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593110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因素的职业危害物理因素的职业危害 及其控制及其控制主要内容n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n噪声的危害与控制n工作场所振动危害与控制n工作场所高温n高原病n电磁辐射的危害与控制(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 物理性危害因素的职业卫生标准 (GBZ 2.2-2007)n1超高频辐射职业接触限值n2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n3工频电场职业接触限值n4激光辐射职业接触限值n5微波辐射职业接触限值n6紫外辐射职业接触限值n7高温作业接触限值n8煤矿井下采掘工作场所气象条件n9噪声接触限值n10手传振动接触限值n11体力劳动分级标准

2、n12体力工作时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噪声的危害与控制n1765年就有锻造工噪声聋的报告,1830年就有人正式提 出“铁匠聋”。n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枪炮噪声引起的耳聋人数急剧增加 ,开始引起医学界的注意,对噪声性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n中国的噪声污染也相当严重,上千万工人暴露在有危害的 噪声下,有上亿人受噪声的干扰。n七十年代,航空噪声巳经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 1962年,三架美国军用飞机以超声速低空掠过日本藤泽市时,许多房屋玻璃被振碎,烟囱倒塌,货架上的商品 震落满地,造成极大损失n1970年德国威斯特柏市,由于超声速飞机 “轰声” 的影 响,发生378起报告受损事件,大部分是玻璃震

3、碎,屋顶瓦掀起,烟囱倒塌,门心板及合页损坏。n人在喷气式飞机的轰声影响下会发生瞬间”休克现象,置身于轰声下分钟,会整天头昏。使奶牛挤不出奶,猪 、马、牛、羊的发育受到影响。首都机场附近飞机噪声 影响母鸡下蛋噪声的定义n人类生存伴随着各种声音, 可称为乐声和噪声n从物理学角度,节奏有调、 听起来和谐舒心的声音为乐 声,而杂乱无章、听起来不 舒心的声音即为噪声。所以 噪声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 的声波毫无规律地随机组合 在一起,波形呈不规则变化 的声音。n从心理学角度, 泛指一切人们不需要的、使人厌烦讨厌 甚至难以忍受的声音。其中生产性噪声指在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一切声音。n声音的作用:生活休闲、陶冶

4、情操,判断设备运行状态、 物质加工状态、检查鉴定;干扰工作、学习、生活,危害 健康。噪声分类:n根据噪声在时间上的分布及其形态特征,可将噪声分 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其中非稳态噪声又分为起 伏噪声、间歇噪声和脉冲噪声。稳态噪声: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其声音是连续不 断的,而且其声音强度是相对稳定的。声压波动一般 不超过3db(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档”动态特性测量)。起伏噪声:是指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档”动 态特征测量时,声级起伏大于3dB,通常小于10dB 。间歇噪声:是指测量过程中,声级保持在背景噪声之 上时间大于或等于1秒,并多次突然下降到背景噪声 级的噪声。脉冲噪声:是

5、指声压快速上升到顶峰又快速下降的一 种瞬时的声音。声音的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大 于1秒,声音变化大于40dB。n按噪声产生的动力和方式分为机械噪声、流体动力噪声、电磁噪声。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转动、摩擦、撞击、车辆运行产生 的噪声,如纺织机、球蘑机、点锯、机床等发出的声音;流体动力性噪声:由于气体压力发生突变引起的扰动而产生的声音,如通风机、空压机、喷射机、汽笛、锅炉排气等发 出的声音。电磁噪声:由于交变力的作用产生的声音,如发电机、变压 器等发出的声音。n按照频谱特性可分为低、中、高频噪声:低频噪声:主频在300Hz以下;中频噪声:频率在300-1000Hz;中高频噪声:频率在100

6、0-2400Hz;高频噪声:频率在2400-8000Hz。噪声的几个重要物理参量n 噪声具有声音的一切特征,可以用频率(f)、波长 ()和传播速度(c)来描述,也可以用声压(级)、声强(级)和频谱等物理参量来度量。声压与声强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引起质点振动,导致大气压不断变化,在正常大气压基础上附加了一定的压力,该附加的压 力即称声压( P)。对正常人耳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最小声压叫听阈声压(听阈);声压增大到人耳产生疼痛感觉时称痛阈声压(痛阈 ),从听阈到痛阈间声压的变化相差极大,达106倍。用能量大小表示声音的强弱称为声强(I)。听阈能量为 10-16 w/cm2,痛阈能量为10-4 w/c

7、m2,(从听阈到痛阈间声 强的差值为1012) 用声压(声强)的绝对值表示声音的强弱不方便;为此 引入成倍比关系的对数“级”的概念,用来表示声音的大小。n声压级与声强级n某一声压与基准声压(1000Hz纯音)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20为声压级。nLp=20 LogP/p0 (dB)nP0=2105 N /m2,听阈阈与痛阈阈之间间相差120dB。n同理,声强级 LI=10 Log I/I0 (dB),听阈阈与痛阈阈之间间相差120dB。n被测测声音强度增加1倍,声强(压压)级级增加3dB声音强度举例0 dB20 dB40 dB60 dB80 dB100 dB120 dB140 dB160 dB声压

8、级 (分贝).00002 Pa.0002 Pa.002 Pa.02 Pa.2 Pa2 Pa20 Pa200 Pa2000 Pa声压 (帕斯卡)闻阈闻阈安静的房间安静的房间轻声细语轻声细语谈话声谈话声吸尘器吸尘声吸尘器吸尘声割草机声割草机声链锯声链锯声枪声枪声喷气发动机声喷气发动机声 耳痛出现耳痛出现频谱与倍频程n单一频率声音称纯音。n生产性噪声是由不同频率声音随机组合的复合音。除 声音强度上差异外,每种噪声所含的频率范围也不同 ,有广谱的,也有以高频或低频的主的。n正常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把组成复合音的各种频率由低到高连续排列,可绘制该复合音 的频谱图,由频谱图可反映声音的

9、特性。响度与响度级n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特性,噪声声压 级是一个客观参量。n声音有多响则是人耳主观感觉量。二者并非完全一致 。频率高者感觉音量高,频率低则感觉声音低沉,响 度低。n响度:是指人用听觉判断声音强弱的主观量度。n声音多响不仅和声压级有关系,还与频率有关。例如频率等于20KHz的大功率超声波就听不见,其声压级却相当可观。根据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综合声压与频率定出人耳对声音的音响的主观感觉量,称为响度级。A声级与等效连续A声级n在进行噪声测量时,为了能用仪器直接测出能反映人的听觉器官对噪声的响度感觉,以便准确地评价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在设计声级计时,根据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性

10、,模拟人耳的等响曲线,设置了几种计算网络,使声级计具有了计权特征。n这种使用频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就称为声级。nA计权网络就是模拟人耳对40方声音的响应曲线,对低频音有较大的衰减,对高频声不衰减。符合人耳对声音的感觉特征,因此国际标准组织(ISO)推荐采用A计权声级作为噪声测量与卫生评价指标。n除了A计权网络外,还有B(70方)、C(100方)等计权网 络,通过A、B、C声级的测量,可以粗略知道噪声的能量分 布。等效A声级nA声级与噪声对人们的烦恼程度及噪声对听力损伤和对健康的危害有较多的一致性。n但在实际工作中,工人在一个工作日不同时间内可接触不同强度的噪声,这种情况下用一个A声级难以反映

11、工人接噪水平。n用噪声能量按时间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即等能量声级,又叫等效连续声级。n指把一个工作日内各段时间内所接触的不同水平的噪声,按照能量平均的原则,以平均A声级来表示整个暴露时间内噪声的大小,就是等效连续A声级n连续等效A声级可通过声级计直接测量,也可通过测量不同强度噪声的A声级、记录各自持续时间,用公式计算:工业噪声n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5000万以上的劳动者接触较强 的生产噪声,接触者中1%-5%可引起噪声聋。n在现有职工中,大约有14.9%的人接触的噪声85dB(A),有11.7%的人接触的噪声90dB(A)。噪声的职业危害n生产性噪声的非特异性危害n1、对神经系统的

12、影响:通过听觉中枢作用于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 系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反应,有头痛、头晕、耳鸣、心 悸、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征。n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交感神经紧张、心跳加快、心律不齐、 心电图T波改变、传导阻滞。血压变化。n3、对视觉器官的影响:眼痛、视力减退。n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恶心、胃张力 减低。n5、影响内分泌系统: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增加,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增加,性腺功能发生变化,表现性周 期紊乱、月经失调、生殖能力下降。听觉神经听觉神经耳蜗耳蜗三块听小骨三块听小骨( (外耳外耳) )( (中耳中耳) ) ( (内耳内耳) )空气

13、空气耳道耳道鼓膜鼓膜特异性危害-人的听觉系统n听觉系统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或听力损失。听力下降可有暂时性和永久性之分。n接触强噪声之后,出现听力下降、听阈升高,脱离噪声环 境,短时间内如几分钟或几小时能完全恢复的称为听觉适应,这是正常生理性保护功能;如果接触强噪声的时间比 较长,则听力的恢复可能需要十几或几十个小时,这属于 听觉疲劳,由于听觉还能恢复,所以上述现象都称为暂时 性听阈位移。n在听觉疲劳的基础上,继续长期接触强噪声,听力损失不 能完全恢复,表现为永久性听阈位移,由功能性改变发展 为器质性退行性病变,称为听力损伤或噪声性耳聋。正常听力正常听力1258000400020001000500

14、250Hz职业性耳聋发展职业性耳聋发展70605040302010-101009080听力损失的发展n 高频听力损伤:噪声性听力损伤早期表现为高频段 3k6kHz听力下降,调查表明,以6kHz处听力下降 最明显,其次为3k、4k,检出率分别为46%、22%、 4%。n 听力障碍:当语言频段(0.5k、1k、2k)听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开始出现听力障碍,对语言交谈、听 电话、听音乐感觉有困难,随着病程进展,听力障碍 逐渐加重。n 评定听力障碍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 为0.5k、1k、2k平均大于等于25分贝。n噪声聋诊断分级标准:轻度噪声聋:2640分贝;中度噪声聋:41 55分贝;

15、重度噪声聋:56分贝。n 噪声性耳聋发病缓慢,多为两耳对称,自我感觉有耳鸣症状。听力损伤的速度,一般在接触噪声的前十五年进展较快,尤其高频段更明 显,以后渐趋平缓,很少发展成全聋。n 噪声性耳聋的诊断应根据噪声接触史、排除其它感音性耳聋、以及 纯音测听进行,高频段(36kHz)听力下降超过一定范围、语频 段(0.5k、1k、2k)平均听力下降25分贝。n 在某些情况下,如爆破、火器发射或其它突发性的巨响而引起的急性听力损伤又称爆振性耳聋。n 对噪声性耳聋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LAeq%暴露年限(年)dB(A)051015202530354045 80a0000000000 b123571

16、014213350 85a01356789107 b13610131722304357 90a041014161618202115 b161319232632415465 95a071724282931322923 b192029353945536273 100a0122937424344444133 b1143242495358657483 105a0184253586062615441 b1204558657076828791 110a0265571787877726245 b1285866858891939595 115a0367183878481756447 b1387488949495969797a听力损伤危险率,b听力损伤总百分率 噪声暴露与听力损伤危险率()估计ISO R1999-75(E)声级dB(A)10年20年30年8001.3702.610.185.348501.390.143.840.145.359001.290.23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