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盘)区准备巷道布置(有cad图)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522813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盘)区准备巷道布置(有cad图)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采(盘)区准备巷道布置(有cad图)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采(盘)区准备巷道布置(有cad图)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采(盘)区准备巷道布置(有cad图)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采(盘)区准备巷道布置(有cad图)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盘)区准备巷道布置(有cad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盘)区准备巷道布置(有cad图)(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采(盘)区准备巷道布置及 参数分析 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及层间联系方式 采(盘)区上下上布置 采区参 数第一节 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及层间 联系方式 引 言 机轨分煤岩布置机轨分煤岩布置 机轨双岩巷布置机轨双岩巷布置 机轨合一巷布置机轨合一巷布置 机轨双煤巷布置机轨双煤巷布置 引 言 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在煤层或煤组下煤层(或岩石中 )布置为区段内各煤层生产服务的巷道或为一个区段的几个 煤层或几个分层服务的平巷 区段集中巷 。 区段集中运输平巷(集中机巷) 集中 出煤。 区段集中轨道平巷(集中轨巷) 运送 物料等。 布置区段集中平巷的目的 :减少分层区段 平巷的维护时间,降低

2、维护费;布置能力大的 集中运输系统,减少设备占有数;分层同采, 合理集中生产。 优点: 易定向取直或分段取直,满足输送机要求; 本区段运煤,下区段回风、运送物料,服务时间 长,岩层中易维护; 实现分层同采,上下区段同采。机轨分煤岩布置 布置方式: 运输集中平巷置于煤层底板岩石内; 轨道集中平巷置于煤层内。 适用条件: 煤层多,层间距煤层多,层间距1010 15m15m。区段集中平巷与工作面超前平巷斜巷联系溜眼30,煤自溜,少占 设备; 斜巷20,施工条件差 ;辅运和行人不便(设绞 车) 适用:15;层间距 1015m。区段集中平巷与工作面超前平巷石门联系施工方便;利用石门布置中部车场,辅运环

3、节少;行人方便。当很小时,石门长,工 程量大;运煤占设备多。适用: 的煤层;层间距1015m。 区段集中平巷与工作面超前平巷立眼联系区段集中平巷与工作面超前平巷立眼联系一般根据运输需要确定一般根据运输需要确定 。 1. 1. 集中集中“ “轨上轨上” ”与集中与集中“ “ 轨巷轨巷” ”联系联系 石门、斜石门、斜 巷;巷; 2. 2. 集中机巷集中机巷溜煤眼溜煤眼 集中集中“ “运上运上” ”。区段集中平巷与采区集中上山的联系区段集中平巷与采区集中上山的联系机轨双岩巷布置 机轨双岩巷布置优缺点 利于上、下区段同采, 分层同采,生产能力大; 岩石工程量大,准备时 间长。 机轨双岩巷布置适用 煤层

4、数多,生产时间长,煤巷难以维护。 (淮南实例) 双岩巷不同标高布置双岩巷不同标高布置 布置方式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各分煤层超前平巷平石门3 平石门 溜煤眼运输上山1; 各分煤层超前平巷平石门4 平石门 轨道上山 2双岩巷相同标高布置双岩巷相同标高布置 布置方式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各分煤层超前平巷平石门3平石门和溜 煤眼运输上山1; 各分煤层超前平巷4 平石门 轨道 上山 2 机轨合一巷布置机轨合一巷布置 机轨合一巷布置机轨合一巷布置胶带机和轨道布置在同一大断面岩巷内。胶带机和轨道布置在同一大断面岩巷内。 机轨合一巷优缺点机轨合一巷优缺点少一条岩巷,省工程量,易维护;设备集中,易管少一条岩巷,省工程

5、量,易维护;设备集中,易管 理;断面大,施工定向困难;中部车场轨道与输送机理;断面大,施工定向困难;中部车场轨道与输送机 交叉,交叉点施工复杂;上、下区段不能同采、通风交叉,交叉点施工复杂;上、下区段不能同采、通风 难解决。难解决。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煤层多,产量大的采区。当前应用较少。煤层多,产量大的采区。当前应用较少。机轨双煤巷布置 机轨双煤巷布置机轨双煤巷布置运输集中巷和轨道集中巷均置于下部薄及中厚煤运输集中巷和轨道集中巷均置于下部薄及中厚煤 层中层中。 机轨合一巷优缺点机轨合一巷优缺点 岩巷工程量小,掘进速度快,缩短准备时间;岩巷工程量小,掘进速度快,缩短准备时间; 利于上、下区段回采,

6、分层回采;利于上、下区段回采,分层回采; 受采动影响大,维护量大。受采动影响大,维护量大。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煤层多,产煤层多,产 量大的采区量大的采区 。当前应用。当前应用 较少。较少。第二节 采(盘)区上下山布置 采区上山的位置选择采区上山的位置选择 采区上山数目及其相对位置采区上山数目及其相对位置 采区上(下)山的运输采区上(下)山的运输 采区上山的位置选择采区上山的位置选择 煤层上山特点 掘进速度快,联络巷工程少,费用低; 超前探煤作用;当变 化时,坡度对输送机不利; 需留煤柱保护; 上山围岩是煤和 软岩;维护条件差; 上山与平巷的层面交叉,多开绕道工程; 受采动影响煤层上山 改善维

7、护状况的技术措施:避免两侧采面同时接近上山;煤柱越宽,采动影响越小; 薄 30 m 厚3040 m; 采用可缩性支护。 适用条件单一薄及中厚煤层采区,服务年限短;采两个分层的单一厚煤 层采区,煤及围岩稳定;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下部有维护条 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服务时间短的专用通风或运煤上山。 岩石上山 岩石上山布置: 岩性要求 布置于煤层底板稳定的岩层中,避免构造破坏;层 间距要求(h);距煤层1020 m。 岩石上山优点和缺点: 维护费用低;煤损少。可跨上山采,加大采面连续推进长度; 生产系统可靠,通风条件好,易封闭采空区,防自燃有利;不 受煤层倾角影响,可定向按坡度取直掘进;能合理处理上

8、山与 平巷的平面或立面相交工程,绕道工程量小。岩石工程量大; 岩石上山适用条件岩石上山适用条件 单一厚煤层(单一厚煤层( 3 3个分层),或近距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服务个分层),或近距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服务 年限年限 3 3年以上;年以上; 岩石施工能力强;岩石施工能力强; 煤层底板岩层较稳定,无煤层底板岩层较稳定,无 承压水。承压水。上山的层位与坡度上山的层位与坡度 层位层位 对于联合布置采区,一般将上(下)山置于下部稳定的煤层对于联合布置采区,一般将上(下)山置于下部稳定的煤层 或底板岩石中,或底板岩石中,主要原因为:能适应煤层下行开采顺序主要原因为:能适应煤层下行开采顺序 ;提高采出率

9、,煤损少;提高采出率,煤损少;采区生产系统可靠,易维护采区生产系统可靠,易维护 。 特殊条件下,将上山置于煤层群的中部或上部,特殊条件下,将上山置于煤层群的中部或上部,可能的原可能的原 因为:下部煤层底板接近富含水层,或底板岩石松软因为:下部煤层底板接近富含水层,或底板岩石松软 ,且很厚,不易维护。,且很厚,不易维护。 上山的倾角(坡度)上山的倾角(坡度) 一般与煤层倾角一致;当一般与煤层倾角一致;当 有变化时,力求使上山保持固定坡有变化时,力求使上山保持固定坡 度;为满足运输要求,岩石上山可穿层布置:度;为满足运输要求,岩石上山可穿层布置: 当当 15152020 时,时,“ “运输上山运输

10、上山” ”调为调为1515 ,胶带机;,胶带机;20203030 时,时, “ “运输上山运输上山” ”调为调为3030 ,煤自溜。,煤自溜。采区上山数目及相对位置采区上山数目及相对位置 采区上山至少两条:轨道上山进风、辅助运输;运输上 山运煤,回风 。上山数目 在下述条件下增加上山数目 生产能力大的厚煤层采区,或煤层群集中联合准备的采区; 生产能力大,瓦斯涌出量大和水大的采区(下山采区); 生产能力大,常出现上、下区段同采的采区。增设通风上山 。 “运上”、“轨上”均置于底板岩石中,需探明煤层情况,提前 掘进煤层内的采区上山。 采用特采技术(如水砂充填)需设充填管道或泄水的采区。 上山布置类

11、型上山布置类型 双煤上山 双上山置于下部薄及中厚稳定煤 层中; 走向间距2025m,两侧煤柱30 m。 适用:下部有薄及稳定的中厚煤层;单一薄及中厚煤层。 一煤一岩上山一煤一岩上山 轨上沿煤层顶板布置;运上沿底板轨上沿煤层顶板布置;运上沿底板 岩层布置岩层布置; ; 上山错距:上山错距: 运上距煤层运上距煤层1010 12 m12 m 运上、轨上走向距运上、轨上走向距20 m20 m 。适用:生产能力小、服务年限短的采区。(t5a) 双岩上山双岩上山 两条上山置于底板岩石中轨道上山 距煤层810 m;(图b) 运输上山距煤层1214 m;走向间 距:2025 m。适用:开采单一厚煤层采区;煤层

12、群 最下一层为厚煤层; CH4小的联合布 置采区普遍采用。 双岩一煤上山双岩一煤上山 走向间距1-3和 3-2为1015 m 层位上:1距煤层810m,2距煤 层1214 m ,3沿煤顶(图d) 双岩一煤上山双岩一煤上山适用:开采煤层数目 多,厚度大,储量丰 富的采区;瓦斯、水 大的采区。(图d) 三三 岩上山岩上山 三岩上山均置于底板岩层中; 走向间距:1015m; 层位上1 和 3同层位,2低24m。适用:煤层多,储量丰富,瓦斯大、水大的采区。采区边界上山采区边界上山 在采区边界设12条边界上山; 瓦斯大,采用Z、Y型通风时,两条需设回风边界上山 ; 往复式开采,不沿空留巷,区段煤柱护巷的

13、往复式开采 ,要求采区一翼开掘两条上山。采区上(下)山运输 采区上(下)山担负采区的煤、矸、物料等运输;通风行 人、管线的通道。采区上(下)山采区上(下)山任务任务近水平、缓倾和倾斜煤层运输上山中的运输设备类型近水平、缓倾和倾斜煤层运输上山中的运输设备类型 胶带输送机胶带输送机优点:运输可靠,费用低;运距长。一般一部胶带输送机 运距可达300-500 m;功率大的可达500-1000 m;新型 胶带机:适于=28。 适用: 上山(向下运煤);下山(向上运煤)7 刮板输送机刮板输送机 型号:下链式;上链式。下链式;上链式。 适应角度:向下运可达1828。 阻力小,耗电低,能力大,事故少,易维护;

14、下链式刮板 机:适用,原则防滑装置;适用范围大;运费略高于 胶带机,运输可靠。 自溜运输自溜运输 煤层或上山的 3时,均采用自溜; 对2的煤层,将上山置于底板岩石中,增大上山角度, =(303)、实现自溜; 搪瓷溜槽: ,可自溜; 铸石溜槽:铁板溜槽,砼溜槽等,=30。 绞车或无极绳牵引矿车运输 生产能力小;运输不连续(间断式)、影响生产; 适用:轨道600mm,900mm与全矿大巷巷道轨距一致; 矿车:1t、1.5t、3.0t、5.0t; 绞车:视上山、长度、生产任务等选用。 滚筒直径(m)绳长(m)1.26001.68002.010002.51200绞车绞车滚筒直径与绳长滚筒直径与绳长第三节 采区(盘区)参数 采区倾斜长度采区倾斜长度 采区走向长度采区走向长度 采区生产能力采区生产能力 采区采出率及采区煤柱尺寸采区采出率及采区煤柱尺寸采区倾斜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