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教学大纲(师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32657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教学大纲(师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教学大纲(师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教学大纲(师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教学大纲(师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教学大纲(师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教学大纲(师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教学大纲(师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5 电 子 线 路 ( 线 性 部 分 ) 教 学 大 纲修 订 单 位 : 物 理 与 电 子 工 程 系 电 子 技 术 教 研 室执 笔 人 : 郑 耀 添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2课程英文名称:Non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3课程类别:必修4总学时:72 学时(其中理论 54 学时,实验 18 学时)5总学分:3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本课程是电子信息、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继电路理论、电子线路(线性部分)之后必修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功放、振荡、频率变换等电路的组成、工

2、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章 绪论(2 学时)0-1 非线性电子线路的作用0-2 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0-3 本课程的特点本章要求:了解非线性电子线路的作用、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及本课程的特点第一章 功率电子线路(10 学时)1-1 功率电子线路概述(2 学时)功率放大器,电源变换电路,功率器件1-2 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特性(2 学时)共发射极功率放大器,甲类、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及其功率特性1-3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2 学时)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集成功率放大器1-4 功率合成技术(2 学时)功率合成电路的作用,传输线变

3、压器,用传输线变压器构成的魔 T 混合网络 2 2/51-5 整流和稳压电路(2 学时)整流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开关型稳压电路本章要求:掌握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掌握功率合成的原理,掌握整流与稳压原理。了解斩波器的概念。第二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10 学时)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 学时)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丁类和戊类功率放大器,倍频器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3 学时)近似分析方法,欠压、临界和过压状态,四个电压量对性能影响的定性讨论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3 学时)直流馈电电路,滤波匹配网络,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2-4 高频功率放大器(2 学时)高

4、频功率管及其信号输入和输出阻抗,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举例本章要求:掌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了解基本匹配网络的工程计算方法, 、了解倍频的概念、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第三章 正弦波振荡器(10 学时)3-1 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2 学时)振荡器平衡和起振条件,稳定条件,基本组成及其分析方法3-2 LC 正弦波振荡器(2 学时)三点式振荡电路,振荡法则,振荡分类,差分对管振荡电路,常见电路3-3 LC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1 学时)提高频率稳定度的基本措施,克拉泼振荡电路3-4 晶体振荡器(1 学时)石英谐振器的电特性,晶体振荡电路3-5 RC 正弦波振荡器(2 学时)文氏电桥

5、电路,正负反馈振荡电路3-6 负阻正弦波振荡器(1 学时)负阻器件,负阻振荡原理及其电路,用负阻观点讨论 LC 反馈振荡器 3 3/53-7 寄生振荡、间歇振荡和频率占据(1 学时)寄生振荡,间歇振荡,频率占据本章要求:掌握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原理、LC 振荡器、晶体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掌握 RC 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了解负阻振荡的概念。了解寄生振荡、间歇振荡和频率占据的概念。第四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10 学时)4-1 频谱搬移电路的组成模型(3 学时)振幅调制电路的模型,振幅解调和混频电路的组成模型4-2 相乘器电路(2 学时)非线性器件的相乘作用及其特性,双差分对平

6、衡调制器和模拟相乘器,大动态范围平衡调制器 AD630,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4-3 混频电路(2 学时)通信接收机中的混频电路,三极管混频电路,混频失真4-4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3 学时)振幅调制电路,二极管包络检波电路,同步检波器*4-5 参量混频电路非线性电容器件的能量转换原理,参量混频电路本章要求:掌握集成模拟相乘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频率变换电路中的应用。掌握振幅调制信号的性质,实现振幅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方法,掌握典型振幅调制器与解调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典型混频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第五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10 学时)5-1 角度调制信号的基

7、本特性(4 学时)调频信号、解相信号和调角信号的概念、频谱及频谱宽度5-2 调频电路(2 学时)调频电路概述,在正弦振荡器中实现直接调频,在张弛振荡电路中实现直接调频,间接调频电路(调相电路) ,扩大最大频偏的方法5-3 调频波解调电路(2 学时) 4 4/5限幅鉴频实现方法概述,斜率鉴频器电路,相位鉴频器电路5-4 数字调制与解调电路(2 学时)数字信号的再生,数字调相与解调电路数字调频与解调电路本章要求:掌握角度调制信号的性质,实现频率调制与解调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典型调频器与鉴频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了解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第六章 反馈控制电路6-1 反馈控制电路概述自动电

8、平控制电路,自动频率控制电路,自动相位控制电路(锁相环路)6-2 锁相环路性能分析基本环路方程,捕促过程的定性讨论,跟踪特性6-3 集成锁相环及其应用基础锁相环路,锁相环在解调和锁相接收中的应用,锁相环在频率合成器中的应用本章要求:掌握自动电平控制电路、自动频率控制电路、自动相位控制电路的一般工作原理和典型应用电路,了解锁相环路的电路模型及环路方程。四、实验内容与教学要求(祥见实验课大纲)五、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六、成绩评定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实验和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占 70%。七、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目 前 电 子 线 路 涉 及 的 领

9、域 越 来 越 广 泛 , 知 识 更 新 迅 猛 , 在 这 过 程 中 学 生 的 自 适应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就 显 得 尤 其 重 要 , 所 以 教 师 必 须 摒 弃 传 统 的 以 传 授 知 识 为 主的 灌 输 式 教 学 方 法 , 而 应 采 用 各 种 形 式 的 启 发 式 教 学 方 式 , 由 被 动 接 受 式 教 育 向 创 造性 教 育 转 变 , 为 学 生 今 后 的 学 习 及 工 作 奠 定 牢 固 的 基 础 。 根 据 电 子 线 路 教 学 内 容 特 点 ,应 用 现 代 化 的 教 学 手 段 , 在 课 堂 上 采

10、用 计 算 机 多 媒 体 、 投 影 、 计 算 机 辅 助 教 学 , 改变 千 篇 一 律 的 教 学 方 法 , 让 枯 燥 的 内 容 变 得 色 彩 缤 纷 、 赋 予 动 感 、 更 加 情 趣 , 以 调 动学 生 各 个 感 官 的 作 用 , 用 眼 去 看 、 用 耳 去 听 , 将 视 觉 、 听 觉 等 多 个 通 道 全 都 集 中 到 课堂 上 , 可 以 加 强 学 生 记 忆 , 也 有 助 于 提 高 教 学 效 果 。 5 5/5八、教材与参考书教材:谢嘉奎主编.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第四版).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2000.5参考书:1杜武林主编.高频电路

11、原理与分析.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62沈伟慈主编.通信电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3胡宴如主编.高频电子线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九、其它必要的说明1. 根据近几年电子技术的进展和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为保证教学的规范性及计划性,本着及时反映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随着技术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原则特制定本教学大纲;本大纲适合于电子信息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学之用;标准学时数为 54 学时;其中教学内容带星号的部分为机动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教学课时安排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做适应性变动。2. 先修课高等数学 、 电路分析 、 电子线路 (线性部分)是学习该课程的基础,只有达到上述要求,才能学好本课程。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又为后面将要学习的课程打下基础,其中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是电视原理等。3.本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电子信息本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