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490136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儿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儿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儿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儿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心理障碍儿童心理障碍咨询与心理治疗咨询与心理治疗一、儿童心理发育的九大敏感期一、儿童心理发育的九大敏感期根据蒙特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 : n语言敏感期(0至6岁) n秩序敏感期(2至4岁) n感官敏感期(0至6岁) n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至4岁) n动作敏感期(0至6岁) n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 n书写敏感期(3.5至4.5岁) n阅读敏感期(4.5至5.5岁) n文化敏感期(6至9岁) 二、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特点二、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特点n特殊性:大部分为独生子女n广泛性:儿童是人生的起点, 贯穿人的一生; 涉及每一个家庭n严重性:介绍几组调研数据三、临床

2、心理科常见问题简介三、临床心理科常见问题简介(一)以行为问题为主的:1.进食问题2.口吃3.遗尿4.儿童孤独症5.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特点(二)情绪情感问题:1.重点儿童抑郁症,2.儿童强迫症、3.儿童焦虑症(三)学习问题:1.智力问题:2.非智力问题:( (一一) )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 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高峰发病年龄为8一 10岁。据国外文献报道,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一 10%,男童多于女童,二者的比例从3:1到9:1。国 内各地区的调查结果尚不一致,从北京、上海等地的 调查结果来看,患病率约为3一13%,男性儿童的患 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3、。临床表现 :有以下一些明显特征, 1、活动过度:开始幼儿期,学龄期更明显2、注意力涣散: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暂,极易因环境影响而分散注意力。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因而对老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作业听不清楚,做作业时常遗漏、出错,而且拖拖拉拉,边做过玩,随便涂改,粗心大意。症状较重的患儿对任何活动都不能集中注意;较轻的患儿对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电视、听故事等能集中注意。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n 由于情绪不稳定,缺乏克制力,多动症儿童表现得较幼稚任性,他们要什么立刻就得满足,对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分,掷物伤人,喊叫哭闹,脾气暴躁 冲动行事,不顾危险和后果,甚至发生严重事故。4 4、品行不端、品行不端 ,适应不良

4、,适应不良n多动症儿童常伴有各种品行问题,如不守纪律,说谎,挑起殴斗,惹是生非,小偷小摸,游荡在外不上学、不归家等。n 在社会适应方面,患儿往往与人相处不融洽,不讲礼貌,不谦让,欺侮弱小,干扰他人,因而朋友较少,较孤独。病因分析1、遗传因素:1)患儿父母的精神病患病率较高;2)患儿的亲属在儿童 期有类似多动症病史的常见;3)单卵双生儿多动症同病率达100% 。遗传方式可能是多基因遗传或单基因遗传。2、轻微脑损伤:过去认为分娩时窒息、产伤及婴幼儿期脑损伤是 引起多动症的重要原因,但病理解剖学的研究证实,多动症患儿 有脑损伤史者只占少部分。3、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父母性情急躁,教育方法不一致

5、,与发生及加重有关。 2)学校因素:学校的功课负担过重,教室过于拥挤,教师教育方式及处 理问题不当等。(二)、学习困难(二)、学习困难n 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贪玩,听课及做作业质量相当差,给学习带来困难,学习成绩欠佳。部分多动症儿童有某种认知功能障碍,如临摹图画、阅读、拼音及书写障碍;存有视觉运动功能障碍(左右分不清,将“6”读成“9”,把“b”看成“d”)或空间定位障碍(文字倒读、写反字等);另外,多动症儿童往往不认真思考便急忙发表意见,因认识肤浅而欠完整,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患儿在接球、独脚跳或伸手取杯子、扣衣纽、系鞋带时, 动作较笨拙。在做游戏、写字或画画时,

6、也可看出精细动作不协 调。大约有50%的患儿在进行指指、指鼻和翻手实验试验时出现共 济失调;或一手拇指接触其他手指时,另一手出现联带运动;有的 患儿存在两点辨别觉和图形觉障碍,两侧肌健反射不等。称之为 “软体征”。脑电图:约50%60%患儿有轻度到中度异常,而正常对照组 脑电图异常率仅为10一15%。(三)、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三)、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四)儿童抑郁症(四)儿童抑郁症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大多8岁上,女孩多见。n 1、临床表现n 情绪抑郁是抑郁症的最主要症状,伴有自责自罪。可有下列 情绪障碍:易激惹、敏感、哭闹、违拗,好发脾气,不安,厌 倦,孤独,认为自己笨拙、愚蠢、丑陋、无价值

7、;对周围的事 情不感兴趣,退缩,自我压抑,缺乏愉快感;可有自暴自弃, 愤满感、受迫害感,想独自离家到很远的地方去;有些患儿表 面上情绪淡漠,内心抑郁体验强烈而深刻。个别患儿甚至出现 自残、自杀企图或行为。n行为障碍:主要为多动、攻击性增强,恐学、 逃学,学业不良,甚至违法犯罪。n 多种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疲 惫少力,胸闷气促,心悸肉跳,头痛胃病,周 身不适,遗尿遗粪等。2. 儿童抑郁症分为三种亚型1)、遗尿性抑郁:为郁郁不乐,幼稚,哭泣,敌意及好攻击。 2)、恐怖性抑郁:表现为易激惹,哭泣和紧张,很少呈现典型的抑郁症状。 3)、单纯性抑郁或情绪障碍:表现为哭泣,易激惹,发脾气,睡眠

8、障碍,有些儿童还有严重的反社会行为。3.按临床表现分为三类:n1)、急性抑郁:病前常有明显的精神诱因。如父母突 然死亡,意外灾害,突患重病(离父母)住院治疗 等。这类儿童病前精神正常,仅在精神诱因出现后 才突然呈现明显的抑郁症状。n 2)、慢性抑郁:常有多次与父母分离的历史,或其 他精神创伤史,但并没有突然的重大的诱发因素。 这类儿童病前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佳,抑郁呈逐渐发 生,表现有明显的抑郁情感及与抑郁相伴的其他特 征。n3)、隐匿性抑郁。抑郁情绪隐匿,多表现为 其他方面的困难,如多动、好攻击、青少年 违法等行为障碍;学习困难,以及头痛。腹 痛;食欲不振、大小便失禁等心身问题。经过 详细的询问

9、,才可发现其抑郁情绪。有的患 儿可能周期性出现抑郁状态。4.行为问题与抑郁并发的鉴别1)、一般情况下,抑郁症患儿的行为问题 多见于抑郁症状之后,且较轻微;2)、行为问题儿童如果出现抑郁症状,大 多发生于行为问题之后,抑郁症状较轻。3)、区分困难时,可用以下方法鉴别:对 疑为儿童抑郁症者,服用抗抑郁剂治疗。儿童抑郁症的治疗1、消除病因:包括外部环境和家庭内部关系 2、药物治疗:5-TH重吸收抑制剂 3、心理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辅助以放松治疗( (五五) )儿童强迫症儿童强迫症1、 临床表现强迫观念表现为反覆出现多种毫无意义的 想法或印象。如 有的患儿反证考虑一些毫无 意义的事情(一把椅子

10、为什么有因条腿等)或 错误的概念,明知不对,却无法克服。儿童强迫症的主要特征n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n发病10岁前多见,男性多子女性。 n有明显诱因的占半数,2/3患儿起病缓慢。n智力水平一般或超过一般。1、 临床表现n强迫观念表现为反覆出现多种毫无意义的想 法或印象。如 有的患儿反证考虑一些毫无意 义的事情(一把椅子为什么有因条腿等)或错 误的概念,明知不对,却无法克服。强迫行为的表现包括:n强迫性洗手,一天可达十几次,一次 持续十几分钟。n强迫性计数,如一遍又一遍地数课本 或其他图书上人和物的数目,反覆数自已走了多少级台阶等。n强迫性自我检查,例如反覆检查自已 的衣服鞋袜是否放整齐

11、。n有的患儿表现为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 n其他强迫行为。 n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分别出 现。强迫症状常干扰患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并干 扰正常的人际交往,患儿对此十分苦恼,但无法摆 脱。n 可有明显的焦虑情绪,若强行控制其强迫症状, 则焦虑情绪会更加严重。2病因分析1.精神创伤,精神紧张,躯体疾病,以及环境的 重大变迁等生活事件,对诱发本病有重要作用。2. 先天素质不良,具有谨慎、胆小,害羞、呆板 、思考问题过多等性格特点。教育方法不当,如 过于严格、苛求,作息制度过于刻板化等诱发因 素。3. 家族史调查表明,患儿的父亲或母亲常有性格 不良或强迫性素质,有的还有其他精神异常3咨询

12、与治疗n强迫症与正常儿童的强迫现象区别开来。正常的 7一8岁儿童也可出现强迫现象,如反覆玩弄手指 ,摇头,走路时喜欢反覆数栏杆、触摸路旁的灯 柱、踩路沿走等。n 只有在呆板机械的强迫行为个人无法克制,并 对正常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构成不良影响的时 候,才可考虑是否属于病理现象。n 还应注意,一些儿童期严重的强迫现象是儿童 焦虑症的继发症状,而非强迫症。典型案例介绍n某女,5岁,城市独生女,幼儿园大班;n以“反复检查不洁物品、过分要求清洁三月”为主诉 前来咨询。(儿童强迫症)n 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性格特点n 治疗:心理治疗为主:认知-行为疗法(充分利用 幼儿的好胜心、表现欲以及渴望被

13、他人认可和喜爱 的愿望)建立在对患儿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六六) ) 学习困难问题学习困难问题1、 智力问题:智力结构评价2、 非智力问题:学习兴趣、阅读习惯、家 庭环境、父母文化水平、学习方法。3、 临床心理科统计:84%为非智力因素,主 要为缺乏学习兴趣、家庭环境影响、学习 方法不当。与心理障碍有关的学习问题与心理障碍有关的学习问题n调查结果显示,居于前5位的心理问题是: 1)厌学问题; 2)学业失败; 3)注意力障碍; 4)学习过渡焦虑; 5)恐学症;n案例介绍n 以躯体症状为主的学业成绩不良:某女,8岁, 农村;主诉:课堂上反复出现头痛、视物不清三个 月n 病史追溯:发病全过程的情景、地点、见证人、 症状与行为的吻合情况等。n 治疗:心理暗示为主n 从认知上理解和接纳学习的内涵 结束语n心理学是很有挑战性的科学n心理学为个人发展提供了空间:多 n 种技能的施展n更多的临床心理学知识的普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