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案中班歌唱活动设计:两只小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288367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音乐教案中班歌唱活动设计:两只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园音乐教案中班歌唱活动设计:两只小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园音乐教案中班歌唱活动设计:两只小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园音乐教案中班歌唱活动设计:两只小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园音乐教案中班歌唱活动设计:两只小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音乐教案中班歌唱活动设计:两只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音乐教案中班歌唱活动设计:两只小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音乐教案中班歌唱活动设计:幼儿园音乐教案中班歌唱活动设计: 两只小象两只小象活动目标:1、幼儿用动作、演奏乐器等感受小象的友好情感,初步学会演唱歌曲。2、能用歌声、动作表演来表现歌曲中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3、享受歌唱活动、与同伴合作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1、制作“两只小象在河边散步,扬起鼻子互相勾一勾,进行友好交往”的动画。2、小乐器:圆舞板、铃鼓、碰铃、三角铁、大鼓。过程实录:一、引导幼儿感受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理解歌词。1、故事引出,解决难点。(1)师: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小客人。分别出示两只小象的动画形象:小尼娜、温尼谱,以小象身份作自我介绍,并引导幼儿分别与这两只小象相互问好。(

2、2)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小尼娜和温尼谱是一对好朋友,他们非常非常要好,小尼娜和温尼谱已经好久没见面了。有一天,他们俩在河边散步,走着走着就碰到了一起,就打起了招呼。(3)请幼儿说说两只小象会怎么打招呼。充分肯定幼儿的想法。(4)组织幼儿看动画:两只小象扬起鼻子勾一勾。引导幼儿学小象的样子打招呼,请幼儿说说可以用什么代替大象的长鼻子,并请幼儿做一做。(注解:一开始的动画形象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与小象打招呼的方法拉近了幼儿与小象的距离,孩子们对小象产生了感情,感受到了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打招呼又使孩子更深刻地体验了这种情感,孩子们在想想、说说 做做中对这种情感充分进行了表现和体验,孩子们想出了许

3、多动作来打招呼:有的与好朋友互相拍拍背、互相拥抱;有的互相用小指勾一勾;有的两只手缠在一起做小象的鼻子。这一环节又解决了“用动作表现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这一难点,为下面的创编动作埋下了伏笔。 )2、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不带衬词“哟罗罗” ),引导幼儿边说歌词边表演,并请个别幼儿示范是如何勾鼻子的。3、师有表情地朗诵带衬词“哟罗罗”的歌词,并提问:小象发出了什么声音?“哟罗罗”好象小象在干什么?4、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拍肩、搭腰、跺脚)和小乐器在“哟罗罗”上拍节奏。5、请幼儿找一个朋友边说歌词边表演,并在“哟罗罗”上想一个动作与好朋友打招呼。(注解:这一环节是为幼儿学唱歌曲作准备的,但是老

4、师没有让幼儿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记忆旋律,而是在幼儿感兴趣的“哟罗罗”上做文章,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许多孩子都讲出了“哟罗罗”是两只小象在打招呼。老师又进行了层层入深的设计,孩子自由地选择身体动作和小乐器在最感兴趣的“哟罗罗”上敲打节奏,孩子们在听听、玩玩的自我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熟悉了歌曲的旋律。 )二、 学唱歌曲1、师范唱歌曲,注意有表情和吐词正确。师:小尼娜和温尼谱边打招呼边唱起了歌,一起来听一听。2、师唱前面的歌词,引导幼儿唱衬词“哟罗罗” 。3、师继续唱歌词,引导幼儿边唱边在“哟罗罗”上用小乐器伴奏。师:小乐器说你们长得真好听,它们也想来唱了,跟小乐器一起来唱

5、“哟罗罗”好吗?4、引导幼儿唱歌词,师唱衬词。(注解:在学唱歌曲时,老师没有一开始就请幼儿完整地唱,而是分解了难点,让幼儿先唱简单的衬词,再逐步过渡到完整地唱,一些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唱起来,体验到了成功。但个别幼儿还不够熟练,衬词隔立了歌词,给学唱歌曲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三、进行歌表演1、请幼儿在河的两边准备好,在前奏处找到一个好朋友,并一起表演。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出“两只小象”的友好感情。2、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评价,引导幼儿再次表演。师:刚才我发现这“两只小象”见了面抱在了一起,多亲热啊。还可以怎么做,再去找好朋友,比比哪“两只小象”最亲热。3、引导幼儿到其他地方去找好朋友一起表演。活动延伸:

6、可以请幼儿将歌曲组成一幅画,或在以后的活动中对衬词“哟罗罗”进行改编。(注解: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创造动感,调动情感,让幼儿人动起来,心动起来,引导他们以自我表现的方式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在前面学唱歌曲、解决难点的基础上,幼儿一下子就能表演起来,做出了许多“亲热”的动作,许多孩子意犹未尽,还想来表演。 )自我评析:在这一音乐活动中,教师一开始就以情感入手,通过“向小象相互问好、学做小象打招呼”等方式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接着,孩子们又创编出了许多表示小象友好的动作,在创编中,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了歌曲的情感。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和歌表演孩子们也体验到了成功。不足之处:衬词“哟罗罗”给幼儿感

7、受歌曲带来了好处,但也给学唱歌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可将本活动设计成两教时。活动目标:1、幼儿用动作、演奏乐器等感受小象的友好情感,初步学会演唱歌曲。2、能用歌声、动作表演来表现歌曲中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3、享受歌唱活动、与同伴合作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1、制作“两只小象在河边散步,扬起鼻子互相勾一勾,进行友好交往”的动画。2、小乐器:圆舞板、铃鼓、碰铃、三角铁、大鼓。过程实录:一、引导幼儿感受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理解歌词。1、故事引出,解决难点。(1)师: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小客人。分别出示两只小象的动画形象:小尼娜、温尼谱,以小象身份作自我介绍,并引导幼儿分别与这两只小象相互问好。(2)师有

8、表情地讲述故事:小尼娜和温尼谱是一对好朋友,他们非常非常要好,小尼娜和温尼谱已经好久没见面了。有一天,他们俩在河边散步,走着走着就碰到了一起,就打起了招呼。(3)请幼儿说说两只小象会怎么打招呼。充分肯定幼儿的想法。(4)组织幼儿看动画:两只小象扬起鼻子勾一勾。引导幼儿学小象的样子打招呼,请幼儿说说可以用什么代替大象的长鼻子,并请幼儿做一做。(注解:一开始的动画形象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与小象打招呼的方法拉近了幼儿与小象的距离,孩子们对小象产生了感情,感受到了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打招呼又使孩子更深刻地体验了这种情感,孩子们在想想、说说 做做中对这种情感充分进行了表现和体验,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动作来

9、打招呼:有的与好朋友互相拍拍背、互相拥抱;有的互相用小指勾一勾;有的两只手缠在一起做小象的鼻子。这一环节又解决了“用动作表现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这一难点,为下面的创编动作埋下了伏笔。 )2、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不带衬词“哟罗罗” ),引导幼儿边说歌词边表演,并请个别幼儿示范是如何勾鼻子的。3、师有表情地朗诵带衬词“哟罗罗”的歌词,并提问:小象发出了什么声音?“哟罗罗”好象小象在干什么?4、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拍肩、搭腰、跺脚)和小乐器在“哟罗罗”上拍节奏。5、请幼儿找一个朋友边说歌词边表演,并在“哟罗罗”上想一个动作与好朋友打招呼。(注解:这一环节是为幼儿学唱歌曲作准备的,但是老师没有让

10、幼儿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记忆旋律,而是在幼儿感兴趣的“哟罗罗”上做文章,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许多孩子都讲出了“哟罗罗”是两只小象在打招呼。老师又进行了层层入深的设计,孩子自由地选择身体动作和小乐器在最感兴趣的“哟罗罗”上敲打节奏,孩子们在听听、玩玩的自我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熟悉了歌曲的旋律。 )二、 学唱歌曲1、师范唱歌曲,注意有表情和吐词正确。师:小尼娜和温尼谱边打招呼边唱起了歌,一起来听一听。2、师唱前面的歌词,引导幼儿唱衬词“哟罗罗” 。3、师继续唱歌词,引导幼儿边唱边在“哟罗罗”上用小乐器伴奏。师:小乐器说你们长得真好听,它们也想来唱了,跟小乐器一起来唱“哟罗罗

11、”好吗?4、引导幼儿唱歌词,师唱衬词。(注解:在学唱歌曲时,老师没有一开始就请幼儿完整地唱,而是分解了难点,让幼儿先唱简单的衬词,再逐步过渡到完整地唱,一些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唱起来,体验到了成功。但个别幼儿还不够熟练,衬词隔立了歌词,给学唱歌曲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三、进行歌表演1、请幼儿在河的两边准备好,在前奏处找到一个好朋友,并一起表演。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出“两只小象”的友好感情。2、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评价,引导幼儿再次表演。师:刚才我发现这“两只小象”见了面抱在了一起,多亲热啊。还可以怎么做,再去找好朋友,比比哪“两只小象”最亲热。3、引导幼儿到其他地方去找好朋友一起表演。活动延伸:可以请幼

12、儿将歌曲组成一幅画,或在以后的活动中对衬词“哟罗罗”进行改编。(注解: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创造动感,调动情感,让幼儿人动起来,心动起来,引导他们以自我表现的方式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在前面学唱歌曲、解决难点的基础上,幼儿一下子就能表演起来,做出了许多“亲热”的动作,许多孩子意犹未尽,还想来表演。 )自我评析:在这一音乐活动中,教师一开始就以情感入手,通过“向小象相互问好、学做小象打招呼”等方式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接着,孩子们又创编出了许多表示小象友好的动作,在创编中,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了歌曲的情感。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和歌表演孩子们也体验到了成功。不足之处:衬词“哟罗罗”给幼儿感受歌曲带

13、来了好处,但也给学唱歌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可将本活动设计成两教时。活动目标:1、幼儿用动作、演奏乐器等感受小象的友好情感,初步学会演唱歌曲。2、能用歌声、动作表演来表现歌曲中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3、享受歌唱活动、与同伴合作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1、制作“两只小象在河边散步,扬起鼻子互相勾一勾,进行友好交往”的动画。2、小乐器:圆舞板、铃鼓、碰铃、三角铁、大鼓。过程实录:一、引导幼儿感受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理解歌词。1、故事引出,解决难点。(1)师: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小客人。分别出示两只小象的动画形象:小尼娜、温尼谱,以小象身份作自我介绍,并引导幼儿分别与这两只小象相互问好。(2)师有表情地讲

14、述故事:小尼娜和温尼谱是一对好朋友,他们非常非常要好,小尼娜和温尼谱已经好久没见面了。有一天,他们俩在河边散步,走着走着就碰到了一起,就打起了招呼。(3)请幼儿说说两只小象会怎么打招呼。充分肯定幼儿的想法。(4)组织幼儿看动画:两只小象扬起鼻子勾一勾。引导幼儿学小象的样子打招呼,请幼儿说说可以用什么代替大象的长鼻子,并请幼儿做一做。(注解:一开始的动画形象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与小象打招呼的方法拉近了幼儿与小象的距离,孩子们对小象产生了感情,感受到了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打招呼又使孩子更深刻地体验了这种情感,孩子们在想想、说说 做做中对这种情感充分进行了表现和体验,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动作来打招呼:

15、有的与好朋友互相拍拍背、互相拥抱;有的互相用小指勾一勾;有的两只手缠在一起做小象的鼻子。这一环节又解决了“用动作表现两只小象的友好情感”这一难点,为下面的创编动作埋下了伏笔。 )2、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不带衬词“哟罗罗” ),引导幼儿边说歌词边表演,并请个别幼儿示范是如何勾鼻子的。3、师有表情地朗诵带衬词“哟罗罗”的歌词,并提问:小象发出了什么声音?“哟罗罗”好象小象在干什么?4、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拍肩、搭腰、跺脚)和小乐器在“哟罗罗”上拍节奏。5、请幼儿找一个朋友边说歌词边表演,并在“哟罗罗”上想一个动作与好朋友打招呼。(注解:这一环节是为幼儿学唱歌曲作准备的,但是老师没有让幼儿重复

16、地一遍又一遍地记忆旋律,而是在幼儿感兴趣的“哟罗罗”上做文章,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许多孩子都讲出了“哟罗罗”是两只小象在打招呼。老师又进行了层层入深的设计,孩子自由地选择身体动作和小乐器在最感兴趣的“哟罗罗”上敲打节奏,孩子们在听听、玩玩的自我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熟悉了歌曲的旋律。 )二、 学唱歌曲1、师范唱歌曲,注意有表情和吐词正确。师:小尼娜和温尼谱边打招呼边唱起了歌,一起来听一听。2、师唱前面的歌词,引导幼儿唱衬词“哟罗罗” 。3、师继续唱歌词,引导幼儿边唱边在“哟罗罗”上用小乐器伴奏。师:小乐器说你们长得真好听,它们也想来唱了,跟小乐器一起来唱“哟罗罗”好吗?4、引导幼儿唱歌词,师唱衬词。(注解:在学唱歌曲时,老师没有一开始就请幼儿完整地唱,而是分解了难点,让幼儿先唱简单的衬词,再逐步过渡到完整地唱,一些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唱起来,体验到了成功。但个别幼儿还不够熟练,衬词隔立了歌词,给学唱歌曲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三、进行歌表演1、请幼儿在河的两边准备好,在前奏处找到一个好朋友,并一起表演。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出“两只小象”的友好感情。2、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