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货币工资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559779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货币工资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经济学]货币工资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经济学]货币工资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经济学]货币工资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经济学]货币工资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货币工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货币工资(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九章 货币工资的改变结构组成v第一部分:概述古典学派的理论并加以分析 ,借以提出问题。v第二部分:分析问题v第三部分:提出相应结论。第一部分v古典学派的理论一向习惯于是他们所说的经济制度 的自行调节的特点依赖于他们所假设的货币工资的 自由伸缩,从而,货币工资一旦具有刚性,他们便 把不能自行调节的责任推到工资刚性的身上。v它们的论点不过是:其他条件相等,货币工资的减 少会通过制成品价格的降低刺激需求,从而,会增 加产量和就业,一直到如此之处;在该处,劳动者 所同意的货币工资的减少量正好抵消随产量的增加 (使用既定数量的设备)而带来的劳动边际效率的 缩减。v M C P D 增加就业v从古典理

2、论的这种最粗略的方式来看,这无异于做出假设, 即假设在货币工资的减少的同时,对产品的需求保持不变。v但我设想,比较普遍同意的观点是,货币工资的减少,可以 对总需求具有一些影响,但那些其货币收入并没有被减少的 生产要素的实际需求却会由于价格的下降而得以提高。此外 ,除非由于货币工资改变而导致的对劳动者的需求弹性小于 1,否则,属于劳动者方面的总需求很可能会由于就业量的 增加而上升。v这样,当新的均衡形成时,将会存在比以前为大的就业量; 其例外的情况也许是一些在现实中没有重要性的罕见的极端 事例。v凯恩斯根本不同意上述那样的分析,其原因在于,虽然上面的 叙述能相当准确地表达许多经济学者们的口头或书

3、面的意见 ,但他们很少把这个意见背后的分析方法详细地用文字表达 出来。 v话所如此,他们的论证过程似乎可以述之如下。在任何行业 中的,存在着一条需求曲线(或表),该曲线把能够出售的 数量和出售的价格联系起来。这些曲线在一起导致出一条新 的曲线:即在其他成本不变的假设条件下,代表该行业对劳 动的需求曲线;该曲线把就业数量和相应的工资水平联系起 来,而该曲线在任何一点的形状即表示对劳动的需求弹性。 然后,这一概念在不加以重大修改的情况下被转用于整个工 商企业全体。v如果这就是他们的论证的根据,那么,它肯定是错误的。其 原因在于,任何一个具体行业的需求曲线只能建立在一些其 他条件不变的假设条件之上,

4、及其他行业的需求和供给曲线 不变及总有效需求不变。因此,把有关个别行业的论点转用 到整个经济上去是错误的做法,除非我们把总有效需求不变 的假设条件也转用过去。v假如这样做的话,那么,这会使论证变为答非所问的事物。 其原因在于,虽然没有人否定在总有效需求不变的前提下减 少货币工资会增加就业量这一命题,然而,这里所争论的问 题恰恰是,减少货币工资能够、还是不能够改变以货币来衡 量的总有效需求的数值或者,争论的问题至少应为:减少货 币工资能够、还是不能够使总有效需求下降的比例大到和货 币工资下降的比例相等的程度。第二部分v问题可分为两个部分:v(1)其他条件相同,减少货币工资是否具有直接 增加就业的

5、倾向?在这里,“其他条件相同”系指消 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利息率均保持不变;v(2)通过它对这三个因素的某些或可能的影响, 减少货币工资对就业量朝着特定方向发生变化,是 否具有一定的影响?v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几章中做了否定的答案。我 们已经说明,就业量和以工资单位衡量的有效需求具有唯一 的相关关系。我们还说明,由于有效需求是预期的消费与预 期的投资之总和,所以,如果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利 息率这三个因素均保持不变,那么,有效需求也不可能改变 。v 预期的消费 v就业量 有效需求v 预期的投资v第二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三个因素的最重要的影响 很可能如下所述:v(1)减少

6、货币工资或多或少会降低价格。因此,它在一定 程度内可以引起两个方面的实际收入的再分配:收入从工 资劳动者那里被转移到进入直接成本中的那些报酬未被消减 的生产要素,以及收入从企业家那里被转移到靠领取租金 和利息为生的食利者那里,因为,后者的货币收入是被契约 保证为不变的。v这种收入再分配对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的影响是:从工资 劳动者到其他生产要素的转移很可能要降低消费倾向。从 企业家到靠领取租金及利息的食利者的转移影响则较不确定 。v权衡一切的考虑之点后,对转移的净影响,它对消费倾向的 影响很可能是降低,而不是提高。v(2)如果我们所研究的是一个开放经济制度,而货币工资 的减少又是相对外国货币工资

7、的减少,那么,这种减少显然 是有利于投资,因为,它趋于增加贸易顺差。v(3)在开放的经济制度中,虽然减少货币工资可以增加外 贸顺差,但也可能是贸易条件恶化。这样,除了新被雇佣的 人以外,原来就业的人的实际收入将要降低。这可能趋于增 加消费倾向。v(4)如果货币工资的减少被认为是相对于将来的货币工资 的减少,那么,这种减少会有利于投资,因为,正如我们在 上面已经看到的那样,它会增加资本边际效率;而与此同时 ,由于相同的原因,它也可以有利于消费。另一方面,如果 减少货币工资导致一种预期,或甚至导致出具有更大的可能 性的预期,认为将来的工资会进一步降低,那么,他会具有 相反的作用。因为,它会降低资本

8、边际效率并且会使投资和 消费都被延迟。v(5)工资总额的减少再加上价格和货币收入的某些降低会 缩小由于个人使用和企业经营而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因此 ,它会按照这种所销量来降低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偏好曲线。 其他条件相同,这将降低利息率,从而有利投资。v(6)由于一次局限于某一企业或行业的货币工资的削减总 是有利于该企业会或行业,所以普遍性的工资削减也可以在 企业家的头脑中造成一次乐观的情绪。这种乐观的情绪可以 打破对资本边际效率做出过分悲观的估计的恶性循环,从而 使事态能在度按照交正常的预期来进行。另一方面,如果劳 动者对普遍性的工资削减做出像企业家那样的错误估计,那 么,劳资纠纷可以抵消这一有利

9、之处。事实上,一切行业的 货币工资的削减是非常困难的,在劳资双方进行工资协议时 ,对雇主们削减货币工资的抵抗要远为更加强烈与抵抗物价 上升时所造成的实际工资逐渐和自动的下降。v(7)由于负债负担的加重而对企业家造成的压抑作用可以 部分抵消削减工资带来的欢快心情。如果工资和物价下降到 很大的程度,那么,大量负债的企业家的财务困难可以很快 达到破产的地步这对投资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v如果我们把论述限制于封闭的经济制度中,并且认为收入再 分配对社会的消费倾向不具有有力的作用,而只可能起着相 反的影响,那么,我们必须把对削减货币工资有利于就业的 作用的希望寄托在投资的改善上;而投资的改善可能起因于 第

10、(4)点的资本边际效率的增加,也可能起因于第(5)点 的利息率的降低,接下来我们对这两种可能性做进一步的论 述。v是资本边际效率增加的有利情况是:货币工资被认为已经达 到最低点,从而进一步的变动只能上升。最不利的情况为: 货币工资会逐渐缓慢下降,而每一次货币工资的削减都会降 低将来是否能维持住现有工资的信心。v当我们进入有效需求下降的时期时,如果把货币工资一次性 地削减到如此之低的水平,一直没有人相信它还会继续下降 ,那么,这种办法对加强有效需求最为有利。但只有政府法 令才能做到,而在一个自由协议工资的制度中,这是很难行 得通的。既然不能如此,那么,对工资严格加以固定并且使 人相信它不会做出多

11、少变动要比工资在萧条状态逐渐下降远 为要好。v根据上面的论述,在我们当前世界的现实和制度中,比较恰 当的寻求目标是货币工资固定不变的政策,而不是随着事业 量的改变而容易做出反应的有伸缩性的工资政策就是说 ,以资本边际效率而论,政策应该如此。但当我们转移到利 息率时,这一结果是否还能成立?v上面的结论表明,那些相信我们的经济制度具有自行调节能 力的人不得不把他们的论证重点放在工资和价格的下降对货 币需求的影响之上,如果货币数量本身的大小就取决于工资 和价格水平的高低,那么, 按照这一思路,他们就没有希望 来取得成果。但如果货币数量几乎是固定不变的,那么,它 的以工资来衡量的数量却能通过货币工资的

12、降低而无限制地 增加,从而,它与国民收入之间的比例一般可以大为增加, 而增加的程度取决于工资在直接边际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并取 决于边际直接成本中的其他因素对工资单位下降的反映。v因此,我们至少在理论上能够以两种方式来造成对利息率的 完全的影响。其一,保持货币数量不变而降低货币工资;其 二为,保持货币工资不变而增加货币的数量。v关于限制第二种增加货币数量方式的有效性的理由,如果货 币数量增加是温和的,那么,它对长期利息率的影响不够大 ,;如果增加过多,那么,它的动摇信心的作用又可以抵消 他的其他有利之处。限制第一种削减工资的有效性的理由也 是如此。对货币工资的温和的削减也会难于产生足够的影响 ,而

13、大量的削减则要动摇信心。v因此,没有理由相信,有伸缩性的工资政策可以是充分就业 持续存在,不能使经济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有伸缩的工资政策和有伸缩性的货币政策的比较v如果劳动者总是处于能采取有效行动的地位,那么,一旦出 现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劳动者便能采取一致行动来削减货 币工资到任何需要的地步;在这个地步,以工资单位来衡量 的货币数量多到使利息率下降到符合充分就业的水平。如果 是这样,我们就应该让工会去承担旨在维持充分就业的货币 管理职能,而不应该让银行制度去承担。v虽然在理论分析上,有伸缩的工资政策和有伸缩性的货币政 策成为相同的事物,它们都是可供选择的手段来改变以工资 单位来衡量的货币数量

14、,但是在其他方面,而这却有着天壤 之别,在这里提出三个突出的考虑之点。v(1)除了以法令规定工资的社会主义社会之外,不存在任 何手段来统一削减每一种劳动者的工资。另一方面,货币数 量的改变却早已处于大多数国家的权限之内,如公开市场业 务。考虑到人类的本性和现有的制度,除非能指出有伸缩性 的工资政策优于有伸缩性的货币政策之处,只有愚蠢的人才 会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此外,其他条件相同,一个简单易 行的政策应该优越于一个很难执行的政策。(从执行的难易 程度来看)v(2)如果货币工资没有伸缩性,那么,一部分价格的变动 在决定性的程度上会反映出现有资本设备随着产量的增加而 出现的边际生产率的递减。这样,

15、在劳动者和其他的被契约 规定为一定量货币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之间会维持一和现实上 最公道的收入分配体制。如果社会中几个重要的阶级在任何 情况下都具有固定不变的货币收入,那么,最合乎社会正义 和社会变通之道的放大就是是一切生产要素的报酬大致以货 币为单位固定下来。(社会公正的角度)v(3)通过减少工资单位来增加以工资单位来衡量的货币数 量的方法会使债务人的负担成比例地加重;与此同时,在保 持工资单位不变的条件下来增加货币数量的方法会得到相同 的增加量,但对债务人去具有相反的影响。(对企业负债的 影响)v(4)如果利息率的下降是通过工资水平的下降而得以实现 的,那么,这会从两个方面压低资本边际效率的,

16、从而也构 成了双重的理由来推迟投资。于是,经济复苏的到来更加迟 缓。第三部分v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如果劳动者按照逐渐减少的就业 量而逐渐减少他所要求的货币工资,那么,通过这种政策对 生产量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它通常不会到达减少货币工资的 目的,甚至反而会增加实际工资。这种政策的主要后果是造 成巨大价格的不稳定性。把有伸缩性的工资政策当做一个主 要为自由放任的经济制度所应有的附属品的说法恰恰与事实 相反。只有在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大量和普遍一切的改变 可以由法令所规定,只有在这样的社会,有伸缩的工资政策 才能成功实施。v如果在一个封闭式的经济制度中,实际工资水平被立法所规 定,那么,相应于实际工资水平,就会存在一定的就业水平 ,实际的就业量就会在该就业水平和完全没有就业之间剧烈 的波动,而实际的就业量则取决于投资量是否符合相应与该 就业水平的投资量。当投资量符合相应于该就业水平的投资 平均值时,价格处于非稳定的均衡状态,以致当投资量低于 这个数值时,价格急剧下降为零,而当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