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用引流管护理新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667642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常用引流管护理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外科常用引流管护理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外科常用引流管护理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外科常用引流管护理新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外科常用引流管护理新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常用引流管护理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常用引流管护理新(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娜娜引流将器官、体腔或组织间液排除体外 或引离原处的方法外科常见引流管 1胃肠减压管2导尿管3切口引流管4胸腔闭式引流管5T管引流管的一般护理 1做好心里护理2妥善固定导管3保持引流通畅4严格无菌操作5注意观察记录一、胃管的护理1、目的 2、护理3、注意事项 4、插胃管失败原因 1、目的:利用负压作用,将胃肠道中积聚的 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压 力。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减轻 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性;通过 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 病情变化协助诊断。2、护理(1)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禁饮,一般应 停服药物。如需胃内注药,则注药后应夹管并暂停减压0.51小时。适当补液,加强营 养

2、,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妥善固定:胃管固定要牢固,防止移 位或脱出,尤其是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胃 管一般置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一旦胃管脱出 应及时报告医生,切勿再次下管。因下管时 可能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瘘。(3)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 4小时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胃管一次 ,以保持管腔通畅。 (4)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 24小时引流液总量。观察胃液颜色,有助于 判断胃内有无出血情况,一般胃肠手术后24 小时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渐减 少。若有鲜红色液体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 ,应停止胃肠减压,并通知医生。引流装置 每日应更换一次。(5)加强口腔护理:

3、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和呼吸道的 湿润及通畅。 (6)观察胃肠减压后的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 后12小时即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有利于胃肠功能 恢复。 (7)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 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时,先将吸引装 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病人吸气并屏 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防止病人误吸。擦 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置 。3、注意事项1)、插管动作要轻稳,以免损伤黏膜。 2)、插管过程中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应立即拔出, 休息片刻后重插。3)、胃肠减压期间,观察病人水、电解质情况及胃肠功能 恢复情况。 4

4、)、掌握正确的确定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方法。抽出胃 液、胃管的开口端放入水中无气泡溢出、用听诊器在胃管 开口端注入气体时在腹部胃部位听到气过水声。 5)、根据不同的病人的病情掌握不同的置管长度。一般情 况下如:鼻饲=45-55厘米;肠梗阻、胰腺炎、胃穿孔及 胃癌、肝癌手术病人可置入60-70厘米;胰腺癌、高位胆 管癌病人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病人需置入65-75厘米。 6)、根据不同的病人掌握不同的插管方法。如:快速插管 法、饮水插管、侧位插管、辅助器具插管等4、插胃管失败原因1)、胃管选择影响鼻胃管置管的准确性。鼻胃管过细往往因 鼻甲肥厚、鼻道狭窄、喉头水肿、恶心、痰液多等食管阻力而弯曲反折或

5、角度偏小而盘入口中导致置管失败;鼻胃管过粗又增加咽喉部刺激和食管阻力导致置管失败。2)、病情和体位影响置管成功率。脑卒中急性期,特别是 昏迷病人,咳嗽、吞咽反应迟钝或消失,食道阻力增加,同时呼吸循环功能受累,机体乏氧,置管过程中由于刺激痰液增加,加大气道阻力,加重乏氧而导致误插,出现危象或死亡;脑卒中急性期颅内压高,头颈部过度后仰和前屈都会增加颅内压而危及生命;侧卧位常常会引起心率加快、频发早搏、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肥胖体质的患者由于重力原因侧卧时舌和气管移位,操作时手法不熟练导致置管失败。3)、患者或家属的行为反应干预置管成功率。清醒的患者 对治疗和操作不理解或是疾病本身造成理解能力差,过分

6、 焦躁、恐惧而增加喉上神经的反应,加恶心、呕吐等食管 阻力;病情危重、昏迷的患者由于家属过分关心,对操作 过分干涉,影响护士正常操作导致置管失败。 4)、护士操作时的心理状态和技巧决定置管的成功。 二、留置尿管的护理 1、行导尿术过程中,要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技术。插管时动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尿道粘膜,尿潴留患者 膀胱高度膨胀,首次放尿不可超过 1000ml,以防腹压骤减引起虚脱及 膀胱粘膜急剧充血而引起血尿 2、引流管要牢固地固定在床沿上 ,避免翻身时将尿管拉出,防止引 流管受压、扭曲而影响尿蔽流出。 发现引流不通畅时,应及时检查并 调整尿管位置,酌情处理,使尿管 保持通畅 3、每日定时开放导

7、尿管,不可使尿 管长期开放,避免长期留置尿管的 患者,一旦拔除尿管,膀胱充盈缺 如。 4、倾倒尿液时不可将引流袋提高 于床沿,以防引起逆行感染. 5、若病情允许应每日清洗会阴, 保持尿道口清洁。根据病情,鼓励 患者多饮水以利尿,达到膀胱冲洗 的目的,对昏迷、危重患者每日用 0. 02呋喃西林500ml冲洗膀胱, 严防泌尿系统的感染。 6、每日更换尿袋一次,每周更换 尿管一次,并每周常规做一次尿常 规检查,如有尿路感染及时治疗。三 、切口引流管的护理1)、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及感染 征象;敷料有无污染或松脱。少量渗血,可 加压包扎,敷料污染或松脱,应及时更换; 大量出血及切口感染,应报告

8、医生,并协助 处理。 2)、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 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发现异常,报 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按时更换引流袋;适 时协助拔管。四、胸腔闭式引流管1、目的2、 适应症3、胸膜腔引流管的护理 1、目的1)、引流胸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 ; 2)、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 的正常位置; 3)、促进肺的膨出。2、适应症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的引 流等。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安置部位于方法:胸膜腔闭式引流的置入位置可依据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结 果确定。积液处于低位,一般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 8肋间插管引流;积气多向上聚集,以在前胸膜腔上部 引流为宜,常

9、选锁骨中线第2肋间;脓胸常选在脓液聚集的 最低位。用于排液的胸膜腔引流管宜选用质地较硬、管径 1.52cm的橡皮管,不易折叠堵塞而利于通畅引流;用于 排气的胸膜腔引流管则选择质地较软,管径1cm的塑胶管 ,既能达到因溜的目的,又可减少局部刺激,减轻疼痛。3、胸膜腔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管道的密闭 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 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 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 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需双重关闭引流管,以防空 气进入; 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 引流导管,并更换引流装置;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

10、肤,消毒 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师做进一步处 理。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 ; 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 体逆流入胸膜腔 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保持引流管通畅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保持引 流管通畅方法有: 病人取半坐卧位;定时挤压胸膜腔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 ; 鼓励病人作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以利胸腔内 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4)观察和记录 注意观察长玻璃管内的水柱波动。因为水柱波动的幅度 反映死腔的大小与胸膜腔内负压

11、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水柱 上下波动46cm。若水柱波动过高,可能存在肺不张,若 无波动,则示引流管不畅或肺已完全扩张;但若病人出现 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状况,应疑为引流 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捏剂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的 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引流液体的量、性质、颜色,并准确记录。5)拔管一般置引流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无气体溢出,或引流 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液50ml,脓液 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 即可拔管。护士协助医生拔管,在拔管时应先嘱病人先深 吸一口气,在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是林纱布厚 敷料封闭

12、胸壁伤口,外加包扎固定。拔管后注意观察病人 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 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五、T管 主要应用于胆管内胆汁的引流,连 接于无菌引流袋。T管引流管是胆 管手术患者一项重要治疗方法,它 便于观察手术效果,防止胆道狭窄 、梗阻等并发症。 1、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根据疾病特点,向患者解释留 置T管的意义及重要性,使患者获 得相关知识,消 除顾虑,配合手 术治疗。2、术后护理1)、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T管的妥善固定并保持引流管的 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于术后 清醒的患者,向其家属再次讲解T 管的重要意义,使其配合治疗。对 术后躁动不安的病人

13、,应设专人护 理,避免其不慎拔出T管,随时观 察避免牵拉、扭曲 2)、病情观察。观察24小时胆汁的量、性状、透明 度,有无堵塞。在正常情况下,T管引流的胆汁应 有少到多,再从多到少。术后1-2日内引流量约为 100-250毫升)每天,3-4天引流量约500毫升,再逐 渐减少至200毫升每天左右。观察胆汁颜色,胆汁 色泽正常为深绿色或棕色,较稠,但清而无渣。术 后1-2天胆汁显浑浊的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清亮 ,显黄色。 观察到各种颜色的意义:(1)草绿色:胆汁内的 胆红素受细菌作用或受胃酸的氧化。(2)白色: 胆囊颈管或肝胆管内由于长期梗阻,胆汁中胆色 素及胆盐被吸收,由胆囊黏膜,胆管黏膜所分

14、泌 白胆汁所代替,这种白胆汁都在手术后几小时内 引流出来。(3)浓性、泥沙样浑浊说明胆管内炎 症感染严重或泥沙样残余结石。(4)红色:胆管 内有出血情况,主要由于胆管内发炎而引起小血 管破裂而出血。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引流袋应每天更换, 无菌操作,更换对接处以安尔碘消毒,保持敷料 干燥,防止局部感染。4)、保持引流管通畅。随时观察,避免牵拉扭曲 ;挤压T管时应将手靠近腹侧管固定T管近端向远 端挤压,不可反向挤压,以免引起逆向感染,也 不可贴近腹壁处挤压,以免造成T管脱出。术后5- 7天内不可加压冲洗引流管,如术后1周发生堵塞, 可经常挤压T管,或用细硅胶管插入馆内行负压吸 引。如观察到

15、引流量突然减少,应注意是否有泥 沙样结石或蛔虫堵塞,如有堵塞用生理盐水冲洗 。5)、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T管的注意事项 ,如平卧时引流袋不高于腋中线,下床时低于腰 部,以防胆汁逆流,若引流袋太低可以使引流过 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6)、拔管的护理。若T管引流出的胆汁色泽正常, 且引流量逐渐减少,可在术后几日观察病情,病 人若无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可经T管作胆道 造影,如无异常,在持续开发24小时,充分引流 造影剂后再次夹管2-3日,病人仍无不适即可拔管 。拔管后残留窦道可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内 自行闭合。7)、拔管后的护理 拔管24小时减少活动,卧床休 息。保持引流口周围清洁,观察有无胆汁渗出, 腹痛,发热等情况。3 、小结 T管引流术是胆囊术后重要的一项操作,整体护理 使患者获得最大程度利益,提高手术成功率,减 少并发症。通过观察50例胆管术后的T管护理,无 出现引流口感染及T管脱出等情况,及时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出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有效的防止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 中患者只要注意健康饮食,劳逸结合,情绪稳定 ,完全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