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奇才安东尼高迪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626923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旷世奇才安东尼高迪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旷世奇才安东尼高迪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旷世奇才安东尼高迪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旷世奇才安东尼高迪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旷世奇才安东尼高迪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旷世奇才安东尼高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旷世奇才安东尼高迪(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旷世奇才 安东尼高迪高迪的简介高迪的简介 高迪的房子高迪的房子圣家族大教堂圣家族大教堂米拉之家(米拉公寓)米拉之家(米拉公寓)古埃尔公园古埃尔公园高迪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演变高迪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演变高迪和西班牙高迪和西班牙“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高迪高迪 ,新艺术,新艺术-开拓现代主义的转折点开拓现代主义的转折点疯子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安东尼奥高迪科尔内特1852年6月25日诞生于离巴塞罗那不远的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父亲是一名锅炉 工,母亲在家操持家务。他们敦厚善良,是虔诚的教徒,过着简朴、平静甚至有些寂寞的生活。安东尼奥排行第五,也是老小。应当说,安东尼奥生逢其时就在他出生前不久,

2、国王刚签署了全面改建巴 塞罗那的诏令。工商界的富豪们纷纷斥巨资投入巴塞罗那的改建工程。他们在营造新的建筑时都喜欢别出心裁 ,争奇斗妍。那时,建筑师的职业十分吃香,人们趋之若鹜。正如多年之后很多男孩子都渴望成为宇航员一样 ,那时的男孩都想快些长大,造出奇妙的建筑来,以便扬名天下。安东尼奥也渴望成为建筑师,但如何建造,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不想挖空心思地去“发明”什么,他只想仿 效大自然,像大自然那样去建筑点什么。年轻的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 在的东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而且可以说,还是疾病帮助他培育起了这份情愫。还在很 小的时候他就患有风湿病。他不

3、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一人独处,他惟一能做的事就是“静观”。哪 怕一只蜗牛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也能静静地观察它一整天的时间。到了青年时期,他还是那样孤僻内向、不爱交际,所以真说不上有谁特别喜欢他。学习上他属于中不溜儿,只 是画图画得特别棒。他最早的作品是替中学生自办的手抄本杂志滑稽周刊画一批插图,杂志每期出12份, 算是相当多的了。1870年,安东尼奥高迪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就读。在校的头两年,灾难接踵而至:先是医校刚毕业的大哥 不幸去世,接着是母亲病故,再后是姐姐撒手人寰,留下一个幼小的女儿。老父只好带着外孙女搬到巴塞罗那 来与儿子同住。安东尼奥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赚钱养家糊口。还是学生

4、的时候,高迪便参加了巴塞罗那若干“奇观”的建造。名义上他是几位大建筑师的助手,但是交给他 设计的几个部分全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1877年,高迪为一所大学设计礼堂,这也是他的毕业设计。方案出来后,引起很大争议,但最后还是被通过了 。建筑学校的校长感叹地说:“真不知道我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结识莫逆之交1878年是高迪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年。这年,他不仅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更主要的是结识了欧塞维奥 古埃尔这位后来成为他的保护人和同盟者的朋友。古埃尔既不介意高迪那落落寡合的性格,也不在意他那乖张古怪的脾气,因为他深信,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建 筑学天才。看来,他也已认同了这样一个真理

5、:“正常人往往没有什么才气,而天才却常常像个疯子。”高迪 的每一个新奇的构思,在旁人看来都可能是绝对疯狂的想法,但在古埃尔那里总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应。由高 迪设计和古埃尔出资建筑的古埃尔庄园、墓室、殿堂、公园、宅邸、亭台等,都成了属于西班牙和全世界的建 筑艺术杰作。高迪在此中得到的是每个创作者所渴望的东西:充分自由地表现自我,而不必后顾财力之忧。高迪终生未娶,他与女人似乎是无缘的。他曾经说过:“为避免陷于失望,不应受幻觉的诱惑。”据说,他年 轻时曾有过一段罗曼史,但后来那位姑娘另作了选择。她是对的。除了工作,高迪没有任何别的爱好和需求。在生活上他真显得有点傻气、疯癫。他常年留着大胡子,成天是一

6、 副阴沉沉、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除了古埃尔,他没有别的朋友。他只说加泰罗尼亚语,对工人有什么交代就 得通过翻译。他只带了两个学生在身边,多一个他都嫌烦。他似乎觉得,只要与这两个学生交往,就能保持他 与整个世界的平衡了。他吃得比工人还简单、随便,有时干脆就忘了吃饭,他的学生只得塞几片面包给他充饥。他的穿着更是随便, 往往三年五年天天穿同一套衣服,衬衫是又脏又破。看着他那副穷酸样子,还真有人拿他当乞丐施舍。1926年6月10日,巴塞罗那举行有轨电车通车典礼,全城喜气洋洋。装饰着彩旗、鲜花的电车在欢快的乐曲声 和雷鸣般的掌声中开动了突然,电车把一位老人撞倒了!起初,没有人知道他就是高迪。他穿着寒酸,

7、形容枯槁,人们以为这个糟老头子只是个乞丐罢了。他被送到医 院后不久就断了气。像所有横尸街头的流浪汉一样,过几天就该送到公共坟场草草埋葬了。没想到有一位老太 太竟然认出这个老头就是安东尼奥高迪。天哪,他可是巴塞罗那最伟大的建筑师和最杰出的公民,整个西班 牙的骄傲啊!出殡那天,巴塞罗那万人空巷,全城的人都出来为他送葬、致哀!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 1852-1926)西班牙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以奇异而绮丽的建筑风格而著称。从某一程 度说,他设计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气质。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领域,可以这样说:高迪的确打开了一扇门,但随即又关 上了。“未来的建筑将会像高迪的作品一样,轻软而放松

8、”达利如是说。 安东尼高迪风格鲜明、奇异变 幻的建筑成为加泰罗尼亚地区和巴塞罗那城市的重要景观,早就不是新鲜事。去年,适逢高迪诞辰150周年,西班牙 和欧洲范围内都举办了各种规模的高迪纪念展和回顾展,而高迪的房子则是国内出版的为数不多的关于高迪的 著作。 从建筑史的角度看,高迪可说是从他自己所营造的“城墙”里爬出。到目前为止,其个人式奇特的建筑设计方式, 尚无一人可比。虽然他也吸收各种建筑的精华,如哥特、伊斯兰教、新艺术等,但他又用自己的想象力将他们改造 成为奇异无比的建筑结构和造型。 高迪的一生真可谓传奇之至:出身卑微、经历坎坷、作品备受争议。在世时,无论现代主义、学院派人士还是实用 派人士

9、,无不批判高迪建筑理念的不切实际,高迪本人也更多地被看成是雕塑家而非建筑师,当然,还有像迷一样 的没有完全建成的米拉公寓和今天仍在建造的巴塞罗那圣家堂。去世后,高迪慢慢为建筑界重新认识,以至于梵蒂 冈应他的追随者之请求,册封他为圣徒。在这一点上同样来自西班牙的达利可谓高迪的知音,达利声称,“未来的 建筑将会像高迪的作品一样,轻软而放松”,而高迪的作品也恰恰理想地验证了达利派的信条,即独创性总免不了 与好品位格格不入,至少也有悖于当时流行的好品位的概念。正如高迪的房子中所描述的那样,“对工作的热 忱有时反而会使蓝图无法顺利完成,令高迪心灰意冷。” 分析高迪的建筑设计手法,至少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10、如果有哪一位建筑师完全依赖绝对精度的手工艺技巧,彻底 站在包豪斯所倡导的批量生产和标准化的对立面,那一定是高迪。高迪坚信,每一个独立的建筑元素都可以更符合 逻辑、更有表情、更丰满、更具有装饰效果,并少一点平庸。高迪因此永远是打破常规的:他将建筑表面塑造得像 波浪起伏的薄膜,然后薄膜又被图腾的暗示突然打断(米拉公寓);他将空间作为迷宫,甚至腐蚀成自然的形状(格尔 公园中梦幻般的形状及多立克柱子鼓胀的“腹部”);他使用陶片、珐琅和马赛克拼嵌成古怪的抽象拼贴画,这一切 所造成的许多疑问,至今无人能够解答。 同时,高迪的建筑又是充满着矛盾的。高迪的作品以一种建筑上的恣意放纵,令折衷主义中蕴藏的可能性放

11、射出耀 眼的光芒。对高迪而言,自相矛盾是惟一正式的规则:精巧的技能与所用材料(马赛克、彩陶)的矛盾,结构的创新 也以自相矛盾为结束。米拉公寓纤细的铁柱支撑着石柱,里面是不承重的,就像后来的幕墙一样,所不同的是它是 由厚重的石块组成的,里面隐藏着生锈的金属结构。难怪根据这个里面的结构,有人甚至说高迪已经揣测到钢筋混 凝土即将问世。所有的东西都在忘我的激情中被矛盾驱赶到一起,失去控制的活力贴附在双曲线的静力结构框架之 上,只有高迪才能将这些疯狂的形式结合起来。 高迪对整个设计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勒柯布西埃很早就被圣家堂广场上学校的棚屋深深吸引,认为它的几何造 型和建造方式纯属天才所为,柯布西埃当属

12、于当时能够超越流行时尚认识到高迪成就的少数人。日本建筑师丹下健 三则一直对高迪推崇备至,从其弗兰克盖里毕尔巴鄂台根海姆博物馆以来的一系列作品中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高 迪的影子。还有,高迪派家具对卡洛莫里诺、维科马吉斯特雷蒂,或是罗斯拉夫格罗芙设计的椅子无不有着 重要影响,类似的还有埃利萨佩雷蒂设计的珠宝。高迪的房子一书作者徐芬兰女士为巴塞罗那大学美术史博士,对西班牙现代艺术有着深厚研究,曾参与策划 1998年台湾历史博物馆举行的“高迪在台北高迪建筑艺术展”。正因为作者独特的背景,高迪的房子一书 由详尽的史料和精彩的图片组成,配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感性的文字,可谓一本饶有趣味的高迪作品集的21世纪读

13、 本。本书按照时间的顺序和高迪作品风格的演变过程,分为早期作品东方风格、新哥特主义及现代主义风格作 品、自然主义作品。没有执行的设计图(纽约饭店)等四个章节,对高迪不同时期的19幢著名建筑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 尤其值得留意的是,作者非常注重对高迪生活和建筑作品中细节的描写,真是应了密斯凡德罗的那句话“上帝在 于细部中”。你可以知道高迪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件作品是今天仍位于巴塞罗那皇家广场上的六臂街灯。高迪也并非 只强调形式而忽视功能的建筑师,在他早期的科米业随性屋中就十分关注建筑的背阳与采光的问题。1880年代为格 尔公爵设计住宅时,高迪已开始做到建筑与家具的一体化设计,并从当时比利时、法国的“新

14、艺术运动”中汲取灵 感,辅以自我的理念诠释,创造了“高迪式的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格尔公园的长椅时,高迪曾经叫一位裸男坐 在椅子上试试看是否适合人坐,细心、专业之处令人敬佩。巴略特之家整座建筑的灵感,则干脆直接来自加泰罗尼 亚“乔治屠龙”的故事屋顶边缘弯曲的造型象征一条龙脊,上方的立体十字架却正如一把剑插在龙脊上。米拉 之家则似乎是一座步步玄机的建筑,罗马面具的烟囱、贝壳性的楼梯间、香菇般的通风口,简直就是一台化妆舞会 !当然还有那句让高迪终身甘于金钱现状的话:“高贵即是贫穷的姐妹,但并不是将贫穷和悲哀混淆在一起”,让 高迪甚至自己掏腰包来建造世界建筑史上的巨作圣家堂。 在作者的笔下,高迪是天

15、真的、孩子气的,有时甚至近乎无赖和疯狂:格尔公园台阶上的五彩蜥蜴不就是对后花园 里、假山上、池塘底随处可见的小东西天真的美化吗?科洛尼亚小教堂的彩绘玻璃干脆就是小孩涂鸦的图案,高迪 曾为了表现耶稣基督进入耶路撒冷而做了一头小驴的模子。他就是这样,只有他那惊世骇俗的独创力能够拯救他, 免受那些令人费解的疯狂念头的危害。高迪又是自然和纯朴的:他在其建筑理论成熟时期开始迷恋自然,强调自然 美并不是刻意的美,而是具有效用的、使用的美。格尔公园百柱厅上方洗衣女像柱的造型则表达了他向所有工人的 敬意。虽然高迪成天都跟百万富翁业主在一起,但他永远埋头苦干,永远本分做人,以致1926年被电缆车撞死时, 竟没人

16、认出他就是伟大的建筑师高迪,因为他就是那一副永远不变的“乞丐样子”,真是纯朴简单得可爱又令人伤 感啊! 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目睹了对高迪的冷落、怀疑到推崇甚至过度神化的变化,但高迪永远是惟一的,高迪一直在 寻找解决建筑理想与现实世界矛盾的答案。其实高迪存在的意义在这一点上的历史价值已远远超出了他创作上的主 观意识。因为,在他之后,很多乌托邦艺术家不约而同地把民族根源和文化付之一炬、化为灰烬。而在具体的建筑 设计领域,可以这样说,高迪的确曾开辟了一条新的大道,但随即他又永久地关闭了它。下一页圣家族教堂 Sagrada Familia 坐落在巴塞罗那市中心的圣家族教堂,是高迪倾尽毕生之力创作的结晶,巴塞罗那的象征。我们一定会记得在巴塞罗那举行 奥运会时,每当电视中出现运动会的主题图像,和着庄严悠扬的歌声,圣家族教堂玉米一样奇异的尖顶梦幻般地耸立于茫茫 雾气之中,那种超然遗世的美感令人过目难忘。 在设计米拉公寓之前二十多年,高迪就接受了续建圣家族教堂的任务。按照原设计,这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