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9296940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贵州省黔东南州贵州省黔东南州 2018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理科综合化学试题1. 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棉、丝、毛、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C. 酒是厨房中常见物质,其有效成分为 CH3COOHD. 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视频添加剂【答案】B【解析】A棉、丝、毛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大分子,故 A 错误;B利用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水煤气(CO 和 H2)为合成氨提供 H2来源,也可以直接合成甲醇,故 B 正确;C酒的有效成分是乙醇不

2、是乙酸(CH3COOH) ,故 C 错误;D为了增加食物的保质期,可以使用一定量食品添加剂,但是不能绝对不能大量使用,D 错误; 2. 设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7g H2S 中所含的电子数为 9NAB. 9g H2O 中所含 H-O 键数为 2NAC. 0.1mol CO2和 2.24L CO 中所含碳原子数均为 0.1NAD. 0.3mol NO2与足量水充分反应,生成 H+数目为 0.3NA【答案】A【解析】A. 17g H2S 的物质的量是 0.5mol,每摩尔 H2S 分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18mol,则0.5molH2S 分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9NA,正确;

3、B9g H2O 的物质的量是 0.5mol,每个水分子含有 2 个 H-O 键,0.5mol 个水分子含有 2 个 H-O 键为 NA,故错误;C2.24L CO 气体没有说明其是标准状态下,所以 2.24L CO 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0.1mol,故错误;DNO2与足量水充分反应:3NO2 + H2O =2HMO3 +NO,0.3mol NO2生成 0.2mol HNO3,生成 H+数目为 0.2NA,故错误。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 用 NaOH 溶液吸收 Cl2:Cl2 +2OH- = 2Cl- + H2OB. Fe2(SO4)3和 Ba(OH)2溶液混合 :Fe3+3O

4、H-=Fe(OH)3C. 向 AgCl 悬浊液中加入 Na2S 溶液 :2AgCl+S2-=Ag2S+2Cl-D. 向 NaHCO3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HCO3-+OH-=CO32-+H2O【答案】C【解析】A. 用 NaOH 溶液吸收 Cl2发生反应为:Cl2 +2OH- = Cl- + H2O +ClO,故 A 错误;BFe2(SO4)3和 Ba(OH)2溶液混合生成 Fe(OH)3和 BaSO4两种沉淀,故 B 错误;C向 AgCl 悬浊液中加入 Na2S 溶液生成更难溶的 Ag2S 沉淀,故 C 正确;D向 NaHCO3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HCO3-+OH-=CO32-+H2O,

5、生成的 CO32-+Ca2+=CaCO3,故 D错误。4.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烷、乙醇、乙酸和酯类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B.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颜色的原因不同C. 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芳香烃的产量D. 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B乙烯与溴水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萃取溴水中的溴而褪色,两者原理不同,故 B 正确;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轻质汽油的质量与产量,故 C 错误;D纤维素和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且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故 D 正确。因此,答案为 C。5. 以 KI 为碘剂的加碘食盐,由于受空气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工

6、业生产中需添加稳定剂以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可能做稳定剂的是A. Na2S2O3 B. FeCl3 C. NaHCO3 D. CaO【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以 KI 为碘剂的加碘食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份、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要减少碘的损失,需加入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来消耗氧气,则- 3 -A、Na2S2O3具有还原性,A 正确,B、FeCl3具有氧化性,B 错误;C、NaHCO3没有氧化性和还原性,C 错误;D、CaO 没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错误,答案选 A。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6. 甲、乙、丙、丁为四种主族元素,已知甲与乙、丙、丁三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

7、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丙乙甲 B. 最外层电子数:丙=丁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丙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丁甲【答案】C【解析】由于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且甲与乙、丙、丁相邻,故甲、乙、丁处于同一周期,丙在下一周期,则有如下两种位置关系:或。若是可设甲的原子序数为 x,则乙为 x+1,丁为 x-1,丙为 x+8,则有:x+x+1=x+8,x=7,即甲为 N,乙为 O,丁为 C,丙为 P,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0,符合题意。同理验证不合题意。原子半径丙(P)甲(N)

8、乙(O),A 项错误;丙(P)最外层电子数为 5,而丁(C)最外层电子数为 4,B项错误;甲元素的氢化物为 NH3,丙元素对应的氢化物为 PH3,显然稳定性前者强,C 项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NO3H2CO3,D 项错误。7.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 NaHS 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HS-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向浓度均为 0.1mol/L 的 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出现蓝色沉淀KspMg(OH)2KspCu(OH)2C向 Na2CO3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酸性:盐酸碳

9、酸苯酚D向盛有 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和 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色,后者有黄色沉淀KI3溶液中存在 I3-I2+I-平衡- 4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向 NaHS 属于酸式盐,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 HS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 A 正确,故选 A;B向浓度均为 0.1 molL1的 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KspMg(OH)2KspCu(OH)2,故 B 错误;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浓盐酸,由于盐酸有挥发,所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不能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

10、酚,故 C 错误;D向盛有 KI3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溶液和 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色,后者有黄色沉淀,说明 KI3溶液中存在I2+平衡,故 D 正确。故选 AD。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8. 硫酸是中学化学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如下:用 100mL 量筒量取 20mL 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 100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该同学操作中的两处错误之处是_、_。(2)乙同学准确配制 3.6mol/L 稀硫酸的操作为:量取 20mL 18mol/L 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

11、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 100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 23 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在该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填字母) 。a.洗涤量取浓 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b.待稀释后的 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c.转移前应将使用的容量瓶烘干d.定容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若定容时不小心使液面超过了刻度线,应采取的措施是_(3)丙同学用已知物质的量浓

12、度的硫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时,以酚酞作指示剂。滴定时,当观察到溶液_,即为滴定终点。- 5 -某同学根据 3 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0.0500mol/L 硫酸的体积/mL滴定次数待测 NaOH 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第一次25.000.0026.15第二次25.000.5630.30第三次25.000.2026.45则待测 NaOH 溶液的浓度为_,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 NaOH 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硫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硫酸B.滴定前盛放 NaOH 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

13、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硫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答案】 (1). 用量筒稀释溶液 (2). 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3). 搅拌散热 (4). 引流 (5). 检查是否漏液 (6). b (7). 应重新配制 (8). 由浅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部恢复 (9). 0.1048mol/L (10). D【解析】 (1)不用在量筒里直接配制溶液,浓溶液稀释时应酸入水,两处明显的错误是用量筒稀释溶液和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2)将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需用玻璃棒搅拌散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 容量瓶需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洒落在外;故两个作用是搅拌散热、引流

14、;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其是否漏水;量取浓 H2SO4后的量筒不用洗涤液,因在仪器生产中已将此考虑在内, 容量瓶不必烘干,定容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因有溶液残留刻度线以上部位,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不必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故 b 正确;所用不正确操作造成所配浓度不准确,均需重新配制。- 6 -9. V2O5是工业制硫酸的重要催化剂。V2O5及其含 V 离子在溶液中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从性质角度分类。V2O5属于_(填“酸性” “碱性”或“两性” )氧化物,VO2+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_。(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向 20mL 0.05mol

15、/L (VO2)2SO4溶液中加入 0.195g 锌粉,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中钒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填字母) 。a.V2+ b.V3+ c.VO2+ d.VO3-(4)在酸性环境中,向含有 VO2+的溶液中滴加草酸(H2C2O4)溶液,可实现反应的转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将 V2O5加入浓盐酸中可得蓝色溶液,并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常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答案】 (1). 两性 (2). +4 (3). V2O5+6OH-=2VO42-+3H2O (4). a( (5). 2VO2+H2C2O4+2H+=2VO2-+2CO2+2H2O (6). 2:1- 7 -【解析】 (1)从转化上分析,V2O5与 OH生成 VO43酸根离子,又可转化为 VO2+的阳离子,说明它有酸、碱两性的性质,属于两性氧化物;由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求出 VO2+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2)由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可知:V2O5 + 6 OH = 2VO43 + 3H2O(3)(VO2)2SO4中 V 元素化合价是+5 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列式求出:220mL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