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2005new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334742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PPT 页数:145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2005new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神经系统2005new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神经系统2005new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神经系统2005new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神经系统2005new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2005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2005new(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神经 系统(Nervous System ) v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v功能:主导调整系统(作用迅速,完善)v1.神经系统构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胞体 v 神经元 轴突(pic.1) 突起树突 轴突+(髓鞘) 神经纤维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pic.1 神经元(neuron)Copyright , 1996-2005, Eric H. Chudler v2.神经纤维对支配组织的作用:(1)功能性作用-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并 改变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借助神经冲动、突触结构完成(2)营养性作用-神经末梢释放某些营养性物质,调整所支 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结构,生

2、化和生理的变化。 如:切断运动神经后,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合成减慢,蛋白 分解加速,肌肉逐渐萎缩。与神经冲动无关.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ort)v此外,被支配的组织和胶质细胞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神经 营养因子( neurotrophin, NT ),其本质为蛋白质;v已分离出的NT有: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 (NT-3)、神经营养因子4/5 (NT-4/5)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 子(BDNF)等。v神经营养因子的运输:NT作用于神经末梢的特异受体被末梢摄取逆向轴浆 运输 胞体。v在神经末梢发现有用种NT的受体:Trk A、Trk B和Trk C。 v二.神经

3、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v1.突触传递(synaptic transmission)v (1)突触分类: 轴突-胞体式轴突-轴突式轴突-树突式 (pic.2)(2) 突触小体(synaptic knob)(3) 突触结构: 前膜间隙后膜 (pic.3)Pic.2 甲: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 乙:轴突与树相接触丙:轴突与轴突相接触Events at the SynapsenAction potentialnCalcium influxnTransmitter releasenTransmitter binds to postsynaptic receptornInfluences post- synap

4、tic ion channelsnReuptake etcCopyright, Alastair V. FergusonPic.3Pic.4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肾上腺能 神经v2.非突触性化学传 递(non-synaptic chemical transmission):如:单胺类神经元末梢分 支曲张体 (varicosity)(pic.4)引自兰州医学院生理室v它与经典的突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不存在突触前、后膜的特化结构;不存在1:1支配关系,一个曲张体能支配多 个效应器细胞;曲张体与效应器细胞间隔20nm;递质弥散的距离大,传递耽误时间长,常超 过1秒;递质弥散至效应器细胞,能否产生传递效

5、应 决定于效应器细胞上有无相应的受体;除轴突末梢外,树突和轴突膜均可释放递质 。v3.电突触:结构基础是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pic.5)电突触Pic.5 1.Gap junction 3.mixed synapses 2.serial synapses 4.reciprocal synapsesv三.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并于末梢处释放,经突 触间隙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 细胞上的受体,使信息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 化学物质。Otto Loewis Experiment Discovery of NeurotransmittersCopyright , 1996

6、-2005, Eric H. Chudler 1.作为神经递质(transmitter)的条件: 5项 2.神经递质的分类:v(1)外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由胆碱能神经纤维释放(pic.6)去甲肾上腺素(NE)-由肾上腺素神经纤维释 放 *嘌呤或肽类-主要位于胃肠道Pic.6 Copyright, Todd J.v(2)中枢神经递质:v乙酰胆碱:主要存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丘脑后腹侧特异感觉投射纤维;脑干网状结 构上行激动系统;尾核、壳核、苍白球;边缘 系统(梨状区、杏仁核、海马)等。 (pic.7)v单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pic.8)v NE主要见于低位脑

7、干(延髓、脑桥等),与维持 觉醒状态、情绪和内分泌以及躯体运动等有关;DA 主要存在于黑质-纹状体、中脑边缘系统和结节漏斗 部分,与躯体运动有关;5-HT集中于中缝核内,与维持觉醒和睡眠状态、情 绪和内分泌等有关。v氨基酸类:如谷氨酸,甘氨酸,-氨基丁酸Pic.7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的反馈联系 Pic.8 中枢神经递质单胺类v肽类:如神经激素,阿片样肽,胃肠肽,P物质v3.递质的共存:戴尔原则v4.递质的释放(pic.9,10)v5.递质的灭活:Ach:酶解(pic.11)NE(5-OH,DA):重摄取,酶解肽:酶解氨基酸:重摄取v影响物质:可卡因,利血平Pic.10 Referred

8、 to Human physiology at EKUPic.9Referred to Human physiology at EKUPic.11Referred to Human physiology at EKUv6.受体学说:v受体定义: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递质,调 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 子。突触前受体(presynaptic receptor)v 受体 突触后受体(postsynaptic receptor)配体(ligand) 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激动剂 )或不产生(拮抗剂)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v受体激动剂,拮抗剂,反向激动剂v(

9、1)胆碱能受体:M-R:M1M5RN-R:N1、N2Rv拮抗剂:阿托品,筒箭毒碱,十烃季胺,六烃季胺运动神经 ( motor nerve)v 有机磷农药 + 新斯的明 抑制胆碱酯酶, 骨骼肌收缩v筒箭毒 + a-银环蛇毒竞争终板膜N2-R, 骨骼肌松弛前角运动神经元ACh+N2骨骼肌终板膜十羟季铵 传入传出神经元v2.联系方式:v(1).辐散: 是传入神经元联系的主要方式.意义: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引起许多神经元同 时兴奋或抑制。(引自兰州医学院)v(2).聚合:是传出神经元接受突触联系的主要方式. 意义:使CNS内神经元活动能够集中;使兴奋或抑 制能在后一个神经元上发生总和而及时加强或减弱 。

10、(引自兰州医学院)Pic.15Referred to Human physiology at EKU最后公式路原则:A.环式 B.链锁Pic.13 (引自兰州医学院)(3).链锁状和环状联系(Chain and Circuit): (pic.13)多见于中间神经元.v意义:由于环路联系中神经元的性质种类不同而表 现出不同的效应。v如果环路中神经元的生理效应一致,兴奋通过环 路传递将加强和延续,因此它是正反馈和后发放的 结构基础;v如果环路中有些神经元是抑制性的,则兴奋通过 环路后活动将减弱或终止,因而它也是负反馈的结 构基础。 v三.中枢兴奋v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

11、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pic.14)-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使后者膜电位发生去极化改变。 EPSP是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兴奋,具有局部电 位的特点:电紧张性扩布;等级性电位 ,即其大小与刺激强度呈正比;可进行时 间和空间上的总和。vEPSP产生机制:兴奋性递质(如Ach) 突触后膜受体 Na+ 、K+和Cl- 等通道开放 Na+离子内流大于(K+外 流和 Cl-内流) 膜内正电荷后膜局部去极化 (EPSP)。 由于神经轴突始段比较细小,形成电流的密度 较大,当EPSP总和使膜电位改变达阈电位时,轴突 始段的电压门控Na+通道打开 Na+迅速内

12、流 爆 发AP。Pic.14 EPSPIPSPReferred to Human physiology at EKUSummation of Synaptic InputsCopyright, Alastair V. Fergusonv2.反射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突触传 递的特征):单向传布; 中枢延搁(突触延搁); 总和; 兴奋节律的改变; 后放中间神经元的环状联系;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v四.中枢抑制v1.突触后抑制-反射活动中,因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 性突触后电位而产生的中枢抑制.v(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

13、IPSP):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 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改变,这种超极 化电位称为IPSP. IPSP也具有局部电位的特点:电紧张性扩布;等 级性电位,即其大小与刺激强度呈正比;可进行 时间和空间上的总和(总和的结果是使突触后神经 元不易兴奋-即抑制)。形成原理: 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Cl-和/或K+通道开放 K+外 流和或Cl-内流 膜内正电荷 后膜局部超极化( IPSP)。因为后膜电位远离产生AP的阈电位,不易产生AP 抑制。 vEPSP与IPSP主要异同点的比较 v(2)突触后抑制的分类: A 传入侧支性抑制(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

14、tion) 又称为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pic.16) : 生理意义: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相协调.oooAP伸肌N元屈肌N元抑制性中间N元传入侧支性抑制 (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 Pic.16 ( 引自大连医学院 )多见于传出途径B 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pic.17): 生理意义:使神经元活动及时终止;使同一中枢 内各神经元同步活动。APooo运动N元 运动N元抑制性中间N元回返性抑制 (recurrent inhibition) Pic.17 ( 引自大连 医学院)海马,丘脑内明显

15、存在v2.突触前抑制:又称去极化抑制。 (pic.18)-因兴奋性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去极化而造成的抑制.不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建立在轴突- 轴突式突触的结构基础之上。(Cl- 入多,Ca2+入少,AP小) 广范存在于CNS,尤其是传入途径中. *突触前易化- 建立在轴突- 轴突式突触的结构基础之上, 使某些生理过程变得容易,与突触前抑制正相反。实验A:刺激轴突1时,神经元3产生 10mV的EPSP; 实验B:先刺激轴突2,再刺激轴突1时,神经元3产生 5mV 的EPSP。由于产生的EPSP小,不能在运动神 经元3的始段爆发AP。 v原理:因为:突触前膜末梢释放的递质与突触末梢的AP幅度有

16、关,即释放量 AP的幅度;AP幅度的大小 膜电位的 高低(AP幅度=RP+超射值)。膜电位高,AP幅度大,递质释 放多,EPSP大;膜电位低,AP幅度小,递质释放小,EPSP低 。因此,轴突2兴奋 释放递质 轴突1兴奋 轴突1膜电 位降低(去极化,EPSP) 一段时间后轴突1再传来兴奋 轴突1 AP幅度 递质释放 兴奋所引起运动神经元3 产生的EPSP (不足以产生新的AP)。v生理意义:1)调节传入神经的活动(选择性的信息传递)2)控制传入信息,保证特异性传导。vPresynaptic inhibitionvPresynaptic facilitationAction PotentialCa2+ influxEPSPcontr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