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704579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牧童谣 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牧童谣教学内容:牧童遥 、采莲船 、唱歌真快乐 、螃蟹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2、通过学习集体舞牧童谣 ,使学生初步接触蒙古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学做硬肩、笑肩、挤奶等动作。3、通过欣赏采莲船感受乐曲的风格、节奏上的特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重点:集体舞:牧童谣教学难点:感受牧童谣风格、节奏上的特点。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二、表演歌曲牧童谣 ;综合训

2、练。1、欣赏范唱。2、朗读歌词,理解大意。3、哼唱歌曲,打节拍。4、口授歌曲。5、反复练唱。6、齐唱歌曲。7、分组演唱歌曲。三、歌曲表现。1、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2、请同学们试着背唱牧童谣,并讨论完成综合训练二。3、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段数多、歌词较多,仔细观察它的歌词有什么特点?(问答式)我们用什么演唱方式能够更好的体现这一点呢?(男问女答、女问男答、领唱与合唱等)4、请同学们上前表演自己编的节目。优秀小组给红花。5、请同学按照书上综合训练三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四、集体舞表演。1、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像我们学唱的牧童谣就是有风味的歌曲。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有我国蒙古族的风格的一段舞蹈。

3、2、学习单一动作。教师示范讲解硬肩、笑肩、挤奶等动作。两人一组练习。3、分解动作进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将整套动作串联起来完整练习。4、跟着音乐练习。注意引导学生质朴的情感表演劳动时的喜悦。5、请同学上前表演。五、小结下课。第二课时采莲船一、复习导入:二、表演歌曲采莲船 ;综合训练。1、欣赏范唱。2、朗读歌词,理解大意。3、哼唱歌曲,打节拍。4、口授歌曲。5、反复练唱。6、齐唱歌曲。7、分组演唱歌曲。三、歌曲表现。1、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2、请同学们试着背唱采莲船,并讨论完成综合训练二。3、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段数多、歌词较多,仔细观察它的歌词有什么特点?我们用什么演唱方式能够更好的体现这一点

4、呢?4、分组创编动作表演。5、请同学们上前表演自己编的节目。优秀小组给红花。四、拓展。观看民间艺术表演采莲船第三课时唱歌真快乐一、复习导入。二、欣赏,感受。1、初听音乐,了解歌曲内容及形式。2、复听歌曲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3、再次复听,创编动作表演。三、巩固。戏曲表演。一男一律进行表演。四、小结。第四课时螃蟹歌教学目标:1、能用四川地方方言和诙谐、滑稽的情绪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 ,在积极参与交流中让学生体会表演的乐趣。2、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歌曲幽默的特点,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风格、准确地唱好歌曲。教学难点

5、: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快乐有序、组织教学:1、教师播放动物狂欢节的音乐片段及画面。2、学生随画面自由模仿动作进音乐教室表演。二、创设情境、寓教于乐:1、描述动物特征:师:同学们表演的好极了,哪位小朋友说说你扮演的小动物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带上老师的头饰表演一下。2、复习歌曲: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首前几天我们才学过的、大家非常喜欢的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三、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轻松导入:师:小朋友们喜不喜欢海里的小动物呢?你们最喜欢海里的什么动物?(引出螃蟹)2、相关文化介绍:师:大家都喜欢螃蟹(出示图片或录象

6、) ,不仅是因为螃蟹味道鲜美、而且长相非常有趣滑稽,那么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螃蟹、并且表演一下螃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 ,先听一遍录音范唱,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四、愉快学习,审美体验: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情绪。(滑稽、诙谐)师:同学们都说这首歌曲的情绪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这主要体现在歌曲描写的内容和歌词的方言特点上,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这就是 大家听不太清楚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螃蟹一般生活在水里,比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水源充足,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里经常会见到螃蟹,有时会被螃蟹夹到,他们就把 这样的事编到歌里来唱,是不是很

7、有趣?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描写的内容是什么?2、再次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描写的有趣内容。3、了解四川民歌的方言特点,教师(或请会四川方言的学生)讲解,学生学读歌词,对重点字词进行辅导,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歌曲中幽默、诙谐的风格。(注:“哥”方言读 guo、 “脚”方言读jiuo、 “个”方言读 guo、 “壳”方言读 kuo、 “河”读 huo、 “只”读 zi。)4、听录音伴奏带,教师与学生分接龙形式按照节奏朗读歌词,要求读音准确,尽量读出四川的方言特点,体会歌词的诙谐、滑稽,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5、学习歌曲:(1) 、教师弹琴,学生用“Lu”哼唱旋律。(2) 、学生随琴慢速唱词,用四川

8、方言重点唱好后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3) 、一边唱一边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滑稽、诙谐的情绪,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歌曲三段歌词的含义。(4) 、歌曲处理:学生讨论怎样唱才能使这首歌曲更加生动、形象,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歌曲滑稽、诙谐的情绪呢?(然后教师给予汇总:第一段用夸张的表情演唱,第二段用平稳的方法演唱,第三段用着急求饶的形象演唱。 )(5) 、学生完整的随录音伴奏带演唱,准确地把握好演唱歌曲的度。五、大胆创新、想象表现:师:刚才我们唱的是发生在螃蟹身上有趣的事情,现在我们就来表演一下这个小故事,好么?全班分成三组,每一组推荐一名小组长,分配角色:可以唱歌、可以表演、可以用打击乐器伴奏,也可以加

9、入旁白等等。六、拓展视野、总结全课:师:老师通过大家对歌曲的学唱和表演,看出来你们非常喜欢螃蟹,除了它好吃,形象滑稽外,你们知道它还有什么作用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调查一下,下节课把资料带来说给我们大家听听,好么?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牧童谣教案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牧童谣教学内容:牧童遥 、采莲船 、唱歌真快乐 、螃蟹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2、通过学习集体舞牧童谣 ,使学生初步接触蒙古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学做硬肩、笑肩、挤奶等动作。3、通过欣赏采莲船感受乐曲的风格、节奏上的特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重点

10、:集体舞:牧童谣教学难点:感受牧童谣风格、节奏上的特点。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二、表演歌曲牧童谣 ;综合训练。1、欣赏范唱。2、朗读歌词,理解大意。3、哼唱歌曲,打节拍。4、口授歌曲。5、反复练唱。6、齐唱歌曲。7、分组演唱歌曲。三、歌曲表现。1、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2、请同学们试着背唱牧童谣,并讨论完成综合训练二。3、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段数多、歌词较多,仔细观察它的歌词有什么特点?(问答式)我们用什么演唱方式能够更好的体现这一点呢?(男问女答、女问男答、领唱与合唱等)4、请同学们上前表演自己编的节目。优秀小组给红花。5、请同学按照书上综合训练三的节奏为歌曲

11、伴奏。四、集体舞表演。1、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像我们学唱的牧童谣就是有风味的歌曲。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有我国蒙古族的风格的一段舞蹈。2、学习单一动作。教师示范讲解硬肩、笑肩、挤奶等动作。两人一组练习。3、分解动作进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将整套动作串联起来完整练习。4、跟着音乐练习。注意引导学生质朴的情感表演劳动时的喜悦。5、请同学上前表演。五、小结下课。第二课时采莲船一、复习导入:二、表演歌曲采莲船 ;综合训练。1、欣赏范唱。2、朗读歌词,理解大意。3、哼唱歌曲,打节拍。4、口授歌曲。5、反复练唱。6、齐唱歌曲。7、分组演唱歌曲。三、歌曲表现。1、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2、请同学们试着背唱

12、采莲船,并讨论完成综合训练二。3、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段数多、歌词较多,仔细观察它的歌词有什么特点?我们用什么演唱方式能够更好的体现这一点呢?4、分组创编动作表演。5、请同学们上前表演自己编的节目。优秀小组给红花。四、拓展。观看民间艺术表演采莲船第三课时唱歌真快乐一、复习导入。二、欣赏,感受。1、初听音乐,了解歌曲内容及形式。2、复听歌曲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3、再次复听,创编动作表演。三、巩固。戏曲表演。一男一律进行表演。四、小结。第四课时螃蟹歌教学目标:1、能用四川地方方言和诙谐、滑稽的情绪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 ,在积极参与交流中让学生体会表演的乐趣。2、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引导

13、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歌曲幽默的特点,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风格、准确地唱好歌曲。教学难点: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快乐有序、组织教学:1、教师播放动物狂欢节的音乐片段及画面。2、学生随画面自由模仿动作进音乐教室表演。二、创设情境、寓教于乐:1、描述动物特征:师:同学们表演的好极了,哪位小朋友说说你扮演的小动物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带上老师的头饰表演一下。2、复习歌曲: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首前几天我们才学过的、大家非常喜欢的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三、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

14、、轻松导入:师:小朋友们喜不喜欢海里的小动物呢?你们最喜欢海里的什么动物?(引出螃蟹)2、相关文化介绍:师:大家都喜欢螃蟹(出示图片或录象) ,不仅是因为螃蟹味道鲜美、而且长相非常有趣滑稽,那么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螃蟹、并且表演一下螃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 ,先听一遍录音范唱,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四、愉快学习,审美体验: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情绪。(滑稽、诙谐)师:同学们都说这首歌曲的情绪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这主要体现在歌曲描写的内容和歌词的方言特点上,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这就是 大家听不太清楚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螃蟹一

15、般生活在水里,比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水源充足,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里经常会见到螃蟹,有时会被螃蟹夹到,他们就把 这样的事编到歌里来唱,是不是很有趣?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描写的内容是什么?2、再次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描写的有趣内容。3、了解四川民歌的方言特点,教师(或请会四川方言的学生)讲解,学生学读歌词,对重点字词进行辅导,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歌曲中幽默、诙谐的风格。(注:“哥”方言读 guo、 “脚”方言读jiuo、 “个”方言读 guo、 “壳”方言读 kuo、 “河”读 huo、 “只”读 zi。)4、听录音伴奏带,教师与学生分接龙形式按照节奏朗读歌词,要求读音准确,尽量读出四川的方言特点,

16、体会歌词的诙谐、滑稽,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5、学习歌曲:(1) 、教师弹琴,学生用“Lu”哼唱旋律。(2) 、学生随琴慢速唱词,用四川方言重点唱好后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3) 、一边唱一边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滑稽、诙谐的情绪,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歌曲三段歌词的含义。(4) 、歌曲处理:学生讨论怎样唱才能使这首歌曲更加生动、形象,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歌曲滑稽、诙谐的情绪呢?(然后教师给予汇总:第一段用夸张的表情演唱,第二段用平稳的方法演唱,第三段用着急求饶的形象演唱。 )(5) 、学生完整的随录音伴奏带演唱,准确地把握好演唱歌曲的度。五、大胆创新、想象表现:师:刚才我们唱的是发生在螃蟹身上有趣的事情,现在我们就来表演一下这个小故事,好么?全班分成三组,每一组推荐一名小组长,分配角色:可以唱歌、可以表演、可以用打击乐器伴奏,也可以加入旁白等等。六、拓展视野、总结全课:师:老师通过大家对歌曲的学唱和表演,看出来你们非常喜欢螃蟹,除了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