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地质测量方法讲座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542992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区地质测量方法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矿区地质测量方法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矿区地质测量方法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矿区地质测量方法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矿区地质测量方法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区地质测量方法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区地质测量方法讲座(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矿区地质测量工作方 法姚祖德 讲座提纲l l前言前言l l第一章第一章 地质踏勘地质踏勘l l第二章第二章 剖面测制剖面测制l l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填图地质填图前言与与地质测量有关的二个基本概念地质测量有关的二个基本概念 年代地层年代地层与与岩石地层岩石地层多重地层划分l l矿物地层矿物地层l l化学地层化学地层l l磁性地层磁性地层l l生物地层生物地层l l岩石地层岩石地层l l年代地层年代地层年代地层 中国区域地层表(2000-05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 岩石地层l l一、岩石地层划分原则一、岩石地层划分原则岩石地层单位是依据宏观岩性特征和相对地层位置岩石地层单位是依据宏观岩性

2、特征和相对地层位置划分的岩石地层体。它可以是一种或数种岩石类型的划分的岩石地层体。它可以是一种或数种岩石类型的联合。联合。整体岩性一致整体岩性一致、野外易于识别野外易于识别,是岩石地层单位划,是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关键。分的关键。岩石地层单位是客观的描述性实体,它不能根据成岩石地层单位是客观的描述性实体,它不能根据成因和形成年代来划分。因和形成年代来划分。二、岩石地层单位的种类二、岩石地层单位的种类岩石地层单位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岩石地层单位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定义并正式命名的的群、组、段、层等,是正定义并正式命名的的群、组、段、层等,是正式的岩石地层单位,它们有明确的等级关系。式的岩石地层单位

3、,它们有明确的等级关系。 而不按统一规则划分,未正式命名的段、层、而不按统一规则划分,未正式命名的段、层、舌状(或楔状、透镜状)体、礁等,为非正式岩舌状(或楔状、透镜状)体、礁等,为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石地层单位。1.1.群(群(GroupGroup) 群是高级别的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一般由纵群是高级别的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一般由纵向上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某种共同岩性向上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某种共同岩性的组合并而成。或由一个规模较大的老组再分的组合并而成。或由一个规模较大的老组再分组后升级为群(保留原地理名称)。组后升级为群(保留原地理名称)。在工作程度较高、分组较较细的地区,合理在工作程

4、度较高、分组较较细的地区,合理地并组为群是进一步概括地层发育特征、简化地并组为群是进一步概括地层发育特征、简化地层划分的有效办法。地层划分的有效办法。群内不允许有重要的间断或不整合存在。群内不允许有重要的间断或不整合存在。l l2.2.组(组(FormationFormation) 组是描述、研究区域岩石地层序列的组成、结构、纵横组是描述、研究区域岩石地层序列的组成、结构、纵横向变化、区域地层格架及区域地质发展史的基本物质单位向变化、区域地层格架及区域地质发展史的基本物质单位,因此是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基本正式单位。,因此是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基本正式单位。任何地区的任何地区的整个地层柱,都要以组

5、为单位作无遗漏的整分。整个地层柱,都要以组为单位作无遗漏的整分。组的重要含义还在于其总体岩性一致并具有可填图性(组的重要含义还在于其总体岩性一致并具有可填图性(野外易于识别、追索,可在野外易于识别、追索,可在1 1:5 5万地质图上表示)。万地质图上表示)。组的厚度无标准可循。但为了便于描述、研究区域地层组的厚度无标准可循。但为了便于描述、研究区域地层发育特点和填图,最好尽量少划分厚度小的组。发育特点和填图,最好尽量少划分厚度小的组。组的岩石组合复杂程度可以有很大的不同:组的岩石组合复杂程度可以有很大的不同:“ “组或者组或者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主要岩石为主,夹有重复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

6、以一种主要岩石为主,夹有重复出现的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成,还可出现的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成,还可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分为一个组的特征,而与其它比较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分为一个组的特征,而与其它比较单纯的组相区别单纯的组相区别” ”(全国地层委员会,(全国地层委员会,19811981););组应以清楚、稳定的特殊岩性变化面或特殊结构构组应以清楚、稳定的特殊岩性变化面或特殊结构构造标志层为界线,易于鉴定并应有一定的延展范围。造标志层为界线,易于鉴定并应有一定的延展范围。通常岩性特征相同的岩层序列应划为一个组,但其通常岩性特征相同的岩层序列应划为一个组,但其内部不应存在长期间

7、断。内部不应存在长期间断。3.段(Member) 段是级别低于组的岩石地层单位,是组的组成部分。正式命段是级别低于组的岩石地层单位,是组的组成部分。正式命 名的段必须具有与组内相邻岩层明显不同的岩性特征,并且分名的段必须具有与组内相邻岩层明显不同的岩性特征,并且分 布范围广,对研究区域地层有用。布范围广,对研究区域地层有用。段的厚度无固定标准。段的厚度无固定标准。组是否分段要根据其内有无分段的岩性条件和区域地层研究组是否分段要根据其内有无分段的岩性条件和区域地层研究 的需要来决定。有的组可以完全划分为正式段,如广布于川黔的需要来决定。有的组可以完全划分为正式段,如广布于川黔 的自流井组可自下而

8、上完全划分为綦江段、珍珠冲段、东岳庙的自流井组可自下而上完全划分为綦江段、珍珠冲段、东岳庙 段、马鞍山段、大安寨段;也可以仅指定组内某一部分为正式段、马鞍山段、大安寨段;也可以仅指定组内某一部分为正式 段,如仅指定大冶组底部的页岩为沙堡湾段,其余部分不正式段,如仅指定大冶组底部的页岩为沙堡湾段,其余部分不正式 命名段;有的组则不分段。命名段;有的组则不分段。“ “段段”还经常作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术语使用。还经常作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术语使用。 4. 层(Bed)正式命名的层是等级最低的岩石地层单位。它一般由岩性、正式命名的层是等级最低的岩石地层单位。它一般由岩性、成分、生物组合(视为物理特征)等

9、特征显著区别于相邻岩层成分、生物组合(视为物理特征)等特征显著区别于相邻岩层的单层或复层构成。它厚度不大(数厘米或数米至十余米),的单层或复层构成。它厚度不大(数厘米或数米至十余米),在侧向上横穿不同的组或段,而名称保持不变。在侧向上横穿不同的组或段,而名称保持不变。通常只有区域性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层才正式命名,如观音通常只有区域性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层才正式命名,如观音桥层桥层川、黔、鄂三省,奥陶系与志留系分界处黑色笔石页川、黔、鄂三省,奥陶系与志留系分界处黑色笔石页岩中所夹的一个富含赫南特贝和小达尔曼虫的灰岩标志层,厚岩中所夹的一个富含赫南特贝和小达尔曼虫的灰岩标志层,厚0.311.5m0.

10、311.5m,一般一般12m12m。“ “层层” ”亦常作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术语使用。亦常作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术语使用。5.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是未正式命名,或不需要正式命名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是未正式命名,或不需要正式命名 的局部性岩石单位,对这类单位常使用的局部性岩石单位,对这类单位常使用带、层、段、透镜带、层、段、透镜 体、岩楔、岩舌、岩隆、礁体、岩楔、岩舌、岩隆、礁等术语。例如页岩带,斑脱岩等术语。例如页岩带,斑脱岩 层,第一(二、三)段,上(中、下)段,砂岩(灰岩)层,第一(二、三)段,上(中、下)段,砂岩(灰岩) 段,孟关岩楔,青岩角砾岩舌等。当给予非正式岩石地层段,

11、孟关岩楔,青岩角砾岩舌等。当给予非正式岩石地层 单位地理名称时,不能与单位地理名称时,不能与“ “组组” ”、“ “段段” ”、“ “层层” ”等术语连用,等术语连用, 以免误解为正式单位;当岩舌、礁等被命名为正式岩石地以免误解为正式单位;当岩舌、礁等被命名为正式岩石地 层单位时,应称其为层单位时,应称其为“ “段段” ”或或“ “组组” ”,以免与非正式单位混淆,以免与非正式单位混淆 。划分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主要是为了突出其特殊性,从划分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主要是为了突出其特殊性,从 而有效地补充说明正式单位的特征。而有效地补充说明正式单位的特征。非正式地层单位有:特殊成分特殊成分的非正式岩石

12、地层单位:如砂页岩的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如砂页岩 层序中的个别灰岩夹层,灰岩单位中的凝灰岩夹层层序中的个别灰岩夹层,灰岩单位中的凝灰岩夹层 等。等。特殊标志特殊标志的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如具有的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如具有 明显鲜明色调、沉积或成岩构造标志(如帐篷构造明显鲜明色调、沉积或成岩构造标志(如帐篷构造 )的局部性标志层。)的局部性标志层。特殊形态特殊形态的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如具有的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如具有 楔状、舌状、透镜状、丘状、原始倾斜状或其他不楔状、舌状、透镜状、丘状、原始倾斜状或其他不 规则状形态的岩石单位。规则状形态的岩石单位。特殊成因特殊成因的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如生物

13、化的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如生物化 石富集层(菊石富集层、珊瑚富集层等)、礁、某石富集层(菊石富集层、珊瑚富集层等)、礁、某 些风暴沉积或块体流沉积、陆相沉积中的海相夹层些风暴沉积或块体流沉积、陆相沉积中的海相夹层 等。等。 特殊含义特殊含义的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如具有某的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如具有某 种年代地层或生物地层含义的岩层、某种事件层、种年代地层或生物地层含义的岩层、某种事件层、 地球化学异常层等。地球化学异常层等。第一章地质踏勘地质踏勘初步认识勘查区地质概况l l初步认识勘查区地层分布情况及裸露程初步认识勘查区地层分布情况及裸露程度,各主要地层(沉积岩、火山岩、沉度,各主要地层(沉积

14、岩、火山岩、沉积变质岩)单位特征,划分标志及可填积变质岩)单位特征,划分标志及可填图性;侵入岩的主要特征、分布及接触图性;侵入岩的主要特征、分布及接触关系;构造格局、主要型式及勘查区地关系;构造格局、主要型式及勘查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等。质构造复杂程度等。对剖面进行再认识l l对区内以往所测地层、侵入岩剖面进行再认对区内以往所测地层、侵入岩剖面进行再认识;区内以往无实测剖面的,在踏勘时要注识;区内以往无实测剖面的,在踏勘时要注意实测剖面地点的选择(地层单位出露全、意实测剖面地点的选择(地层单位出露全、裸露程度高、构造简单)。裸露程度高、构造简单)。 了解区域矿产概况l l参观、研究区域代表性矿床

15、,了解勘查区内参观、研究区域代表性矿床,了解勘查区内矿产种类、含矿层位(岩性)、找矿标志,矿产种类、含矿层位(岩性)、找矿标志,初步确定进一步找矿方向。初步确定进一步找矿方向。 了解自然与经济地理概况l l了解区域自然、经济地理概况。确定野外工作了解区域自然、经济地理概况。确定野外工作季节和时限,选择住地,并对交通运输工具和季节和时限,选择住地,并对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有关装备、设备的选择与配备作出决定。其他有关装备、设备的选择与配备作出决定。了解当地民俗与社会冶安情况l l了解区域民族习俗与社会冶安情况,向当地了解区域民族习俗与社会冶安情况,向当地政府汇报工作项目的性质、时间安排,征得政府汇报

16、工作项目的性质、时间安排,征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当地政府的支持。踏勘工作的重点l l野外踏勘工作应有重点,如勘查区有层型野外踏勘工作应有重点,如勘查区有层型剖面和代表性矿床(点),应重点踏勘。剖面和代表性矿床(点),应重点踏勘。l l对于研究程度较差的地区,可根据遥感图对于研究程度较差的地区,可根据遥感图象初译成果,选择不同地质体及构造部位象初译成果,选择不同地质体及构造部位,以穿越法为主进行踏勘。,以穿越法为主进行踏勘。第二章剖面测制剖面测制一、剖面比例尺的选择 l l勘查区内实测地质剖面(简称实测剖面)的比勘查区内实测地质剖面(简称实测剖面)的比例尺,是按设计所确定的地质填图比例尺来确例尺,是按设计所确定的地质填图比例尺来确定的,也就是说必须大于填图比例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