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选修3《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760091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选修3《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图版选修3《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图版选修3《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图版选修3《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图版选修3《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选修3《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3.13.1 旅旅 游游 景景 区区 的的 规规 划划 设设 计计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使用说明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 展。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2.掌握旅游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及设计内容,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旅游景 区规划进行初步评价。

2、3.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分析: 1.1.学习重点:学习重点: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2.2.学习难点:学习难点: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一、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一、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 纲领 和 蓝图 ,它通过旅游资源 开发 和 景点建设 来合理发展旅游业,包括对住宿、餐饮、娱乐、交通、购物等设 施的开发顺序、 发展规模与水平 、 空间布局 等进行合理安排,以满足旅游者食 、住 、行 、游 、 购 、 娱 的六大需求。 二、旅游景

3、区的基本组成要素:二、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景区的 吸引物 、 旅游者 、 景区的服务业 等。1.旅游景区的吸引物就是 景区内标志性 的观赏物,它是旅游景区赖以生存的 依附对 象 ,是景区经营和吸引旅游者的 招牌 ,也是景区中最突出、 最具特色 的景点。 2.在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中, 旅游者 处于主体地位。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就是旅游景区内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交通、食宿、娱乐、 通信 和购物等几个方面。旅游服务的特点是 它的供给与消费常常处于同一时间段 ,因此, 服务过程中的 管理 尤为重要。 4.旅游景区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是 互相依存 、 互相作用 的。 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4、的原则: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 突出景观特色 : 特色 是旅游景区存在的基础和生命。旅游景区有了 特色 才 有生命力、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要将 人工建筑 与 旅游景区的地理环境 融为一体,使 旅游者能够感受到风景和谐统一的意境,达到 情景交融 的效果。 3.维护生态平衡:在开发旅游景区时要遵循 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 ,使青山常在,绿 水长流。 4.最佳综合效应:在开发观赏价值高、吸引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景点时,应注意充分 发挥 景点的利用率 ,并同其他行业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景点的 综合使用价值 。 四、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四、旅游景区规划

5、设计的内容: 1.景区形象:指人们对某旅游景区总体的、概括的 认知 和 评价 。景区的 景观特 色 是景区形象的决定性因素。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2.功能分区:是将旅游景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使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最常见 的是同心圆式功能分区模式,即旅游景区从里到外分成 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 和密集 游憩区 。 3.空间布局:就是对景区的交通线、 服务设施 等组成要素进行 选址 和 定位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1.旅游景区的各

6、组成要素的之间关系是什么?(课本 P51)2.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应该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创新设计 P65)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旅游者旅游的前提条件和旅游景区服务业的基础是( D ) A.自然支配的收入 B.一定的闲暇时间 C.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 D.旅游景区的吸引 物”2.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不包括( C ) A.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 B.旅游活动的主体 C.旅游景区的最佳综合效应 D.旅游景区的服务业3.3.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就是对景区的交通线、服务设施等组成要素进行选址和定位。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就是对景区的交通线、

7、服务设施等组成要素进行选址和定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旅游景区交通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旅游景区交通规划要方便游览各个景点 B.合理的交通工具可以大大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疲劳 C.某些交通工具具有娱乐性质,如观光马车 D.旅游景区交通规划就是对旅游交通线的规划 (2)在旅游景区服务设施的规划中,不正确的是( C ) A.旅游服务设施主要有交通设施、娱乐设施等 B.景区服务设施要与交通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C.为保护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要远离旅游景区 D.服务设施布局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下列旅游规划合理的是( D )中小学教

8、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A.在洞庭湖湖畔兴建高质量星级宾馆 B.拆掉北京的胡同,建筑现代化首都 C.在曲阜三孔周围建立高大建筑物 D.合理开发陕北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5.5.材料一材料一 20082008 年度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评选隆重揭晓:湖南省韶山毛泽东同年度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评选隆重揭晓:湖南省韶山毛泽东同 志纪念馆;江西省井冈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贵州省遵义市遵义会议纪念馆;陕西省延志纪念馆;江西省井冈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贵州省遵义市遵义会议纪念馆;陕西省延 安市延安革命纪念馆;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纪念馆;

9、四川省广元市邓小平故居和纪念馆;安市延安革命纪念馆;河北省石家庄市西柏坡纪念馆;四川省广元市邓小平故居和纪念馆; 北京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江苏省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河北京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江苏省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河 北省保定市白洋淀文化苑(燕翔队纪念馆)北省保定市白洋淀文化苑(燕翔队纪念馆) ;浙江省余姚市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旧址。;浙江省余姚市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旧址。 被评为被评为“2008“2008 年度中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年度中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 ” 。 材料二材料二 济南的济南的“泉泉”业经济:业经济:20062006 年济

10、南市重点开发泉水资源项目、生态休闲旅游年济南市重点开发泉水资源项目、生态休闲旅游 项目,进一步开发、包装泉水旅游产品,整合观泉旅游线路,做大泉水旅游文章,创造条项目,进一步开发、包装泉水旅游产品,整合观泉旅游线路,做大泉水旅游文章,创造条 件举办件举办“泉水节泉水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红色旅游”中的革命圣地、纪念馆、领袖故居等,属于旅游活动中的( B ) A.主体 B.客体 C.媒介 D.旅游业 (2) “红色旅游”的兴起,说明现代旅游具有 旅游内容的多样性 特点。 (3)济南市开发泉水资源项目,做大泉水旅游文章,其目的是(多选) ( BCD ) A.向游客展

11、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美景 B.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D.促进文化交流 (4)请你就济南市的“泉”旅游,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 运输条件;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保护环境,保护“泉”资源;合理 布局泉水旅游线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水土保持工程,提高地下水水位等。 6.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四绝四绝”著称于世。著称于世。20042004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 批评审的世界地质公园。批评审的世界地质公园。 (1)黄

12、山吸引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有哪些?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 (2)有人建议要在黄山上建一个大型疗养院,此建议是否可行?为什么? 否,黄山上无 较为宽敞的平地,生活设施少,环境容量较小,且交通不便,故不适宜建大型疗养院。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学习评价学习评价1.1.你完成你完成“学案学案”的情况是(的情况是( )A.A.很好很好 B.B.较好较好 C.C.一般一般 D.D.较差较差2.2.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是(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是( )A.A.很积极主动很积极主动 B.B.较积极主动较积极主动 C.C.一般一般 D.D.较差较差3.3.列出本节知识体系:列出本节知识体系: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4.4.你的收获与疑问:你的收获与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