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551878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诗开头两句写自己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 革命真理。接着四句转入正题,就日俄战争图 抒发感慨。最后两句表示诗人不惜牺牲生命, 誓将用鲜血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 此诗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 1907年秋瑾在浙江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 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 自己的誓言。这首诗约作于光绪三十一年 (1905)夏历十二月秋瑾第二次由日归国途中。 诗中透露出作者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革 命真理的情操,作者其后就日俄战争图抒发感 慨。最后两句表示诗人不惜牺牲生命,誓将用 鲜血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 作者介绍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 卿,自号

2、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 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 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 去年末爆发的日俄战争刚结束。船过黄海,见日 俄战图,她心有所感,适值日人索句,于是写了这 首诗。诗抒发对日俄帝国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争夺战 争的气愤和誓死投入革命、拯救民族危亡的决心。 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此用列子乘风的 典故,兼用宗悫(qu)“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 见宋史宗悫传)。 去复来:秋瑾光绪三十年仲 夏东渡,翌年春回国;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 二月返国。 只身东海:指单身乘船渡海。挟春雷:喻为 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春雷:借指启聩振聋的革 命道理。 忍看:反诘之词,意为“哪

3、忍看”。图画:指 地图。移颜色:指中国的领土被日俄帝国主义侵吞 。 “肯使”句:岂能让祖国河山被日、俄帝 国主义的侵略炮火化为灰烬!劫灰,劫火 之灰,佛家语。这里指被战火毁坏。 “浊酒”句:言其忧国忧民的愁苦之 深。 救时:挽救国家危亡的局势。仗: 依靠。出群才:指杰出的人才,出类拔萃 的人物。出群,犹超群。 乾(qn钱)坤:天地,此指中国危 亡的局势。 此诗因事而发,感情激越奔放,语言雄健明 快。首联大气磅礴,展现出意气风发的诗人 主体形象。颔联点出观图之事,从而引发对 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后四句由忧国而 思济世,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 高志向。 秋瑾(1875-1907),女,

4、原名秋闺瑾,字璇卿 ,后改名竞雄,又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 (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性豪侠,习文 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其父秋 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 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 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 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这 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 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 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 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 人们的敬重。 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 ,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 之战乱,

5、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 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女)。光绪二十九年,王 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 翌年,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 日本留学,先入日语,继入青山实践 女校。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 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 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 扇”(军师)。光绪三十一年归国。春夏间,经徐锡 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 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 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 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 ,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 人决别,声

6、明脱离家庭关系。是年十二月(1907年 1月),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 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 、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 果。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 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 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 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 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七月十三 日在大通学堂被捕。七月十五日从容就义于浙江 绍兴轩亭口。光绪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将其遗骨 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 王源德于宣统元年(1909)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 。1912年

7、,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 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 。后人辑有秋瑾集。 孙中山先生和宋床龄先生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 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 联: “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 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16年8月16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 ,赴秋瑾墓凭吊,孙说: “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 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 秋风秋雨愁煞人 之句,则传诵不忘。” 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 斗争一文中称赞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 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 命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为绍兴秋 瑾纪念

8、馆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 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 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秋瑾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竞雄就是 不让须眉的意思。浙江山阴人,自小家境富 裕,能写诗填词、骑马击剑、使棒舞枪,立 志要做一名巾帼英雄。19岁时,她嫁给了湖 南湘潭人王廷钧,可是她对这个胸无大志、 思想保守、花钱买官做的丈夫相当鄙夷,夫 妇感情一直都不合睦,所以她在生了一儿一 女后,就变卖首饰,离家赴日留学。 秋瑾与丈夫分居后,就到日本留学。他认识了许多 革命志士而参加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第一位女性党 员。留学日本期间,她组织了中国最早的妇女团体 共爱会,并担任同盟会浙江支部的主盟人。秋瑾 回国后在上海办中国女报,提倡妇女解放。她 希望借着这分白话文女报,鼓吹女子走出家庭。不 过,后来女报因经费不足就停办了。女报停刊之后 ,秋瑾再次投身革命事业,她又在浙江办大通学校 设立革命机关,与徐锡麟组织光复军。徐锡麟起义 失败,秋瑾的秘密活动也暴露,被清廷逮捕。清廷 对秋瑾严刑审问,秋瑾只字不说,清吏强迫她写供 词,秋瑾只在临刑前写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