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

上传人:圣*** 文档编号:49706048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综合测评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 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

2、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 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 “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 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 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 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 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

3、喜欢那些“意犹未尽” “韵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 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 此诗,定非知诗人。 ”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 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 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 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 随意性。这从

4、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 作用。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 学的烦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 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 C.

5、“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解析 A 项,混淆概念。 “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错,从原文最后一段看出,“义理之学”跟“忘言得意”不是一个概念。C 项,范围扩大。原文只说到“忘言得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 了极大的自由”,未提及给“创作者”也带来了“极大的自由”。D 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可知,“中 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是指“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 主客通明”,且“得意”之深浅只是“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

6、非“取决于认识主体素 质的高低”。答案 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 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总结。解析 B 项,“可直接证明”理解错误。 “可直接证明”的应是“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答案 B

7、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B.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 解析 C 项,无中生有。从原文中推不出“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这一结论。 答案 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题。 月 夜 巴 金 阿李的船正要开往城里去。 圆月慢慢地翻过山坡,把它的光芒射到了河

8、边。这一条小河横卧在山脚下黑暗里,一受到 月光,就微微地颤动起来。水缓缓地流着,月光在水面上流动,就像要跟着水流到江里去一样。 黑暗是一秒钟一秒钟地淡了,但是它还留下了一个网。山啦,树啦,河啦,田啦,房屋啦,都罩在它 的网下面。月光是柔软的,透不过网眼。 一条石板道伸进河里,旁边就泊着阿李的船。船停在水莲丛中,被密集丛生的水莲包围着。 许多紫色的花朵在那里开放,莲叶就紧紧贴在船头。 篷舱里直伸伸地躺着两个客人。一个孩子坐在船头打盹。船夫阿李安闲地坐在船尾抽烟。 那个年轻的客人是乡里的小学教员,家住在城里,星期六的晚上就要进城去。另一个客人是城 里的商店伙计,为了商店的事情他常常被老板派到省城去

9、。 “奇怪,根生这个时候还不来?”小学教员在舱里翻了一个身,低声自语道。他向船头望了望, 然后推开旁边那块小窗板,把头伸了出去。 他把头缩回到舱里就关上了窗板,正听见王胜(那个伙计)大声问船夫道:“喂,阿李,什么时候 了?还不开船?” “根生还没有来。还早,怕什么!”船夫阿李在后面高声回答。 “根生每次七点钟就到了。今晚”小学教员接口说。 “他一定会来的,他要挑东西进城去。 ”船夫坚决地说。 “喂,阿李,根生来吗?”一个剪发的中年女人,走上石板道就唤着阿李。 “根生?今晚上大家都在等根生,他倒躲藏起来。他在什么地方,你该知道!”阿李咕噜地抱怨 说。 “糟啦!”根生嫂叫出了这两个字,转身就跑。

10、“喂,根生嫂,根生嫂!回来!”阿李在后面叫起来,他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女人并不理他。她已经跑上岸,就沿着岸边跑,忽然带哭声叫起了根生的名字。 阿李注意地听着女人的叫声,他心上的不安一秒钟一秒钟地增加。他并不回答那两个客人 的话。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听女人唤丈夫的声音,忽然说:“不行,她一定发疯了!”他就急急往岸上 跑去。 “他们一定把他抓去了!他们一定把他抓去了!”女人疯狂似的叫着。 “抓去?哪个抓他去?你说根生给人抓去了?”阿李恐怖地问。他的心跳得很厉害。根生是他 的朋友。他想,他是个安分的人,人家为什么要把他抓去? “一定是唐锡藩干的,一定是他!昨天根生告诉我唐锡藩在县衙门里报告他通匪。我

11、还不相 信。今天下午根生出去就有人看见唐锡藩的人跟着他。几个人跟着他,还有侦探。他就没有回 家来。一定是他们把他抓去了。 ” “唐锡藩没有做到乡长,火气大得很。他派人暗杀义先生,没有杀死义先生,倒把自己的乡长 弄掉了!这几天根生正跟着义先生的兄弟敬先生组织农会,跟他作对。我早就劝他不要跟那个 老龟作对。他不听我的话,整天嚷着要打倒土豪劣绅。现在完了。捉去不杀头也不会活着回家 来。说是通匪,罪名多大!”根生嫂带哭带骂地说。 在河畔一段凸出的草地上,三个客人都蹲在那里。草地比土路低了好些。孩子第一个跑到 那里去。 “阿爸,你看!”他恐怖地大声叫起来。 根生嫂尖锐地狂叫一声,就跟着跑过去。阿李也跑去

12、了。 河边是一堆水莲,紫色的莲花茂盛地开着。小学教员跪在草地上正拿手拨开水莲,从那里 露出了一个人的臃肿的胖身体,它平静地伏在水面上。 “根生!”女人哀声叫着,俯下去伸手拉尸体,伤心地哭起来。 “一定是先中了枪,”商店伙计接口说,“看,这许多血迹!” 根生嫂的哭声不停地在空中撞击,好像许多颗心碎在那里面,碎成了一丝一丝,一粒一粒似 的。它们渗透了整个月夜。空中、地上、水里仿佛一切全哭了起来,一棵树,一片草,一朵花,一 张水莲叶。 静静地这个乡村躺在月光下面,静静地这条小河躺在月光下面。在这悲哀的气氛中,仿佛 整个乡村都哭起来了。没有一个人是例外,每个人的眼里都滴下了泪珠。 这晚是一个很美丽的月

13、夜。没有风雨。但是从来不脱班的阿李的船却第一次脱班了。 1933 年夏在广州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对月夜的描写,目的就是为后文在月夜下的河里找到根生埋下伏笔。 B.优美的景色与残酷的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加强了对丑恶社会现实的批评力量。 C.小说所写人物不多,情节也不复杂。小说主要运用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D.人们等待根生,但根生一直没来,最后在河里找到了根生,原来根生竟意外死亡。 解析 A 项,这样的说法太绝对化;C 项,“议论、抒情相结合”表述不当,应为描写;D 项,“意外死亡”说法欠妥。 答案 B5.小说结尾写乡村、

14、小河“静静地”,月夜“没有风雨”,说说其中蕴含的深意。(5 分) 解析此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暗示作用。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用“静静地”“没有风雨”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死寂,暗示了一场“大风雨”即将到来。 参考答案写环境的安静,其实是写出了人们被压抑的难以平静的悲愤;月夜“没有风雨”,其实是让读者看到了风起云涌的革命风浪的影子。(符合意思即可) 6.根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但小说并没有直接描写他,试探究小说这样安排的用意。(6 分) 解析此题考查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技巧。从文中看,小说虽然没有写根生,但处处围绕根生:“等根生找根生发现根生揭示根生失踪的原因”。这是侧面描写手法,或者叫“

15、虚实结合”,更能造成悬念,开拓作品表达的空间,吸引读者阅读。 参考答案这样写,使故事行文紧凑集中,短小精悍,围绕根生,步步引发悬念;有利于空出笔墨来写景,为小说大量的写景抒情创造了空间,形成小说的诗化特质;虚实结合,开拓了故事的空 间,增大了故事的蕴含量,为根生的被杀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赋予了深广的社会意义。(每点 2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79 题。 材料一 【本社讯(记者袁于飞)】我国 2000 年建成了北斗导航实验系统,这是第一代北斗 卫星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告诉记者,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是一个区域系统,由三颗卫 星提供区域内的定位服务。虽

16、然只有三颗卫星,但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 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第一代北斗卫星系统在海上定位也可达到二三十米的精度,它是一个双向定位系统。双 向授时,可以达到 20 纳秒,比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授时精度要高,GPS 承诺的是 50 纳秒。还 有短报文功能,短消息可发 60 字,利用双向通信的特点进行调制。 ”刘经南说,“第一代北斗卫星 系统建立以后,在大地震、泥石流等救灾过程中得到应用检验,比如汶川大地震中的救灾。在 海洋渔业中也有很多用途,比如位置监控、安全救援。它可以与地面移动通信进行互联互通。 北斗的船舶入网当时已经有 5 万多个,手机用户 10 万余个。 ” 现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是北斗二代卫星系统,它由 14 颗卫星组成。刘经南表示,北斗导航系 统在亚太地区内导航系统标准服务的定位精度在 10 米左右。同时,它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高 定位导航服务的精度,达 3 米左右。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它的短报文通信功能一次可以发送 120 字,并可与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进行互通。 “卫星上天,重点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