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支出课件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466201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移性支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转移性支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转移性支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转移性支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转移性支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移性支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移性支出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转移性支出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其中数量 最大,对社会经济影响也最显著,从而最值得我们研究的转移性 支出项目是其中的补助支出。 本章主要讲补助支出。补助支出按照与价格的关系又可以分为社 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因此,本章安排两节, 第一节讨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将在第二节介绍。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的安排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是相联系的。因此, 将社会保障支出需要重点了解社会保障制度。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 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包括:社会救济制度受益范围是低收入阶层。如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社

2、会保险制度受益范围是劳动者。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 险、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等。 要求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即要享受保险权利,必须提供资金(缴 费或交税)。 1、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是弥补市场缺陷。 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要实现的安定,那么,社 会成员一些正常的需要必须能够得到满足。当一个有正常的工作能 力,从而能够为社会财富的创造做出贡献时,这些都不成问题。( 因为,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能够为财富创造提供要素,他就 有资格参与财富分配,就有收入)。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伤残、疾病、年老、失业或其他的 意外事故,他丧失了工作能力,失去了工作。他丧失收入来源或 收入很少。这种

3、情况下,他及其赡养的家庭人口一些正常的需要 就无法得到满足,甚至生存也会成为问题。无论从人权或社会稳 定的角度,一个社会都应存在或建立这样一种机制,保障这些人 的生存和发展。 实践证明,市场机制不能履行或不能很好地履行这样的职能。因 为市场机制讲究的是经济公平,不同情弱者。总是偏向那些强者 。低收入阶层的出现实际上正是市场运行的结果。 商业保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如老年人口、失业人 口、伤残人口等毕竟曾经工作过,曾经有过收入来源,在他们正 常的工作期间,可以购买商业保险,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但保险 市场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 比如有些人会选择提前退休,不去

4、认真地寻找工作等,道德风险 会使保险市场的运作变得困难。 商业保险是自愿认购的,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只有那些风险大的 人才去购买保险,风险小的人一般不购买。 保险公司风险小的人购买,投保人风险大的人。这使得 保险公司在确定保费率面临两难困境,如保费率确定的高了,风 险小的人更不愿意购买。如保费率低了,由于参保的人一般是高 风险者,赔付率高,会出现入不敷出。 因此,商业保险职能发挥有限的作用,在年老保险、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涉及面非常广,对社会经济影响也非常大 的项目上,还是需要政府出面,发挥主导作用。 2、政府介入社会保险可以减少实施成本,增强抗拒风险的能力 。 3、社会保障制度是政

5、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发挥自 动稳定器的作用。 由于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必然覆盖到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能够 确保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且可以有效避免贫富悬殊 局面的出现,因此通常被视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安全网”、“稳定 器”或“减震阀”。二、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国初期建立的。 1、 内容:总的来讲有三个部分组成(有三个板块) (1)集体所有制单位的社保制度 资金来源:集体提留中的公益金部分 保障对象:集体成员 分析:由于集体提留很少,而有限的提留又用于生产的发展(安 排公积金),公益金很少,这样,集体所有制社会保障制度的运 作资金难以落实。除了极少数成员能享受

6、少量救济外(如农村的 “五保户”),一般成员基本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服务。因此,可 以说,这一块社会保障制度有名无实,处于空转状态。 (2)国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 资金来源:企业支出。 保障对象:本单位的职工 分析:名义上是企业支出,实际上也可以说是财政支出。因财政 与国有企业是统收统支的关系,本制度可以看作财政间接向国有 制单位提供社会保障。 (3) 财政直接安排的社会保障 保障对象:全体社会成员 资金来源:财政支出抚恤支出、社会福利救济费、自然灾害 救济费 分析:安排的资金少,只占财政支出的2%,作用小。 2、特点 (1)与就业制度联系在一起。 (2)在资金运筹上实行现收现付制。 社会保障

7、制度在资金运筹方面有三种方式:现收现付制、基金积 累制和部分积累制(混合模式)。 现收现付制是当期的收入全部用于当期的支出,实行以支定收, 没有积累或积累很少。 基金积累制是指本期的支出主要由前期的收入积累来满足,实行 以收定支。有较大数量的基金积累。 混合模式是介于二者之间,部分以支定收,没有积累,部分以收 定支,有积累 。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大多数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期都采取现收现付制,尔后 向基金积累制转换。现在很多国家实际上都不是单纯的现收现付或 基金积累,而是混合模式。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资金运筹上明显是现收现付制,发生 多少,就安排多少,没有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 3、问题:

8、(1)国有企业改革使社会保障的任务主要落在了企业 身上,加重了企业负担,也导致企业间不公平竞争。 (2)就业制度改革使传统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应对失业问题的 挑战(难以解决失业问题)。1996年至2001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 减少3621万人,下降了32.2%,集体单位减少1856万人,下降了59% 。而改革以来,从1978年至1997年,中国累计从农业有利储或潜在 游离出的剩余劳动力已达27143万人,1998年至2010年预计汉江从 农业中游离出18578.9万人,就业压力很大。据胡鞍钢测算,当城 镇失业率大于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大约为5%),其造成的经济 损失占GDP的比重约为6%8%之间

9、。(3)难以解决非国有企业和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 (4)现收现付制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老龄人口的比例,90年为8.9%,2000年为10.2%,2010年为 12%,2020年为16%,2030 年为21.9%,2050年为26.1。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的比例,50年代为1:400,1978年为1:30。 80年为1:12.8,90年为1:6.1,97年为1:4.4,预计到2033年为1 :2.5。人口老龄化的结果使领取养老金的人口比例逐步上升,而提供养 老金的人口比例在逐年下降,这种情况还由于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 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导致平均寿命的延长而变得越来越严重。到2033年如果仍实

10、行现收现付制养老金的缴费率将达到39.27。在 职人员和整个社会将难以承受。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改革的基本思路 (1)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既要考虑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衔接,又 要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循 序渐进。 (2)在保障水平上,起点宜低不宜高。 (3)在资金运筹方式上,从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或混 合模式转化。 (4(4) 实行两个挂钩,重视基金的营运。 (5(5)加快制定和出台社会保障法,实现社会保障制度运作的规 范化和法制化。 (6)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和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加强社会保障收支的管理。失业和养老保险归劳动与社会保障

11、部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归民政部管理。都没有纳入预算。这些部 门在征集保障基金时采取收费的方式。是不是要纳入预算,是不 是要改为征税的方式,在社会保障领域也实行费改税,都值得研 究。目前存有争议。 2、改革的实际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80年代中期社会保障制度 的改革拉开了序幕,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并在逐步趋向完善。 (1)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的层次: A、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 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城镇所有 职工都要逐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

12、险在资金运筹上实行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为 60%。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工作期间工资,为了保证年老以后 生活水平不降低,还必须有另外两个层次作为补充。 B、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政府鼓励(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有条件 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一方面对职工有好处,可以提 高职工年老以后的生活水平,同时,企业这样做,也是企业吸引 人才,提高企业凝聚力的一种手段。 C、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举办,个人自愿投保 ,政府也要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在资金运筹模式上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 相结合的模式。 个人账户基金所有权归个人。 用于支付开户人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年老以后

13、个人账户资金多,养 老金就高。当然,个人账户的资金在管理上是由专门的机构统一 管理,而不是发给个人。 社会统筹基金所有权归政府或政府指定的管理机构。采取统 一筹集、统一管理、统一支付。 (2)城市职工医疗保险 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模式,单位缴费为工资总额的 6%,其中30%划入职工个人账户,70%划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缴 纳工资的2%,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总规模为工资的3.8百分 点。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的 比例划分 (3)失业保险不建立个人账户,全部实行社会统筹。 失业统筹基金的总规模是工资总额的3%,其中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 2%,个人缴纳工资

14、总额的1%。 (4)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前三项属于社会保险制度的内容,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社 会救济制度。其中最高的深圳市为每月元,最低的为呼和 浩特市、南昌市和银川市的每月元。 参考 116119页图表第二节 财政补贴 一、财政支出的性质与分类 1、什么叫财政补贴? 所谓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 、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理解:(1)财政补贴是政府单方面的无偿支出,属于转移性支 出。这是其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共同点。从政府的角度看,财政支 出无论是以社会保障的形式,还是以财政补贴的形式都是政府单 方面的无偿支付。 (2)财政补贴可以影响价格结构。

15、这是其与保障支出的不同点 。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都属于转移性支出,这是共性。不同 点在于与价格的关系上。很多财政补贴项目都是与价格联系在一 起的,要么是价格变化引起财政补贴,要么是财政补贴引起价格 变化。总之,一般总是与价格的变化联系在一起。正是在这种意 义上,有时也把财政补贴叫做价格补贴。 两句话概括财政补贴的性质:政府单方面的无偿支出;与价格变 化联系紧密的支出。 2、 财政补贴的分类 (1)从财政统计的角度,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两类,物价补贴和 企业亏损补贴。 物价补贴是指由于物价政策变动或市场价格不合理而使企业或居 民的利益受到影响,国家给予的经济补偿。在预算处理上,直接 列入财政支出。

16、 企业亏损补贴是指由于政策性原因而使企业出现亏损,国家财政 给予的经济补偿。一般限于国有企业。企业的亏损按照亏损的原 因可以分为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只有后者才属于财政补贴 的范围。在预算处理上,冲减收入处理,即表示为负的财政收入 。这种处理方式是不合理的,影响了财政收支的规范性。 财政补贴除了上述透明度较高的两类补贴以外,还有其他若干隐 蔽的补贴,虽然名称上没有补贴的字样,但从经济影响来看,也 属于财政补贴。主要有: 财政贴息: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实质上是让企 业享受无息或低息贷款。这是一种鼓励贷款的补贴。 税前还贷:政府在计征企业应税所得时,将企业应当归还的贷 款从中扣去,相应减少纳税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