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682058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171 大小:1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哲学]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哲学]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哲学]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哲学]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政教学部 尹剑1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依据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一是当时的国情决定的。从我 国当时的国情看,随着国民经济的 恢复,我们面临着全面进行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百废待兴 。但当时的国民经济实力极其薄弱 ,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只有 集中全国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则 是基本的体制保证。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从主观认识来看 ,当时在理论上把计划经 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 经济特征。三是苏联的实践对我们产 生的示范性的影响。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以后,在经济建设中

2、也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在我国整个 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 我们快速地展开了工业化建设,成 功地进行了156个重大项目的建设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 、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 体系,我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奠 定了重要的基础。计划的长处:(1)短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 (2)宏观统筹规划:经济总量、重大经济 结构 (3)收入分配的调节 (4)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计划经济体 制具有非常强 的资源动 员能力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参加十三陵水库建 设的义务劳动红旗渠计划经济经济体制的弊端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 得过多过死 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

3、和市场的作用 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由此全面展开的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到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如何认识和解决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十一届六中全会: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十三届四中: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南方谈话: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十四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十四届三中全会: 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商

4、品经济是一种直接 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 形式,包括商品生产 和商品交换,社会分 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经 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 件。商品经济最早产 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 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 离并进一步扩大,在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 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 要媒介商人。 商品经济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 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最初的经济形态,它 同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以人身依附 关系为基础,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为特 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消费的需 要。产品经济就是直接分配的经济,不通 过商品交换。产品经济其实就是完全的计 划经济。计划经济相对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建立 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

5、 体系。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 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 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 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解决三个 基本经济问题的是政府,所谓的三个经济 问题是指: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 。而其中大部份的资源是由政府所拥有的 ,并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资源的,不受 市场影响。 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 市场经

6、济的特点与长处和短处 (1)特点: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 (2)优点: 运用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功能;能自动调 节供求关系;能促进生产者的技术创新;实现优胜劣汰。(3)缺陷:自发作用存在盲目性;事后调节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损失和浪费;竞争会引起两极分化;对某些社会公益部门和非经济部门难以起到调节作用。世界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简介1.“野生植物”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此种市场经济又称“个人资本主义”经济。它强调 市场经济主体间按市场规律开展相对完全的自由 竞争,通过优胜劣汰配置社会资源。政府主要通过 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的法律,保证竞争秩 序和市场活动的运行。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1)国

7、有经济的比重较低,一般在 10 %以下。2)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突出显现为间 接管理,主要通过调解市场参数来间接引导企业的 经营活动,很少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2.“人工培育的植物”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模式。 其特点是: (1)认为市场的灵魂是竞争,但竞争 不能采取自由的形式,而要公平竞争;(2)坚 持社会的整体性原则,注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 利;(3)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但干预 和导引的倾向点在于维护社会平衡。 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理想化的经济模式,其基 本原则是竞争和秩序,社会发展与公平。 3.“政府主导型”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政府干预的力度和作用的范围都很大,

8、并且与法国的经济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即都是靠中央计划和市场机制共同协调经济。因此,一些研究日本经济的西方学者将日本的经济归结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4.“从摇篮到墓地”福利市场经济模式 福利市场经济模式是以福利为国家制度特征的市场 经济国家采用的模式,主要存在于欧洲一些社会民 主党或社会党执政的国家,如挪威、瑞典等,尤以 瑞典模式最为典型。它是指以改良的社会民主主义 理论为指导、以充分就业和社会平等为目标、在工 人运动的推动下由社会民主党与工会共同奉行的一 种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瑞典的市场经济是在基本实 现了“从摇篮到墓地”的全面社会福利制度中实现。 这一模式使得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都获得

9、了极大的 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2、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构成市场体系的主要内容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等重点 培育和健全各类要素市场目标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3、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任务 保持国民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 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4、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共性特征2、个性特征第二节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 基本经济制度。十五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发展变化 必然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公有制经 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比重逐渐下降,非公有制(特别是私 有制)经济比重不断上升,迅速发展; 第二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完善,公有制经济( 特别是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有制经济)比 重处于相持阶段,公有制经济基本不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 基本不再上升; 第三阶段

11、:随着国有企业真正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趋于完善和成熟,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 )开始稳定上升,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有制经济)比重 开始缓慢下降。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 (1975年)工业总产值: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产值占83.2%; 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占16.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占90.2%; 集体所有制商业企业占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资料: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GDP中的比重(%)年份 经济成分1978199520022007国有经济56.041.036.935集体经济43.044.028.3非公有制经济1.01

12、5.034.8651980年理论难题:第一,传统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私人不能占有生产资 料。现在,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了,限制还是鼓励? 第二,传统理论,社会主义社会不允许私人雇工。现 在私人雇工现象大量出现了,怎样解释? 第三,社会主义意味着消灭剥削,现在剥削现象出现 了,允许还是取缔?如果允许,以多大限度为宜? 第四,群众集资办厂,按股金分红。传统理论,这是 按资分配。社会主义允不允许这种分配形式存在? 第五,过去把私人老板当资本家。资本家已经没有了 ,现在又开始出现私人老板,怎样看私人老板的阶 级属性和政治态度?社会上不平衡心理随着营业的扩大,人手越来越紧张。他们开 始雇工。由个体户变成了私人

13、企业主。这了 给城市职工以很大的冲击。上班穷,下班富,开除就成万元户; 一辆摩托两个筐,收入超过胡耀邦。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各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所有制内部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不能简单地以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来说 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的要 求,是否符合本国的国情。对所有制结构认识的深化对所有制结构认识的深化 十五大报告: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 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

14、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 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把握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要点 第一,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内,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体现,是我们 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和 创新。 第二,不能因为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 内容,就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 义性质的经济。也不能因为非公有制经 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就把它排除在 基本经济制度之外。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两个毫不动摇”: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

15、有制经济;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 “一个统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 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的基本原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主体地位的生产关 系的总和。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生产 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关系。生产资料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建立,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发生了根本变 化。社会成员之间根本利益一致性决定着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所以,生产资 料公有制决定着

16、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含义:(1)在公有制之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能冲击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键要掌握这样两条:一是公有制必须是 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 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是平等的 ;二是对生产资料支配所取得的收益必须 服从和服务于他们的共同需要,也就是说 ,收益必须是共同占有,这才是公有制的 真正实现。3、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1)国有经济全体社会成员占有生产资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形式,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2)集体经济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制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