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的临床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258445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分子肝素的临床(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医院心内科医院心内科肝素类药物的特点肝素类药物的特点 一、肝素类药物抗凝作用机制 临床常规应用的肝素来源于牛肺或猪肠,经去蛋白和 糖氨多糖链的降解处理变成分子量 5-30kDa ,含 17-100 个糖单位的片段。肝素类药物发挥作用的基本机构单位是 戊糖序列,通常只要三分之一的肝素分子含有戊糖序列。 肝素类药物本身不具有直接的可能活性,其作用在于 和抗凝血酶特异地结合,使抗凝血酶的构型发生改变,暴 露出活性中心,灭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 IIa (凝血酶)、 IXa、Xa、XIa 和 XIIa 等丝氨酸蛋白酶类,能够同时抑制凝血酶的产生和活性。 肝素对因子

2、 IIa 的灭活有赖于肝素 - 抗凝 血酶 - 因子 IIa 三联复合物的形成,这需要糖 单位的数目达到 18 个或者以上,少于 18 个 糖单位不能灭活因子 IIa 。因子 Xa 的灭活无 需形成三联复合物,少于 18 个糖单位的肝 素仍可使因子 Xa 灭活。肝素分子多数在 18 个糖单位以上,对于因子 IIa 和 Xa 的灭活比 例几乎是一样的;而低分子肝素一半以上的 分子小于 18 个糖单位,不能灭活因子 IIa , 但仍能灭活因子 Xa ,因此,低分子肝素灭 活因子 Xa 和因子 IIa 的比例为 2-4/1 。 二、普通肝素的缺点二、普通肝素的缺点 肝素分子结构和大小的不同、代谢和清

3、 除的复杂性以及多种生理功能的存在,使 得肝素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不一致性和不可 预测性。肝素如果皮下注射,许多肝素分子被细胞外基 质结合灭活,余下者才能进入血液;肝素入血后与 多种血浆蛋白,与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上的受体结 合而灭活,导致小剂量肝素的生物利用度明显下降 ;与肝素结合的血浆蛋白许多是急性反应蛋白,在 不同个体和同一个体的不同状态下(如疾病的急性 期和慢性期),这些血浆蛋白的浓度和结合力会发 生变化。基于以上情况,小剂量皮下肝素的效果非 常差或者无效;同一剂量肝素在不同个体甚至同一 个体的不同情况,达到的抗凝活性(APTT)明显 不同;有的病人甚至较大剂量的肝素也不能达到有 效的抗栓水

4、平,称为肝素抵抗,肝素抵抗的另一个 原因可能是体内抗凝血酶缺乏。 由于细胞外基质、细胞表面的受体和血浆蛋白 对肝素的结合会逐渐接近饱和,使得在结合接近饱 和之前,肝素的生物半衰期是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延 长的,结合与灭活饱和后半衰期保持不变。一个剂 量的肝素,其得到的抗凝活性很难或者根本无法预 测。肝素与血小板相互作用,激活的血小板释放的 血小板第 4 因子是天然的肝素灭活剂,另外,肝素 对与血小板或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结合的因子 Xa 不 起作用。肝素可和 vWF 因子结合抑制 vWF 因子 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也可直接与血小板结合抑制血 小板聚集,并使微血管通透性增强,是肝素引起出 血的主要原因。另

5、一方面,肝素可使血小板聚集、 破坏,是肝素引起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继发出 血的主要原因。以上情况更多见于大分子肝素,其 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 肝素制剂的另一缺陷是无法灭活和纤维 蛋白或细胞外基质结合了的凝血酶,一旦停 用肝素或血浆肝素水平下降,结合的凝血酶 造成凝血活性的反弹,是血栓再闭塞的主要 原因。 普通肝素应用需要病人住院和卧床,需 要静脉泵调节剂量,需要定期监测,其费用 自然不菲。 多数情况下肝素的应用需要连续静脉注 射,定期监测 APTT 调节肝素的剂量。如 果不具备监测条件,不能使用静脉肝素。如 果监测不及时,就不能及时发现 APTT 过 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不能及时相应地调节剂

6、 量,其结果是出血和血栓的风险都增大;如 果由于采血、标本存放和运输、检测过程等 因素导致测定结果误差,风险就更大了 。三、低分子肝素的优点三、低分子肝素的优点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的产 物,平均分子量是肝素的 1/2 到 1/3 (表 1), 分子大小的分布也较普通肝素更为均匀。由于分 子量减小,低分子肝素不容易被细胞外基质、血 浆蛋白和细胞受体结合与灭活,因此肝素皮下注 射生物利用度好,生物半衰期延长,是普通肝素 的 2-4 倍,抗凝效果呈明显的剂效关系。另外, 由于皮下注射后损失很少,按体重一定剂量的低 分子肝素肝素,就会产生相应的可以预测的抗凝 活性(抗因子 Xa 活性)

7、。 表 1 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比较 肝 素 低分子肝素 平均分子量 12,000-15,000 4,000-6,500 平均糖单位数 40-50 13-22 血浆半衰期 30-150min, 剂量依赖性 110-180min, 非剂量依赖性 抗 - a:抗 - a 1:1 2:1 至 4:1 灭活血小板表面的因子 a 弱 强 血小板第 4 因子抑制 是 否 抑制富血小板血浆中凝血酶的产生 + + + + + + 蛋白结合 HRGP, Fn, Vn, PF4, vWF Vn注 HRGP, 富组氨酸糖蛋白; Fn, 纤维连接蛋白; Vn, 玻联蛋白; PF4, 血小板第 4 因子; vWF, Vo

8、n Willebrand 因子 肝 素 低分子肝素与内皮细胞结合 是 否 ( 弱 ) 剂量依赖性清除 是 否 低剂量下的生物利用度 差 好 抑制血小板功能 + + + + + + 肝素辅因子 强 弱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强 弱 出血合并症 较多 少 抗凝监测 常需要 无必要 增加血管通透性 是 否 骨质疏松 + + 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 + + 低分子肝素抗 Xa/IIa 比例增大,即抑制 凝血酶产生的作用大于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 用。由于低分子肝素分子大小的不同,仍有 部分分子大于 18 个糖单位 ( 分子量5400) , 抗因子 IIa 仍为其主要抗凝机制。低分子肝素对已经与血小板结合的因

9、子 Xa 仍有抑制作用,低分子肝素不易被血小 板第 4 因子灭活,这样,在富含血小板的环 境中,低分子肝素比普通肝素更有效。低分 子肝素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减小,减少了因影 响血小板功能而致的出血合并症的发生,血 小板减少症罕见。 低分子肝素常规推荐剂量皮下注射无需 实验室监测,效果是肯定的,安全性也有保 证。由于皮下注射应用方便,无需监测,低 分子肝素可在门诊甚至出院后家里应用,长 期用药也变得方便、可行。药品经济学分析 显示,使用低分子肝素比使用普通肝素更便 宜。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不需要复杂的条件, 基层单位甚至偏远农村都可以使用,低分子 肝素也能使这些地区的有适应症的患者获益 。由于生产工艺

10、的不同和标准的细微差别 ,不同厂家的低分子肝素在平均分子量、分 子大小分布,以及相应的剂量、效果甚至副 作用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在评价其疗效时 应考虑到不同制剂的差异(表 2)。表 2 三种常用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 商品名 抗 Xa/IIa 平均分子量 分子量范围 血浆半衰期 Dalteparin 法安明 2.0:1 5 000 2 000-9 000 119-139 Enoxaparin 可赛 2.7:1 4 500 3 000-8 000 129-180 Nadroparin 速碧林 3.2:1 4 500 2 000-8 000 132-162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中的应用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中

11、的应用 一、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以往阿司匹林和静脉普通肝素是非 ST 段急性 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的基础用药,低分子肝 素与普通肝素比较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FRIC 、ESSENCE、TIMI-11B、FRAXIS)及其荟萃分 析显示,皮下应用的低分子肝素至少与血液监测 的连续静脉普通肝素一样有效,安全性也相当。 由于低分子肝素抗凝活性可以预测,应用方 便,不需要监测,安全性好,花费又少,因此在 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低分 子肝素完全可以替代普通肝素。 二、二、ST 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迄今在链激酶溶栓无论皮下还是静脉普通肝 素都不能

12、增加溶栓的效果和减少溶栓后的缺血事 件,链激酶溶栓可以不用任何普通肝素。尿激酶 溶栓后使用肝素是否有效尚无可靠证据,皮下肝 素对于预防再闭塞和再梗死可能无效。tPA 及其 第三代溶栓药物常规使用肝素 48 小时, 48 小时 以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停用肝素。肝素的用法是 60U/kg (最大 4000U)静推,接着 12U/kg/(最 大 1000U/h),溶栓开始 3 小时后测定 APTT , 维持 APTT 于 50-70 秒,持续 48 小时。 配合溶栓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可能提 高开通的速率和开通的比率,防止再闭塞和 再梗死,防止左室附壁血栓形成及心源性脑 栓塞,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

13、塞。tPA (HART-II 试验)、或者 TNK-PA (ASSENT-3 和 ENTIRE-TIMI 23 试验)溶 栓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伊诺肝素, Enoxaparin)与普通肝素比较,冠状动脉开 通率或者开通速度好于或者至少等于普通肝 素;与普通肝素比较,低分子肝素能够明显 减少近期缺血事件(死亡、再梗死和复发性 缺血)。 虽然普通肝素对于链激酶溶栓不能带来 额外的获益,二期临床试验 AMI-SK 显示, 链激酶溶栓加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提高开通的 速率和比率,减少再闭塞和再梗死的发生率 。伊诺肝素的用法是 30mg 静推,之后立 即皮下注射 1mg/kg ,以后 1mg/kg 每 12

14、 小时 1 次,直至病人出院或者进行血运重 建,应用时间最多 1 周。头 2 次皮下注射 的剂量不超过 100mg 。 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 在介入干预(PCI)之前应该常规应用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 干预前一般不要停用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 有试验表明,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末 次应用距手术 8h 以上,术中常规应用普通 肝素是安全的(ANGIOFRAX 试验)。 术前应用 LMWH 48h 以上,最后一次 应用在 PCI 术前 8h 以内,术中可不用任何 肝素,国内外的试验证明,这种做法可以 减少出血的风险,而血栓相关的事件并没 有明显增加。 Collet 等的观察显示,介入 干预时抗因子 Xa 活性为 0.98 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