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老鬼给你的忠告!一定好好保存!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95245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 页数:128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场老鬼给你的忠告!一定好好保存!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职场老鬼给你的忠告!一定好好保存!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职场老鬼给你的忠告!一定好好保存!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职场老鬼给你的忠告!一定好好保存!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职场老鬼给你的忠告!一定好好保存!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场老鬼给你的忠告!一定好好保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场老鬼给你的忠告!一定好好保存!(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职场老鬼给你的忠告职场老鬼给你的忠告【简介简介】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一些人和事,你无法改变的时候,就需要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如果不想处处碰,壁,你就必须懂得一些人情世故,掌握一些交际礼仪和沟通技巧,适时宜地“来事”,灵活地处世。这本书并不是教你违心、虚伪、奸诈地迎合别人,钻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诉年轻人在处世方面,在善良、真诚、宽容的基础上,做事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智慧灵活地待人接物。如果能

2、做到这些,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必定会有所帮助!挥别独行侠的日子挥别独行侠的日子人际交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交往。 2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单独存在。尽管很多年轻人经常说:“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我自己能行!“我不喜欢和人交往!“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是不可否定的。 很多年轻人在学校里习惯了做“独行侠“,以为成绩好,一切都好。进入社会这种思想仍然延续下来,结果造成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严重不适。 有这样一个做技术的小伙子,从小到大都对计算机感兴趣,以前在学校里习惯了独自学习,现

3、在在单位研发组的业绩有目共睹,同事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能解决。但是他整天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很少去考虑与他人的关系,上班、下班他都是独来独往,同事们邀他一起去吃饭、唱歌,他都不感兴趣;部门领导交代过的事他完成得很好,但领导无意中说的话他从来不关注,所以工作一年多了,老板还不认识他。 这个小伙子,人人都不反感他,但有好事总也轮不到他。到国外考察啦,到名胜旅游区开会啦,升职加薪啦,都没有他的份。而那些工作成绩一般,但很会处理同事关系,特别是经常与领导“沟通“的同事,却工作得非常顺利3快乐。 这个小伙子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很多,却常常被同事们背后说 “笨得像头牛“,也有同事觉得他是个“孤僻“的怪人。渐渐

4、的,老同事远离他,新同事又不了解他。有什么事,大家都把他划到了“统一战线“以外,开始排挤他。后来给新来的领导造成了一个“不合群“的印象,领导也不太喜欢他。 这种情况下,别说他要在工作上获得多大的成就了,就是这份工作也难保。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要想在这个社会更好地生存,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每个人的背后都需要一个支持系统,而这个系统就需要人际关系来维护。那些成功的人背后的支持系统往往是非常强大的,因为没有一个人能自己单独达到成功的顶峰。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需要交往,并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需求的动机在于人4们对确立自我价值和安全感的需要。为了使自己的人生具有价

5、值,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人们需要了解别人,需要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归属和依赖。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也需要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越性和专长,等等。人们需要与社会、与他人交往。不可能单独生活在某个空间。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不懂得一些人情世故,即使有雄心壮志,有超然的能力,也很难在事业上成功。 因为交往越广泛,你遇到机遇的概率就越高。很多机遇都是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有时候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的一句话,领导的一挥手,都可能化作机遇,帮你脱离困境,或是让你在平凡的生活中得到提升。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曾对 2000 多人进行长达十年的跟踪研究,最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

6、论: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和他拥有的支持者、帮助者的数目成正比。由此,安东尼指出:影响人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人的才华、家庭背景等,而是人的社会关系或人缘。 5有些人生来就有好人缘,他们对人对己都非常自然,不费力就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事业顺风顺水;而有些人却很难受到他人的欢迎,朋友对他们来说,简直如天外来物般珍稀,更有甚者,在社会上生活数十年,不仅没交到一个好朋友,反而将同事和朋友都得罪,成为孤家寡人一个。 在学校的时候,成绩优秀的孩子常常被老师和家长们喜爱,我们只需要埋头把成绩提高就行了。但是一旦走出了校园,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个社会并不是“学而优则仕“。我们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

7、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 一些初入社会,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常常感叹自己的单位人际关系太复杂,钩心斗角,很感苦恼;也有人感叹自己没有贵人相助,命运不济,因此而苦恼。 我们身边经常就有这样的事情:某个曾经学习成绩比你差很多的同学,因为结识了一位稍有地位的朋友,且跟他还有点交情,毕业后马上就经由这个朋友联系了一份好工作,而你还在整天为找工作的事情犯愁。又或是,你工作时尽心尽力为单位创造利润,对上级忠心耿耿,但因为6和上级接触的机会太少,或是不善于跟上级交流,以至于有提升机会的时候上级对你没有任何印象,而让那些业绩不如你,光会耍嘴皮子的人占了“便宜“。 社会现状我们无法改变

8、,因为每个人都在同样的条件中,都在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因此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一些办事灵活,懂得方圆处世的人常常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而那些只生活在自己限定的空间范围内的人,则感到事事不顺,因为他的支持网络太狭窄。 因此,如果你想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就不要忽视人际交往,而是否会处世则直接关系到你人际交往的效果。特别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抱怨人际关系的复杂,也千万不要以为脱离他人,自己什么都可以干。你应该做的是,尽快组织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并学会一些维护网络的技巧,利用人际关系为自己谋前途。 如果到了 30 岁左右,你还没有建立起固定的、层次分明的人际关系网络,那你的人际交往肯定出现了

9、问题,离成功还有很远的距离。当然,人际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它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一生的时间来培养。7问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问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1 1)字体 大 中 小 你为什么喜欢和你身边的朋友交往?想一想,或许你会这样告诉自己: 我喜欢和他交往,因为他很有才华,跟他在一起总能启发我的思路! 我喜欢听他说话,太幽默了,每次都让我笑得合不拢嘴,非常开心! 他能给我温暖,虽然他不能在金钱上给我多大帮助,但他能在精神上给我鼓励。 我伤心的时候,他懂得安慰我,听到他的声音,我就不再那么难过了。他能给我安全感。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每当我有困难,他都愿意帮我! 有的人,你愿意与他交往,是

10、因为他能给予你你所需8要的;而有的人,我们不愿意与他交往,是因为跟他在一起对你“没什么好处“。这种现象可以追溯到我们小时候,小的时候,父母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常常提出要求,“和成绩好的同学玩!“别和那些小混混玩在一起!“当我们和那些优秀的、条件不错的朋友交往时,父母会满意,而当我们和那些品行不端、背景复杂的朋友打成一片时常遭到父母的反对。因为父母知道我们会从朋友身上有意无意地得到一些什么。 当我们懂事后,我们的这种需求便更加清晰起来。对我们有帮助、有好处的人,我们当然喜欢与之交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有的人把这种交换叫做人际交往

11、的互惠原则。尽管你可能认为把人际交往和需求交换联系在一起庸俗,或是亵渎了你与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但是这种交换的本质却是不能否定的。 我们所说的这种交换,并不是像市场上的买卖关系一样,是物质品的交换,它同时也包含了非物质品的交换,比如,情感、信息、服务等各方面的交换,也就是我们说的“好处“。 9然而,发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交换与发生在市场上的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也就是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的过程中得大于或者至少等于失。不然,人们就无法保持心理平衡。 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两个关系很好的朋友,一个朋友找另一个朋友借了一笔钱之后就消失了,久久不还,结果这两个朋友的关系渐渐疏远了,甚

12、至彼此成为敌人。有时候所谓的“好朋友“是经不起考验的。 人们的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那些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建立和保持。而那些对自己来说,不值得的,或是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者终止。 刘克是个活泼的小伙子,也很喜欢交友。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机关单位的工作,尚处于试用期。在工作中,他很佩服那些有能力的同事,而且也希望自己能融入对方的圈子,但当刘克靠近他们的时候,有些人对他似乎并不太热情,有的甚至对他爱答不理。 10起初,他感到困惑。同事之间不是应该相互帮助吗?有一次,偶然间他听到有同事在背后议论他。“刘克对我那

13、么好,估计是想从我这里学到一些东西,关键是他什么都不会啊。对我没任何帮助!帮他还不如帮老刘处长的外甥呢!“就是!“另一个同事随声附和道。 同事所说的“老刘处长的外甥“是刘克的同学,毕业后一起进入这家单位。单位只需要一个名额,而这两个年轻人都还处于试用期,试用期过后决定留下哪一个。 刘克听到这些对话后,非常生气。他气愤那些同事们都是些势利的小人。他也明白了,同事并不欠你的,没有理由“应该帮助你“,有些人之所以对自己不感兴趣,是因为自己还不具备让人感兴趣的能力与条件。 问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问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2 2)字体 大 中 小 于是,刘克在工作中非常努力,还利用假期参加职业进修班

14、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不断创造业绩,很快他受到了领导的器重。以前对他不感兴趣11的同事们,也渐渐地开始对他表示好感,甚至还有一些老同事要给他做媒呢! 理所当然,试用期结束,他被留了下来,而那个老刘处长的外甥被淘汰了。 时刻增加自己可被利用的价值。听起来很别扭,但是这个道理不仅真实,而且还很实用。 上面,我们问了你为什么喜欢跟身边的朋友在一起,那么,现在请再想一想,你的朋友为什么喜欢跟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你给你的朋友提供了什么需求?你用什么来交换朋友给你带来的“好处“。 在他困难的时候,我帮过他!我也愿意帮助他人! 他有钱投资,我有才智创作,所以我们合作成功了,而且非常愉快! 我

15、关心他的生活,在他需要我的时候,我能站在他的一边。他孤独失落的时候,我不会离开他,不让他感到孤单! 12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些的话,那么可以肯定你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如果你只想着别人给了你什么,而从不想自己给予别人什么,那么你一定是个自私的人。 很多 20 多岁的年轻人都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在家里扮演着“太上皇“的角色。当他们步入社会,很难一下子从这个角色中转变过来,对周围人的关怀和帮助理所当然地接受,他们傲慢、自负,甚至瞧不起条件不如自己的人。由于这种交换原则失去了平衡,久而久之,别人就不愿意与他交往,孤立他,甚至讨厌他。 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对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你所得到的东西

16、必然是你所付出的东西交换而来的。交往的这种互惠原则,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注意,让别人觉得与我们的交往值得,你身上有某种东西吸引着别人与你交往。 如果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首先想到这一点,而且懂得如何维持交换中的平衡,那么你就不愁没人愿意与你交往。 13所以,先不要问别人能为我做什么,要先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快速融入他人的快速融入他人的“ “圈子圈子“ “字体 大 中 小 善于交际的小陆,在 IT 销售行业工作了好几年,认识了行业内的一些前辈,也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他想跳槽的时候,有个同行马上就给他介绍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因为同行了解他的能力和条件,愿意帮助他。 喜欢旅游的小谢,经常在网上召集一帮人游山玩水,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每次旅游他都能结识到很多的好朋友。虽然他是独生子,但他从来不感到孤独,而且生活充满了乐趣,每当无聊的时候,他都会因跟“驴友“们在一起而感到很快乐。 我们经常会听到“我们这个圈子的人“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就是一个小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每个成员都彼此熟悉,有着共同的爱好,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