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的临床诊断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256810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昏迷的临床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昏迷的临床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昏迷的临床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昏迷的临床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昏迷的临床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昏迷的临床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昏迷的临床诊断(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意识障碍诊断与处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神经内科 詹青内容 意识障碍定义 病理生理机制 分类、分级、临床表现 诊疗流程 小结 觉察 “众人阔略,寡所意识,见圣贤之名物,则谓之神”论衡实知 人脑机能-人所特有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佛教八识之六识-意根所起之识。指综合感觉所形成的知觉,思维等以整个世界(诸法)为对象。“意识遍缘一切,名为一切境识” 普光俱舍论记卷三 意识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活动的综合表现 人类意识必备条件:1)意识内容:意识内容:对外界环境的认识。对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向力,及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

2、考等。2)意识水平(觉醒状态):意识水平(觉醒状态):对自身的认识(自知力)。对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等的确认。 意识指对自身或外部世界的认识意识指对自身或外部世界的认识 意识障碍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维持人脑意识特定脑部结构受损,出现人对外周环境意识觉醒水平下降和意识活动抑制为主症的一组症侯群。意识障碍内涵: 1)觉醒障碍-意识水平下降:多见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或双侧大脑半球的急性病变。表现为觉醒或清醒能力的受损。2)知觉障碍-意识内容障碍:多见双侧大脑皮层广泛受损。表现感知、语言、情感、认知等高级皮层功能障碍,患者对环境及自我无意识。3)觉醒是产生知觉的前提,故觉醒障碍多伴有知觉障碍,但知觉障

3、碍不一定有觉醒障碍。内容 意识障碍定义 病理生理机制 分类、分级、临床表现 诊疗流程 小结几乎所有的神经活动都是以反射弧的方式来完成的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整合传出神经效应器大脑皮层、丘脑、丘脑下部和中脑以上脑干网状结构是维持意识的主要脑部结构外界刺激脑干网状结构大脑皮层 丘脑 丘脑下部 传出神经效应器特异上行投射系统(感觉传导通路)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延髓-桥脑-中脑被盖部灰质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上行网状抑制系统意识水平意识内容意识障碍常见病因分类意识障碍常见病因分类颅内疾病CNS感染性脑血管病 癫痫颅内占位性疾病闭和性颅脑外伤全身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

4、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和垂体危象、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水电解平衡紊乱:低钠血症、高(低)氯酸(硷)中毒外因性中毒:农药、工业毒物、药物、植物物理及缺氧性损害:热/日射、触电、高山、减压内容 意识障碍定义 病理生理机制 分类、分级、临床表现 诊疗流程 小结按意识水平下降(觉醒障碍)的程度分类 可根据对言语对答、机械刺激(如疼痛)和运动反射情况来评价可根据对言语对答、机械刺激(如疼痛)和运动反射情况来评价嗜睡(嗜睡(drowsinessdrowsiness)昏睡(昏睡(stuporstupor)昏迷(昏迷(comacoma)浅昏迷浅昏迷中度昏迷

5、中度昏迷深昏迷深昏迷伴知觉改变(意识内容障碍)的意识障碍意识模糊(confusion):在觉醒水平降低的基础上伴有定向力和注意力障碍对时间地点,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减退唤醒后虽然回答某些问题,但表情淡漠,答非所问或回答错误谵妄(delirium):在觉醒水平降低的基础上伴有突出的精神运动性兴奋症状有丰富的错觉、幻觉,可伴片段妄想,常伴躁动不安 、言语错乱可伴自主神经反应:发热、脉快、血压升高、出汗、皮肤苍白或潮红定向力、注意力、思维判断力严重受损特殊意识障碍(醒状昏迷)临床共性 能睁眼、眼球无目的活动或注视周围,但缺乏其他神经心理活动,有睡眠觉醒周期和吞咽咀嚼动作 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

6、,无言语,不能执行各种动作命令,肢体无自主活动 常见于缺氧性脑病、脑血管疾病、重度颅脑外伤、脑炎等疾病。 常见类型:1)、去皮层综合征:硬瘫、病理征阳性,轴反射阳性去皮层强直: 见于大脑皮层广泛损害,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留。身体姿势呈上肢屈曲,下肢伸 直去脑强直:大脑与脑干间连系中断,上部脑干功能损害所致。身体姿势呈四肢伸直强直2)、无动性缄默:软瘫、病理征阴性、二便失禁脑干上部或丘脑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及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3)、持续性植物状态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植物生存 )见于大脑皮层广泛损害,仅保留丘脑及脑干功能的意识障碍。对刺激有原始清醒

7、,但无神经心理活动 1994年美国MSTF (Mulit-Society Tsak Force) 提出PVS定义:(1)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缺乏认识,不能与他人交流。(2)缺乏对视、听、触或有害刺激持续的、可重复的、有目的或随意的行为反应。不过反射动作或自发睁 眼可以存在。 (3)缺乏对语言的理解或表达能力。(4)有睡眠一醒觉周期。(5)下丘脑及脑干自主神经功能保持良好,通过治疗及护理可以维持生命。(6)大小便失禁。(7) 不同程度保留颅神经和脊髓反射(瞳孔、眼、头、角膜、前庭-眼及作呕反射)意识内容紊乱许多病变会在不影响意识水平的情况下损害意识的内容由局灶脑损害造成的单独的语言或记忆障碍由较弥漫

8、、慢性的病理过程引起的广泛的智能下降(痴呆)脑死亡:包括脑干在内的不可逆转的全脑机能丧失状态2002年脑死亡标准:(1)先觉条件: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如药物中毒、低温、内分泌代谢疾病等)(2)临床诊断: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呼吸暂停试验阳性)(3)确认试验:脑电图平直,TCD呈脑死亡图形,SEP P14以上波形消失,以上三项必须有一项阳性。(4)观察时间:具备以上条件,观察12小时无变化意识障碍评价意识障碍评价-GCS-GCS评分评分重度重度 3- 83- 8分分轻度轻度 13-1513-15分分中度中度 9-129-12分分意识障碍评价意识障

9、碍评价-匹兹堡脑干评分匹兹堡脑干评分意识障碍评价意识障碍评价GlasgowGlasgow结果分级评分结果分级评分(GOS)(GOS)内容 意识障碍定义 病理生理机制 分类、分级、临床表现 诊疗流程 小结诊治流程与临床思思路判断是否意识障碍意识障碍评价有病史 体检 必要辅助检查开放静脉、气道等通道 生命体征监测 病情告知评价与修订治疗方案 病情告知综合上述资料 明确病因诊断意 义院外治疗病史要点 起病方式 意识障碍发生先后顺序,背景,前驱表现,伴发症状 特殊病史:()病前史:有中毒物质、药物服用及接触史脑外伤、发热、急性感染、酗酒、精神刺激史环境条件骤变(2)既往史:代谢疾病、心脑血管病、肝肾肺

10、疾病史、长期药物史常规体格检查要点生命体征皮肤黏膜:特殊颜色(樱桃红、黄染、苍白)、瘀斑、出汗等呼吸、呕吐及分泌物颜色、气味共济失调呼吸阵发性痉挛呼吸桥脑和延髓的Biot呼吸-间断呼吸 一次或多次强呼吸后,继以长时间呼吸停止,呈周期性发作 延髓背内侧病变 疾病终末期 库斯莫氏呼吸-深度呼吸潮式呼吸(陈施式呼吸) 呼吸逐渐增强增快-逐渐减弱减慢-呼吸暂停交替出现,每个周 期约45s到3min。 呼出过多CO2,肺泡PCO2下降,肺部血液PCO2下降,脑部缺 少CO2刺激出现呼吸抑制停止。肺部血液PCO2升高,再次循环 正常呼吸中枢过度换气呼吸 中脑下部-桥脑上部被盖部病变见于桥脑和延髓的病变皮肤

11、、粘膜异常皮疹:流脑或化脑、心内膜炎、败血症、疱疹脑炎、恙虫病、莱姆病 紫瘢:蜘蛛痣、红掌、黄疽、发绀、 :代谢性脑病外伤、注射痕迹、口唇、舌受伤:头部外伤、抽搐性疾病、毒品中毒熊猫眼征(black eye):颅前窝骨折乳突部皮下瘀血(battle s ):颅中窝后部骨折鼻出血、耳出血、脑脊液鼻漏、耳漏:颅底骨折面色呈樱槐红色: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检查要点 颅脑外伤、脑脊液漏颅脑外伤、脑脊液漏 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破伤风、颈椎损伤、小脑扁桃体疝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破伤风、颈椎损伤、小脑扁桃体疝 脑神经脑神经()眼底:()眼底:大约大约2525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有

12、玻璃体出血;视乳头水肿提示颅内高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有玻璃体出血;视乳头水肿提示颅内高压()瞳孔()瞳孔()眼球运动()眼球运动 运动功能:运动功能: 反射:反射:在昏迷的不同阶段,深、浅及病理反射有不同的改变在昏迷的不同阶段,深、浅及病理反射有不同的改变在人群中有20%可发现瞳孔不对称(瞳孔不均,相差1mm),但光反射相等且眼球运动正常,如瞳孔不对称伴不灵敏或不充分,则暗示中脑或眼球运动神经的病变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消失、眼球固定:提示瞳孔散大侧的动眼神经麻痹(小脑幕切迹疝,中脑损害)一侧瞳孔缩小:脑干损害、Horner综合征、丘脑至下丘脑损害双侧瞳孔缩小:脑桥出血,药物中毒(有机磷、

13、沙林、巴比妥类、吗啡、海洛因),双侧间脑损害、脑室内出血双侧瞳孔散大:疾病晚期、中脑损害、中毒(抗胆碱能药、巴比妥类、一氧化碳中毒、苯丙胺和可卡因中毒)瞳孔瞳孔眼球运动眼球活动可反映意识障碍的损害水平,判断损害的部位,提示病变的性质两眼球分离性斜视:中脑受损眼球凝视:大脑半球受损凝视病灶侧;脑干病变凝视健侧。刺激性病变凝视病变对侧。鼻尖凝视见于丘脑出血眼球游动多出现在浅昏迷阶段;中脑及桥脑受累,或昏迷加深眼球固定双侧大脑半球病变时可出现眼激动或不安眼垂直性眼球运动异常:中脑背侧损害眼球沉浮:桥脑病变皮层侧视中枢内侧纵束脑桥侧视中枢运动功能昏迷病人不同的运动功能异常提示不同的损害和病因 局灶性病

14、变出现局限性瘫痪,广泛弥漫性病变导致两侧肢体瘫痪 临床去脑强直的出现表示大脑与间脑、桥脑之间的结构性或功能性联系中断,去皮质强直说明间脑以上的损害严重 桥脑被盖部病变出现上肢伸直、下肢屈曲或弛缓性瘫痪 桥脑尾端网状结构病变或更低位的脑干损害,病人表现为四肢弛缓、反射减弱或消失。 不随意运动多源性肌阵挛:代谢性脑病和低氧血症导致弥漫性大脑皮质刺激,朊蛋白病 面部和四肢的微小肌阵挛一非阵挛性癫痫持续状态扑翼样震颤代谢性脑病肌束纤颤一前角细胞损害:有机磷中毒,神经根损害突然跌倒:脑血管病、癫痫、心血管疾病、晕厥伴随发热:感染性疾病、卒中、抗胆碱能药物中毒、酒精或镇静药戒断头痛:急性脑血管病(瘤卒中)

15、、CNS感染枕部痛、颈部痛:急性脑血管病、骨关节疾病急剧的检查资料变化后(尤其是血清Na和血浆渗透压、低氧、低血压、心律不齐发作):缺血缺氧性脑病、代谢性脑病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脑桥外髓鞘溶解症、其它要点有助于疾病鉴别的紧急检查三大常规;血生化血氨;血气;甲状腺功能、肾上腺功能急性中毒检测腰椎穿刺EKG、 EEG、BAEP、心脏血管超声CT、MRI、DSA意识障碍的鉴别意识障碍的鉴别闭锁综合症(locked-in syndrome)脑桥基底部病变常见病因:基底动脉闭塞、桥脑出血、桥脑中央髓质溶解症、桥脑炎症或肿瘤临床表现:意识无损,除能睁闭眼和眼球垂直运动外,病损以下所有运动功能丧失预后取决于病损的原因和范围精神抑制状态(无反应状态,psychogenic unresponsiveness)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症和强烈的精神刺激后突然表现对外界环境的无反应,双眼紧闭、眼睑急速眨动、呼吸急促或屏气临床检查病人眼睑可发现眼球上转,而瞳孔光反射灵敏,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经恰当处理后可迅速恢复 意识障碍的鉴别意识障碍的鉴别木僵状态O见于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癔病o貌似昏迷或无动性缄默,但对环境有意识。o表现不言、不语、不动、不食,强刺激无反应。可有违拗、蜡样屈曲、二便潴留内容 意识障碍定义 病理生理机制 分类、分级、临床表现 诊疗 小结意识障碍判断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