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国文的经验-周作人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9682010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学国文的经验-周作人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我学国文的经验-周作人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我学国文的经验-周作人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我学国文的经验-周作人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我学国文的经验-周作人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学国文的经验-周作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学国文的经验-周作人(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作人(18851967)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一、生平 1885年1月16日,周作人出生于浙江 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鲁迅之二 弟。原名周櫆寿,后改名作人,字启 明(又作岂明),起孟,号知堂。 1901年(16)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 。 1906年(21)赴日本留学,开始学建筑 ,后来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911年(26)回国,曾就职于浙江省教 育司(视学), 浙江第五中学教员。 1917年(32)到北京,先后任北京大学 国史编纂处编纂员、文科教授,兼任燕 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教授。 担任希腊罗马文学史、欧洲文学史、近 代散文、佛教文学等课程。 1919年(34)任中华

2、民国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 会会员。 1920年(35)底参与筹组文学研究会,倡导为 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 1921年(36)后写了许多针砭时弊、批判封建 文化的散文。 1922年7月(37)起兼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 任。同年,与钱玄同等人发表信仰自由宣言 ,重申信仰自由的精神。 1923年(38)第一部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问 世。 1924年11月(39)发起组织语丝社,并成为 语丝的实际主编。这时期作品为雨天的书 、泽泻集、谈虎集、谈龙集等 。 1928年(43)任北平大学文学院国文系主任及 日本文学系主任。 1930年(45)与冯文炳等合办文艺周刊骆驼 草,同时大力鼓吹文学的无目的性,创作

3、了 大量专注于草木虫鱼的文章和读书笔记,创作 风格愈加走向闲适。此时结集的有永日集 、看云集、苦条随笔、夜读抄、 瓜豆集等。 七七事变后(1937年,52),北大南迁,他留 在北平。后任日伪政权的国府委员等职。 抗战胜利后(1945年,60)因汉奸罪被监禁在 南京,最后判有期徒刑10年。 1949年1月(64)保释出狱,定居北京,家居 从事翻译与写作。 1952年8月(67)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制 外特约译者。(每月预支稿费200元人民币, 按月交稿。1960年1月(75)起,调高到每月 400元人民币。1964年9月(79)起,又减半至 每月200元人民币。) 这期间,他翻译日本古典文学和

4、古希腊 文学多部,同时应邀校订别人的译稿( 今昔物语集、源氏物语等), 日本现代文学译作有:石川啄木诗歌 集等。 回忆鲁迅的专书作品有:鲁迅的故家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 青年时代。 在香港传媒连载回忆录知堂回想录 。 1966年5月(81),文革开始。6月,人 民文学出版社不再给其预付稿费。8月2 日,被红卫兵抄家。 1967年5月6日(82),去世。二、作品周作人的主要散文创作: 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 虎集,谈龙集,永日集,看云集, 夜读抄,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谈 ,瓜豆集,秉烛谈,药堂语录,药 味集,药堂杂文,书房一角,秉烛后谈 ,苦口甘口,立春之前,鲁迅的故家 ,鲁

5、迅的青年时代,药堂谈往(又名知堂 回想录) 三、散文特点 周作人把文学分为“载道”与“言志” 两大类。在现代散文理论的开山之作 美文中,周作人倡导现代散文“须用 自己的文句与思想”,要“抒我之情” ,产生了很大影响,因而文学史家将其 称为“言志”散文,并将受其影响、具 有相似特征的散文创作称为“言志派” 散文。 “言他人之志即是载道,载自己的道亦是言志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散文一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至此,周作人已然将抒情、叙事、说理各分 子全部统一在“个人”的旗帜之下,从而使中 国现代散文的个性化原则越发鲜明突出。 周作人经常以叛徒与隐士自居。

6、叛徒是指旧社会、旧文化、旧传统、旧思 想的叛逆者; 而隐士则是指回避社会矛盾、追求闲适生 活的人。 “叛徒”与“隐士” “浮躁凌厉”与“平和冲淡 ” 议论各种社会问题、文艺问题的杂感内容:批判封建思想文化,不良社会 现象。特点:“少敦厚温和气”,语言浮躁, 凌厉。常有“反语”,富有战斗力。叛徒: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五四骁将的启蒙主义批判性指向的 “浮躁凌厉” 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 、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 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 作品。 提倡“人的文学”一、这文学是人性的,不是兽性的,也不是神 性的;二、这文学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却不是种 族的,国家

7、的,乡土及家族的。”他强调“一 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应得到完全满 足。凡有违反人性的不自然的习惯制度,都应 排斥改正。”,“应记载世界普通男女的悲欢 成败,包括他们的世俗情欲”,同时又是“反 对家族本位的”,是一种“现代人类的意识” 。 隐士:返身躬耕“自己的园地”个人本位人道主义的“平和冲淡” 年,创作自己的园地,总结 自人的文学发表以来思想的变化。 提出“浑然的人生的艺术”,否定文学功利 观。 平和冲淡表现在:对于读者平和平等的态度意境营造上的澄明空灵题材选取上的随意自然 随笔、小品文,即美文 周作人美文的特点: 谈论日常生活琐事,表达个人闲情逸志的白话 体的纯散文。内容庞杂,取材

8、广泛,不拘一格 ,几乎无所不谈,无奇不有。 如喝茶、乌篷船故乡的野菜,地 方色彩浓郁,尤喜北京与江浙一带的风俗,以 此形成他散文的文化底蕴的基础,有较为浓厚 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这些散文主要表达了他想脱离现实,消 极避世,及时行乐的思想。 艺术上颇具功力:风格平和冲淡,以平 易自然的态度娓娓道来;形式短小简洁 ,风格独特,在当时影响很大,称之为“ 美文”。 周作人的美文多收在他的散文集雨天 的书自己的园地永日集谈 龙集谈虎集泽泻集等中。创作“闲适”散文的背景第一,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后,历史进入20年代。 这时经过“五四”风暴洗礼的中国大地进入了思想烦闷 和迷茫的时代,即“五四”落潮期,许多

9、曾是新文化运 动的勇士从“五四”的漩涡中退下来,陷进极大的痛苦 和矛盾中,周作人也不例外。周作人的矛盾主要是:(1)在政治态度上,是继续做战士还是做隐士。(2)在文学观上,对艺术是独立的还是“文以载道”感到 矛盾,既反对“文以载道”,“但自己总做不出一篇为 文章的文章”。 第二、受欧美作家抒情小品的启示,觉得这种文体是其矛盾排遣的最好喷发口,遂于1921年5月,发表美文一文,提出现代散文的文体应是“记述的,是艺术性的”。 第三,周作人在无奈中选择了抒情小品文学作为自己精神上的“避难所”,但这种“闲适”的小品文却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周作人在这里又找到了自我的价值。成功的喜悦,促使他自觉地把“闲适”

10、的小品文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乐园。于是,进行“闲适”散文的创作,成了周作人毕生的追求。当年批评家的论述: “看了他的小品,仿佛看见一个博学的老前辈 在那儿对你温煦的微笑”。 “那众多篇章中仿佛有一位学者”,“在路旁小 小池沼负手而行,对萤火出神”,“用平静的 心感受大千世界的动静”。 赵景深我学国文的经验我学国文的经验 一、焦点问题一、焦点问题 1. 作者国文学习的真经 2. 国文知识技能与精纯趣味、健全人生 观之关系。二、文本分析二、文本分析 1. 本文价值: 作者相当看重。收入多个集子 作者的深思熟虑,用意严肃二、文本分析二、文本分析 2. 2. 文章特点:文章特点: A. A. 迂回,

11、曲折,绕弯子。(第一段)迂回,曲折,绕弯子。(第一段) 一上来说“我于怎样学国文的上面就压根 儿没有经验” 接着又说,“我所有的经验是如此的不规 则,不足为训的,这种经验在实际上是误 人不浅”实际还是有经验 二、文本分析二、文本分析这经验“当作故事讲也有点意思”,且还“ 似乎略有浪漫的趣味”引发读者兴趣 。 目的: 强调其与“语文进阶”、“读书方法”、“写作 秘诀”之类读物区分; 欲扬先抑,卖个关子,引起人们阅读兴 致。二、文本分析二、文本分析 2 2、文章特点:、文章特点: B.B.迂曲中有趣味(第二段)迂曲中有趣味(第二段) 有趣味、有“嚼头”,话里有话,不是一览 无余,经得起回味二、文本

12、分析二、文本分析讲三位本家先生的有趣故事: 吸鸦片烟、终日卧榻的老秀才, 做神秘怪诗、因疯自杀的子京, 言行暴厉而实际怯懦的“反革命”。二、文本分析二、文本分析述读经,“所读之经于我毫无益处”, 谈此题时抻出一笔谈论彼题二、文本分析二、文本分析讲随祖父读书故事。 只谈“有趣”事 老人对于教育的特别的意见 奖励读小说二、文本分析二、文本分析 “他很奖励小孩看小说,以 为这能使人思路通顺”, 又正中取曲,斜出一笔, 祖父让人忍俊的一面:投缘最是西游记,逢 人便说八戒猪。二、文本分析二、文本分析 小说情节曲折、通俗易懂、引人 入胜、异想纷呈,对少年吸引力 很大。 借助读小说,可以轻松愉快地获 得中国

13、语文的基础,识得汉语文 的趣味,不知不觉之间获得文章 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二、文本分析二、文本分析用其个体经历,串起国文进步之阶: 由断字而识文,从白话到文言,经 读懂到知趣味。 借助读小说,轻松愉快地获得中国 语文的基础,识得汉语文的趣味。二、文本分析二、文本分析作者“从军”(入江南水师学堂)的 故事: 读翻译作品:严译学术著作,林译 西洋小说,梁译政治小说、教育小 说 “除了读新小说以外别无什么可以说 是国文的修养”二、文本分析二、文本分析 结束语,再次强调其学习国文的经验 : “多看书” 态度: “小说,曲,诗词,文,各种; 新的,古的,文言,白话,本国,外国 好的,坏的,各种:都不可以不看”。二、文本分析二、文本分析 更重要的读书目的: “磨炼出一种精纯的趣味来”, “知道文学与人生的全体”, “逐渐养成一个健全的人生观”。学好“国文”的根本三、思考与讨论三、思考与讨论1、作者屡次说自己“没有经验”,讲的无非 是“老生常谈”,他真的是认为他所讲的“ 无足道哉”吗?请加以解析。 2、“我的国文都是从看小说来的”,理解国 文,只有“多看书”。你怎样看这位文章家 的“经验”? 3、题为“经验”,作者却以大半篇幅讲了许 多有趣的经历和故事,这样的写法是不经 意的吗?其效果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