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精神性疾病和行为异常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679269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精神性疾病和行为异常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神经精神性疾病和行为异常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神经精神性疾病和行为异常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神经精神性疾病和行为异常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神经精神性疾病和行为异常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精神性疾病和行为异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精神性疾病和行为异常(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精神性疾病和行为异 常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MR) 精神发育迟滞又称智力低下,是指18岁前 在个体发育时期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水 平,并有社会适应行为的显著缺陷。 发病率 : 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发病 率不低于12%。我国的014岁儿童患病率 为1.2%,其中城市为0.50.8%,农村为1.2 1.7%。男性略多于女性。 病因: 出生前(约占43.7%) 遗传因素 :染色体病(性染色体异常和常染色体异 常);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 母孕-胎儿期的有害因素 产时或围生期(约占14.1%):各种原因致围 生期缺氧、分娩时产伤、 核黄疸 出生后

2、(约占42.2%)MR的分级 按ICD-10标准,根据智力(IQ)水平(不论 何种病因),精神发育迟滞可分为5级: 边缘智力: IQ 7085;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IQ 5069;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IQ 3549;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IQ 2034;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IQ20 根据智力低下的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缺损程度MR分为四级: 轻度:智商为5070(占8085%) 中度:智商为3549(占1020%) 重度:智商为2034(占10%以内) 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占1%2%以内)临床表现: 轻度:智商为5070(占8085%),早期不 易被发现,在婴幼儿期可能有语言发育迟缓,

3、较复杂语言表达能力困难以及运动功能发育较 迟。除复杂动作协调困难外,其躯体和神经系 统发育无明显异常迹象。多在幼儿园或入学后 发现有学习困难,在学龄期可发现逐渐出现学 习困难,勉强可达小学毕业水平。语言发育虽 稍落后,但社交用语尚可,个人生活尚能自理 ,成年后具有低水平的适应职业、社交能力及 社会能力,但对环境变化缺乏应付能力。可从 事简单的劳动和技术性操作。在计算,读写, 应用抽象思维方面有困难,缺乏灵活性,常依 赖别人。 中度:智商为3549(占1020%), 在婴幼儿期的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明显落 后;在学龄前期学习能力低下,可学会说 话,可进行较简单的语言表达,不能表达 较复杂的内容。多

4、与明显小于同龄的儿童 玩耍。学习能力差,能学会简单的书写和 计算,很少能升到三年级。生活自理困难 ,需别人的监护,部分伴有躯体发育缺陷 和神经系统异常特征。反复训练可从事简 单非技术性工作。 重度:智商为2034(占10%以内),在生后3 6个月发现精神运动发育明显落后,可有躯体 先天畸形和神经系统异常(脑瘫、癫痫等),运动 和语言能力差,呈愚蠢面容。学习困难,理解 能力差。成年后仅能学会说简单语句,不能生 活自理,无社会行为能力。 极重度:智商在20以下,出生时即有明显的躯 体畸形和神经系统异常,完全无语言表达能力 ,不能识别亲人,一般不能学会走路和说话, 理解能力差,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生活

5、完全需 要他人照顾和完全依赖别人。 精神发育迟滞伴随躯体体征及神经系统症 状,精神发育迟滞病儿中度、重度、极重度 者还往往伴有躯体异常表现或体征,常见 有以下表现: 生长发育迟缓或体格发育落后:身高、头围 、体重等较同龄儿标准值低二个标准差。 面部特征:例如,伸舌样痴呆,先天愚型面 容,特殊面容。 皮肤和毛发异常,毛发枯黄、皮肤皙白、咖 啡色斑、皮肤脱色斑。 头颅骨形态异常:例如,小头畸形。 身体异常气味:例如,尿味、霉味等。 运动发育落后或肢体运动障碍:例如,交叉 步态。 先天性畸形:如耳廓畸形,眼裂,唇腭裂, 指趾和关节畸形。 感觉器官障碍:视力及听力障碍。 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应除外听力

6、障碍)。 癫痫。学习困难(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学习困 难区别)。 精神发育迟滞的主要心理特征 : 性格方面的特点:多数常常表现出某种极端性, 过度内向,孤僻,沉默不语或外向,活动过多、 易兴奋和激惹。 在感知觉方面的特点: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弱,对 人的表情的认识发展也落后; 记忆方面的特点:记忆缺陷-记忆范围狭窄、容量 小、内容单一,记忆的目的性差,理解记忆能力 弱; 思维方面的特点:思维发展落后、肤浅和迟缓, 思维固定、固执和缺乏积极性。概念的理解困难 ,概括能力差。不善于区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及 其关系。 弱智儿童较多的语言缺陷,如发音不清和 障碍、词语贫乏、词不达意等。 非智力因素方面:表现

7、为心理需求水平低 、活动动机层次低、目的不明确、兴趣爱 好狭窄或无、情感淡漠、意志薄弱等。 情感方面的特点:表现为情绪、情感发生 晚、分化发展迟;情绪、情感不稳定;很 少出现复杂的情绪-如道德感、责任感和 义务;对情绪、情感的调节、控制能力薄 弱。 病儿还常有咬手指、焦虑、恐惧、好攻击 ,异食癖等表现。 精神发育迟滞可能的早期表现: 超过4月龄还未出现微笑,不注意别人说话,伴有运 动发育落后。 视觉功能发育不良,超过3月龄还不注视周围,常被 误诊为盲。 超过2月龄对声音缺乏反应,又常被误诊为耳聋。 吞咽和咀嚼能力差,以致喂养困难,当给固体食物时 ,出现吞咽障碍并可引起呕吐。 在6个月后,注视手

8、的动作持续存在。 1岁后扶走时双腿呈剪刀样步态 (也常是脑性瘫痪的表 现)。 用口的动作持续存在,有时到1岁半后还常将积木等 玩具放进口中。 1岁半后还常乱扔东西,没兴趣玩玩具。 1岁半后还淌口水。 在清醒时,智力低下的孩子可见磨牙动作,这是 正常孩子所没有的。 需反复或持续刺激后才能引起啼哭、有时哭声无 力。经常发喉音、哭声尖锐或呈尖叫。哭声无正 常的音调变化。 缺乏兴趣及精神不集中是两个很重要的特点:缺 乏兴趣表现在对周围事物无兴趣,对玩具兴趣也 很短暂,反应迟钝。 智力低下儿童在婴儿期常表现为多睡和无目的的 多动。 如发现有上述情况者,需要向小儿神 经专科、发育专科咨询和进行定期智 能评

9、估检查。诊断 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包括有三个内容 (1)智商(IQ)低下(诊断性发育测验或韦氏 智力测验),IQ 70,低于人群均值2个标准 差; (2)社会适应行为存在缺陷,低于社会所要求 的标准(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3)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行为缺陷起病于18岁 前(发育年龄内) 诊断步骤和程序: 根据病人病史、一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精神 检查、神经心理评估测量结果 初步拟诊。 选择性做有关血、尿、生化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排除或明确有关疾病,综合分析做出病因诊断。 视力检测,听力检测及其它器官功能检查评估。 观察、评估及进一步特殊检查 综合分析评价, 判断障碍程度 制定康复治疗、教育培

10、训方案。 定期评估疗效及检查。 神经心理测量 :主要包括智能发育、智商及社 会适应能力评价、精神、行为评估等。 智能发育评价:常用有,Gesell发育量表,适合4周 3岁婴幼儿;Bayley婴儿发育量表,适合230月婴 幼儿。 智商测定:常用韦氏智力量表系列,包括 韦氏学龄前和学龄初期智力量表,适合4岁6岁半 小儿;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合6岁16岁儿童。 社会适应能力评价主要采用两种量表:儿童适应 行为评定量表,适合312岁儿童,该量表测查的 适应行为较为全面,能较好的鉴别智力低下儿童。 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适合6月15岁 儿童。量表包括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交 往、参加集体

11、活动、自我管理六个领域,用于评定儿 童社会生活能力。简便易行,协助智力低下诊断。 鉴别诊断 需以下疾病和综合症鉴别: 1. 暂时性精神发育迟缓 由于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后 、服用镇静药物、不良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可导致 精神发育暂时性落下。纠正上述因素,精神发育可正 常。也常见于早产低体重儿。 2儿童多动症 由于常有注意力易分散、多动、自 控能力差,导致学习成绩差,适应社会能力差等,可 误为精神发育迟缓。但检查智力在正常范围。 3儿童精神分裂症 本病对智力无明显影响,大多 数并无真正的智力低下。主要是精神活动的异常。临 床主要表现为感知觉的障碍(幻想、幻觉常见),思维 、情感障碍,性格异常等。但

12、可有学习成绩差、对周 围环境接触及适应不良,因导致学习困难,易误认为 是精神发育迟滞。 4.癫痫:脑电图治疗和康复 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 基因治疗 教育、训练和康复治疗: 教育的目的:教育需采用特殊的方法,以帮助其智力提 高,培养和学习适应生活的能力,训练技能,以满足从 事简单职业需要。 学前教育一般患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的重点 放在运动、感觉技能以及吃、穿、大小便等日常生活能 力的训练等方面; 学龄期的教育康复主要在特殊学校里实施。 教育和训练要尽早开始,制定特殊教育、训练和护理的 具体目标和计划,并个体化,因人施教。 重视在社会生活能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如购物、打电 话

13、、礼貌行为等以及进行某些职业训练等。 早期干预治疗 早期干预主要针对在婴幼儿期的高危儿和发 展缓慢者。早期干预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 高或发挥精神发育迟滞病儿的潜能。 早期干预的内容: (1)粗大运动,如坐、立、走、跑等; (2)精细动作,如抓握、书写、手眼协调、动作协 调等; (3)适应性行为,如视、听觉、辨别颜色和形状等; (4)言语,如发音、表达、理解等; (5)个人一社会行为,如生活自理、人际交往技巧 等。除此以外,还学会一些普通知识,如儿歌、 音乐、体育项目、生活常识、社会常识和讲故事 等内容。 训练治疗 的方法: (1)家庭方式,由训练人员到家中指导家长如 何训练患儿,再由家长任主要

14、教师来训练孩子 ; (2)训练中心方式,即患儿到幼儿园或特殊训 练中心接受训练,中心的教师为主要训练者; (3)家庭、中心两者结合的方式, 预防 精神发育迟滞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主要从早 做起,包括从父母亲、孕期做起的三级预 防工作。 一级预防:广泛开展医学遗传学咨询及婚 前检查作好婚姻指导和计划生育工作,保 证父母亲健康及无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 孕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预防妊娠并发 症,开展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重视围产 期保健。定期发育评价,做好儿童保健, 预防疾病,避免发生脑损伤。 二级预防是针对病因,防治各类精神发育迟 滞,例如,早期治疗先天性克汀病、苯酮尿症、先天性脑积水等;对高危儿定期随

15、访,及 时发现发育异常,以便早期干预,避免发生 继发性脑损伤及其后遗症。 三级预防是防止和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所致或 伴随的情绪及行为障碍及癫痫等并发症,避 免进一步加重精神发育迟滞的严重程度。 宣传教育脑瘫(cerebral palsy,CP) 脑性瘫痪: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一 个月内,由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而受到 损害或损伤所引起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 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 病因:窒息、早产、核黄疸为常见的三大 原因 出生前: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胚胎期脑发育异 常等; 出生时:如新生儿窒息、产伤等 出生后:如某些心肺功能异常疾病(先天性 心脏病、呼吸窘迫症等)引起的脑损伤、中 枢神经系统感染、重症黄疸等。 临床表现: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障碍 1.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是本病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运动发育落后: 按运动发育顺序,病儿100天不 能抬头,4个月手张不开、拇指内收,5个月不会 伸手取物,4-6个月不会笑、不认人、面貌异常, 8个月坐不起来,10个月不会爬,15个月不会走。 (2)主动活动减少: 肌无力或肌肉协调不良,活动 差或无活动性,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