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植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473827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二 植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实验二 植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实验二 植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实验二 植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实验二 植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二 植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二 植物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二染色体组型分析 1、了解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原理及各项参数意 义。 2、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3、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绘制出染色体的 模式图。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 各种动植物的细胞中都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染 色体组型分析又称核型分析,就是分析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结构特点,并用表格、图示将 这些特点展示出来。 染色体的形态以有丝分裂中期最为显著,所以一 般都分析该时期染色体。染色体的特征包括染色 体数目、大小、着丝粒位置、次缢痕的有无及位 置、随体的有无及形态和大小、B染色体的有无 及数目等。近年来发展的染色体显带技术、原位 杂交技术,又为染色体增添了新的更精确的鉴别 特征。

2、着丝粒次缢痕随体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现代分类 学和进化理论的重要研究手段。(1)染色体组型分析反映了物种染色体水 平的整体特征,研究和比较物种的染色体 组型可以确定物种本身的遗传学特征,有 助于对物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判断和分析, 揭示遗传进化的过程和机制。(2)染色体组型分析也是分析生物染色体 数目和结构变异的基本手段,在染色体识 别与鉴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三、仪器与材料材料:植物细胞染色体的 照片或永久片(可由实 验一所得),本实验是 玉米根尖染色体照片。 器具:显微镜、测微尺、 毫米尺、镊子、剪刀、 绘图纸、圆规、铅笔等 。 四、实验说明染色体组型分析通常包括如下指标:1、染色体的

3、数目:一般以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准, 至少统计5-10个个体、30个以上细胞的染色体数 目为宜,在个体内出现不同数目时,则应如实记 录其变异幅度和各种数目的细胞数或百分比,而 以众数大于85%者为该种类的染色体数目。2、染色体绝对长度:以微米(m)表示,可在 显微镜下通过侧微尺测量,也可在放大的照片 上进行(后者更常用),然后按下面公式计算 :绝对长度值仅在某些情况下有价值,因为 在染色体制片中,预处理时间、染色体凝缩程 度、制片操作等都会影响绝对长度,所以,绝 对长度往往不稳定,而相对长度则是稳定的可 比较数值。3、相对长度:均以百分数表示,即:精确到0.01相对长度=4、染色体长度比:这是指

4、核型中最长染色体与 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即:这一数值在核型分析中是衡量核型不对称 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染色体长度比=5、臂比值:指长臂与短臂的长度比值,即:精确到0.01臂比值=6、着丝粒位置:根据臂比值可将染色体分成以下 几种类型:臂比值着丝粒位置缩写1.00正中部着丝粒(median point)M1.011.70中部着丝粒区(median region)m1.703.00亚中部着丝粒区(submedian region)sm3.017.00亚端部着丝粒区(subterminal region )st7.00以上端部着丝粒区(terminal region)t端部着丝粒(terminal p

5、oint)T7、次缢痕及随体次缢痕的有无及位置,随体的有无、形态和 大小都是重要的形态指标,也应仔细观察记载。 带随体的染色体用SAT标记。四、实验程序1、将打印好的图片上的每条染色体进行随机 编号。 2、测量每一条染色体的长臂、短臂长度( mm ,精确到0.01 ),自行制表。随体长 度不计入染色体长度,但需标注带随体染 色体的编号。 3、计算每一条染色体相对长度及臂比值。 4、根据测量数据,即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 值、次缢痕的有无及位置、随体的形状和 大小等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 5、根据图片编号及同源染色体配对情况,剪 下染色体,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染色体 ,一对一对地短臂向上、长臂向下,

6、各染 色体的着丝粒排在一条直线上,贴成一完 整的染色体组型图,再绘制出核型模式图 。性染色体或B染色体一律排在最后。此外,一些高等植物异源多倍体,如小 麦染色体组AABBDD,可先根据系统发育 的来源进行分组,然后各组按大小进行排 列。重要实验步骤: 在测量染色体长度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如果染 色体形态是直线,应用直尺测量;如果染色体形 态不规则,应用棉线按照染色体的形态进行测量 。实验注意事项 : 染色体对从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 色体的着丝粒排在一条直线上。 例如1、根据所测得结果填写下表,计算吊兰染色体组总长度。 染 色 体 编 号相对 长度 (% )短臂长臂全长臂比随体类型1 2 3 4 5 6 . . . n2、经测量分析,可将宽叶吊兰根尖的染色体进行配对。3、绘制吊兰核型模式图4、根据吊兰的染色体参数、核型及核型模式图分别见上表 、配对图和模式图。吊兰的14对染色体中,各种类型的染 色体分别有多少对,写出核型公式是K(2n)=2x=28=?M + ?m + ?sm + ?st + ?t + ?T。 本例核型公式K(2n)=2x=28=2m+24sm+2st。 2m+22sm+2sm(SAT)+2st作业 : 1、绘出玉米染色体核型图及模式图。 2、进行组型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