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昭光教授畅谈健康在路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72528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昭光教授畅谈健康在路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洪昭光教授畅谈健康在路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洪昭光教授畅谈健康在路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洪昭光教授畅谈健康在路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洪昭光教授畅谈健康在路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洪昭光教授畅谈健康在路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昭光教授畅谈健康在路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栏目名:大策划/洪昭光教授畅谈健康在路上 作者:欧阳晓黎 版面:5P 字数:4698洪昭光教授畅谈健康在路上“知易行难”洪昭光教授用四个字解答了我们的疑惑,同时又非常轻松地教会了京城上班族如何注意路上健康问题,如何来缓解交通拥堵带来的情绪化问题。洪昭光教授作为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的顾问,当记者来到北京安贞医院老年心内科时,他刚刚为病人查房回来,顾不上擦擦脸上的汗、来不及脱去身上的白大褂,便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由于众所周知的北京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对京城上班族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我们无力去改变现存的交通状况,却可以去关心被拥堵人群的健康状态。但是如何使京城里的上班族清醒认识到出行环

2、境的恶劣对人们身心的影响;又如何为这些上班族提供健康建议,使其在上班的路上,在挤地铁、乘公交、自驾车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养成好的健康习惯;并且延伸到能够为他们带来心灵的温暖、情绪的抚慰。这些许久以来困惑记者的问题,经洪教授讲析后,顿时,豁然开朗。我们不禁要问,谁不想关心自身的健康?谁不想逃离空气造成的污染?又有谁不想摆脱由于堵车迟到而带来的压力?回答这些问题不难,难就难在身为拥挤大军中的一员,和空气污染的肇事者,却认为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只会发牢骚,怨天尤人,却在行动上不作为。正所谓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一、难在面对现实,是因为站错了考虑问题的位置,如果凡事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

3、就不难了。“堵”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2010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对 50 座城市上班花费时间进行了排名,北京以平均 52 分钟居首那么,如何出行,尤其是上下班时间相对集中的出行变得极其重要。如何使每天的挤车、等待、压力,甚至是慌乱变得不那么可怕,如何不让每天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消磨了自己的健康,这确实是人人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成年人生病,更应该从精神、情志层面去找病因,大部分疾病是精神、情志受到损害造成的。情绪不好会诱发疾病,在京城生活的人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装满了事情,脑子里充斥着各种损害人们精神的因素。 “我今天不能再迟到了,老板已经拉脸了。 ”“我上个月都扣工资了。 ”“下一趟车,我就

4、是被挤成相片也得上去”长此以往,人的精神受到的损害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人面对糟糕的事情,听到不好的消息,便生气发火,很可能马上就能感到血冲到头顶了,甚至一些人还会突发心2脏病。因此,奉劝他们别跟自己过不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外出上班就一个原则,保证你少生气,那就是“凡事多为别人想想” 。虽然北京的道路和交通还不够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解决或缓解。在此之前, “凡事多为别人想想”就成为上班族们最强大的生存法则,这是文明的力量,也是在奔波劳顿中保持健康的不二法门。二、难在调整心态,是因为太想找一个爆破点来宣泄一下自己山洪一样的情绪了。如果来反思、揣摩和自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产生,也许就

5、会化解这种势不可挡的情绪潜流,使自己变得平和而安静了。堵车是个外部因素,而健康是由内因起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调控,用科学的生活方式来减少因公交堵塞、空气污染、心情焦虑等而带来的疾病。心理平衡才能生理平衡,健康的钥匙就在自己手里。正如洪教授所说的那样。你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是完善自己。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如何解决呢?有三个办法,即三个层次。第一,发泄。比如,乘车时某人挤了你发生了冲突,有的人便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这是很消极的做法,即解决不了问题,还伤人伤己。第二,宣泄。找人倾诉进行心理疏导,或者换位思考,多想想对方的不易,这样也能提高认识,即宣泄了情绪,又不伤人伤己。第三,感谢。苦难是人最好的财富

6、和老师,不经过苦难的人不可能随便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要感谢所经历的一切。一个人要想事业顺利,也包括上班途中的快乐顺畅,从文化层面上要过三个“观”:第一,阳光的世界观。永远用正面、阳光、积极的眼光看世界,做到这点就会有好的人际关系。第二,春天的人生观。乐观主义人生观就要像春天一样百花齐放、而不要似冬天一片凋零。 第三,松柏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如松柏之高洁,八风不动。还要掌握好三个度:第一,境界有高度。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境界有高度,条条都是路。第二,心胸有宽度。心胸没有宽度,感觉处处都是敌人,人际关系就会紧张;心胸有宽度,本来要吵架,什么都容纳,肚量一大,祸可成福。第三,思想

7、有深度。冷静、客观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不会让情绪失控。便可点石成金,天天都幸福。把握好以上,人们就能够在遇到堵车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不至于成为“路怒”族,从而可以减轻出行环境的恶劣对身心的影响,有利于在上班途中养成好的健康习惯。三、难在自己定位,是因为自己没有很好地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能很好的面对现实,面对自己的经历,面对自己的心理历程,就会有一个正确的估价,寻找快乐和幸福的时候,痛苦是必经阶段。给自己定位要避免三种情况:一是越位:太过高估计自己。二是缺位:没有自3信。三是错位:不要定错位,人与人不同,适合的岗位也不同。因此,给自己定位要准确,要到位。要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

8、的工作。还要知道自己的适应能力如何,有些人适合在二、三线城市生活,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在京城生活。更要知道你自己能够承担多么大的压力,要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人对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干起来就有动力,有激情,吃苦也是甜,流汗、受罪,加班都不累。数千万的上班族,在京城寻找工作,就好似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岗位竞争、交通和生活空间的竞争必然存在。你能决定的是自己的定位,如果你已经决定要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工作和发展了,如果你确定自己来京打拼是为了有更多的机会,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为了孩子能受好的教育。有了目标,就什么都不怕了。路就那么宽,车就

9、这么多,那就要积极面对自己的选择,不能心生怨恨,确可以自我调整和变通。比如,把时间分配好,或者早出来半小时,错过上班高峰,道路是通畅的,你反而节省了时间。早点到单位后,可以吃吃早餐,再做做操,或者读读书,并把它当成一种享受,在快乐的心态中完成它。四、难在付诸行动,是因为不想从太小的事情做起了。小事是非常磨炼人的心境的,千万不要小看许许多多的小事情,凡事付诸行动,从小处做起,就能干成一番大的事业,就会把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扶正。大道至简,知易行难,最难做到的是一以贯之。说起道理来,人人都会,可是真正做起来呢?王阳明说过, “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 ,必然会导致“终身不行,亦遂终身

10、不知”的弊病。即使现在你明白这些简单的道理,可是在实际中不去做,不实践,最终也等于“不知” 。唯有知行合一,才能解决问题。提起上班路上的健康问题,很多人都会说我们当然关心,但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把健康落实在行动上?每天上班前吃丰富的早饭“知道,但有时晚上加班第二天起不来,早饭就和中午一起吃了。 ”遇到车出事情别发火“知道,可是这个人车开的太差劲了,长没长眼睛啊。”长久坐车应该做一些活动“知道,可有时间还不如多眯会儿。 ”又有谁不知道车多就易引起拥堵,可是有条件的人还会因为怕挤公交而选择开私人车辆,这就与要减少车流量、减少二氧化碳排量的想法背道而驰。经常听到人们说,这个我知道,那个我知道,好像人很

11、容易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但是为了健康长寿,能持之以恒做到的却很少,这就是所谓的“知易行难” 。五、 在上班族看成“难、难、难”的问题,被洪昭光教授招招化解掉了,成了“易、易、易”的问题,关键是在行动,关键4是要洗心革面,要注重养成和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要认真看看我们做的这个健康在路上专题内容。说了许多难,但是要解决这些并不难,你只要按洪教授说的方法从现在开始行动,快乐离你不远,健康离你很近了。有研究表明,气、急、累(过劳)是很多重大疾病的起源,这三个因素是上班族必须要重视的。要知道身心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身体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出行

12、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减少道路交通拥堵造成的伤害。洪教授说健康无秘诀、健康无捷径,健康没有高科技,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健康有的是朴素而又简单的道理。那就要天天洗心?是的,你看,车脏了去洗,衣服脏了去洗,人脏了天天洗澡,而唯独不去洗心。现代社会,人心浮躁,红尘滚滚,物欲横流,心不洗,心的境界就是脏的,所以应该坚持天天洗心。要想使心灵净化,不可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佛曰:“明心见性” 。心情愉快了,心里充满阳光,你看到天空更蓝,彩云更好,看什么都高兴;每天一睁眼,觉着太阳都是新的,见到满大街的人也不觉着烦了。其实世界没变、交通没变、环境没变,变的是你自己。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

13、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喜心,对身体健康而言,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有用。洪教授说:“对上班族进行健康教育和提醒,这活动本身就很好。 ”出行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让生命健康在不知不觉中透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就能远离疾病困扰。思想上明白了,加强锻炼,各种压力和紧张的情绪也跟着消失了,身体自然就好了。有时候一点点改变,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您最近出行遇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您又是如何应对的?”记者问道。洪教授幽默地告诉我们:飞机还“堵”呢。一次他去外地出差,在机场等了 5个多小时,同行人有的哀声叹气,有的无聊难奈,而他却拿出一本自带的书读了起来,直到飞

14、机要起飞,他看得正意犹未尽。 “平时工作很忙,哪能一下子抽出这么长、这么集中的时间读书?我不仅不生气,还感谢这个事情呢。 ”这就是他解决“等”和“堵”的方法之一,也是他平时的生活态度,洪教授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崇尚宁静平和的心态,遇事不急不燥,从不生气。难怪他 74 岁仍活跃在医疗一线上,并且进行着科学研究,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硕士和博士生。很多人都想知道,像洪教授这样一位著名的健康教育家,他平常都是怎么出行的呢?记者提出了这个疑问。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少坐私家车,提倡骑自行车,多步行。洪昭光教授今天告诉我们的不只是健康知识,还有他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于大众健康的思考。洪教授在过往指导人们健康生

15、活提到的许多养生方法,如“红黄绿白黑” 、 “12345”、 “以健康为中心,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等,如今仍被老人们津津乐道。相信,今天他提到的调整心态的三层次、三个观、三个度也会为我们上班族所推崇和牢记。洪教授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对我们说,你们做的这个健康在路上专5题,时机把握得非常好,北京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短时间不会减少,交通拥堵现象也不会马上得到根治,真的需要在京城几千万上班族再忍耐一下,但忍耐可以,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怎么办呢?你们的专题回答了上班族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谢谢你们。专家简介:洪昭光,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著名心血管专家,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成果颇丰,著作等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大众科学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