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用昆虫之虫草(47页)

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35MB
约45页
文档ID:49552584
药用昆虫之虫草(47页)_第1页
1/45

资源昆虫系列之第一章 药用昆虫什么是药用昆虫药用昆虫:是指那些昆虫虫体或其产物可直接用来治疗疾病或保健的昆虫因此,食用昆虫也有一些种类具有营养保健作用,这些食用昆虫也可称为药用昆虫自古以来就有“食药同源”之说历史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和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共记载了100多种《诗经》中记有 七月蟋蟀,蟋蟀入药 之辞;《山海经》中则明确提出了药用昆虫的效用和 治疗性能等葛洪的《肘后方》、唐·李绩(苏敬)的《新修本草(唐本草)》、孙思邈的《千金方》、王熹的《外台秘要》、寇宗爽的《本草衍义》等著作均记有药用昆虫及其产品第一节 常用种类 药用昆虫的种类较多, 据《中国药用动物志》《中 药大辞典》 、《中药材手册 》、 《中国药用昆虫集成》 等记载,从比较原始的缨尾 目到鳞翅目等十余个目中都 有可利用开发的种类,达14 目69科239种其中最常见的有蚂蚁、 蟑螂、蜣螂、斑蝥、僵蝉、 冬虫夏草、僵蚕、蚁蛉、九 香虫等等1 3 目 63 科 近 30 0 种目科缨尾目 蜻蜓目 蜚蠊目 螳螂目 等翅目 直翅目 同翅目 半翅目 鞘翅目脉翅目 鳞翅目双翅目 膜翅目衣鱼科 蜻科、蜓科 蜚蠊科、鳖蠊科 螳螂科 鼻白蚁科、白蚁科 丝角蝗科、剑角蝗科、蟋蟀科、蝼蛄科 蝉科、绵蚜科、蜡蚧科、胶蚧科、蜡蝉科 蝽科、黾蝽科、田鳖科 龙虱科、芫菁科、隐翅甲科、叩头甲科、蜣螂科、粪蜣科、犀金龟科、粉 蠹科、萤科、鳃金龟科、丽金龟科、花金龟科、天牛科、拟步甲科、埋葬 甲科、象甲科 蚁蛉科 蝙蝠蛾科、刺蛾科、螟蛾科、夜蛾科、灯蛾科、蓑蛾科、大蚕蛾科、蚕蛾 科、尺蛾科、舟蛾科、天蛾科、木蛾科、粉蝶科、凤蝶科 虻科、丽蝇科、狂蝇科 土蜂科、木蜂科、蜾蠃蜂科、马蜂科、异腹胡蜂科、胡蜂科、蚁科、蜜蜂 科、瘿蜂科药用昆虫类型p 滋补、食疗昆虫——p 产毒药用昆虫p 解毒、攻毒药用昆虫p 特种入药昆虫第二节 药用昆虫的功能成分虫体或产物入药——提取功能成分、制成新剂 药型l成虫 l蛹 l幼虫 l卵 l生长发育产物 l排泄物 l腺体分泌液 l寄生虫瘿 l虫菌复合体 l采集的天然产物l蛋白质和酶类 l氨基酸 l脂肪 l矿物质元素 l昆虫激素 l几丁质和几丁糖 l昆虫抗菌肽 l生物碱类 l甾类 l芳香族类 l草体蚁醛 l维生素 l昆虫毒素(斑螯素、蜂毒、蜣螂素 ) l虫草素 l糖及苷类 l昆虫甾类第二节 药用昆虫的功能成分虫 体 或 产 物 入 药l 成虫——多数,蝼蛄、蟋蟀、九香虫 、土元(♀)第二节 药用昆虫的功能成分虫 体 或 产 物 入 药l 蛹——蚕蛹、蜂蛹、刺蛾蛹l 幼虫——星天牛、金龟子、丽蝇虫 体 或 产 物 入 药第二节 药用昆虫的功能成分 虫 体 或 产 物 入 药l 卵——螳螂卵 (槡螵蛸)、蚂 蚁卵、桑蚕卵第二节 药用昆虫的功能成分虫 体 或 产 物 入 药l 生长发育产物——蜕皮产物,如蝉蜕、茧衣(蚕初 作茧时在茧外所吐的散丝,起固定结茧位置的作用。

茧衣的纤维细而脆弱,并含有多量丝胶,不宜缫制生 丝,但可用作绢纺原料 )第二节 药用昆虫的功能成分虫 体 或 产 物 入 药l 排泄物——蚕的粪便(蚕沙)、化香夜蛾的 粪便(虫茶)第二节 药用昆虫的功能成分虫 体 或 产 物 入 药l 腺体分泌液——虫白蜡、蜂蜡、蜂王浆 、紫胶等 l寄生虫瘿——五倍子蚜虫、没食子虫瘿第二节 药用昆虫的功能成分虫 体 或 产 物 入 药l虫菌复合体——冬虫夏草、蛹虫草、僵蚕、蝉花 l采集的天然产物——蜂蜜、花粉、蜂胶等蝉若虫+真菌蚕幼虫+白僵菌蚕蛹+虫草菌蝙蝠蛾幼虫+虫草菌第二节 药用昆虫的功能成分提 取功 能成 分、 制成 新剂 药型l 蛋白质和酶类:多为50%~75%,高达80%以上 l 氨基酸:含量丰富,人体所需种类齐全l 脂肪: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l 矿物质元素:可富集微量元素l 昆虫激素:补益抗衰l 几丁质和几丁糖:原料l 昆虫抗菌肽:抗菌抗炎镇痛抗肿瘤活性l 生物碱类:抗肿瘤活性l 芳香族类:抗菌l 草体蚁醛:增强免疫力第二节 药用昆虫的功能成分提 取功 能成 分、 制成 新剂 药型l 维生素:种类多l 昆虫毒素(斑螯素、蜂毒、蜣螂素):抗菌、抗癌 l 虫草素:抗癌l 糖及苷类:抗肿瘤活性l 昆虫甾体:再生、抗肿瘤第三节 滋补、食疗昆虫扩大人类蛋白质食品的来源,改善人体营 养结构,增进人体健康,抗衰老,延长人类寿 命。

天津人爱吃蝗虫,广东人喜食龙虱,江浙 和四川人爱食蚕蛹,福建人喜吃蚯蚓,东北人 喜吃蚂蚁、炸金龟,山东人爱吃蝉幼虫,北方 人现在还喜爱蝎子国外昆虫食品比如炸蝎子、蝗卵酱、蜜饯 蝉、蜂蛹巧克力、甜螳螂等等一、虫草 虫草的概念:昆虫的幼虫、蛹、成虫被 虫草属真菌寄生产生的僵虫及其子座称为虫 草,该子座或子实体形似草状 虫草的分布:虫草菌绝大多数都寄生在 昆虫体内,一般集中分布在高山绝顶,或较 为寒冷的地区,但热带地区也有虫草分布, 多见于春秋两季 虫草的种类:全世界有虫草400余种, 我国近68种,药用价值最高的是冬虫夏草和 北冬虫夏草一)冬虫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特指由麦角菌科虫草菌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高山草甸土中的蝙蛾科幼虫形成的虫、菌结合体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中冬虫夏草的分布p冬虫夏草仅分布于中国, 多分布于四川、西藏、青海 、云南、贵州、甘肃等省区 p一般生长在海拔3500~ 5000米的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向阳草坡或灌丛中,在较为 板结、湿度大、腐殖质多的 土壤中分布较多,海拔相对 较高的地区虫体肥大。

1. 虫草蝙蝠蛾的形态特征成虫:♀-14.6-15.4mm,♂-14.2-14.5mm,全身密被金黄色细长毛,灰褐色前翅有多条黑色横线和黑白斑;头较小,上颚、下颚退化,口吻极短,无下唇须;触角丝状,极短虫草蝙蝠蛾 卵:卵圆形,初为白色 后转为黑色,具光泽幼虫体乳白色,头棕褐 色,前胸背板乳黄色,唇基 约为头长之半,额缝明显, 胸足发达,爪钩状蝙蝠蛾生物学习性2年1代400~500粒成虫寿命:♀ 4~5d,♂3d3500~4000m高山草甸 ,2年1代,3~5龄幼虫越 冬,幼虫6龄以植物根及根芽为食,越冬时潜伏 于冻土层下方5~20cm处 老龄幼虫在土粒茧室 里化蛹卵期60d2. 冬虫夏草的形成2年1代400~500粒成虫寿命:♀ 4~5d,♂3d3500~4000m高山草甸,3~5龄幼虫越冬,幼虫6龄400~500粒有性型 由于没有解决虫与菌接种和批量、重复长出子座体的难 关,中低海拔地区人工批量和重复培育出有性型的冬虫夏草 ,现在仍未成功,还需做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工作无性型目前已从自然界的冬虫夏草体中分离出自我认为是中华 虫草菌无性型 ,进行深层大规模发酵培养和固体培养菌丝体 和分生孢子体作为有性型冬虫夏草的代用品,部分厂家已进 入大的产业化生产,如至灵胶囊、金水宝胶囊、宁心宝胶囊 、心肝宝、冬虫夏草鸡精、虫草胶囊、冬虫夏草酒、冬虫夏 草人参补酒等20多种产品年产值均达千万元至数亿元。

3. 冬虫夏草的饲养现状(1)虫草蝙蝠蛾的养殖(2)冬虫夏草菌种的分离 培养(3)接种和侵染(4)培养虫草4. 冬虫夏草的人工饲养(1)虫草蝙蝠蛾的养殖4~5龄幼虫感染率最高,老熟幼虫和3龄以下幼虫不被感染幼虫蜕皮和活动进食可增加敢惹机会, 幼虫体内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组成对虫草菌的侵染有 影响饲养地的选取——蝙蝠蛾养殖室、菌种接种培养室(紫外灯、超净工作台、低温培养箱)、饲料栽 培地(珠芽蓼、川贝母、龙胆草等) 珠芽蓼川贝母龙胆草(1) 饲养所需条件温度:10~32℃都可生长,14~25 ℃可形成子座孢子体弹 射时温度28~32 ℃,菌丝体培养温度为20~28 ℃; 10~20 ℃可形成 菌核; 26~32 ℃子座长出地面各发育阶段需要温差、砂土刺激才 能完成 (2)湿度:染菌幼虫的冬眠(入地)湿度50~80%为宜;菌 丝体在虫体内生长需要60~70%;包子发射和子座形成需要85~90% (3)酸碱度:土壤和培养基pH以5~6为宜 (4)光照:孢子萌发、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但在完全 黑暗条件下只形成菌核,不会长出子座,需有散射光照射光照可 控制子座的生长高度、减缓生长速度,延缓虫草虫体部分的空腐时 间。

光照还关系到子囊壳的形成及排列方式——选择日照少,有 散光的场地栽培 (5)空气:冬虫夏草对空气需求量少,子座产生后要逐步 增加氧气供应有性型养殖——养殖室(1)虫草蝙蝠蛾的养殖所需设备:孵化卵:广口瓶或罐头瓶+养虫土 幼虫:玻璃缸、瓷缸、花盆; 12m×2×0.4的尼龙纱网笼蛹和成虫:0.5m×0.5×0.55养虫箱2)虫草菌的分离培养 感染虫草的必须是有性生殖孢子,即子囊孢子,在7 月中下旬子囊孢子成熟初期采集稀释分离法适用于虫草 子囊孢子的分离,进行单孢分离虫草菌分离用组织分离法,组织块的采集是10月底至 11月(杂菌、共生或腐生菌少,易分离)分离培养基的制备:1)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去芽 眼、去皮,洗净称取200g切薄片,加水煮沸0.5h,纱布过 滤定容到1000ml,加葡萄糖20g、琼脂20g2)蛋白胨10g,葡萄糖100g,酵母膏1g,硫酸镁0.5g ,磷酸二氢钾1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维生素液 20ml2)虫草菌的分离培养 1)组织分离:僵虫体表刷洗干净-无菌水冲洗2~3次- 0.1~0.2%升汞表面消毒3~5min,无菌水冲洗-取僵虫胸部, 切去表皮,取出血腔中的菌丝切成芝麻粒大小的块-取1~2 粒压入平板培养皿-置15~19 菌落长到0.2~0.5cm时再挑选 涂板2~4次纯化。

2)子座芽分离:从僵虫头顶切下洗净的子座芽-0.1% 升汞消毒,无菌水冲洗-切取子座中间部位的组织块压入培养皿中,后续同上3)子囊孢子分离:用透明纸袋套住成熟的子座,子 囊孢子就弹射粘帖于纸袋上-将纸袋浸入25%的葡萄糖液中 ,洗下孢子-置于15~19 ℃培养,每天镜检,用微吸管吸取已萌发的单孢滴于平板中,后续同组织培养3)虫草菌的扩大培养1)固体培养:在试管斜面、三角瓶等条件下静置培养2)液体培养:恒温振荡培养机,使用试管固体培养即可3)发酵培养:大罐通气发酵培养,虫草菌 分离纯化-试管斜面种菌-液体振荡培养-一级种- 二级种-通气发酵种罐培养、浓缩-喷粉干燥-成品菌粉4)接种和侵染将有性型的子囊孢子或者无性型的虫草菌接种 到寄主虫体上——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或复壮无性型菌种喷雾法:用微型喷雾器装置把子囊孢子喷散到 4~6龄阶段的虫草蝙蝠蛾幼虫身体上,还要在幼虫的食物中混入虫草菌菌丝体一般通过虫体壳颜色的变 化来判断幼虫是否已感染,幼虫感染几天后,主体的 外壳会出现很明显的褪色现象,由深褐色转为淡黄色 ,已感染虫草菌的幼虫,动作逐渐迟缓,最终死亡僵 化感染率高,但幼虫不易集中、易相互残杀。

4)接种和侵染自然接触法:适用于侵染大面积半自然土壤中饲养的蝙蝠蛾幼虫,用菌液浸泡待种植的饲料食物,或将菌种拌入细土后均匀撒入养虫的地表上,然后喷水使孢子渗入土中,幼虫活动或取食时即接触感染感染率低,但一旦感染即可产生长势良好的冬虫夏草,且不影响未感病蝙蝠蛾幼虫的生长繁殖4)采收和处理采收时节:直接关系着冬虫夏草的质量 海拔3800~4500m5月中旬至6月中旬采收; 4500m以上可于6月中旬至7月初采收子座出 土2~4cm,孕部未发育膨大,僵虫坚硬、金黄色或黄色处理:小铲挖采,剥净外面的菌膜露出僵 虫体,清除子座上的杂物,凉至半干用45~50° 食用酒喷软,整理平整,扎成小把晾干或60℃的烘箱中烘干,保存不孕端子囊壳(有孕端)子座柄僵虫5. 冬虫夏草的形态特征6. 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功效:我国特有的名贵药用真菌,具有滋 肺补肾、止血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