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84971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张纪松 导论- -1.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南大 95、南大 96、南大 03、中科院 03、中科院 04、华东师 00、中南 03、浙大 99)GIS 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 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 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简单 地说,GIS 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它是由计算 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员组成的有机体,用于高效地采集、存储、更新、处理、分 析

2、和显示各种类型的地理信息。 (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 GIS 设计与实现 )2. 地理信息地理信息(中科院 03、北大 02、西北 99)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 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 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黄杏元、马劲松,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电子教案 )3. 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南大 98、南师 99)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 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 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

3、本问题。地理信息科学在对 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邬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4. 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武大 04)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 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 (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GIS 设计与实现 )5. 地理信息流地理信息流(武大 06)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 (GIS) ,最后到应用领域。 (邬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6. 数据数据(北大 06)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 示,是信息的表

4、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黄杏元、马劲松、汤 勤,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7.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北大 98)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 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 四大要素。 (邬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8. 四叉树数据结构四叉树数据结构(南大 96、南大 98、南大 00、南大 03、北大 98、北大 00、 北大 01)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 n1) ,直到子象限的数 值单调为止。凡数值(特征码或类型值)呈单调的单元,不论

5、单元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 储单元。这样,对同一种空间要素,其区域网格的大小,随该要素分布特征而不同。 (黄杏 元、马劲松、汤勤,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9.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不规则三角网模型(武大 01、北师 02、北大 99、北大 02、西北 01)简称 TIN,它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 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 (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 。 (邬伦, 地理信息系 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10. 拓扑关系拓扑关系(武大 01、北大 99、北大 01、西北 0

6、1)拓扑关系是指网结构元素结 点、弧段、面域之间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根据拓扑 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离,可以确定一种地理实体相对于另一种地理实体的位置关系, 拓扑数据也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 (吴信才,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方法 )11. 拓扑结构拓扑结构(南师 00、北大 00、西北 99)为在点、线和多边形之间建立关联,以 及彻底解决邻域和岛状信息处理问题而必须建立的数据结构。这种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 唯一标识,多边形标识,外包多边形指针,邻接多边形指针,边界链接,范围(最大和最 小 x、y 坐标值) 。 (邬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12. 游

7、程编码游程编码(南大 95、南大 06、浙大 98)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网格合并,并记录 合并后网格的值及合并网格的长度,其目的是压缩栅格数据量,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黄杏 元、马劲松、汤勤,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13. 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结构(南大 99、南师 06、华东师 01)是指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 理和处理的地学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邬 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14. 矢量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华东师 00、华东师 04、北大 99)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 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这

8、种数据组织方式能最 好地逼近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精度高,数据存储的冗余度低,便于进行地理实 体的网络分析,但对于多层空间数据的叠合分析比较困难。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 地 理信息系统概论 )15. 栅格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中科院 03、中科院 04、北大 99)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 为栅格数据结构,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 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16. 空间索引空间索引 (北大 00、中科院 06、南师 06)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 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9、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 概要信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空间数据结构,空间索引介于空间操作算法和空间对象之间, 它通过筛选作用,大量与特定空间操作无关的空间对象被排除,从而提高空间操作的速度和效率。 (邬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17. 空间数据编码空间数据编码(西北 99、河海 05)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 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目的是用来提供空间数据的地理分类和特 征描述,同时为了便于地理要素的输入、存储、管理,以及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需 要。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18. Delaunay 三角网三角网(南

10、大 03、华东师 06)即由狄洛尼三角形组成的三角网,它是 在地形拟合方面表现最出色的三角网,因此常被用于 TIN 的生成。狄洛尼三角形有三个最 邻近的点连接而成,这三个相邻点对应的 Voronoi 多边形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此顶点同时 也是狄洛尼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19. Voronoi 多边形多边形(华东师 06)即泰森多边形泰森多边形,它采用了一种极端的边界内插方法, 只用最近的单个点进行区域插值。泰森多边形按数据点位置将区域分割成子区域,每个子 区域包含一个数据点,各子区域到其内数据点的距离小于任何到其它数据点的距离,并用 其内数据点进行赋

11、值。 (邬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20. 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栅格数据压缩编码(华东师 01)有键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码和四叉树编码等。 其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数据量记录尽可能多的信息,其类型又有信息无损编码和信息 有损编码之分。 (邬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21. 边界代数算法边界代数算法(南大 96)边界代数多边形填充算法是一种基于积分思想的矢量 格式向栅格格式转换算法,它适合于记录拓扑关系的多边形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结构。它 不是逐点判断与边界的关系完成转换,而是根据边界的拓扑信息,通过简单的加减代数运 算将边界位置信息动态地赋给各栅格点,实现了矢量格式到栅格格式

12、的高速转换,而不需 要考虑边界与搜索轨迹之间的关系,因此算法简单、可靠性好,各边界弧段只被搜索一次, 避免了重复计算。 (邬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22. DIME 文件文件(南大 95)美国人口普查局在 1980 年的人口普查中提出了双重独立 地图编码文件。它含有调查获得的地理统计数据代码及大城市地区的界线的坐标值,提供 了关于城市街道,住址范围以及与人口普查局的列表统计数据相关的地理统计代码的纲要 图。在 1990 年的人口普查中,TIGER 取代了 DIME 文件。 (gis forum)空间数据的处理- - 23. 空间数据内插空间数据内插(武大 01、西北 01、浙大

13、99)即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 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方法。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24. 空间数据压缩空间数据压缩(武大 01、华东师 06、河海 05)即从所取得的数据集合 S 中抽出 一个子集 A,这个自己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 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25. 坐标变换坐标变换(中科院 04)实质是建立两个平面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几何 纠正和投影转换,他们是空间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 地理 信息系统概论 )26. 仿射变换仿射变换(南大 03)是

14、 GIS 数据处理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几何纠正方法。它的主 要特性为:同时考虑到因地突变形而引起的实际比例尺在 x 和 y 方向上的变形,因此纠正 后的坐标数据在不同方向上的长度比将发生变化。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 地理信息系 统概论 )27. 数据精度数据精度(华东师 04)是考察数据质量的一个方面,即对现象描述的详细程度。 精度低的数据并不一定准确度也低。 (龚健雅,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 -28. 空间数据引擎空间数据引擎(南大 01、华东师 06、南师 05、南师 06)是一种空间数据库管 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即在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添加一层空间数据库引擎,以获得常规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之外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能力。代表性的是 ESRI 的 SDE。 (黄杏 元、马劲松、汤勤,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 空间数据引擎在用户和异种空间数据库的数据之间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接口,它是一种 处于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中间件技术。使用不同厂商 GIS 的客户可以通过空 间数据引擎将自身的数据提交给大型关系型 DBMS,由 DBMS 统一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