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汇总-二级规律-方法技巧易错易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31694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知识汇总-二级规律-方法技巧易错易混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中物理知识汇总-二级规律-方法技巧易错易混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中物理知识汇总-二级规律-方法技巧易错易混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中物理知识汇总-二级规律-方法技巧易错易混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中物理知识汇总-二级规律-方法技巧易错易混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知识汇总-二级规律-方法技巧易错易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知识汇总-二级规律-方法技巧易错易混(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高中物理知识汇总二级规律方法*技巧*易错*易混为使同学们更好掌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巧,掌握一些有用的二级规律,同时清楚地辨析易错易混的的一些问题,更好的应对高考,我们总结了高中物理主干的力学、电学知识,包括知识点 、二级规律、方法*技巧*易错*易混几方面,时间仓促,肯定有不足的地方,甚至有疏漏或错误,请同学们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同学可补充完善,祝同学们高考金榜题名。目录一、质点的运动-二、力 平衡(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三、动力学(运动和力)-四、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五、电场-六、恒定电流-七、磁场-八、电磁感应-九、交变电流(正

2、弦式交变电流)-十、热学-十一、图像-十二、实验-十三、物理学史-十四、物理量及其单位-十五、高中物理中最值的求法-十六、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十七、考试策略 -十八、怎样规范解题-基本结构- 2 -一、质点的运动(一)分类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1)(2)二级规律(1)(2)*方法*技巧*易错*易混(1)(2)一、质点的运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1)加速度(定义式)a=( V t - V0)/t(2)速度公式:V t=V0+at(3)位移公式:S=V 0t+at2/2(4)速度位移关系式:V t2-V02=2aS 二级规律(1) 时刻中点的即时速度:V t/ 2 = = tV+_vs位

3、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s/2 = 。 2to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是 Vt/2 r0,f 引 _f 斥 ,F 分子力 表现为_力(4)r10r0,f 引 f 斥 0,F 分子力 0,E 分子势能 05.扩散现象、布朗运动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热运动二级规律(1)*方法*技巧*易错*易混(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_,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_越剧烈;(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_,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 _;(3)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_,在 r0 处 F 引_F 斥且分子势能最_;(二)气体的性质知识点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

4、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体积 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的体积,单位换算:1m 3_ L_ mL压强 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 1.01310 5 Pa 76cmHg ( 1Pa 1N/m 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1V1/T1 p2V2/T2二级规律(1)压强与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分子碰撞次数和每次碰撞力量有关,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分子碰撞次数与温度、分子密度有关,每次碰撞力量只与温度有关,可见温度既影响碰撞次数有影响碰

5、撞力量。*方法*技巧*易错*易混(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2)求压强:以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列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方程(3)P-V 图像面积表示气体做功。- 24 -(三)内能 热力学定律 晶体 饱和汽等知识点1.热力学第一定律:U_W 0:外界对物体做的_功(J), Q 0:物体_热量(J),U 0:内能_(J),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2.热力学第二定律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 涉及到第二

6、类永动机不可造出3.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 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二级规律(1)(2)(3)*方法*技巧*易错*易混(1)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_和_的总和,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2)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内能变化看温度,做功情况看体积,吸放热则综合前两项考虑。(3)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一定质量分子势能不变;所以可以说分子势能不计,不能说分子势能一定为零。十一、图像一方法介绍 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函数式来表示,还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图象法。物理图象有很多类型,如模

7、型图、受力分析图、过程分析图、矢量合成分解图、函数图象等。图象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等特点,能使物理问题简化明了;二把图象法运用于物理教学的意义图 1V VS/2 t/2 tV1V2t/2 s/2 t tV1V20 0- 25 -1.直观形象、简化解题过程 :图象解法不仅思路清晰,而且直观、形象,可使解题过程得到简化,起到比解析法更巧妙、更灵活的效果。例如在比较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与中间位置的速度的大小关系时,用图象法解题一目了然。如图 1,平均速度即中间时刻速度 V2,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即面积平分时刻的速度 V1。依据图象能很快地得出结论 V2V 1。2.演示变化过程,把握变

8、化规律: 用图象法来描述物理过程则更直观,可以描述出其变化的动态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过程。例如在分析用挡板挡住光滑斜面上的小球,分析挡板由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小球对挡板与斜面的作用力如何变化时,可根据小球受三力作用平衡的条件:三力必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作动态分析图,如图 2,由图示可得出两力的变化是:作用在挡板上的力先减小后增大,作用在斜面上的力一直在增大。3.用于实验,简化数据处理方法: 物理学习离不开物理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应用图象法进行数据处理,不仅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减小误差、分析误差的成因。如测量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图象

9、。为减小误差可从图线上任意取两点求出图线的斜率,斜率的绝对值即为电源内阻,而图线与纵坐标的截距即为电源的电动势。而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对 aF 图象进行分析即可得到实验的误差成因,与横轴的截距表示没有平衡摩擦力,与纵轴的截距表示过度平衡磨擦力。4.一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图象法在研究性学习中也有较大的应用。通过图象可以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将数据采集器收集到的数据输送到图形计算器,输出 PV 图线,得到的是一条曲线,输出 P1/V 图线,得到一条直线,通过对图线的拟合,发现曲线与反比例函数、直线与一次函数图线都能很

10、好地吻合,由此可得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总之运用图象法解题的深层意义在于可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三高中物理涉及的物理图象图 2- 26 -高中物理常涉及到的图像有:受力分析图、矢量合成分解图、物理过程分析图,常规函数图象有:V(速度)t(时间)图象、S(位移)t(时间)图象、(加速度)F(力)图象、(加速度)1/m(质量倒数)图象、振动图象、波动图象、P (压强)T(温度)图象、V(体积)T (温度)图象、P(压强)V(体积)图象、 U 端(路端电压)I(电流)图象、i(电流)t(时间)图象、u(电压)

11、t(时间)图象等。从图象形状看,有直线型、正弦、余弦曲线型、双曲线型、抛物线型和其他型等;从图象的层次看,有“点” 、 “线” 、 “面” 、 “形”四个不同的层次。四图象的各个层次的物理意义图象的物理意义主要通过“点” 、 “线” 、 “面” 、 “形”四个方面来体现,教学中应从这四方面入手,予以明确。1.物理图象中 “点 ”的物理意义: “点”是认识图象的基础。物理图象上的“点”代表某一物理状态,它包含着该物理状态的特征和特性。从“点”着手分析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特殊“点”入手分析其物理意义 。截距点。它反映了当一个物理量为零时,另一个物理的值是多少,也就是说明确表明了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如

12、图 3 中,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反映出当I=0 时, U E 即电源的电动势;而图象与横轴的交点反映出电源的短路电流。交点。即图线与图线相交的点,它反映了两个不同的研究对象此时有相同的物理量。如图 4 中的 P 点表示甲、乙物体运动位移相同的时刻和位移。极值点。它可表明该点附近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如图 5 中的 D 点表明当电流等于 E/(2r)时,电源有最大的输出功率。拐点。通常反映出物理过程在该点发生突变,物理量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拐点分明拐点和暗拐点,对明拐点,学生能一眼看出其物理量发生了突变。如图 6 中的 P 点反映了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不是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暗拐点,学生往往察觉不

13、到物理量图 3 图 4图 6 图 7图 5D- 27 -的突变。如图 7 中 P 点看起来是一条直线,实际上在该点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物理图象中 “线 ”的物理意义: “线”:主要指图象的直线或曲线的切线,其斜率通常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物理图象的斜率代表两个物理量增量之比值,其大小往往代表另一物理量值如 S图象的切线斜率为速度,Vt 图象的切线斜率为加速度、图象的切线斜率为感应电动势,但特别注意 UI 图象的 割线斜率 为负载的电阻等。 .物理图象中 “面 ”的物理意义: “面”:是指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有些物理图象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的值常代表另一个物理量的大小学习图象时,有意识地利用求面积的方法,计算有关问题,可使有些物理问题的解答变得简便,如 Vt 图象中所围面积代表位移,FS 图象中所围面积为力做的功,PV 图象中所围面积为气体压强做的功。S(1/V)图象与 1/V 轴所围的面积代表时间等。 物理图象中 “形 ”的物理意义: “形”:指图象的形状。由图线的形状结合其斜率找出其中隐含的物理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