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334605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昆明黄冈实验学校昆明黄冈实验学校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年级历史(文科)高二年级历史(文科)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1.周代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与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国族成员的力量。但宗法制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疏远,甚至互相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取足够税

2、收 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阻碍官僚体制发展2.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 594 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指的是( )A.土地国有制度的最终确立 B. 井田制在历史上的完全消失C.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D.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3.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A.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B.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4.在春秋战国这

3、一社会转型时期,下列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在社会上盛行的是( )A.争功逐利 B.仁义道德 C.礼乐教化 D.无为而治5.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6.西汉时贾谊上书治安策,建议汉文帝以礼、义、廉、耻的道德律来矫正社会上崇势尚利的颓风。这一主张体现了(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 -7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8.对右面画像石及其相关信息的理解

4、正确的是( )A.画像石只是艺术作品,对历史研究价值不大B.按史料性质分类,画像石属于文献史料C.画像石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基本状况D.画像石反映出当时畜牧业经济十分发达9.司马相如的文学作品气势恢宏、词藻华丽,主要反映了西汉时期( )A.封建国家繁荣昌盛 B.民间生活丰富多彩 C.百姓反抗风起云涌 D.青年男女爱情真挚10.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唐代 290 年间共有 369 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 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 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11.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5、。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12.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相关的措施包括( )- 3 -西汉设置“中朝” 唐朝实行三省制 明朝设立内阁 清朝设立军机处A. B. C. D.13.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这一记载表明( )A.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城市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D.部分草

6、市发展为城镇14.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记载:“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唯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材料说明( )家庭手工业发达 纺织工艺高超 技术保守性强 出现历久不衰的名家A. B. C. D. 15.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这些会馆是( )A.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税务场所 B.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的重要场所C.政府设立的经营贸易的办事处 D.商人从事货币兑换的金融市场所在地16. 明代宜兴徐氏,“拨己田千亩以赡其(贫困的族人)婚丧服食之费,曰义庄。又以为养之不可 无教也,爰置学一区,曰义塾,岁延有

7、学行者一人为师,凡族之来学者,束修食用咸取给义庄”。徐氏的举动反映出当时( )A.明政府鼓励私人投资办学 B.区域性商人团体崛起C.赈济救助具有宗族组织性 D.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17.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4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18. “儒者之学全无头脑”,“鄙儒无识,俗儒无实,迂儒未死而臭,名儒死节殉名”。推测说这番话最有可能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9. 某史

8、书上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 )A.中书省 B.政事堂 C.内阁 D.军机处20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奠不分天子之权,以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这反映出顾炎武的思想是( )A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 B主张思想自由,批判虚假说教C主张主张在民,但又有复古情结 D反对君主专制,但又尊崇传统21.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

9、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22.19 世纪,我国有一类企业“设总办、督办、会办、帮办、提调等主持运营,多由现任官员兼任,其薪俸亦以官阶而定,实际上是一个政府衙门。”这类企业最有可能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企业C在华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23.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

10、化的辉煌时代。- 5 -”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新航路的开辟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4.1901 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25.1981 年 9 月 3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

11、话,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首次宣布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B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C直接推动了海峡两岸“三通”的达成 D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5050 分。第分。第 2626、2727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必须做答。第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必须做答。第 2828、2929、3030 题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一)必考题:26.(23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

12、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奴。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材料二】古先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而公法立,力专一。- 6 -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吕氏春秋上农【材料三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本”、“末”分别指的是什么?(4 分)有认为这

13、是中国古代某一经济政策的渊源。试指出这一经济政策并说明其对当时秦国发展所起的作用。(5 分)(2)材料二对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政策的政治文化意义作了怎样的论述?(6 分)(3)推测材料三所说的是哪一社会阶层的处境?(2 分)古代社会“尊农夫”为什么会出现“农夫已贫贱矣”这一情形?(6 分)27.(12 分)阅读下列材料:- 7 -【材料一材料一】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

14、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二材料二】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 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三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