致使液体 不易沸腾而形成过热液体。 三、亚稳状态和新相的生成 (一)亚稳状态 n过饱和蒸气(s

6、upersaturated vapor) :一定温度下,当蒸 气分压超过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而蒸气仍不凝结的现 象 。n过热液体 (superheated liquid):在一定压力下,当液体 的温度高于该压力下的沸点,而液体仍不沸腾 。n过冷液体(supercooled liquid):在一定压力下,当液体 的温度已低于该压力下液体的凝固点,而液体仍不凝固 。n过饱和溶液(supersaturated solution):在一定温度、压 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的溶质 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 。 (二) 新相生成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原理 n从热力学上看,上述所有过程都涉及

7、从原有的旧相中产生 新相的过程,使原有的一般热力学系统变成一个瞬间存在 的高度分散系统。用dG = -SdT+Vdp+dAs(纯液体为单组 分系统)分析,定温、定压下上述过程dGT,p = dAs0,是 一个非自发过程。n从动力学上看,上述过程新相核心的形成速率与新相核心 的的半径有如下关系:新相生成速率 r2exp(-Br2) B 为经验常数 该式表明,新相形成速率会随 r的增加而经过 一个极大值,最大速率对应的 r称为临界半径(critical radius),只有能克服由临界半径所决定的能垒的那些分子 才能聚到核上,而长大成新相。 第三节 润湿和铺展 一、固体的润湿n润湿:固体表面上的气

8、体(或液体)被液体或另一种 液体取代的现象。 n接触角:达平衡时,在气,液,固三相交界处,气-液 界面和固-液界面之间 的夹角称为接触角。(图中角 ) n接触角公式:n如图 (1) =0 完全润湿(2) 90不能润湿 二、液体的铺展 n铺展(spreading):液体在一固体表面或另一种不互溶的 液体表面上自动展开,形成一层薄膜的过程。n铺展与否的判断:设一滴油在水面上铺展 铺展系数 S=- G T,P= -(油+ 油水-水)S0 油滴才能在水面上铺展,S值越大,铺展性能愈好。S0,产生正 吸附。此时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溶液本体的浓 度。n表面惰性物质的加入,使(/C)T 0, 0,产生

9、负吸附。此时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小于溶液本体的 浓度。n(/C)T的求算测定不同浓度C时的表面张力,以- C数据绘制成表面张力等 温线,求各指定浓度的斜率,即为该浓度的(/C)T值;归纳- C的数学解析式,将- C的关系式对C微分。三、表面活性剂在吸附层的定向排列n- C经验式: = Kc /(1+Kc) n同系物中不同化合物的饱和吸附量是相同的。n可由 值计算表面活性物质的横截面积AA=1/ L第五节 不溶性表面膜 引言:单分子层表面膜 一、表面压及其测定n表面压:膜对单位长度浮物所施的力,以表示。n表面压数值等于纯液体的表面张力与铺上膜后的表面 张力之差 =0 n表面压的测定二、不容性表面

10、膜的应用n分子结构的测定n高分子分子量的测定n抑制液体蒸发n生物膜结构的研究nLB膜研究附:LB膜 (Langmuir-Blodgett films)技术第六节 表面活性剂一、表面活性剂的分类n按化学结构分:n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两性表面活性剂n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教材P279 表7-7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和作用 (一)、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 hydrophile and lipophile balance values n以石腊的HLB=0,聚乙二醇的HLB=20,十二烷基硫酸 钠的HLB=40为标准,其它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以它在 水中的溶解情况估计。(二)、

11、胶团的形成 n临界胶团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所需的最低 浓度。 n胶团的形状 三、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n润湿作用(wetting action)(渗透作用):用作润湿剂 、渗透剂。 n乳化作用(emulsification)、分散作用(dispersed action)、增溶作用(solubilization):用作乳化剂、分 散剂、增溶剂。 n发泡作用(foaming action)、消泡作用(do any with foam):用作起泡剂、消泡剂。 n洗涤作用(washing action):用作洗涤剂。 第七节 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引言n吸附 adsorption :气体或

12、蒸气与一个清洁的固体表面 接触,一些气体或蒸气分子粘附(或停留)在固体表面上 而形成吸附层的现象。 n吸附剂 adsorbent:在其表面上能发生吸附作用的物 质。 n吸附质 adsorbate :被吸附的物质。 一、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n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比较:P287表7-11二、吸附等温线: n图中纵坐标代表吸附量,横坐标为比压 p/ps。ps代表 在该温度下被吸附物质的饱和蒸气压,p是吸附平衡时 的压力。n例如 1.78K时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属于类型(), 2.78K时N2在硅胶上或铁催化剂上的吸附属于类型() , 3.352K时Br2在硅胶上的吸附属于类型(), 4.323K时C6H

13、6在氧化铁凝胶上的吸附属于类型(), 5.373K时水气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属于类型()。 三、弗仑因得立希吸附等温式 四、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兰缪尔等温式n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1)吸附层是单分子层(monolayer)(2)吸附剂的表面是均匀的(3)吸附质分子间没有作用力(4)吸附是动态平衡 n公式: 五、多分子层吸附理论BET公式 n多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1)多分子层吸附(2)第二层以上的吸附被视为凝聚,吸附热即液化热(3)吸附质的凝聚与蒸发发生在暴露于气相的表面上(4)逐级平衡n示意图第八节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一、吸附特点n固体对气体的吸附,主要由固体表面与气体分子的相 互强弱来决定n从吸附速度看,溶液中的吸附速度一般比气体吸附速 度慢得多。 二、吸附量的测定n将定量的吸附剂与一定量已知浓度的溶液相混合,在 一定温度下振摇达到平衡。澄清后,测定溶液的浓度 ,从浓度的变化可计算每克吸附剂所吸附溶质的量。n计算式:教材P292 7.54三、吸附等温线n固体-溶液吸附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