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第3课 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685968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八 第3课 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专题八 第3课 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专题八 第3课 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专题八 第3课 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专题八 第3课 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八 第3课 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八 第3课 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课打破隔离的坚冰(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一、世界的文学二、音乐的变奏三、 毕加索与立体派一、世界的文学1、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历史经历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更加密切了世界 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经过激烈碰 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取得了共同发展。(2)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俄 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这一 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2、欧美文学(1 1)法国)法国 :罗曼罗曼 罗兰罗兰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20世纪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约翰约翰

2、克利斯朵夫克利斯朵夫(2 2)美国)美国 :海明威海明威19世纪末:马克吐温 、欧亨利、杰克伦敦“黄金时代” (20世纪初 ) 德莱塞嘉莉妹妹 美国悲剧 永别了,武器 太阳照旧升起 丧钟为谁而鸣 老人与海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899年出生于芝加哥一个医生家庭,1917年中学毕业后就当报 社记者,上过意大利前线。他喜欢滑雪、斗牛、打猎,这些往往 都是他作品的背景。20世纪40年代,曾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二 战以后,移居古巴,创作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 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

3、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 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 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古巴革 命后,回到美国。1961年,因精神忧郁自杀。海明威的创作具有 独特的风格,逼真的记述、简约的文体、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和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使他成为开创一代文风的巨匠。 老人与海则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表现了当时的社 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这种创作手被称为 “冰山原则 ”。3、亚洲文学(1 1)印度:)印度:泰戈尔(浪漫主义精神)吉檀迦利 新月集 飞鸟集(2 2)日本:川端康成)日本:川端康成(1968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年诺贝

4、尔文学奖) 雪国雪国 千只鹤千只鹤伊豆的舞女伊豆的舞女(3 3)中国:)中国:鲁迅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亚、非、拉等国的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亚、非、拉等国的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 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出现了诸如泰戈尔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出现了诸如泰戈尔 、川端康成等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等著名作家友谊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光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 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妹妹,是 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 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泰戈尔 泰戈尔与徐志摩泰戈尔(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5、获得者 )散文诗欣赏: 云朵对我说:“我这就消散。” 黑夜对我说:“我这就投入火红的朝霞。” 痛苦对我说:“我保持深深的沉默,如同他 的脚步。” 生命对我说:“我在完美中死亡。” 大地对我说:“我的光芒每时每刻亲吻着你 的思想。” 爱情对我说:“时光流逝,但我等着你。” 死亡对我说:“我驾驶着你的生命之舟穿越 大海。” 4、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俄国 : 中国:鲁迅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评价: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 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作品:海燕 、母亲、自传三部曲 (童年 、 在人间、我的大学)马克西姆马克西姆 高尔基(高尔基(186819

6、3618681936)被誉为)被誉为“ “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 表者表者” ”、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散文诗 散文诗海燕海燕,创造了一个勇敢的海燕形象,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创造了一个勇敢的海燕形象,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 的战斗,是一篇不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斗檄文与颂歌。的战斗,是一篇不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斗檄文与颂歌。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 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 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

7、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 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 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首诗表达了革命者在革命即将到来时高昂的战斗情绪和对革命必胜 的信念 母亲主要写年轻工人巴维尔及其母亲尼洛芙娜接受马克 思主义教育后,逐渐觉醒,以及巴维尔领导的工人小组的成长过 程。然而在“五一”节示威游行中,巴维尔等人不幸被捕。 母亲尼洛芙娜在儿子被捕后,接替了儿子的革命工作,常常扮 作小贩、香客、修女等到处散发革命传单和宣传革命真理的小册 子。在审判

8、巴维尔的法庭上,巴维尔正义凛然地控诉了沙皇专制 统治的黑暗和罪恶,同时也表明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而母亲则 在传送巴维尔演说的传单过程中被宪兵抓住。 小说通过“母亲”这个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 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反对沙皇统治的不懈斗争。小说将人类最崇 高的情感母爱和人类最神圣的事业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融为一体,以革命乐观主义预示了旧时代的必然灭亡,表达了作 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 。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 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 部精力都献给了

9、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 而奋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在布尔什 维克党的培养下,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 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崇高的道 德风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 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背景:背景:19世纪末,世界音乐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音乐家们纷纷挣脱传统的 束缚,寻找新的音乐艺术的突破口, 一时间各种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它 们在相互影响中共存。二、音乐的变奏音乐流派及代表人物印象主义 :表现主义 :新古典主义 :德彪西(法 ) 勋伯格(奥地利 ) 斯特拉文斯基 (俄

10、)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界承前启后的天才。印象 主义音乐和印象主义绘画一样,追求的是一种朦胧的 效果。从德彪西的音乐中,人们可以领略到一种朦胧 、飘逸、空幻和幽静的意境。德彪西的交响诗牧神 午后以及管弦乐夜曲、钢琴曲月光等都是 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德彪西这一时期还兴起了重在表现内部、表现自我的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是勋伯格。勋伯格是有犹太血统 的奥地利作曲家。他完全抛弃了传统的音乐调性观念 ,使自己创作的音乐处于一种非调性或无调性的状态 ,并且探索出了无调性音乐的规律12音体系,对20世纪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重要作品有 乐队变奏曲、小提琴

11、协奏曲、华沙幸存者 等。勋伯格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 立体派画家一反传统绘画的特点, 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 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 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 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破 碎的感觉。三、毕加索与立体派立体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毕加索。毕加索是西班牙人,后 来定居法国巴黎。他从19世纪末开始从事艺术创作活动,一直持 续到20世纪70年代,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立体派画家。根据用色的不同,1907年以前毕加索的创作被分为“蓝色时 期”和“粉红色时期”;1907年前后他受非洲黑人艺术和塞尚绘画 的影响,形成了创作生涯中的“黑人时

12、期”,代表作有被认为是立 体主义的第一幅绘画的亚威农少女。随后,毕加索和立体派 的另一位著名画家布拉克一起探讨立体主义表现技法的可能性, 开始了其艺术生涯的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创作了 弹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以及有藤椅的静物等作 品。一战后,动荡而悲惨的岁月使毕加索开始重新思考古典世界 ,他进入了创作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拿烟斗的男孩 一个盲人的早餐“ “蓝色时期蓝色时期” ”“ “粉红色时期粉红色时期” ”亚威农少女“ “黑人时期黑人时期” ”立体主义 第一幅绘画1937年4月,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 卡,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

13、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并以此事件 为题材,创作了震撼画坛的名作格尔尼卡。画面采用了立体 主义、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与风格,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 亡和惊恐。整个画面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毕加索用他的艺术做出 了卓越贡献,因而获得了西班牙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在不同的创作时期创作了各种 艺术风格的作品,用自己的艺术之笔谱写了一曲不朽的生命之歌 。 世界有2幅画是用防弹玻璃做保护的,其 中之一是达芬奇的蒙那丽莎,另外就 是毕加索的这幅格尔尼卡。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甚至 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似乎在表达着与轰炸时居民四

14、散奔逃、惊恐万 状的混乱气氛。然而,仔细观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 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 严整统一的秩序。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 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 方形。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也是相互平衡的。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 分为四段:第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 ,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 ,最显眼的是那个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 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子就把我们 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 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 ,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其深厚的 艺术功力。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 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