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 呼吸系统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49594910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15.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  呼吸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  呼吸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  呼吸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  呼吸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  呼吸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 呼吸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病理学课堂病理 呼吸系统(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系统疾病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心病 矽肺 鼻咽癌、肺癌呼吸系统疾病n呼吸系统n导气部:气管终末细支气管n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柱状上皮n平滑肌n杯状细胞n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n上皮:单层立方-扁平上皮n肺泡间孔:相邻肺泡间(侧支通气)肺泡及肺泡孔模式图正常肺小叶结构模式图 n概念:通常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n分类n依病因:n感染性肺炎n细菌性肺炎n病毒性肺炎n支原体性肺炎n真菌性肺炎n理化性肺炎n放射性肺炎n吸入性肺炎n变态反应性肺炎肺炎肺炎n分类n依部位:n肺泡性肺炎n间质性肺炎n依范围:n大叶性肺炎n小叶性肺炎n节段性肺炎n依病变性质n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干酪性

2、、肉芽肿 性肺炎等。n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n病因:肺炎链球菌为主n发病:青壮年多见,诱因明显,起病急,预 后一般好。n性质:病变始于肺泡,迅速扩展至整个或多 个大叶的肺的纤维素性炎。n临床表现:骤然起病、寒战高热、胸痛、咳 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有肺实变体征 及白细胞增高等。大叶性肺炎病因及发病机理病因:肺炎链球菌(3型)少见的有肺炎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 等。诱因:受寒、酗酒、过度疲 劳、慢性疾病、免疫功能 缺陷等。pneumococcus大叶性肺炎n多单侧发生,多见于左肺或右肺下叶。n病理变化:典型的自然过程大致分四期n充血水肿期,第1-2天n肉眼观:肺

3、叶肿胀,呈暗红色n镜下观:n肺泡壁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充血n肺泡腔内有大量浆液性渗出物,混有少数红细胞、中性粒 细胞和巨噬细胞,并含有大量细菌n临床病理联系:n毒血症、胸透片状模糊阴影大叶性肺炎n病理变化n红色肝样变期,第3-4天n肉眼观:n病变肺叶肿大、暗红,质实n切面灰红,似肝脏n镜下观:n肺泡壁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充血n肺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一定量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和 少量的巨噬细胞n纤维素通过肺泡间孔连接成网大叶性肺炎n病理变化n红色肝样变期n临床病理联系n缺氧、呼吸困难、咯铁锈色痰、胸痛(纤维素性 胸膜炎)n胸透大片致密阴影n叩诊:实音大叶性肺炎Confluent consolidat

4、ion of all or the majority of a lobe of the lung n病理变化n灰色肝样变期,第5-6天n肉眼观:n病变肺叶肿大、灰白色,质实n切面灰白,如肝脏n镜下观:n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贫血n肺泡腔内有大量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红细胞 数目减少n纤维素通过肺泡间孔连接更为明显大叶性肺炎n病理变化n灰色肝样变期n临床病理联系n缺氧和呼吸困难减轻、黏液脓痰n叩诊:实音nX线:大片致密的阴影。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低倍)n溶解消散期,病后1周左右出现n肉眼观:灰黄色、质变软n镜下观:n肺泡壁毛细血管又出现扩张充血n肺泡腔内纤维素和脓性渗出物减少,巨噬细

5、胞增多n胸膜渗出物吸收或机化n临床病理联系:细菌被吞噬清除,渗出物被溶 解吸收或被咳出,炎症消退。大叶性肺炎溶解消散期n结局和并发症n大叶性肺炎愈复后,肺组织可完全恢复其正常结构和 功能。n肺肉质变(pneumonary carnification)机化性肺炎n胸膜肥厚和粘连(纤维素性胸膜炎)n肺脓肿、脓胸(与金葡菌混合感染易并发)n败血症、脓毒败血症n感染性休克(休克性肺炎)严重,表现为全身中毒症 状和微循环衰竭。大叶性肺炎图注:大叶性肺炎肉质变肺泡腔内充以纤维组织,肺泡间隔完好。n概念:主要有化脓性细菌 引起,以肺小叶为病变单 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病变 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 化脓性炎。n临

6、床特点:发热、咳嗽、 呼吸困难,两肺有湿性罗 音。多见于小儿、老年人 及体弱多病者,病情重, 预后差。n小叶性肺炎常见患者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lobular pneumonia)小叶性肺炎 n病因及发病机理n 多数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引起,少数由其 他化脓菌引起,但往往是混合感染。在机体 抵抗力下降时,细菌乘虚而入。常见于下列 情况:n1.继发于麻疹、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恶性肿 瘤等。n2.长期卧床的坠积性肺炎。n3.全身麻醉、昏迷的吸入性肺炎及围产期羊水吸 入性肺炎。n病理变化(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化脓性炎)n肉眼观:n病变常散布于两肺各叶,尤以下叶和背侧病灶较多。n病灶大小不等,直径多

7、在1cm左右,形状不规则,色暗 红或带黄色。n严重者,病灶互相融合甚或累及全叶(融合性支气管炎 )。小叶性肺炎pathological change n n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n病理变化n镜下观:n早期:病变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表面附着脓性 渗出物,周围肺组织无明显改变或肺泡间隔仅轻度 充血。随后,支气管、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的肺泡腔 内充满脓性渗出物n病灶周围肺组织充血,可有代偿性肺气肿或肺不张 等变化n严重时可形成小脓肿小叶性肺炎临床病理联系咳嗽:炎性渗出物刺激支气管引起。咳痰:化脓性炎时,脓性渗出物气喘:病变重者,肺换气功能障碍,缺氧,而致呼吸困难。发热:炎症的全身反应。听诊:可闻及湿性啰

8、音。X 线:不规则斑片状阴影。小叶性肺炎n结局及并发症n及时治疗大多可痊愈,婴幼儿、年老体弱,特 别是并发其他严重疾病,大多预后不良n并发症n其危险性比大叶性肺炎大得多n心力衰竭n呼吸衰竭n脓毒败血症n肺脓肿及脓胸n支气管壁破坏较重时,可致支气管扩张小叶性肺炎并发肺脓肿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比较大叶性肺炎 肺炎球菌等(单一) 青壮年 肺段肺叶 纤维素性渗出性炎 少、较轻 好,完全痊愈小叶性肺炎 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老人及儿童 肺小叶 化脓性炎 多、较重 差,肺结构被破坏好发年龄联系 都属于肺泡性肺炎都属于肺泡性肺炎病变性质 病变范围病因并发症 预后军团菌肺炎(legionella pneumo

9、nia)n病因:嗜肺军团杆菌n发病:急性爆发或散发性(中国)n性质:急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炎n发病机制:n细菌侵入肺泡和细支气管吞噬细胞酶肺损伤n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死亡率高n高热伴急性呼吸道症状n多系统病变(消化、神经等)。严重可引起肺脓肿、 胸膜炎、心肌炎、呼衰、肾衰、心功能不全等。军团菌肺炎(legionella pneumonia)n病理变化:n肉眼:n累及单叶或多叶n片状/团块状,粗糙暗灰色实变区n镜下:n早期:急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炎n晚期:坏死机化、间质纤维化 acute fibrino-purulent exudative pneumonia by which there is

10、 a mixture of neutrophils and macrophages, within a background fibrinous exudate 病毒性肺炎n病因:常因上呼吸道病毒感 染向下蔓延所致。n主要由流感V、合胞V、腺V、 麻疹V、巨细胞V等。n发病n多为儿童,且婴幼儿和老年患 者病情较重;n一般多为散发,偶可酿成流行 。 病毒性肺炎幼儿病毒性肺炎n病理变化n(1)早期或轻型表现 为间质性肺炎,肺泡间 隔明显增宽。n(2)重者炎症累及肺 泡,使肺泡内出现炎性 渗出物以及组织坏死。肺泡间隔增宽明显,毛细血管及小血 管扩张充盈。增宽的间隔内大量的淋 巴、单核及浆细胞浸润。肺

11、泡腔内渗 出物不明显。 病毒性肺炎n病理变变化n(3)透明膜形成 见于腺病毒、麻疹病毒、流 感病毒性肺炎。n(4)多核巨细胞 见于麻疹病毒肺炎n(5)病毒包含体: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性肺 炎的重要依据。 n 腺V、单纯疱疹V、巨细胞V:核内嗜碱性;n 合胞V:浆内可见呈嗜酸性;n 麻疹V:核、浆内均可见hyaline membranes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和腺病毒引起,肺泡腔内渗出的浆液性渗出物浓缩 成红染的膜状物贴附于肺泡内表面麻疹病毒,巨细胞出现,来自增生肥大的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病毒包涵体 呈球形,约红细胞大小,呈嗜酸/嗜碱性染色 ,均质或细颗粒状,其周围常有一清晰的透明晕图注:腺病毒性肺炎

12、 肺泡间隔增宽,毛细血管扩张充盈,单核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单核 细胞渗出,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图中央可见增大的肺泡上皮细胞核 内圆形、红染的核内病毒包涵体病毒性肺炎n临床病理联系n1.病毒血症n2. 咳嗽、呼吸困难、紫绀和缺氧n3.合并细菌感染时病变及症状均加重。非典型肺炎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n病因:n变异的冠状病毒性感染n传播途径:n近距离空气飞沫n直接接触n潜伏期:14天“非典型肺炎(SARS)”n“非典型肺炎”病例临床诊断标准(试 行) 1. 症状体征起病急,以发热

13、(38度)为首发症状,呈弛张 热或不规则热型,偶有畏寒;可伴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乏力、胸痛咳嗽:干咳、少痰,个别病人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可闻及少许干湿罗音呼吸困难症状:呼吸加速(30次分),气促 ,或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2.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计数不升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常减少 3. 胸部X线或CT检查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 质性改变;少数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大多数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大部分病人症状体征(轻)与肺部阴影(明显 )不一致 4. 抗菌素治疗无明显效果Chest radiographs of index patient with

14、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 day 5 of symptoms; b, day 10; c, day 13; d, day 15.n符合1+2+3或1+2 +4,可临床诊断为“ 非典型肺炎”,临床上要排除肺结核、 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 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 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肺部疾患。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n病理变化,以肺和免疫系统病变突出n肺部:n大体:双肺斑块状实变n镜下:n弥漫性肺泡损伤,肺泡腔内充满大量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渗出 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

15、细胞n部分见病毒包涵体n透明膜形成n肺小血管炎、微血栓形成n脾和淋巴结:淋巴组织大片状出血坏死n心、肝、肾和肾上腺等:除小血管病变外,均有 不同程度的变形坏死出血等改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肺部病变:肺泡腔内充满大量脱落的肺泡上皮细 胞及渗出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边缘见残存的透明膜 。左上角示肺静脉管壁纤维素样坏死伴腔内血栓形成支原体肺炎n病因:肺炎支原体n发病:患者起病较急;主要经飞沫感染, 秋、冬季节发病较多,儿童和青年发病率 较高,通常为散发性,偶尔流行。n性质:间质性肺炎支原体肺炎n临床表现:n多有发热、头痛、咽痛及剧烈咳嗽等症状。n胸部检查,可闻干、湿啰音。nX线检查,肺部呈节

16、段性分布的纹理增加及网状 或斑片状阴影。n白细胞计数有轻度升高,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增多,痰、鼻分泌物及咽喉拭子能培养出肺炎 支原体。n病理变化n肉眼观:n常仅累及一个肺叶,以下叶多见。n病变主要发生于肺间质,病灶呈段性分布,暗红色, 切面可有少量红色泡沫状液体溢出。气管或支气管腔 内也可见粘液性渗出物。n镜下观:n病变区域肺泡间隔明显增宽,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 胞和单核细胞浸润n肺泡腔内无渗出物或仅有少量混有单核细胞的浆液性 渗出液。支原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n概念:是一种以肺实质和小气道器质性损伤 引起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 肺功能不全为特征的肺疾病。n慢性支气管炎n肺气肿n支气管哮喘n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n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 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中老年多发n诊断标准:以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有 喘息症状为特征,且症状每年持续约3个月 ,连续两年以上。n病因:n病毒、细菌感染n呼吸道反复病毒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