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射线及其消除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303602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射线及其消除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散射线及其消除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散射线及其消除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散射线及其消除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散射线及其消除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射线及其消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射线及其消除(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散射线及其消除一 散射线n(一)散射线的产生n 穿透被检体后的X线带有被检体信息的被 减弱的有用射线在作用过程中产生 的方向不定、且比 原来射线波长长的 X线称为散射线n散射线量的影响因素:n1.原子射线的能量主要n2.被检体的面积、厚度。n被检体的面积、厚度 产生的散射线量n(二)散射线含有率n1.定义:散射线在作用于胶片上的全部射线 量中所占比例。n2.影响因素nA 管电压 随着管电压,散射线含有率在80-90KV以上时,散射线含有率 平 稳n2.被检体厚度n n被检体厚度被检体厚度散射线含有率厚度超过15cm时,散射线含量 ,对 胶片影响不大二 散射线对胶片对比度的影响n散射量增加

2、,照片对比度降低,而且产生 模糊效应。三 散射线的抑制与消除n(一)散射线的抑制n1.X线束限制器n2.滤过板n(二)散射线的消除n1.滤线栅n2.空气间隙效应1.滤线栅n1)滤线栅的构造n有许多薄的铅条(宽0.05-0.1cm)和易透过 X线的低密度物质(宽D为0.15cm-0.35cm的 木、铅或有机化合物等)作为填充物,使 铅条互相平行或按一定的斜率交替排列固 定,两面再附加铅板或合成树脂板起支撑 和保护作用,就称为有一定厚度的能吸收 散射线的铅栅板。2)滤线栅的分类n按结构特点nA聚焦式nB平行式nC交叉式n按运动机能n静止式n运动式n3)滤线栅的特性nA 栅比(R)滤线栅铅条高度(h

3、)与铅条 宽度(D)比值R值有8:1 ,12:1,16:1,34:1等多种R值增大,滤线栅消除散射线的能力增强nB. 栅密度(n)n在滤线栅表面上单位距离(1cm)内,铅条 的数目 条/cmnn相同,R 的滤线栅,消除散射线效果好nR值相同,n 的滤线栅吸收散射线的能力 强nC 铅容积(P),在滤线栅表面上,平均1cm2 中铅的体积(cm3)nP=n. d.hnD 滤线栅的焦距(f。)n聚焦滤线栅的倾斜铅条会聚于空间的直线 到滤线栅平面的垂直距离。n焦-栅距离范围(f1-f2):指能保证X线照片 基本质量时,X线管焦点在栅焦距上下方所 允许的位置范围nF 曝光量的倍数(B)为了衡量使用滤线栅

4、时X线曝光量的补偿程度,把在照片上获得 同一密度值为1.0时,用滤线栅与不用滤线 栅所需要的X线强度I与I 之间的比值4)滤线栅的工作原理n在X线摄影中,将滤线栅置于胶片与肢体之 间,焦点至滤线栅的距离与滤线栅的焦距 相等,并使X线中心线对准栅中心,原发X 线与滤线栅的铅条平行,能通过铅条间隙 到达胶片产生影像。由于被检体产生的散 射线是方向不固定的,于铅条成角,不能 通过铅条间隙,故大部分散射线被铅条所 吸收,减少了胶片上的散射线量,改善了 照片对比度,提高影像质量。n虑线栅的使用不仅吸收了散射线,而且也吸 收一定的原射线。n实际摄影中应注意:n1.被检体的厚度;n2.虑线栅的栅比(R)值;n3.虑线栅的方向性;n4.适当增加管电压;n5.空气间隙效应;2. 空气间隙法n减少散射线是利用空气可吸收能量较低的X 线以及X线衰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在增加了肢-片距后,一部分与原发射线 成角较大的散射线可射出胶片以外,同时 原发射线也随之减少。需通过选用高速增 感屏、高感度胶片等予以补偿,以达到应 有的感光效应。 n 空气间隙法增加了肢-片距,同时也增大了 几何学模糊,需加大焦-片距来弥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