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衍平《雾凇》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76957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滕衍平《雾凇》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滕衍平《雾凇》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滕衍平《雾凇》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衍平《雾凇》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雾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准、会默本课的重点词语,并知道“镀”等关键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背诵课文的最后一三段。3.能说出雾凇的特点和形成的过程。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回顾昨晚的预习作业。2.板书:课题雾凇,记住雾这个字一样,说一说你如何记住凇。3.雾,就是雾气, “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水汽遇冷凝结 什么是“凇” , 雪凇 雾凇“雾”是如何成“凇”的呢?二、自读课文1.很多人没有见到雾凇,作者就为我们写下了这样一篇介绍雾凇的课文。2.生字都预习了,能不能读好?出示:读准并生字词辨析多音字也要读准。3.自己练习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准确、流利。三、疏通课文1.指名读。

2、只有吉林才有雾凇吗?“奇观”体现在哪里?“这” ,指的是什么?三句话中,最后一句与题目由什么联系,这一句的作用是点题。这一部分主要就是开头介绍2.第二节最长。指名读。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说一说水汽雾气银条等什么关系?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形成过程。3.第三节:指名读。三个成语,有两种格式相似。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感受互文式成语,理解琼的意思。写了赞叹。感受诗句:是写雪花的。这里的比喻成梨花恰当吗?四、第一节和第四节放在一起,就是一段美妙介绍雾凇景观的解说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背一背。5 句话。五、观察本课的生字词,默写。批改。雾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描写雾凇形成有序、准确、生动的特点

3、,并能够复述雾凇形成的过程。2.描绘一处雾景,力争做到有序、准确、生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形成”1.(出示雾凇图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的脑海里会冒出哪些词语?2.人们看到这样的美景,一边赞叹,一边又充满着疑问: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呢?如果用一段话来说明就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3.默读第二节,标一标几句话。4.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5.能否用概括关键词的形式说说雾凇形成的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遇冷凝结二、词句品析,练习复述(一)哪几节是写过于饱和的水汽(2-6)哪几句是写雾凇的遇冷凝结(7-8)1.老师读:圈

4、出江面上 两岸 十里长堤 你有什么发现?顺序能不能调到?板书:有序,准确。2.再听滕老师读一遍。拿起笔,圈画出动词。 (弥漫、淹没、笼罩、模糊)你有什么发现?雾气越来越浓。 (过于饱和的水汽)能不能说调换?3.滕老师第三遍读,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动的画面。 4. 顺序错乱的句子,你能说出来吗?为什么能?(出示词语)你能依据这些词语把看到的画面讲出来吗?(二)自主品析 “遇冷凝结”1.从哪儿看出有序、准确、生动?(银线、银条、银松雪柳)起初 逐渐 最后镀:慢慢地 轻轻地 一层又一层地如果把“银”改为“白” ,会怎么样? 2.读出这个画面感! 四、模仿迁移,随堂练笔雾凇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作者却用了简单的 8 句话,把这个过程写得生动,形象。模仿第二自然段的写法,练习写一写一处雾景或雪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