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第17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334859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第17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第17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第17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第17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第17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第17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建设的道路第17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1717 讲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2017全国卷,412016天津卷,132016全国卷,312016江苏卷,131.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2认识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分值:210 分侧重于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考查,尤其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及 20 世纪 60 年代经济调整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背景:由于_帝国主义_和国民政府的掠夺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表现:1952 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_

2、经济建设_创造了条件。2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1953 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2)内容:优先发展_重工业_,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_第一汽车制造厂_、沈阳机床厂和_飞机制造厂_等先后建成投产。(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_社会主义工业化_奠定初步基础。3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 年底。(2)内容农业:农民参加_农业生产合作社_,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组织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行业_公私合营_。(3)结果: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

3、资料私有制变为_社会主义公有制_,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2工业化建设需要原始积累。马克思说所谓的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原始积累是( A A )A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1950 年全国土地改革运动解析 建国初期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生产者农民、手工业者分离,同时通过统购统销等措施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本,故 A 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故 B 项错误;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是将私营企业转化为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合一,故 C 项错误;1950 年全国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合一,故 D 项错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1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是“两翼” ,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3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

5、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例题】 1957 年我国钢材自给率达到 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 60%以上。1957 年与1952 年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2%,12 个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降低 29%。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D D )A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B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C十分雄厚的重工业基础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解析 题干说明 1957 年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较快,这是因为“一五”计划成功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 D 项;“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是在 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属于

6、生产关系的变革,为社会主义3制度的基本建立奠定经济基础,故 B 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故 C 项错误。1 “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以下关于上述材料中工业建设总体布局设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A大力推动了新兴内地工业基地的快速发展B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局面C充分利用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D布局完全没有考虑进行老工业基地的建设解析 推动了新兴内地工业基地发展,与材料中“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相符,故

7、A 项正确;“根本上改变了”与材料中“基本完成东北工业基地建设”不符,故 B 项错误;“东南沿海地区”与材料中“东北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不符,故 C 项错误;“完全没有考虑进行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与材料中“基本完成东北工业基地建设”不符,故 D 项错误。21955 年底,毛泽东提出:“我们要利用目前国际休战时间,利用这个国际和平时期,再加上我们的努力,加快我们的发展,可提早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刘少奇也提出:“如果不加快建设,农业和私营工商业未改造,工业未发展,将来一旦打起仗来,我们的困难就会更大。 ”据此可知上述认识( B B )A成为“一五”计划制定的依据B缘于社会

8、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的政治意识C吸取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教训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的标志解析 题中时间是 1955 年,而“一五”计划于 1953 年开始,1957 年结束,故 A 项错误;题干中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强调对资本主义的改造和过渡到社会主义,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故 B 项正确;中共吸取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教训的表现主要是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C 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始的标志是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排除 D 项。考点二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曲折历程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

9、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4(2)内容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_农业国_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工业国_。(3)影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探索失误(1)表现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多快好省_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运动:片面要求_大办工业_、大办农业。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_公共食堂_。(2)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1)“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

10、涉及生产关系方面。(2)“大跃进”错在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错在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3纠正错误(1)措施: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_调整_、巩固、_充实_、提高”的方针。(2)结果:从 1962 年起,经济逐步恢复发展。1965 年,国民经济_调整任务_基本完成。4国民经济的劫难(1)劫难原因:“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扩展到_经济领域_。表现: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2)调整1971 年, _周恩来_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

11、75 年,邓小平提出_全面整顿_的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下表反映的是 19521970 年间各时期投资结构变化情况(%),对该表解读不符合史实5的是( D D )年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他195319577.16.436.250.31958196211.36.454.028.31963196517.63.945.932.61966197010.74.451.133.8A19531957 年的投资结构受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影响B19581962 年重工业投资增长受“左”倾思想影响C “八字方针”调整了 19631965 年农轻重的投资比例D “文革”并没有影响到轻工业领域的投资比例与发展解析 19

12、531957 年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农业比重小,反映了建国初期国际环境恶劣,需要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581962 年重工业比重继续增长,轻工业徘徊不前,反映了 1958 年国家开展“大跃进” ,大力发展重工业,是受“左”倾错误思想影响的结果,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631965 年重工业比重下滑,农业和其他部门增加,反映了“八字方针”对农轻重的投资比例的调整,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661970 年轻工业投资比重有一定增加,并不能说明“文革”对轻工业没有影响,相反, “文革”严重地冲击了工业领域,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19561976 年探

13、索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及经验教训1核心问题(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2经验教训(1)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6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3)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

14、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例题】 1960 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应该主要归生产队。这项政策在当时( A A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D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解析 题干中“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应该主要归生产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对农民的束缚,所以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A 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农村所有制,故 B 项错误;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是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故 C 项错误;1960 年的国民经济调整并未推动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故 D 项错误。1在

15、城市和农村地区,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操作着著名的“土高炉” ,读着由当局准备的专业指导小册子,使用着原始的工具和原材料(包括垃圾桶、平底锅和栏杆),那些从来没有见过钢铁生产的市民们建起了原始的砖炉,开始出产质量很差的钢锭。材料最有可能在描述( C C )A “一五”计划 B社会主义改造C “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运动解析 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与“土高炉”不符,故 A 项错误;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材料未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故 B 项错误;1958 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为生

16、产 1 070 万吨钢而奋斗,各地迅速组织大炼钢铁,几千万人在钢铁生产战线上奋战,与材料相符,故 C 项正确;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时,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但材料未涉及,故 D 项错误。2 人民日报曾报道:某地农庄主席因为农庄的土地由过去的 1 518 亩增加到 29 000 多亩,人口也由 63 户扩大到 1 360 户, “农庄的管理一天比一天复杂”而大伤脑筋。这反映了( B B )A土地改革后小农经济发展迅速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猛发展C “大跃进”时期农村滥垦滥伐7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新问题解析 “农庄的土地由过去的 1 518 亩增加到 29 000 多亩”是因为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农业合作社的道路,故 A 项错误;农庄田亩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