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水工建筑物简介*1一、工程概况 二、主要水工建筑物及投产后的运行情况 三、水工建筑物运行的特点 四、防洪度汛*2一、工程概况l地理位置l装机容量l工程投资l建设过程Date3地理位置175公里57公里180公里Date4装机容量l装机容量180(6x30) 万千瓦l设计年发电量31.60 亿千瓦时l设计年抽水电量42.86 亿千瓦时l设计综合效率73%l实际综合效率接近80%Date5工程投资¥ 静态投资: 45.4亿元¥ 动态投资:73.8亿元¥ 单位kW:4100元¥ 实际投资:约 64亿元¥ 单位kW:3600元Date6投资比例Date7建设过程1992年6月电站前期准备 工程 1993年4月主要承建单位 进点 1994年3月1日工程施工正式开始 1998年9月30日 1号机组投入试生产 2000年12月25日6号机组投入试 生产Date8二、主要水工建筑物 及投产后的运行情况Date9枢纽布置上水库输水系统l地下厂房l开关站下水库Date10枢纽布置剖面图上水库开关站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Date11上水库水工建筑物及投产后的运行情况Date12l上水库位于山河港左岸山顶的一块沟源 洼地,有一座主坝、四座副坝所围成。
l上库有两座山,靠近电站展览大厅后侧 的叫天荒坪,海拔高程EL930.19l上库对岸那座山叫搁天岭,海拔高程 EL973.01Date13l上库于1993年6月20日开始动工,1997 年8月12日全面完工l上库土建部分的开挖和填筑由水电五局 承担,沥青混凝土防渗护面工程由德国 Strabag公司承担l整个上库由一座主坝和4座副坝组成, 其中主坝为土石坝,4座副坝分别是土 石坝1座、堆石坝1座、土坝2座l上库环库公路海拔高程在EL908.30左右 ,坝顶宽8m,主坝最大坝高72m,环库 公路全长2315m Date14l上库设计最高运行水位为EL905.2,相 应库容919.2万m3;l设计最低蓄水位即死水位EL863,相应 库容37.97 万m3;l发电库容676.76 万m3,事故备用库容 125.32万m3;l上库最大工作深度42.2m,正常工作时 日变幅34m Date15905.2876.783 869.02 865.51 863总库容:919.2万方发电库容676.76万方事故备用125.32万方 渗漏供水备用49.13万方 潘村水库补水30万方 死库容37.97万方Date16Date17上库防渗 l上库防渗的必要性由于天荒坪上库无任何天然迳流补 给,水全部都是由下库抽上去的,所以 上库的水就显得特别珍贵,与那些有天 然迳流补给的上库相比较,天荒坪上库 的防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
Date18上库防渗的措施 l进出水口附近的岩质岸坡采用喷砼护面 ; l进出水口前部分库底采用砼护底防渗; l库岸和库底均采用沥青砼防渗护面进行 防渗 Date19l沥青混凝土防渗护面项目是通过国际招标由德 国斯特拉堡公司中标,该项目于1995年8月1日 进点,1997年8月12日完工 l沥青砼防渗护面自下而上分别由整平胶 结层、防渗层和沥青玛蒂脂封闭层等组 成,其中整平胶结层的厚度在库岸为 10cm、库底为8cm,防渗层的厚度无论 在库底还是库岸均为10cm,在护面的正 、反弧部位增设了5cm厚的防渗加厚层和 一层聚脂网格,最表面的沥青玛蒂脂封 闭保护层的厚度为2mm,它主要是对下 面的沥青护面起到一个保护和延迟老化 的作用 Date20l整个上库的沥青混凝土防渗护面面积 28.5万m2,由主坝、北副坝、西副坝和 西南副坝五座坝体、库岸和库底围成Date21l 为汇集库岸和库底来的渗漏水和地下 水,消减防渗护面底部在库水位骤降时 的扬压力,防止防渗护面遭顶托破坏, 上库防渗护面下设置了完善的排水系统 :(1)防渗护面下部设置有厚60cm~ 90cm的碎石排水垫层,将渗水流向排 水观测廊道;(2)在排水垫层内布置 有排水管,为PVC/REP复合管,内径 20cm,纵横间距均为25m,直管两端接 入排水观测廊道及截水墙内;(3)沿 库底周边布置排水观测廊道,排水观测 廊道是库底排水的引出环节,总长 1335m 。
Date22上水库投产后的运行情况l上库廊道的裂缝处理l沥青混凝土防渗护面的开裂 Date23上库廊道的裂缝处理 l上库整个环库盆底部设有城门洞型排水观测 和巡检廊道,廊道底板厚60cm,顶拱厚度也 是60cm,直墙厚70cml施工期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廊道除直墙部分 采用现场浇筑以外,顶拱采用场外预制、现 场安装的办法 l现在看来,尽管当时工期是提前了,但是给 现在的运行却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由于预 制顶拱与现场浇筑的直墙之间整体性不强, 不利于应力的传递 Date2470cm60cm150cmDate25l在顶拱出现纵缝,1至2毫米;l限裂设计,但不大于0.3mm;l特征是裂缝随水位的变化开合,还有加 大的趋势 Date26l上库蓄水后陆续发现廊道预制顶拱多处出 现细微的裂纹,为安全起见,电厂请中水 五局对其进行了钢结构支撑的加固,让钢 结构与廊道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l2001年初,武汉大学又在原钢结构的基础 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加固,旨在增加 钢结构与砼顶拱的整体性,改善廊道的受 力条件,增加廊道的安全系数加固以后 ,通过对测缝计监测资料的分析,裂缝的 开度未出现继续增大的趋势,有些甚至有 闭合的迹象,这说明廊道补强加固方案是 可行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Date27Date28Date29Date30Date31沥青混凝土防渗护面的开裂 l上水库于1997年10月6日利用施工供水系统开 始充水,到1998年1月22日水位达861.0m 1998年1月22日~1998年7月22日间上水库水位 保持在863.0m左右l1998年7月23日1#水泵水轮机开始动态调试向 上水库抽水,到9月5日上水库水位达到 890.02m9月6日~9月16日上水库水位保持在 889.5m左右 Date32l9月17日上水库开始放水,9月19日水库放空 ,水位下降速率19.36m/d检查发现一条长 约40cm,宽约5mm,深约5cm的裂缝(取编 号为0#),未裂穿防渗层l0#称之为第一次裂缝l第二次开裂:1998年9月29日,很大的裂缝 ,呈雁形分布,形成错台,拉裂迹象十 分明显,最大的开度有2~3cm,错台 1cm,最长有15米,从这后,每年一次放空 ,一直到2001年,一共放空了五次l处理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左右 Date33l事故分析:由于设计考虑不周,有一块区域 处理不彻底,蓄水后在很大的水压下,基础 形成不均匀的沉降,导致沥青混凝土拉开l造成的损失:水位不能到设计水位多次的修补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现在还得为上库的运行提心吊胆,加强 观测.l像这种缺陷现在是花多少钱都无法补救的, 在工程建设中最怕的就是存在这种缺陷,不 过现在随着蓄水时间的延长,库底的固结也 接近尾声了,库底再次出现裂缝的可能性还 是有,但次数将越来越少了。
Date34输水系统平均长度1428米 平均水头570米 L/H值为2.5 上库下库主管 2 长度 882m 内径 7m 尾水隧洞 6 229.3-246.6m 4.4米 支洞 6 229.9- 314.7m 3.2—2m Date35Date36Date37Date38输水系统 l该系统包括两条内径为7m,中心距为59.54m ,倾角为58°的衬砌式钢筋砼高压斜井;l斜井上弯段中心高程为830.71m,下平段中心 高程为227.5m,从上弯段到下平段中心线长 度为743.07m;l两条高压斜井通过钢筋砼岔管各接三根内径 由3.2m渐变为2.2m的高压钢管将水引进水轮/ 水泵机组即所谓的一洞三机、两个形成相同 的水力单元;Date39l每个水力单元由上库进/出水口、闸门井后的 上平段、上弯段、斜井、岔管和高压钢管组 成,除高压钢管外,其余均为钢筋砼结构, 每台机组下游布置有一直径为 4.4m尾水隧洞 ;l整条输水系统平均总长度为1428m,平均发 电水头约570m左右,即L/H≈2.5,这个比值 对于一个抽水蓄能电站而言,其地形条件是 相当优越的,斜井上覆山体厚约100-300m;l在施工期,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在上游输水 道不同高程共布置有5#、6#、7#、8#施 工支洞,在地下洞室施工过程中,同样在不 同高程也布置有1#、2#、3#、4#施工支洞。
Date40投产后的运行情况2004年7月29日,6#支洞出现大量涌水Date41地下厂房洞室群尾水闸门洞主变室主厂房Date42l天荒坪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由主、副厂 房、主变洞、母线洞和尾水闸门洞、进 厂交通洞、500KV电缆竖井等组成Date43Date44Date45Date46l主副厂房长200.7m,宽21m,高47.53m ,发电机层地面高程EL239.0,距离中 控楼350平台高差约111m,距下库水平 距离约200ml为使厂房主要洞室内部干燥,运行安全 ,除在洞室内部设置吊顶、防潮墙等措 施外,更重要的是在地下厂房周围设置 了良好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由在地 下厂房洞室群上方及四周布置的井字形 排水廊道、在岩壁上设置大量排水孔以 及设置自流排水洞等三大部分组成Date47Date48下水库及投产后的运行情况Date49l下库挡水建筑物为钢筋砼面板堆石坝l于1993年9月开始基础开挖,至1997年6 月27日面板砼全部浇筑完毕,1998年2 月11日首次蓄水 Date50Date51Date52Date53l下水库大坝坝顶宽度为8m,坝顶海拔 高程EL350.2,上游坝坡坡比为1:1.4; 下游坝坡布置有上坝公路,平均坝坡坡 比为1:1.503;坝体横断面最大底宽为 280m,最大坝高为92m,下库坝顶长 233.55m。
l混凝土面板厚度按T=0.3+0.0024H(m), 这样一个变厚公式顶部厚30cm,底 部厚50.9cm,式中H为计算断面至面板 顶部的垂直高差,单位为m,面板之间 设置垂直缝,全部等距12m,即面板宽 度为12m,共19块面板Date54l溢洪道属岸边开敞式侧槽溢洪道,布置 在面板堆石坝的左岸坝头l溢洪道侧堰长60m,堰顶高程344.5m, 堰面为WES曲线Date55下库区的水文和气象l下库坝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24.2Km2, 流域平均宽度3.23Km,河道长度 7.83Km,天然坡降5.5%,多年平均迳 流量2450万m3/年,即0.77 m3/s, 多年平 均气温13.4℃,多年平均降雨量 1846.4mm,多年平均降雨天数168.7天 Date56下库的泄洪设施 l下库坝体左右岸各埋有一直径1m的钢管,分 别称作左岸供水放空洞和右岸放空洞l左岸供水放空洞中心高程为EL288.9,其主要 功能是夏季向下游供水,同时也可排放多余 的入库径流,即发生洪水时开启该放空洞进 行洪水预泄l右岸放空洞的主要功能为放空下库之用,当 水位降至EL288.9时,开启该洞排水,右岸放 空洞进水口中心高程为EL284,下库施工期 间,右岸放空洞即为导流洞。
Date57开关站及3.29滑坡体Date58开关站l500kv开关站位于下库进出水口的上方 ,开关站场地尺寸宽35x长208m,系从 山体边坡中开挖而成,建基面高程 350.2ml边坡上部高程500m有上下库连接公路 l此处自然地形坡度35~500,局部见陡坎、 陡崖Date59l1996年3月10日凌晨,高程500m公路以 下的开关站边坡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 方量6.2万m3Date603.29滑坡体l1996年3月29日早7点,在下库坝上游左 岸0+480~0+620范围内发生了山体滑坡 l总土石方量30万方,山体潜在滑坡方量 在80万方l滑坡面平面投影呈长舌状,宽120~140 米,长约260米,滑坡最大铅垂厚度30 米Date61l事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