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2007)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489843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2007)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复习(2007)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复习(2007)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复习(2007)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复习(2007)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20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2007)(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题 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识图题油气生成理论简述有机质成烃演化的阶段性及主要特征。 说明下图为石油地质学的哪个理论?论述其主要内容。 论述干酪根晚期生油理论的主要(中心)内容。 试从生油母质类型、油气生成的阶段等方面论述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烃理论的基本要点。 石油是沉积物中不溶有机质干酪根在成岩作用 晚期经过热降解而生成的,是烃类的一个新生过程 。有机质向烃类转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成岩作用阶段未成熟阶段 深成作用阶段成熟阶段:生油主带和凝析 油和湿气带 准变质作用阶段过成熟阶段 每个阶段包括:地质条件有机质演化特征产物及特征主要鉴别指标:Ro 生油的地质环境论述有机质生油的地质环境。

2、论述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 试述油气生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有利生油的岩相古地理环境。 试述油气生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有利生油的大地构造条件。 晚期生油理论认为:油气生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有机质并能保存下来;一是要有足够 的热量保证有机质转化为油气。 大地构造环境 三种构造环境:过补偿 水体变浅欠补偿 水体变深补偿 保持一定水体深度为了确保有机质不断堆积、长期处于还原环境,并提供足够的热能供有机质热解需要,地壳必须有一个长期持续下沉,以及沉积物得到相应补偿的构造环境。只有盆地的下降速度与沉积速度大致相当时有机质才有可能大量堆积和保存,才有利于有机质转化为油气。 板块的边

3、缘活动带 板块内部的裂谷、坳陷 造山带的前陆盆地、山 间盆地。岩相古地理环境 海相环境:滨海浅海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 阳光、温度适宜,生物繁盛,并接 受河流搬运来的大量陆源有机质,有机 质异常丰富的聚集。有机质的大量存在 ,消耗水中的氧,形成还原环境,保证 了剩余有机质和新补充的有机质免受分 解破坏。 大陆架上的泻湖、海湾以 及闭塞的深海盆地等也是良好 的低能还原环境,既有利于有 机质的堆积,又有利于有机质 的保存,是良好的生油区。 评价生油岩的主要方法及常用指标有机质的丰度:有机碳、氯仿沥青“A”、 总烃。有机质的类型:化学分析法,采用H/C 和O/C原子比绘制相关图,即范氏图( Van K

4、revelen图)来判断;热解资料的氢 指数和氧指数;有机质的显微组分来确定 。有机质的成熟度:镜质体反射、孢粉和 干酪根颜色、岩石热解资料、正烷烃奇偶 优势来确。 碎屑岩储集层和碳酸盐岩储集层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比,由于其化学性质不稳定 ,容易遭受剧烈的次生变化,通常经受更为复杂的 沉积环境及沉积后的变化。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的粒间孔隙为 主。包括:粒间孔隙 特大孔隙 铸模孔隙 组分内 孔隙 裂缝。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原生孔隙类型包括:粒间孔隙 、生物体腔孔隙、生物骨架孔隙、生物钻孔孔隙、 鸟眼孔隙;次生孔隙类型包括:晶间孔隙、角砾孔 隙、溶蚀孔隙(包括粒内溶孔或溶模孔、粒间溶孔 、晶间

5、溶孔、岩溶溶孔洞)和裂缝。碎屑岩储集层储油物性的因素有; 沉积作用是影响砂岩 储层原生孔隙发育的因素,矿物成分:。岩石结构:包括大 小、分选、磨圆、排列方式。杂基含量:。成岩后生 作用是对砂岩储层原生孔隙的改造及次生孔隙形成的因素,压实 作用结果使原生孔隙度降低;胶结作用使物性变差;溶解作用的 结果,改善储层物性。碳酸盐岩储集层分为三种类型:孔隙型储集层、溶蚀型储集 层和裂缝型储集层。 孔隙型储集层以原生和次生的粒间孔隙、生物骨架孔隙、晶 间孔隙等为主,主要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即颗粒的成分、分选、 磨圆和胶结物。 溶蚀型储集层以溶蚀孔、洞为主,其孔隙发育取决于岩石 本身的溶解度和地下水的溶蚀能力

6、。裂缝型储集层以构造裂缝为主,其孔隙发育程度取决于岩石 的性质和所受的构造应力的大小。断层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 封闭作用:取决于断层本身是否封闭和断层两盘岩性的接触关系。断层本身的封闭性决定于断层带的紧密程度,它与断层的性质、断层角砾岩和断层泥是否存在以及断层带中流体的情况有关。断层横向上是否封闭则取决于断距的大小及断层两盘岩性的接触关系。通道作用: 其结果是油气运移至浅处,若遇圈闭可形成次生油气藏;若无遮挡油气逸散至地面而散失。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所起的双重作用,作为通道输导流体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旦通道闭合或堵塞就成为良好的遮挡。但已经成为遮挡的断层,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再活动,成为油气运移的

7、通道。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有:压实作用: 热力作用: 烃类及非烃气体生成的作用: 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 扩散作用: 产生异常高压的原因及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压实作用: 热力作用: 烃类及非烃气体生成的作用: 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 异常高压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欠压实所造成的异常 高压,可以延缓孔隙流体的排出,如果流体的排出正好被推 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积极作用。异 常高压使更多的水较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压力下,有利于有 机质的热成熟,也是驱使油气进行初次运移的潜在动力。还 有利于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对油气的运移有利。若是非生油岩,异常高压起到封盖的作用。 油气初次运移的方式有那

8、些?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不外乎烃源岩中的孔隙系统、裂缝 系统、孔隙裂缝网络。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是压力差和浓度差,压力差包括正常压实和欠压实的异常高压。 对应于上述的动力因素,油气初次运移有三种方式:(1)“压实水流”模式,在正常压实作用下,油气溶解于水中,通过孔隙系统被压实出来; (2)“微裂缝排烃”模式,在异常高压作用下岩石产生微裂缝,通过微裂缝排出游离石油或天然气; (3)扩散作用,由浓度差驱动,通过孔隙和裂缝系统排 出烃。 二次运移的方向 油气二次运移的机理是:油气二次运移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浮力 、水动力和毛细管阻力差,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取决于这三个力的合力。 在含油气盆地中,如果在静水

9、条件下,油气主要沿着浮力方向运移, 在动水条件下,则沿着浮力和水动力的合力方向,所以油气二次运移总的来 说是垂直向上的,当受到遮挡时,则沿着上倾方向,而具体的运移路线又是 沿着各种通道的最小阻力方向。在沉积盆地中,生油区一般位于凹陷的最深处,与之相邻的斜坡和隆 起是二次运移的主要指向。而具体的运移路线又是沿着各种通道的最小阻力 方向,它受储层的岩性变化、地层不整合以及断层分布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 。因此,位于凹陷附近的隆起带及斜坡带,特别是长期继承性隆起带中良好 储层常常控制着油气的初始分布。因此这些位置即为盆地中的有利含油远景 区。构造运动常可使地层发生褶皱断裂,改变其原有产状,引起油气的再分

10、 布。掌握盆地构造现有格局和历史发展,可以预测油气的区域分布。油气藏形成条件论述大型油气田形成的石油地质特征。 论述怎样评价一个盆地的含油气远景。 根据油气藏形成的条件,论述大型油气藏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根据油气藏形成的条件,论述为什么三角洲沉积体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丰富的油气源条件:盆地中油气源是油气藏形成的首 要条件,油气源是否丰富取决于成烃拗陷的大小,烃源岩的成 烃条件和成烃演化史。要具有足够大的成烃拗陷,生油岩的面 积要大,厚度要厚;生油岩的质量要好,有机质丰度高,类型 好,要达到成熟。 要有良好的储集层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和传输条 件:储集层的储集物性好,孔隙结构好;要具备良

11、好的生、储 、盖组合形式,最佳的生油岩厚度,最佳的砂泥岩百分比。要大容积的有效圈闭:圈闭容积要大,形成时间要早, 距油源近,闭合高度要高,盖层封闭能力好。 要有良好的保存条件:构造运动不要太强烈或地下水活 动不活跃,保证圈闭容积不改变或不破坏,圈闭中的油气不受 氧化变质。 三角洲沉积体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源条件:三角洲体系能形成巨大体系的母岩。具大量有机质:具排烃条件: 储集条件:三角洲区分布多种良好的储集砂体和有利生储 盖组合。砂体类型多,储集条件好:具互层、指状交叉等有利生储盖组合: 圈闭条件:具多种类型的有效圈闭岩性油气藏发育:也可形成构造油气藏:有效性好: 盖层条件:三角洲区沼泽沉积

12、、分支间湾、前三角洲泥均 为良好盖层,保存条件较好。 盆地及油气分布控制因素中新生代以后,主要是表现为太平洋板块向西北的B型俯冲和印度 洋板块的向北挤压碰撞,以贺兰山龙门山衰牢山一线和大兴安岭太 行山武陵山一线为界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地区性的裂陷盆地 ,西部地区的挤压盆地 ,中部多旋回克拉通盆地。 大陆裂谷盆地是由于受到拉张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张性盆地。主要特 征: 。油气聚集类型主要有滚动背斜、抬斜断块、底辟及地层圈闭 。当后期受挤压或走滑压力作用可发育挤压背斜或雁列褶皱。 西部含油气盆地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主要是受到印度洋板块的向 北挤压碰撞,形成了碰撞前陆盆地和山间盆地。主要特征: 油气聚 集类型:以挤压背斜、逆冲断裂带等构造类型的油气聚集为主,斜坡地带 发育有岩性、不整合类型的地层圈闭。 : 中部多旋回克拉通盆地 :主要特征: 。圈闭类型:盆地边缘 为陡背斜,西部有逆断层圈闭,中央为缓背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