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杨寅第二版第一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397774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行政学-杨寅第二版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共行政学-杨寅第二版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共行政学-杨寅第二版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共行政学-杨寅第二版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共行政学-杨寅第二版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行政学-杨寅第二版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行政学-杨寅第二版第一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行政学第一章 绪 论LOGO目 录32公共行政概述1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范畴LOGO第一节 公共行政概述行政即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活动主体-政府 外文语言的转换 行政,行政管理,政府管理,公共行政这些名 称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关于政府公共行 政现象的研究,但却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公共 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研究理念和研究侧 重点的差异。一、行政与公共行政的语义 (一)行政的含义(二)行政与公共行政一、行政与公共行政的语义 (一)行政的含义LOG依法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行使行政权 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 动主体的特定性公共性合法性变动性第一节 公共行政概述一、公共行

2、政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二)特征二、公共行政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以政府或者行政机关为为基本形 式,但不以此为为限 以国家的名义义行使公共权权力 公共行政组织组织 所在地域内的居民都是平等的个体 资资金来源或者国家的预预算或者公共资资金渠道 公共行政是因为为社会公共需求及其变变化发发展而存在 和发发展主体合法 依法进进行财财政预预算与审计审计 等工作 行政机关在公共行政活动动中的职权职权 、程序应应有法可依 行政争议应议应 依法解决公共行政的根本目标标是如何在最大化的实现实现 社会资资源 配置效率的基础础上,不断地满满足公共需求、实现实现 公共 利益。因此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时间

3、时间 所采 用的公共行政方法和手段都是不同的LOGOv社会管理作用 v市场监督与调控 v公共指导与服务作用v公共行政与私人活动的界限 v公共行政与国家立法权力、司法权力的差别 v公共行政与政治统治的不同第一节 公共行政概述三、公共行政的作用与界限 (一)作用(二)界限LOGOv有效原则v服务原则v法治原则第一节 公共行政概述一、公共行政的基本原则 关注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满足公共需求-政府职能转变 主体的职权、活动方法、运作程序需依法进行主体须是依法依法设立的组织机构必须是受监督的领域,应承担其必须的责任LOGO第二节 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三权分立 工业革命 管

4、理学的发展 理论思想-守夜警察、法制理论与分权学说1887年美国人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 究,自此行政学脱离了政治学,成为单独的 一门学科。(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背景(二)公共行政学的出现一、公共行政学的形成 (一)公共LOGO第二节 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二、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基本原则的 确立期1927-1937挑战与成长 期1938-1970独立与成熟 期1970至今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威罗罗福比 出版公共行政的原则则受到管理学理论发论发 展的影响行为为科学的兴兴起对对原有思想 和观观念提出了挑战战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关系出现现了多种新的学说说第三次科学技术术的大发发展 以及多种学科的发发

5、展应应用全美公共事务务与公共行政 学院协协会各种理论论学说纷说纷 呈LOGOv中国古代虽没有形成系统的行政管理学,但分 散于政治、经济和军事历史文献中的行政学却 极为丰富,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 、韩非子、尚书、资治通鉴、 贞观政要、孙子兵法等。 v传统的行政理论虽然和现代理论相去甚远,但 是仍然有借鉴的意义。第二节 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三、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一)传统的行政文化三、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一)传统的行政文化LOGOv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乎与西方国家行政学的 形成同期进行,我国一些学者很快就开始翻译 了和引进。 v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张金鉴教授的 行政学

6、理论与实践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现 代行政学专著,它代表这一时期我国行政学研 究的成就。第二节 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三、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二)近现代的公共行政学三、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二)近现代的公共行政学三、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二)近现代的公共行政学LOGOv在建国初期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而被取消, 拨乱反正后逐步恢复和加强。 v1985年夏书章教授主编的行政管理学出版 ,该书被视为行政学恢复的学术标志之一。 v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成立标志着行政学作为独 立学科的地位得到确认。第二节 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三、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三)新中国的公共行政学LOGOv需要关注行政体

7、制与组织-谁来做的问题 v研究在一定的行政体制条件下,行政组织如何 依靠公共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对社会事务进行 管理和提供服务-怎么做的问题 v行政组织凭借与运用国家行政权力的一种管理 与服务活动-要遵守的原则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在一定环境与制度背 景下,国家行政组织如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 有效管理,提供有效服务的一门学科。第三节 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范畴一、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LOGOv有利于正确、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 v有助于提高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更 好的适应现代政府有效管理与服务的需要。 v有助于建立一套由中国特色的政府管理机制, 为转型时期一些涉及公共行政的改革提供理论 指导和

8、学术支撑。 v对其他相关人文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第三节 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范畴二、学习、研究公共行政学的意义与方法 (二)意义二、学习、研究公共行政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意义LOGOv理论推导法v案例分析法v比较分析法第三节 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范畴二、学习、研究公共行政学的意义与方法 (二)方法LOGOv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离不开政治学 ,但是二者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同。 v公共行政学与经济学-经济学中的理论、方法、 理念可被公共行政学吸收借鉴,但是二者的追求 目标截然不同。 v公共行政学与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在发展过程中 受到了管理学的极大影响,与公共管理极为接近 ,但是二者研究的对象不同。 v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 进第三节 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范畴三、公共行政学的学科地位 第六章完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