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类热点话题舆论引导对策

上传人:luoxia****01829 文档编号:49391216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雾霾类热点话题舆论引导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雾霾类热点话题舆论引导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雾霾类热点话题舆论引导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雾霾类热点话题舆论引导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雾霾类热点话题舆论引导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雾霾类热点话题舆论引导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雾霾类热点话题舆论引导对策雾霾类热点话题舆论引导对策摘要每当雾霾来袭,雾霾类热点话题就成炒作热点。面对汹涌的舆论,如何回 应舆论关切,化解舆论隐患,降低舆论风险,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重视。 关键词雾霾 热点话题 引导 对策 近年来,雾霾一成为全民关注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2016 年 10 月份以来,全国多 地遭遇几轮严重雾霾污染,12 月份更是经历了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雾霾 天气,71 城市中度以上污染,17 省份“沦陷”。严重空气污染下,爆表的不仅是雾霾指数, 更是舆情指数。监测数据显示,2016 年 10 月份以来,全网范围雾霾舆情相关信息超过 400 万条,负面舆情超过 50%

2、。面对汹涌的舆论,如何回应舆论关切,化解舆论隐患,降低舆 论风险,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重视。 一、雾霾类热点事件梳理 1.“这是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 2017 年 1 月 3 日,央广网刊发报道这是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 ,报道称一辆上 海至北京穿越 800 公里的高铁车身布满尘埃,这辆穿越了华东、华北全部重雾霾区的高铁 未经沿途雨水冲刷,尘埃布满整个车身。随后,该报道中的照片刷爆网络,图中的列车车 头就像被灼烧过一样,成了黄黑色。网民们热议称,这辆列车被披上了一层“雾霾金”。据 监测,该报道被人民网、环球网、新浪网等 1600 余家媒体网站转载报道。 2.数百学生雾霾天露天考试。 2016 年

3、 12 月 21 日,大河网报道称,12 月 19 日林州市教体局下发了全市停课通知, 而林州市临淇镇一中学家长爆料称学校不仅没有给孩子放假,还组织几百名学生在操场上 进行考试。校长称当时雾霾不严重,没有引起重视。该报道一经刊发被中国新闻网、中青 在线、今日头条等超过 7000 家媒体网站转载报道。21 日上午,涉事校长被停职接受调查。3.学生举报学校雾霾天未停课被约谈。 1 月 9 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称西安西北大学附属中学一名高三学生 1 月 3 日给西安 教育局举报了学校高三年级还在上课的情况,可是举报信息被教育局泄露给学校,而后举 报学生被学校约谈并停课一天。该事件在知乎平台被热议,谈论

4、范围扩展至教育局学校侵 犯学生个人隐私等问题,引起网民热议。据监测,该报道被中国网、人民网、观察者网等 1700 余家媒体网站转载报道。 4.武汉女子雾霾天晨跑得肺炎。 2016 年 11 月 9 日,有媒体报道,武汉一名热爱运动的王女士因为晨跑生了病,连 续发烧三四天,住进医院诊断发现,王女士患上了肺炎。医生介绍,王女士患肺炎是因为 低温和雾霾天气双重原因影响。该报道被中国新闻网、腾讯视频、长江云等超过 50 家媒体 网站转载报道。 5.环保部门曝光“2016 年度十大雾霾谣言”。 12 月 30 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联合曝光“2016 年度十大雾霾谣言”,并一

5、一 宰龀稣嫦嘟舛痢渲校“微距镜头中的北京”、 “汽车尾气比空气干净 10 倍”、 “雾霾空气中含抗生素耐药性细菌”、 “80 个 PM2.5 颗粒可堵死一个肺泡” 等热传谣言纷纷上榜。据监测, “2016 年度十大雾霾谣言”报道被新华网、央广网等 1000 余家新闻媒体转载报道。此外,关于网传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加剧雾霾、雾霾引起癌症高发等 传言也多被媒体报道。 二、雾霾类热点话题的炒作点 1.雾霾数据和视觉冲击力极具传播力。 近年来,随着 PM2.5、PM10 指数、空气污染指数等监测数据公开,网民对雾霾有 了客观量化的判断标准,全国 PM2.5 指数排名成为各地网民关注焦点,如“石家庄 PM2

6、.5 和 PM10 指数双双破千”、 “临汾大气二氧化硫浓度一周内再次破千”等指数爆表新闻往往刺 激着人们感官,导致舆论关注度上升和心理上的恐慌加剧。同时, “北京高楼看雾霾与蓝天 分界线”、 “这是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 “延时摄影记录北京雾霾来袭”、 “NASA 拍北京雾霾 15 年”等相关内容,用图片或视频等多样化表达和呈现方式,视觉冲击力极强,在社交网 络广泛传播,短时间内就成为舆论场热点话题。 2.雾霾成因不明确导致谣言多发。 面对雾霾施虐,网民常常拷问雾霾成因。面对舆论关切,政府官方回应不一致容易 引起网民质疑。12 月 24 日人民日报称“餐饮油烟已成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把雾霾

7、成因归 为餐饮油烟,12 月 26 日中新网报道“环保部称民用散媒燃烧排放是京津冀重污染主因”, 仅仅两天,官方口径的前后不一致让官方公信力损失严重,丧失话语主导权。舆论对官方 的不信任给谣言滋生提供了温床, “中国大量进口石油焦导致雾霾”、 “风电站、防护林阻挡大 风导致雾霾”等谣言大量传播,错误引导了舆论风向,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3.政府部门应急处置措施被拷问。 雾霾严重污染情况下,政府部门应急处理措施备受舆论关注,前期雾霾预警,和短 期治霾行动是否积极,如是否积极落实查封违规排污,甚至是否对雾霾相关问题表露出积 极承担责任的态度,对雾霾事件、问题是否存在推诿责任情况,等等都是舆论关注焦点

8、。 “武汉发射 10 没火箭弹增雨驱霾”因政府部门及时应对,效果明显,获得舆论好评。相反, 部分企业雾霾天气顶风作案情况则会强烈刺激网民负面情绪,并将质疑政府部门的应对监 管措施执行不力, “成都不准学生戴口罩”等负面舆情传播则进一步加重舆论对政府的对立情 绪。 4.深层原因探究未有共识且加剧偏激情绪。 每每雾霾指数爆表之时,关于雾霾的成因讨论也就愈加热烈。在微信等自媒体平台, 那些涉雾霾获得了 10 万加传播的网络热文对于雾霾成因看法不一,比如“一边是烂尾的城 市,一边是破碎的山河”将雾霾归咎为经济发展必然代价,再如“环保部门公务员稽首自白: 雾霾的真相穹顶之下只揭露了 10%,我告诉你剩下

9、的 90%”一文,则将雾霾成因归于 “监管系统的失灵”, “我们都在等待 第一批死在北京的人”一文也倾向于指向政府部门治理 雾霾不力方面。在当前自媒体时代,舆情热点成为自媒体追逐的对象。在雾霾讨论的舆论 场,自媒体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各方观点介入很难形成共识。在官方话语对雾霾成因式微 的情况下,多方话语介入使舆论更加复杂,加剧部分偏激情绪。同时自媒体文章的研究是 否全面真实,资料来源是否科学也有待商榷。 5.公共性防护措施不当易被吐槽。 雾霾来袭,雾霾指数爆表,让群体性的负面情绪加剧,并且又很难短期寻求改变, 似乎只能戴口罩、少外出予以规避,似乎就真的只能是“等风来”,这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的无

10、助感,让政府公共性防护措施不当极易被网民吐槽。尤其是当雾霾话题与特殊群里碰 撞时,极易产生舆情火花,如针对儿童、学生等,舆论容易将雾霾对网民自身危害的担忧 转化为重点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部分地方政府应对经验不足,应对措施不及时, “雾霾天 气考试”、 “重度污染天气停课通知不及时”、 “中小学校教室无空气净化设备”成为舆论批评政 府的焦点。 三、雾霾类热点话题的传播特点分析 1.“地面效应”带来舆论动员风险。 雾霾类舆情事件,最明显的特点便是雾霾出现的时间和覆盖的地域,直接决定着雾 霾是否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以及话题热度。如夏季、南方沿海等时间节点和地域雾霾少 发,对于雾霾的关注度就低,但到了

11、冬季,华北、华中等地区雾霾来袭,便迅速牢牢抓住 民众视野。雾霾污染范围大,影响人群多,舆情敏感度高,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和潜在的破 坏力,一旦舆情发生,很容易集聚大量负面情绪,产生强大舆情影响力。雾霾污染期间由 网民发起的“我爱成都,请让我呼吸”、 “求雾霾补贴”等活动,均存在从线上活动转向线下群 体性事件的风险,值得警惕。 2.点多面广的负面情绪不容小觑。 雾霾持续时间长,与社会公众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雾霾舆情整体呈现点多面广 特点。主要典型的表现是,舆论对雾霾的关注,主要表达形式就是在微博平台进行碎片化 吐槽,真正能构成舆情事件少,也通常未有明确的负面指向性。但这些吐槽却呈现多发频 发的状况

12、,呈现出一种广泛性,且这些负面情绪看似没有实质的内容和事件的指向性,但 对雾霾带来的困扰的负面情绪却都是真实的,这种点多面广的负面情绪不容小觑,特别是 短时间内负面情绪叠加,对政府形象损害大。 3.自媒体擅从制度深层次挖掘。 在社交媒体平台,对雾霾的娱乐化现象明显,网民用大量恶搞图片、表情包、短视 频来调侃, “我和 XX 明星的合照”风靡网络。但随着雾霾天气常态化,公共对雾霾认识的加 强,舆论对雾霾从段子吐槽转向深层次反思。由于对雾霾成因、防治、危害等问题没有官 方权威解读,自媒体成为雾霾舆论场主体,不同于网民碎片化吐槽,自媒体往往从工业化 发展道路、国家能源结构、治霾成本、城乡二元结构等制

13、度深层次挖掘,深刻影响舆论走 势。 4.事件炒作放大对官方作为的不满。 面对雾霾持续不断与治霾效果不佳的现实矛盾,网民负面情绪日益积累,对政府质 疑情绪加重。 “北京市长王顺安立生死状”、 “人民日报 45 年前痛批美国雾霾”等事件被网民挖 出,反复炒作,这类事件被热炒进一步放大舆论了对官方治霾不力的不满。 5.对比性分析方法引出多方敏感点。 面对当前雾霾治理困境,舆论开始频繁进行对比性分析,多角度对比引发各类舆情敏感点。中国与国外对比,介绍英国、德国治理雾霾措施,引发对政府治霾不力的不M。有钱人与普通人对比,章子怡带女儿坐飞机逃离北京、 “雾霾之下三个母亲的选择”,而 普通民众只能自求多福、

14、自强不“吸”,这挑动贫富差距、社会阶层分化的敏感神经。北京 治霾与河北污染对比,现在的天空与国外的乃至几十年前的天空相对比, “共和国之灰”等网 络热文将城乡二元结构与公平问题再次提及。 6.多方观点对冲且难以达成共识。 网络环境下,社会舆论场呈现多元化特点。面对雾霾议题,多方观点出现并介入舆 论场成为必然。部分人认为雾霾是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部分人认为雾霾严重是企业乱排 乱放,政府监管不作为的结果,部分人认为每个人都是雾霾制造者。各方均从自身立场出 发,观点对立对冲,共识难以达成,撕裂正常的舆论讨论环境。雾霾议题从单纯环境问题 被动扩展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增加雾霾舆情处置难度。 四、雾霾类

15、热点话题的舆论引导对策 1.加快内部雾霾专项研究达成共识。 对于雾霾成因、治理、危害等问题,官方话语的缺失使各方观点介入舆论场,导致 了谣言纷飞,严重影响了社会舆论走向。政府部门应加快内部雾霾专项专题研究部署,努力促成内部对雾霾成因、雾霾治理具体路径、雾霾危害达成统一共识。并在充分评估舆论 风险点、综合考量社会舆论心态的前提下,将相关研究结果对外公布,尽量展示雾霾形成 原因复杂性和治理的长期性。最好由中央主导,统一口径,适时适度发布官方权威解释, 破除谣言。同时加强治霾防霾的宣传和解读。 2.遵循“负责任有担当”的主要原则。 无论雾霾成因如何,舆论场对于雾霾的治理更多寄希望于政府部分,而更直接

16、的指 向则是环保部门。面对爆表的雾霾指数和日益高涨的环保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有关 部门应充分理解民众这种负面情绪,在现实环境污染压力下,面对舆论声讨,政府部门应 保持谦逊忍让态度,给予舆论情绪发泄空间。同时审慎公开表态,避免相关表态被吐槽推 脱责任,更要避免用力过猛,出现如“提头来见”等论调。遵循负责任有担当的主要原则, 不逃避不说空话大话,塑造说到做到,令行禁止的正面形象。 3.要有应急预案和长期的治霾防霾举措。 在雾霾常态化情况下,政府部门应做好应急预案,做好短期应急和长期治理相结合。 一方面,在雾霾形成阶段,预警信息发布时间上适当提前,内容更细化。审慎提升空气污 染预警级别,由当地政府部门同一协调,避免出现气象部门预测与环保部门预警不协调的 情况。另一方面,在雾霾应对阶段,应把握线下应急预案实施与线上舆情监控相结合,提 升雾霾应对效率。从长期来讲,雾霾舆情呈现规律性爆发特点,每年秋冬季节雾霾出现, 雾霾舆情则集中爆发。对此,政府部门应当制定雾霾长期治理规划,坚持标本兼治。 4.主动设置议程展现积极有为形象。 目前雾霾舆论环境下,政府一直处于被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