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职业病防治知识讲稿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488455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明职业病防治知识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光明职业病防治知识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光明职业病防治知识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光明职业病防治知识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光明职业病防治知识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明职业病防治知识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明职业病防治知识讲稿(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  主讲:黄先青 国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指导委员会  委员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委员会        委员 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主任医师   教授 0755-25597284 H主要内容主要内容l l法定职业病目录法定职业病目录l l有机溶剂:正己烷、苯、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正己烷、苯、三氯乙烯等l l重金属:铅、镉、铬等重金属:铅、镉、铬等l l噪声噪声l l粉尘粉尘l l常见行业职业病危害常见行业职业病危害什么是职业病?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过程中,

2、由生产 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异疾病。具有法定性:职业病范围和处理办法由国家统一制定和公 布。发现职业病必须向有关部门报告;病人享有相应的劳保待 遇和赔偿。(工伤:外伤、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与职业有关,但职业危害因素不是该病 的直接原因,是诸多因素之一。例:精细作业工人视力 低下,高温作业工人的高血压等。20022002年国家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年国家颁布的职业病目录: ( (绿色字为新增补的职业病绿色字为新增补的职业病) )一、尘肺 : 1、矽肺; 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 、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 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

3、; 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 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 断的其他尘肺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外照射亚急性 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 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 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8、放 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 ; 10、放射复合伤;11、根据职业性放射 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 他放射性损伤。 三、职业中毒:三、职业中毒: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 铅);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 化合物中毒;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铍 病;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 合

4、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磷 及其化合物中毒;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中毒;12、砷化氢中毒;13、氯气中 毒;14、二氧化硫中毒;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17、 偏二甲基肼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20、二硫化碳中 毒 ;21、硫化氢中毒;22、磷化氢、磷 化锌、磷化铝中毒 ;23、工业性氟病; 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四乙基 铅中毒 ;26、有机锡中毒;27、羰基镍 中毒;  28、苯中毒;29、甲苯中毒;30 、二甲苯中毒;31、正己烷中毒; 32、汽油中毒;33、一甲胺中毒;34、 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5、; 35、 二氯乙烷中毒;36、四氯化碳中毒;37、氯 乙烯中毒;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 中毒 ;40、氯丁二烯中毒;41、苯的氨基及 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2 、三硝基甲苯中毒;43、甲醇中毒 ;44、酚 中毒 ;45、五氯酚(钠)中毒;46、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酯中毒 ;48、丙烯酰胺中毒; 49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 50、有机磷农药中毒 ; 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52、杀虫脒中毒 ;53、溴甲烷中毒;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 毒;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56、根据职 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

6、断标准(总则)可以 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 5、手臂振动病。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1、炭疽 ; 2、森林脑炎;3、布氏杆菌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六、职业性皮肤病:1、接触性皮炎 ; 2、光敏性皮炎;3、电光性皮炎 ; 4、黑变病 ; 5、痤疮 ;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 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七、职业性眼病:七、职业性眼病:1、化学性

7、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 基甲苯白内障)。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噪声聋 ;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九、职业性肿瘤九、职业性肿瘤: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 3、苯所致白血病 ; 4、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十、其他职业病十、其他职业病  :1、金属烟热; 2、职业性哮喘 ;  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  4、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

8、人滑囊炎 。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也即职业病的病因,主要可分为化学 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职业损伤性 因素。 (一)化学因素: 外源性化学物质,如铅、汞、苯、氯、 一氧化碳、三氯乙烯、正己烷等; 生产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粉尘、硅酸盐 粉尘、金属粉尘、炭系粉尘、有机粉尘 、混合粉尘等。 (二)物理因素: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 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 射。 (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引起的职业性传染病, 昆虫和尾蚴引起的谷痒症、稻田皮炎; 生物蛋白质大量吸入引起发热;某些植 物引起支气管哮喘;一些水生动物的体 液能引起皮肤角质层特殊组分的溶解等 。 (四)职业损伤性因素

9、:精神紧张,劳动性疲劳,强迫性体 位,不合理工具,个别器官或系统的过 度紧张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 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 素。 近年来新出现的严重职业病中毒事故:苯中毒;正己烷中毒;二氯乙烷中 毒;三氯甲烷中毒;醋酸乙烯酯中毒; 三氯乙烯中毒和变态反应;二甲基甲酰 胺中毒等。“ “凡物皆有毒,只是量的凡物皆有毒,只是量的  多少多少” ”当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浓 度(强度)与作用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 ,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 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 象。例:喝酒(生活性);正己烷中毒 (职业

10、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l1、呼吸道:气体、蒸气、气溶胶(粉尘、烟 、雾)l2、皮肤:脂溶性(有机溶剂:苯、甲苯,有 机锡,四乙基铅等)水溶性(酸、碱。HF)个别金属:汞;某些气态毒物:氰化氢。l3、消化道:固体,粉尘。不良卫生习惯(从咽部进入消化道)“ “把老虎关起来把老虎关起来”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清洁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标准、通风、个 人防护、健康监护等。预防粉尘危害的八字经验:革、水、密、 风、护、管、教、查怎样预防有机溶剂职业中毒怎样预防有机溶剂职业中毒预防有机溶剂中毒的措施包括:工艺改革; 通风、排毒等工程措施和监测、监护等卫生保健 措施。对于工人个人:

11、重点防止吸入和皮肤污染, 及早发现职业健康损害。重点做好:(1)要通风;(2)要隔离;(3 )要防护;(4)讲卫生;(5)守规程;(6)少 加班;(7)要体检;(8)要观察。怎样预防三氯乙烯职业中毒怎样预防三氯乙烯职业中毒三氯乙烯(TCE)又称“三氯水”、“洗板水”,广泛用于电子、五 金等行业的清洗工艺,是近年来引起我市职业中毒最常见的有机溶 剂。毒性及临床表现:中等毒性,经呼吸道、皮肤吸收。短时间大 量吸入可致急性中毒,表现: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四 肢无力。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特点!患者处理:预防措施:(1)改进工艺(替代);(2)隔开;(3)个人防护 ;(4)禁轮换;(5)体检与

12、培训;(6)监测;(7)及早报告; (8)工伤保险。警示本车间使用三氯乙烯,可致剥脱性 皮炎等严重过敏反应,飞本车间工作人员严禁进入。警示1. 三氯乙烯可致剥脱性皮炎等严重过敏 反应;2.  有皮肤病、肝病和皮肤过敏史者严禁 从事本作业。3.一旦出现高、全身性皮疹等异表现, 立即脱离岗位,及时治疗并向当地卫生 行政部门报告。怎样预防正己烷职业中毒怎样预防正己烷职业中毒正己烷常用于印刷、电子等行业的清洁工艺,如清 洗印刷机械、液晶显示器、手表表面等。(白电油)毒性及临床表现:低毒,经呼吸道、皮肤吸收。周 围神经治疗康复:神经的修复和再生需要较长时间,一般 要半年以上,预后好。预防措施:

13、(1)改进工艺(酒精、异丙醇);(2 )隔开;(3)个人防护;(4)体检与培训;(5)监 测;(6)及早报告;(7)工伤保险。警示 1.正己烷(白电油)过量吸入能引起周围神 经损害; 2.正己烷使用场所必须保持良好通风,使用 人员应注意戴防毒口罩加强防护; 3.若有手脚麻木、两腿酸软、无力等周围神 经损害症状,应立即脱岗,及时治疗并向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怎样预防二氯乙烷职业中毒怎样预防二氯乙烷职业中毒二氯乙烷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可作为清 洗剂和粘合剂,在塑料玩具行业应用较为广泛 。l一、接触机会:粘合塑料玩具常可接触到二氯 乙烷。金虎牌“ABS514”、“3434”、“3435”溶剂 ,其

14、主要成分均为二氯乙烷,使用时应 特别注 意防护。l二、毒性及临床表现:二氯乙烷属高毒类溶剂 ,大量吸入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 精神错乱等“脑病”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甚 至死亡。早期类似“重感冒”,易被误诊、延误 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需引起警惕。 三、预防措施: (1)通风。 (2)体检和培训,有肝病、神经系统器质 性疾病、全身性皮肤病者严禁从事本工作 。 (3)及早报告。 (4)要监测。 (5)改进生产工艺。二氯乙烷使用场所警示牌: 警示 1、二氯乙烷具有神经毒性,过量吸入能引 起中毒性脑病; 2、二氯乙烷使用场所必须保持良好通风, 使用人员应注意戴防毒口罩加强防护; 3、若发现有头

15、痛、恶心、呕吐、抽搐等异 常表现,应立即脱离岗位,及时诊断并 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怎样预防三氯甲烷(哥罗仿)职业中毒怎样预防三氯甲烷(哥罗仿)职业中毒三氯甲烷别名氯仿,习惯称“哥罗仿”。 为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特殊气 味。三氯甲烷有较强的肝毒性,可直接损 害肝细胞,导致中毒性肝炎。 一、接触机会:三氯甲烷可作为粘合剂,如 电话机厂、喇叭配件厂用来粘合纸膜(音 膜)、一些工厂用来粘合有机玻璃等。二、毒性及临床表现:三氯甲烷中 等毒性,主要经呼吸道吸入,可致中毒 性肝损害,该病起病特点:高浓度吸入 三氯甲烷几天致几个月内,出现恶心、 呕吐、食欲减退、黄疸(眼黄、皮肤黄 ),严重者出现肝

16、昏迷。该病易被误诊 为“甲型肝炎”,需引起警惕。三、预防措施:(1)、通风。(2)、体检和培训。(3)、及早报告(4)、要监测。(5)、改进生产工艺。三氯甲烷使用场所警示牌: 警示1、三氯甲烷(氯仿)具有肝毒性,过量吸入可引起 中毒性肝病;2、氯仿使用场所必须保持良好通风,使用人员应 注意戴防毒口罩加强防护;3、若发现有恶心、呕吐、黄疸等异常表现者,应 立即脱离岗位治疗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怎样预防甲苯(天那水)职业中毒怎样预防甲苯(天那水)职业中毒甲苯,为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 液体,市面常见的“天那水”、“开油水”、“ 洗面奶”主要成分为甲苯。(1)、接触机会:甲苯可作为油漆、喷 漆、染料的稀释剂。使用甲苯的工种常见 的有喷油、丝印、印刷、清洗、粘胶、过 油等。(2)、进入途径:主要经呼吸道、皮 肤吸入,误服时可经胃肠道吸收。(3)、毒性及临床表现:甲苯属中等毒性 ,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可致急性中毒,主要 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 倦睡,严重者可致站立不稳、烦躁、抽搐以至 昏迷。长期吸入和接触甲苯,可出现头晕、头 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征,也 可引起慢性皮炎、流泪、结膜充血和慢性咽炎 等。(4)、预防措施:甲苯虽然有毒,但并不 可怕,只要认真落实好“预防有机溶剂中毒的措 施”,中毒事故完全可以避免。甲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