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病的防治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473490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病的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遗传病的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遗传病的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遗传病的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遗传病的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病的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病的防治(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章 遗传病的防治第一节 遗传病的预防减少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主要依赖预防措施。原发性预防:异常基因出现前的预防遗传性预防: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形成遗传前的预防一、原发性预防环境中人类遗传危害因素的监控增强人群对遗传危害因素的自我保护意识(一)环境中人类遗传危害因素及影响环境中人类遗传危害因素(致畸因子)病毒电离辐射药物1、诱发基因突变因素电离辐射食品工业中的着色剂生产洗衣粉的乙烯亚胺类物质农业中的杀虫剂、除草剂2、诱发染色体突变的畸变因素(1)药物: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核酸类化合物:阿糖胞苷、5-氟尿嘧啶抗叶酸制剂:氨甲喋呤抗生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C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氯丙嗪、眠尔通(

2、2)食品佐剂:可可碱、咖啡因(3)病毒(4)电离辐射 (二)环境中人类遗传危害因素的预防1、防止环境污染,做好“三废”的妥善处理。2、避免超剂量接触电离辐射和致畸剂。3、加强卫生宣传工作,纠正人群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增强人群自我保护意识。4、对各种新化学产品在出厂前进行严格的致畸变试验。5、对易感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监控措施。二、遗传性预防遗传咨询遗传筛查(一) 遗传咨询遗传咨询:遗传咨询医师应用医学遗传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解答遗传病患者及其亲属或有关人员提出的有关疾病的病因、遗传方式、诊断、治疗、预后等问题,估计患者亲属特别是子女的再发风险,使遗传病患者或其亲属对遗传病有全面

3、客观的了解,并提出建议及指导,以供患者及其亲属参考的全过程。一般步骤:1、遗传病确诊2、家族史调查3、确定遗传病类型和遗传方式4、估计再发风险5、提出处理意见(二)遗传筛查将某一群体中具有风险基因型的个体检测出来的一项 普查工作。通过筛查可以了解遗传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估计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便于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1、出生前筛查通过测定母体血清和羊水甲胎蛋白筛查胎儿有无神经管缺陷(妊娠后16-20周)35岁以上孕妇的羊水细胞或绒毛细胞进行检查,以确定胎儿有无染色体畸变,尤其是各种三体综合征。2、新生儿筛查:新生儿时期对一些遗传病进行群体筛查。是尽早开始对患儿有

4、效治疗,以减轻病情的有效方法。适合于新生儿筛查的遗传病主要有: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3、携带者检测携带者种类:(1)隐性遗传杂合子个体(2)显性遗传病的未显者(3)表形尚正常的迟发外显者(4)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检测方法:临床水平检测:只能提供线索,不能用于诊断。比如:眼白化症女性杂合子的眼底呈现斑状镶嵌的色素沉着细胞水平检测:主要是染色体检查 例:平衡易位携带者脆性X染色体智力障碍综合征蛋白质水平检测:较适用于分子代谢病杂合子检查原因:隐性基因的表达存在剂量效应举例:半乳糖血症携带者只能产生正常人一半的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基因水平

5、检测:相关致病基因已被克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尚未外显的杂合子个体、隐性遗传病杂合子第二节 遗传病的诊断临床诊断遗传学诊断系谱分析染色体检查酶和蛋白质检查基因检查一、临床诊断(一)病史:除现病史外,应着重关注(1)家族史(2)婚姻史(3)生育史(二)症状和体征二、遗传学诊断(一)系谱分析:区别遗传病与非遗传病单基因病或多基因病显性或隐性疾病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遗传异质性疾病和非孟德尔方式遗传病(1)系谱本身的全面、可靠、准确 (2)不完全显性而使系谱呈现的隔代遗传和隐性遗传病的区别 (3)一些特殊影响遗传的因素,如迟发显性、遗传早现等 (4)新突变的产生 (5)显性和隐性的相对性 (6)家系样

6、本量小或隐性遗传病而产生的选样偏倚 (7)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及一些特殊遗传现象的区别系谱分析时应注意(二)染色体检查(核型分析)不仅可用于患者,还可用于产前诊断,适用于:(1)高龄孕妇(35周岁以上)(2)多发性流产的妇女及其丈夫(3)原发性闭经和男女不孕者(4)发育不全、生长迟缓或伴有其他畸形者(5)夫妇中有染色体异常。(6)家族中已发现染色体异常或先天畸形个体(7)有两性内外生殖器畸形者(三)生化检查1、代谢产物检测:质和量的变化苯丙酮尿症: 血清苯丙氨酸、尿中苯乙酸浓度2、酶和蛋白质分析:检测用材料:血液、特定组织(如肝脏)、 特定细胞(如肠黏膜细胞)如: 杜氏肌营养不良检测血清中磷酸肌

7、酸激酶活性(四)基因检查利用DNA分析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的 分析检测。间接诊断:通过分析基因内部或与致病基因 紧密连锁的多位点跟踪致病基因的传递直接诊断点突变突变改变 基因长度PCRSouthernPCR-RFLPASO第三节 遗传病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一、常规治疗原则 矫正畸形改善病情(二)药物治疗举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服用D-青霉胺,可除去患者体内细胞中堆积的铜离子。2、去其所余举例:甲型血友病:缺因子,给予抗血友病球蛋白进行治疗垂体性侏儒:给予生长激素1、补其不足禁其所忌举例:苯丙酮尿症:控制苯丙氨基酸含量半乳糖血症:控制乳糖量(三)饮食禁忌单基因遗传病治疗方案先

8、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激素补充手术治疗苯丙酮尿症饮食限制苯丙氨酸,恶性型补充四氢生物蝶呤 半乳糖血症饮食限制半乳糖 血友病补充凝血因子严重联合型免疫缺陷病骨髓移植,腺甘脱氨酶(ADA)治疗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手术治疗 成年多囊肾肾移植 肝豆状核变性D-青霉胺治疗去除多余的铜离子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LDL受体基因治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禁用抗虐药、磺胺类药、呋喃类药、蚕豆素等多基因病的治疗(外科手术、药物或二者并用)染色体病的治疗常染色体病:对症治疗性染色体病:补充激素及手术矫正将外源性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表达的产物能够治疗某种疾病

9、。二、 非常规治疗(一)基因治疗(一)基因治疗的一般策略理想策略:在突变位点直接纠正突变基因(原位修复基因缺陷)可行策略:外源基因替代致病基因基因治疗的分类生殖细胞基因治疗体细胞基因治疗2、基因治疗的步骤(1)正常基因的分离与克隆(2)靶细胞的选择能经受体外的转基因处理并易于回输;具有增殖潜力的非终末细胞;以病毒作为转基因载体时,要求是载 体病毒的自然宿主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骨髓干细胞、肝细 胞、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2、基因治疗的步骤(3)基因转移转移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病毒介导法载体:逆转录病毒和腺病毒3、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1)导入基因的稳定高效表达(2)导入基因的安全性(二)组织、器官移植治疗举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移植某些免疫缺陷症患者:骨髓移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