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利率市场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55169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的利率市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我国的利率市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我国的利率市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我国的利率市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我国的利率市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我国的利率市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的利率市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何广利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日本先后于 1986 年、1994 年成功地实现利率市场化,发展中国家中也有许多已经完成了这一过程。应该说从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已成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在实现内外均衡、保证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开放程度的加大,我们金融业也必须尽快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而又紧迫的课题。一、利率充分市场化的前提条件及我国的现状纵观世界各国的利率市场化经验教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利率

2、市场化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稳定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二是健全的微观经济基础;三是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四是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首先,从宏观经济和金融层面上讲,稳定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是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一个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利率从管制向市场化的平稳过度,反之,宏观经济不稳定时,企业经营行为的不确定性增加,放开利率必然会导致信贷行为的异化,加之银行道德风险的存在,极易造成金融业的动2荡。上世纪 90 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这个问题。就我国而言,经济多年保持了 8%以上的高速连续增长,即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2008

3、、2009 年我国依然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客观上为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二,金融业的信贷头寸充裕也为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空间。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大量资金头寸剩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为刺激经济发展央行连续降息,已经使利率保持在了较低水平。这种格局,既给予了利率一定的回调空间,又可以很好地起到对资金供求的平衡、平抑作用,利率放开后监管当局和金融企业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其次,从微观经济基础上讲,我国微观经济基础体制(本文主要指银企以及金融市场主体)近年来有了较大改观。其一,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企业运营机制、管理体制不断改善,企业在向合格市场

4、主体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盈利能力普遍提高。其二,金融业风险防范意识普遍有了较大提高,金融不良资产率连年下降,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能力明显提高。其三,随着金融法制建设的深入和社会对诚信认识的深化,银企关系逐步走上规范化。这些都说明利率市场化的微观经济基础已初步具备。其三,一个结构相对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市场的几个重要子市场已经存在,3国债证券市场、银行间拆借市场、外汇市场等均已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二是金融资产多元化已基本实现,资金商品逐步得到完善,市场工具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为利率市场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是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种类更加齐

5、全。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猛,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银行、村镇银行以及贷款公司等机构快速发展,可以说一个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种类齐全、数量庞大的金融机构体系已经形成,金融市场软件建设已基本实现。其四,在金融监管上,监管力量和深度正在不断加大。我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工协作的监管格局已经建设完成,协调机制不断完善。我们相信监管工作一定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已进行了多次尝试和现实的运作,技术已逐步娴熟,具有了经验基础。一言以蔽之,分析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从总体上讲,我国已基本具备了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些基本条件。二、客

6、观存在的金融市场主体缺陷是制约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关键利率市场化是指资金商品的价格由金融市场来形成和决定,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由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价来完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现阶段不同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4研究。有必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金融市场是广义的金融市场,不仅包括证券市场、拆借市场,而且也包括信贷、存款市场,以及影响市场所关联的诸多因素。(一)监管当局与财政。利率市场化以后,监管当局干预利率的主要手段将局限于以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利率进行影响。其中,公开市场业务将是最主要的操作手段,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主要是国债,财政作为国债的发行者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同

7、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利率市场化后利率能否保持合理水平,关键取决于监管当局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和对未来预期的科学性和娴熟程度。近年来,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最常用的工具,对稳定金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说明央行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干预利率形成角度讲应该说没有太大问题。但利率市场化后对财政的影响力却不容低估,财政在一方面利用国债为央行提供操作对象的同时,由于国债数额庞大,对利率具有较高敏感性。如果保持目前的国债规模不变,那么如果利率上升 1 个百分点则财政就将多付百亿以上的利息支出,赤字财政的局面将更加严峻。(二)金融机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尽管已形成

8、了数量庞大、种类齐全的金融体系,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仍十分突出,企业对银行的选择余地并不大。二是利差依然是金融机构最主要的利润来源,5非利息收入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一般为 40%的水平。三是机构臃肿、效率低、费用大。四是我国的商业银行还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远未形成,另一方面,还要负担许多政策性义务。这些特点都会对利率市场化后的金融机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三)企业。从利率市场化角度讲,我国企业存在如下几个明显缺陷。其一,企业普遍先天不足,预算软约束,对利率变动敏感性差,投资饥渴症仍然存在。企业往往只注重贷款的取得,而不对利息负担、利率水平进行认真的考量。其二,企

9、业对信贷过度依赖,高负债经营带有普遍性。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的负债率大约为 83.3%左右。同时,中小企业普遍资金缺乏,在停产的中小企业中 47%是因为资金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贷款要求的刚性,远远大于对利率的弹性。其三,企业筹资渠道狭窄,直接融资比例明显偏低。其四,企业信誉度差,逃废债现象严重。(四)居民。居民储蓄一直是金融机构存款最主要的来源和提供者,金融机构对储蓄的依赖性始终较高。同时,由于我国投资渠道不畅和传统的储蓄偏好影响,存款也始终是居民的首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手中的“闲钱”越来越多,个人理财正在逐步引起重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已经有了一定的可行性。近年来储蓄存款的高速

10、增长在表明居民手中的资金无处可投的同时,也反映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投资能力。6分析我国金融市场主体各自不同的特点,笔者认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在于培育高素质的市场主体,没有高素质的市场主体,市场化只能是一句空谈。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加快金融、企业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塑社会信用,打击逃废债行为。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的影响从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实际上也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在促进本国经济、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负作用。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应引起重视。(一)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和遏制资本外逃。目前资本外逃现象

11、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姑且不论其复杂的社会因素,我国利率水平与国外的差距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利率市场化后,国内利率水平随着对外贸易也必然有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过程,资本套利空间将越来越小,外逃形势将会得到一定程度地改观。(二)利率市场化会进一步推进商业金融的属性归位。当前,金融机构利率已基本放开,贷款利率均可上不封顶、存款利率下不封底,这就使得金融机构用利润这个目标对利率进行灵活控制,只要总体能为金融机构带来正的净利润贡献的营业方案,金融机构就会积极努力采纳落实,使得金融机构在管理上更加完善,机构内各阶层目标更加趋于一致。利率市场化使7金融机构更加重视“实际利率” ,而非“名义

12、利率” ,贷款将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手续更加简便有效,真正为客户提供高效的资金支持,从而使自己也得到发展壮大。(三)利率市场化对金融业加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会加大金融业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其次,会加剧金融利率风险,提高管理难度。其三,道德风险的防范将更加突出。目前我国金融业内控力度普遍有待提高,评价体系有待于完善,放开利率会给管理层以更多的权力寻租机会,如何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将突显出来。其四,会促进金融业经营机制的改革,有利于落实经营自主权,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创新,有利于优化客户结构和客户关系,有利于新的经营理念的形成。(四)外资银行会对我国金融业产生强力冲击。利率市场化后,外资银

13、行将凭借其资金实力、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和管理经验必然会对我国金融业产生冲击,并对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产生强力的逼压,会促使金融业直面国际金融的挑战,加速与国际金融的接轨进程。(五)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打击地下金融。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后,有助于金融业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切断地下金融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利率放开,便于金融机构自主地协调收益与风险的平衡与配比,通过适当提高利率来补偿风险损失,提高对单个风险的应对能力。这样,在贷款条件上可以适当放宽,使原来难以得到贷款的业户得到贷款支持,并通过挤出效8应,占领贷款市场。四、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基于以上论述,目前阶段推进利率市场化虽然有

14、一定的限制性因素,但仍应在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要积极围绕“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的改革目标,最终实现由市场供给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应积极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一)发展完善货币市场。要加快发展完善我国的货币市场,培育市场的参与者,增加和丰富金融工具,逐步消除各个子市场之间的分割现状,并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形成能够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市场传导机制。(二)推进国有银行商业化。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加

15、强内部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最终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实力。在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基础上,加快农业银行的上市进程,并按照国际通行的商业银行管理规范进行操作管理。(三)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健全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四)完善监管机制。应加快建立科学的监管构架,完善9金融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技术和监管手段。特别是要汲取当前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强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防止金融创新导致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五)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就我国的现状而言,不宜激进地推行利率市场化,而应该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原则循序渐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