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隆冬话竹》教学设计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760040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隆冬话竹》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隆冬话竹》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隆冬话竹》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隆冬话竹》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隆冬话竹》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隆冬话竹》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一一 0 0 隆冬话竹隆冬话竹 一、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 1. 了解按照逻辑性来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 2. 掌握“腊、暇、剔、箫、苞、筏、硝、翠、潇、湛、罄、椽”等 12 个字。 (二) 能力训练: 1.初步学会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结构。 2.学会运用下列词语:精湛、玲珑剔透、精美绝伦。 (三) 思想情感教育; 1.感受我国丰富而悠久的竹文化。 二、教学课时(二、教学课时(2 2 课时)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一、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 理清段落结构,列出

2、段落提纲。 2. 初步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个谜语,谁能猜中谜底:“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打一植物),对,这就是竹子。宋代诗人苏东坡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古代文人墨客之所以喜欢竹子,不仅使因为竹子的气质高 雅,而且它的作用也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隆冬话竹,了解一下竹子的世界。 (二) 检查预习: 1.听写 名不虚传、应接不暇、截然不同、不言而喻、胸有成竹、罄竹难书、举不胜举、望尘莫及 、琳琅满目、玲珑剔透、心旷神怡、郁郁葱葱、不祥之兆、晶莹、皑皑、潇洒、盎然、精

3、湛、婉转、竹茹、镶嵌、篦子、绮丽、屋椽、纤维 2.解释带点字。 (三) 听课文录音,思考课后练习一。 1. 学法指导:药学说注意通过找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各段大意,然后分段。 2. 概括各段大意: 隆冬翠竹生机勃勃。(引出说明对象) 竹子气质刚劲,不畏霜雪。 竹子对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竹子浑身使宝。 竹材是制作各种家具和生活用品的好材料。 竹子还是造纸的优良原料。 竹子是化工行业的原料。 我国竹林资源丰富。 竹子的种类。 竹子的属类及繁衍。 竹子很少开花的原因。 竹子的世界妙趣横生。 3.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可分三个部分: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

4、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第一部分:(1)描述竹子的形态,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211)具体介绍竹子的用途和生态特征。 第三部分:(12)说明竹子的世界妙趣横生。 (四) 分析说明顺序: 1. 提问: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全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学法指导:提醒学生到单元提示中去找,要重视单元提示。 2. 明确:课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说明“竹子的用途”部分,是先总说,后分说。 说明“竹子的生态”部分,先说明竹子的种类,在说明竹子的繁殖方式,最后说 明竹子很少开花的原因。其中说明竹子的种类时,先说明最常见的毛竹,然后说明奇异的 竹种。 (五) 总结: 本文是一篇介绍竹子

5、的生态和功用的说明文。全文时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先略说竹子 的观赏价值,再详说竹子的广泛用途,最后说竹子的生态特点从对竹子的感性认识, 说道对竹子的理性认识,说明顺序很自然,和合理。 (六)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一次。2.完成课后练习四、五。3.朗 读课文。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举例子、引用说明、描述等说明方法及作用。 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讲读第一部分和第九部分。 1. 指名朗读第一节。要求: 划出描述性的语句。 找出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 2. 提问: 文章一开始该我们描绘了两种情景,是哪两种?(异

6、常肃穆、令人注目) 作者通过这两种情景的对比,主要想突出什么?(竹子生机勃勃的形象,借以唤 起读者的兴趣。) 这部分着眼于介绍竹子的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是哪几句?使用了哪一种说明方 法?(作比较。拿竹子和松柏、腊梅作比较,以显示竹子的特征。) 这段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的说明方法来介绍竹子,那么还有哪一段也是采用这种手 法?(第九段。) 3. 齐读第九段。 4. 提问:(完成课后练习三) 指出中心句。 这一段是怎样围绕中心句依次进行说明的?分别说出它们的要点。 这段的二三句,如果把“昂然挺立”“遮天蔽日”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这段的第六句,为什么再“方竹”“实心竹”“哺鸡竹”的后面用分号,而再“

7、吊丝球竹”“一节竹”的后面用逗号? 划分这段的层次。 这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三) 讲析第二节。 1. 齐读。 2. 提问: 划分层次。(学法指导:利用中心句或关键句分析层次。) 第一句在全段的作用?(总起,承上启下。) 把竹子的外形和气质合二为一的是哪一句话?(集刚柔于一身。这就是竹子的特 性。) 齐读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这是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 (引用说明。说明了竹子有一种自然生就的美,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第三句从句式上看属句,在文中的作用。 那么竹子有哪些用途

8、呢?(结合课后练习四) 文章列举了博物馆里的各种竹制品,是从哪一个角度总体介绍竹子的用途.。 (时间和空间上) 引用李白的诗句有何作用?齐读 概括这段的中心内容。(介绍 竹子的种类。) 划分层次。 (四)简析其他各段种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 第三节主要内容。(中心句) 2. 划分层次。 3. 主要说明方法:举例子。(四、五段也一样。) (五)学生独立完成第十小节的练习。 1.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2 字) 2.划分层次. 3.这段运用了_等说明方法 。 4.“竹子的繁殖主要是靠它的地下茎”一句中”主要”能不能删去? 4. 这段文字中插入了一些描述性的语句,请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 (六)总结全文。 (七)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六。2.完成作业本。3.预习。 板书:板书:一、竹子的形态,引出说明对象。 特性:集刚柔于一身对古代文化的贡献二、竹子的特征 用途 浑 身是宝隆冬话竹隆冬话竹 好材料种类繁多生态 繁殖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特征 很少开花三、总括竹子特征。说明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举例子、引用说明、作比较、打比方、 列数字、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