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体验抑或挑战:养二孩,等于换了一种活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74328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新的体验抑或挑战:养二孩,等于换了一种活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新的体验抑或挑战:养二孩,等于换了一种活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新的体验抑或挑战:养二孩,等于换了一种活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新的体验抑或挑战:养二孩,等于换了一种活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新的体验抑或挑战:养二孩,等于换了一种活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新的体验抑或挑战:养二孩,等于换了一种活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新的体验抑或挑战:养二孩,等于换了一种活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新的体验抑或挑战:养二孩,等于换了一种活法2014年04月14日 10时02分00秒 来源:云南网核心阅读:生育政策的变化,深刻重塑着每一个人的家庭,以及我们身处的社会结构。家里有了两个孩子,对父母及孩子自己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抑或挑战。今年3月以来,全国出现了“单独二孩”新政启动的小高潮。截至目前,已有十余个省份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新政。此外,多数省份还推出了实施该政策的时间表。云南省也于今年3月28日启动了单独二孩政策。计划生育政策提出时,初步定下了30年的执行时间,只执行一代人。不管人们对于计划生育评价如何,有一点不必怀疑 实施了三十年的计生政策,已经深刻重塑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庭、我

2、们身处的社会结构。你为什么生二孩对“失独”的恐惧、对日后养老问题的担忧、对孩子健康成长的考虑这些都是选择生二孩的理由。还没等到“单独二孩”的政策落地,王琼就已经怀上了第二个宝宝。这个32岁的妈妈早就有了生二孩的打算,和大多数打算生二孩的父母一样,王琼觉得大宝当了6年的独子,太孤单。 “就是想给大宝生个妹妹或者弟弟,一方面可以让他学会担当和分享,一方面也有个伴,以后也不会觉得太孤独。 ”计划生育政策促成了无数个“三口之家” 。王琼认为,在这种超微型的家庭结构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已经无从体验从前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兄弟姐妹情感,甚至将丧失情感分享的能力。 “我妈妈有7个兄弟姊妹,爸爸那边有8个兄弟姊

3、妹,是个非常大的大家族。逢年过节,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很热闹,家里小孩子也多,大人根本不用管我们,小孩子们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 ”王琼觉得,现在逢年过节,再也找不到当初大家族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了。她想起了一个段子:“小女孩从幼儿园回来,问父亲:爸爸,老师今天教了哥哥 、 姐姐 。哥哥、姐姐到底是什么人啊?父亲沉吟半晌,深吐了一口气,说:这是一个古老的物种,他们已经被计划生育消灭了。 ”“这不是笑话,它不好笑,而是让人觉得悲凉。一个人独自长大,没有兄弟姐妹陪伴,长大后也是一个人,万一我们老了、走了,他连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想着就觉得凄凉。”没有兄弟姐妹的概念,没有感受过大家族的兴盛繁荣,不知道哥

4、哥姐姐为何物这是王琼对独生子女问题的担忧。其实,生活还算富足的王琼没有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对于目前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他们结婚之后,一对夫妇要赡养两个家庭的老人,这将成为人生不能承受之重。“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作为生育率下降的显著后果之一,传统的家庭养老显然已不可能,而所谓的“社会化养老”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足够的人口基数。如果未来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人口来缴纳社保费,年老体衰时, “足够的养老金”也只可能是梦想。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34年将突破4亿。养老情势不容乐观,目前社保金已出现巨大缺口,未来,这个缺口还要继续扩大。到时候独

5、生子女不仅要抚养后代,还要承担两个家庭老人的赡养义务,肩上担子之重,可想而知。促使王琼想生二宝的原因还有很多。她记得,大宝两三岁的时候,有一次走丢了,王琼和丈夫急得要命,发动了在昆明的所有人脉关系,朋友、同事、亲戚全部上街帮忙找孩子。 “幸好最后孩子找到了,不然我肯定会崩溃的。 ”王琼的这次经历,让她短暂体会到了一个失独家庭的痛苦。失去唯一的孩子,对一个家庭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相对于失独家庭的老无所依问题,单独二孩政策显然是一个务实的决定。生了二孩,怎么养“养二孩,等于换一种活法。 ”对于父母来说,多一个孩子等于多付出一份精力。这需要认真考虑。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计资料表明, “单独二孩”政

6、策最多只能覆盖到2000多万人。但它撬动的,可能是一个国家年轻父母的教育观。当红影星马伊琍也是一位二胎妈妈,她在生产之前曾在微博上表示:“这(生二孩)一直是我多年来纠结的,生二孩不是经济问题,是你有没有足够的精力亲自照顾教育好每个孩子!自己带大的孩子和别人带大的,判若两人。 ”经济问题对于马伊琍来说,当然不是问题。但马伊琍纠结的重点在于 自己能不能亲自带孩子,把两个孩子都教育好,才是关键的。“生下来不难,生下来就肯定有人带。但是这日后怎么养,也就是说在养的过程中怎么教育,是个大问题。 ” 27岁的杨迪在昆明做服装生意,每天都会抽空来幼儿园门口接孩子。杨迪身边也有几个生了二孩的朋友,经常聚在一起

7、围绕着孩子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现在城里的孩子哪个不上辅导班?家长周末的时间都花在接送孩子上了,养两个,更是累死!”有生了二孩的朋友跟她抱怨。杨迪说,自己的女儿虽然还在读幼儿园,但周末也要去上画画班和跳舞班。 “如果我有两个孩子,我可能就不会让他们去上那么多的培训班。一些没有生二孩的朋友和我一样,把孩子送去辅导班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有玩伴。但我如果有两个孩子,就要放养。 ”杨迪认为,现在独生子女普遍在家长心中很娇贵,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大多数家长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理念。 “如果让孩子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反而不好,可能在学校上课都没兴趣了。 ”作为一个“80后”年轻人,杨迪

8、回想自己小的时候,是和姐姐在院子里整天玩闹着长大的,上学、放学也从来没有家长接送。“所以我也有个生二孩的想法,但是生下来的教育问题,会不会和养独生子女一样继续金贵老二,还是像我们以前一样放养?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所有要生二孩和已经生了二孩的家长都需要好好考虑的一个问题。 ”杨迪说。杨迪给出了她的思考:“也许,平平安安养大一男一女,别给孩子太多压力和要求,大人和小孩才会活得更幸福。养二孩,等于换一种活法。 ”不是每个人都想生两个太累、太辛苦、没时间管、担心生活条件不够好影响孩子成长主动放弃生二孩的,大有人在。在云南省,大多数农村此前基本都实行两个孩子的生育政策,所以“单独二孩”影响到的更多还是城市。

9、但是,在云南“单独二孩”开始申请的第二天,都市时报记者走访了昆明市的多个社区居委会,发现前去咨询或者申办的市民寥寥无几,这大大出乎工作人员的预料。 “本以为二胎政策一放开,年轻父母就会蜂拥而来,没想到一开始会这么冷清。 ”五华区某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罗淳认为,单独二孩政策可能会带来一些人口变化,但从现在的社会情况来看,即便是政策放开,也有人不太愿意生。因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工作忙碌等主动放弃生二孩的,也大有人在。“我绝对不会生,太累、太辛苦,现在也一点时间也没有。 ”刘敏是一个3岁女孩的妈妈,目前在昆明一家出国培训机构工作。提到生二孩,她想都没想,就表示不会

10、再生了。刘敏的女儿出生后,由她和母亲一起养,期间她把工作也辞了,在家带了两年孩子。“觉得让老人带孩子太辛苦,而且一些教育要从小抓起,父母跟我们的教育理念不一样,会更宠着孩子,我不太放心。 ”出国留过学的刘敏了解到,很多国家在女性生产后,都能给予很长一段时间假期。 “例如,挪威的产妇在拿着全额薪水的同时,产假可长达56周。瑞典的带薪产假更是长达16个月。相比之下,中国产妇的产假实在是少得可怜。 ”刘敏认为,如果孩子刚出生不久就扔给父母照管,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她辞了工作,专心在家带孩子,想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再继续工作。根据历次生育率调查,中国城市地区1979年总和生育率降到1.5以下,19

11、84年以来(除1989-1990年)降到了1.3以下。在中国的大城市上海、北京,不仅很早就达到了极低生育率,而且和香港、澳门一起,成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地区。上海在1974年、北京在1990年达到极低生育率,2000年以来总和生育率都降到了1以下。中国城市地区从更替水平生育率到极低生育率的转变,仅用了10年时间。据了解,昆明的盘龙区、五华区自上世纪90年代加速城镇化以来,辖区人口机械增长数(例如以农转非方式进城的人)巨大,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人们的生育观从计划生育前的自然状态向自主状态转变,生育已经不是简单的基因传递和种族繁衍,而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和条件才能够决定的事。不少

12、80后、90后年轻人更加推崇晚婚晚育,甚至不要孩子,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今年32岁的丁宁和妻子结婚已经7年了,但还没要孩子。 “可能明后年要孩子吧,不过可能也说不定,要等能给孩子足够好的生活条件的时候才能考虑这个问题,不然宁可不生。”丁宁说,身边很多朋友都是跟他一样的想法, “如果生儿子还好,没有太高的经济水平要求。但是生女儿必须富养,我可不想她以后因为一顿稍微上档次的西餐就被人家给哄走。 ”被第二个孩子改变的家庭生态现在,在城市,照看家中孩子的重任大多由老人承担。 “隔代教育”的现状加上二胎政策,改变着家庭的生态。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让一些年轻夫妻对生孩子的问题考虑得更加慎重,另一方面也带

13、来大量就业机会,几乎所有城乡女性都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白天照看孩子的重任大多由家中老人承担。尤其是现在的城市家庭,孩子从出生前开始,家里的老人就开始忙活着准备孙辈的落地,等到孩子出生后,老人们更要担负“隔代教育”的重任。2013年初,一份与“隔代教育”相关的调查在北京公布。 “北京地区有70%左右的孩子在接受隔代教育,上海这一群体则有50%60%,在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总数的一半。 ”调查还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50%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而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

14、,18岁独立成人,这种现象几乎不存在。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除了父母要负担多养一个孩子的生活成本外,孩子的祖辈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辛苦操劳一辈子,退休后又继续为子女和孙辈服务,或心甘情愿,或不情不愿。对于阎婶来说,3天的清明小长假,只有1天真正得到休息。头两天,6岁的孙女和4个月大的孙子都在家里,最后一天时,儿子和儿媳才把孩子接回家, “明天又送过来,他们要上班了。 ”阎婶一边搓洗着孙子的婴儿衣服,一边说。由于儿子和儿媳工作忙,自从孙女出生,阎婶就开始帮忙带孩子,孙女是跟着她长大的,一直到了可以读小学的年龄,才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住。现在小孙子降生了,阎婶又开始重复带孩子的生

15、活。阎婶早上7点之前就要起床,孙子一醒,哭声就是阎婶的闹钟。从“闹钟”响起到晚上孙子入睡前,64岁的她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由于还要做家务,加上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家里还请了个保姆帮忙。白天,两人轮换着照看孩子,一个围着孩子转,另一个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阎婶有一个爱好 唱歌。 “这是我一辈子唯一的一个爱好。 ”纤瘦的阎婶在孙女上幼儿园后,报名参加了省老年大学和市老年大学的声乐课,每周上两次课,结识了不少“老伙伴” ,家里还添置了专业的音响设备,时常邀请老伙伴们到家里或者外面的 KTV 纵情高歌。“那时候我身体不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很好。 ”今年春节期间,阎婶被查出患了“植物神经紊乱”

16、。医生告诉她,这是工作或生活压力过大,长期处在一种应激状态下造成的。郁郁寡欢是最大的病因。阎婶开始怀念上老年大学时候的自己。 “上上课,唱唱歌,整个人什么病痛都没有。现在身体越来越不支,要是孙子早生两年就好了。 ”一方面她怀念没什么压力的生活,另一方面,她又为自己现在身体不好,不能帮忙带孙子而感到自责。虽然她的儿媳妇也是独生女,但是亲家那边却对带孙辈不那么感兴趣。 “他们更注重养生,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锻炼,对带小孩没什么兴趣。 ”阎婶说,亲家两口子都不赞同儿子和儿媳妇生二孩,还明确表示,生了也不会帮忙带。“是我让他们生二孩的,但我支持年轻人要有自己的事业,趁年轻好好打拼,不要因为孩子而耽误工作。 ”阎婶宁愿请保姆和自己一起带孙子孙女,也不愿意让儿媳辞职回家带孩子。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年后,二胎政策的放开,不仅让人们开始认识到由此而生的种种社会问题,也改变着阎婶这类长辈,以及中国许多年轻的家长们。孩子本身并不会带来如此多的改变,造就这种改变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以及重视下一代的教育理念。二胎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