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春望》教学设计2篇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503667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春望》教学设计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春望》教学设计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春望》教学设计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春望》教学设计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春望》教学设计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春望》教学设计2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春望教学设计 2作者: 加入日期:08-08-16 春 望杜甫广东省普侨区中学 袁运成一、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2、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语 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

2、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诗。 二、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 “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 。二月, “李光粥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 , “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 X()及安庆绪战于武功, 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 , “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 , “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 丰仓,败之”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 “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 , ”安守 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 。整

3、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三、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写春天的长安城的败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高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 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 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

4、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 坠泪惊心。前四句诗人俯仰瞻观,由近而远,由远而近,从城到山河,由满城草木到花鸟。感情 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 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 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亲人的惨威之象,眼望 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 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四、问

5、题探究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 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 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 “溅” “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 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 “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 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6、?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 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 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 “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 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4、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 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 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

7、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 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 ,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 丛生吗? 5、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 “恨别 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 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明确:前四句抒发了

8、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 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 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7、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 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五、学生朗读、背诵这首诗。六、总结春望集国优、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读后让人百感交集。诗人借景抒情,言为 心声,真切动人的玑珠般的词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

9、,情景兼具而 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 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完成课后练习题。 春望教案 3作者: 加入日期:08-08-16 春望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 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 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一首诗春望 中小学教育

10、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 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 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 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

11、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 沉痛悲苦之情。 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 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国破山河在” ,山河依旧,世事全非, 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 。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 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睹物伤 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 ,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 “家书抵万金” ,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 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