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学实录及反思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438942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学实录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学实录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学实录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学实录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学实录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学实录及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祖国山川颂教学过程1 上课前,我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了解到很多同学不喜欢祖国山川颂这篇文章,你 们能阐述一下你们的理由吗?(空话大话)2 我忍不住想提醒一下同学们,这篇文章叫祖国山川颂 ,作者是在赞美我们伟大祖国 的山川河流,这怎么是没有内容呢?而我们脚下所站立的这块土地,孕育了我们祖国伟大 文明文化,提供给我们每一个人成长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的营养,所以我们常常把祖国比 作母亲,去赞美我们的母亲不可以吗,很肉麻吗?3 我们的当代中学生都是感情丰富的,在和大家平时的交流中,我可以感觉到我们同学 的热情如

2、火,怎么能说是缺乏情感呢?我们有些人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的不严肃可能有 很多的因素,比如我们国民一贯的公共意识的缺乏和不注意场合等,这是另一个话题,不 管怎么说,它不能证明我们同学缺乏情感。实际上,在对待爱国尤其是抗日爱国这个问题 上,我们同学个个都是小“愤青”啊。4 虽然我们对祖国的情感是真实的,但一般来说,我们都把情感放在心里,这种直接的 表白给人的感觉太做作。再说,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我们多么爱妈妈,也没有人会天天对 着自己的妈妈去直接抒情啊。好象这代表了我们大多数同学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是用不着整天对妈妈抒情,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情感不能自已的直接抒发的时候?5 举个例子,

3、比如我们在运动会上看同学比赛时,我明明听得有同学高呼“8 班万岁” , 甚至我还听见有同学高呼“为了 8 班,冲啊!” ,这不肉麻吗?6 为什么呢?7 一定的环境与氛围会让人有不能自已的情感抒发甚至是爆发, 是一个人集体荣誉感的 自然流露,我们非但感觉不到不自然,反而会增进我们对集体的热爱,有团结力量,聚拢 人心的作用。这个例子能说明什么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祖国山川颂的情感表达吗? (祖国山川颂的情感表达也是真诚的。 )只不过我们和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相隔既远,在对情感表达和某些事物的认识上产生了代沟。 那么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以前我们在诗歌单元的学习中,我给大家介绍了一种诗歌 解读的方法,

4、叫知人论世,我们解读其它类型的文章,同样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出示黄药眠生平材料,与同学共同学习)黄药眠先生出生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他汲取了这块土地提供的种种滋养,深深了解祖国 山河的壮美富饶和这块土地对我们这个民族滋养的大恩。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 了外夷的铁蹄践踏与旧政府的黑暗昏朽,他也亲身参与了民族解放和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 中去,他有过新中国建设的欣喜也尝尽了祖国建设中的失望,当祖国历经波劫, 重焕青春光彩,有什么比这更让他激动呢?不惟如此,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同样也滋养 了我们每一个人,想想看,这块被野火烧过春风吹过的土地,这块洒过我们祖先血汗也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

5、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样洒过你我血汗的土地,难道不也能让我们感动吗?8 同学们,我们对我们的祖国有着深深的感情,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同样有着赞美祖 国歌唱祖国的欲望,只不过,我们缺乏这样的感情体验与合适的氛围,以致于我们的这种 对祖国深深的爱被隐藏了。这说明我们要还原这种情感,还要用一定的方法营造一定的氛 围,唤醒我们身上沉睡的情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出示歌曲我的祖 国第一段歌词)9 这是电影中的插曲,我们同学应该基本上都会唱。10我们先请同学在心里把这首歌深情地朗诵一遍。 (注重号表面教师说话的着重语气)11 (一分钟后)12你们感觉如何

6、,有没有被感动的感觉?13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首歌唱一遍,唱的时候一定要声音洪亮精神饱满。14感觉如何?是热血澎湃吧。我们显然被感动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音乐的旋 律与节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15而这种旋律和节奏需要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也就是说,这种节奏和旋律在歌词上看得 出来吗?即便有曲谱,纸上的曲谱可以直观地把这种旋律表达出来吗?是啊,不能。如果 真要这样,我们大家就用不着耳朵了。所以说,我们得通过什么来表达这种情感?(声音)16向黑板上的课文标题,在“颂”上打了一个着重号。17我要告诉大家, “颂”这种文体也有着强烈的节律。 (介绍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 是带着强烈的情感的,这种情

7、感,作者必须要借助语言的修辞,比如句式的整齐与变化, 描写的细腻与修辞格的适当运用,这些文章中的句式,时或整齐划一,时或参差错落,时 或行文迅疾利落,时或婉转悠长,这都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将作 者的这些情感还原,最好的方式就是(朗读)18朗读,并且有意识地注意这些文辞与句式的变化,将这些变化表现出来了,作者的情 感就会被还原,我们的情感也会被激发出来。我们试试看?19我想提两个要求:一是我们一定带着对作者创作这篇文章时的感情体验去大声地朗读; 二是朗读中,我们或许会有一些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十分钟后)20你们有没有从朗读中感觉到作者的情感?好,你来说说看

8、。21学生自由赏析课文。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22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 春夏 秋冬,晨光落日;家乡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23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24由此可知本文的最大写作特点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看看我的修改稿,看 看我修改后好还是原文好,借此引出铺叙,它的特点是(之前先写点和你要写的东西相关 的内容作为铺垫,把你要写的东西引出来,这就是铺叙的手法。不过,如果铺叙手法利用 不当,会让人感觉很罗嗦,适得其反之感觉,所以,用的时候要

9、慎重。 )25文章段落较多,分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 1、2 段为第一部分,第 33 2 段为第二部分,第 3334 段为第三部分。 (其中第二部分可以分为 3 个层次,按照“大地 之美,文化之美,四季之美”来划分。 )26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发现,有一些文章不是潜心沉思就可以体味出它的好处的,比如 像颂这类文体还有像诗歌等需要通过大声朗诵,才能体味到它的精彩之处。因为时间的关 系,我不能同学在课堂上花太多时间朗读体味,请大家利用早读和晨读的时间,再进一步 去把这个事情做好。祖国山川颂教学反思: 教材于我而言没有新旧之说,第一次走上高中语文课堂,每一篇对我来说都是新的。 只不过由于个人阅

10、读喜好的不同,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自身对文章的 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尽管当前有很多的参考资料,但对教材真正的解读 还是有较强的个人主观色彩。 祖国山川颂是必修三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其途径是通过 对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的鉴赏,感受作者的情感。 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是提高语言的审美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当前语文教学很易犯 的错误就是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上成艺术课从而忽视了对文本本身的解读。所以在自己 教这篇文章时,一直很注重语言的分析。值得记录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朗读很成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早自习学生已经有过一次的齐读,对文章 已有了初

11、步的感知。上课开始就让他们带着问题朗读。解读大致完成之后,让学生再次齐 读,这次的效果已经比前面第一次朗读好的多,理解内容之后已经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 2、语言分析比较到位。如对“生平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但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 是家乡门前的小溪。春天,秀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细雨如烟,桥上不 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一阵一阵的风,吹来 断续的笛声”的解读。短短的几句话,既有比喻如“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的 运用,又有“桥孔”的静和“桥上人打着伞走过”的动以及“红棉树开花”的静到“燕子 在雨中飞来飞去”的动所形成的对比,还有“一阵一

12、阵的风,吹来断续的笛声”所营造的 优美意境。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3、对文章结构的梳理很明了。让学生对文章的段落间的空白进行分析。他们发现作者 对每一事物描写之间有很大的空白,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这是本文的结构“片段式”的特点 。 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对“祖国山川颂”这题目的解读不到位。上课时,我只提到了这 是一种问题,而没有从它的来源和演变说起,给学生造成很懵懂的状态。“颂”应是来源 于诗经中的“风、雅、颂”。以采取赞美、歌颂为主。写法上多用铺叙手段。在上课 时先讲解语言美再归纳结构特点,中间有点杂乱。后感: 朗读永远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多读几遍,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对于写景游记类的散文。但对于当前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朗 读是让他们很厌烦的。如何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何使他们的朗读从被动变为主动, 是当前让我考虑很多的问题。也担心如果不使用好一点的勉励措施,仅凭苦口婆心的劝说 ,那今后语文学习的效果会是很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