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经验交流发言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250991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经验交流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经验交流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经验交流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经验交流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经验交流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经验交流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经验交流发言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经验交流发言稿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经验交流发言稿生本高效课堂模式在我校已经实施了三年多了,通过实践,我们收获颇多,也颇有感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老师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三年级备课小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结合三年级学生特点,制定出适合三年级教学的教学模式。以下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是与在座的各位共同探讨。一、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了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人的一生。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首先,学生会学了。以前学生在老师

2、的要求下,预习、复习,老师要求的笼统,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去做,但是,新的课堂模式改变了这种状态,教师要求明确,学生积极学习,学习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学生预习时,我们要求学生:1、课文读三遍。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3、把一类生字的读音写在书上,自己组两个简单、正确、容易记的词语。刚开始学生完成的不是太好,但慢慢的学生已经养成习惯了,每天不用再布置,学生都能按规定完成。再次,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了。现在,课前学生就把学习用品准备好了,老师上课之前就自己开始学习;学习时能跟着老师的思路,专心听讲;会记笔记了;知道课后复习了;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效率提高了。二、学习小组利用起来得心应手。“宜

3、人教育,快乐课堂” ,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只是个“大导演” ,而学生则是“小导演”和演员。整个课堂不是看老师教的状态,而是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老师充其量只是个参与者。小组建设是大班额情况下实施小班化策略的有效途径。在小组建设方面工作做了很多,取得的收获也不少。1.进行小组合作后班级管理明细化,班级管理方便有效。效果最明显的是卫生,上课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组长带头,组员互相监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小组之间竞争激烈,你追我赶。 2.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增多了,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班级更加团结。 3.上课回答问题学生明显增加,参与面也增大了。不少之前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受到课堂气氛的感染也很爱回答,通过合作交

4、流促思考。这样就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自从开展小组合作,爱学习的同学增加很多,特别是中后等学生进步最大。班上有个学生叫齐艳强,刚入班时基础很差,如果听写 5 个词语,他会写错 4 个,考试总是 30 多分,在进行小组建设后,他在组员的帮助下变得很爱学习,成绩也能达到及格。 语文的课文有许多需要背诵积累的美文,课堂上能够当堂背诵的学生较少。学习小组建立,可以把语文的背诵延伸到课外。为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组员之间也会互相监督,这样提高了学生们背诵美文的量。学习小组建立,还可以让组员之间也会互相监督课前的预习、互相课前听写生字词、互相分享课外名着阅读的收获。我们也

5、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授之鱼不如授之渔”的目的。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激情。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当然,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培养学

6、生的学习热情,对我们老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一模式的应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都得到了提高。如班里的王思奇。开始对语文很有抵触情绪,不愿意学习,上课神思不定,不参与一一切与语文有关的教学活动。但是当我们语文组通过研究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后,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合作获取知识。不仅提高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还给教师减轻了不少负担。这之后,几乎每一节语文课,王思琪都积极的发言,成绩也得到了提高。生本高效课堂模式在我校已经实施了三年多了,通过实践,我们收获颇多,也颇有感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老师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

7、究”的学习方式。我们三年级备课小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结合三年级学生特点,制定出适合三年级教学的教学模式。以下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是与在座的各位共同探讨。一、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了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人的一生。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首先,学生会学了。以前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预习、复习,老师要求的笼统,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去做,但是,新的课堂模式改变了这种状态,教师要求明确,学生积极学习,学习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学生预习时,我们要求学生:1、课文读三遍。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3、把一

8、类生字的读音写在书上,自己组两个简单、正确、容易记的词语。刚开始学生完成的不是太好,但慢慢的学生已经养成习惯了,每天不用再布置,学生都能按规定完成。再次,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了。现在,课前学生就把学习用品准备好了,老师上课之前就自己开始学习;学习时能跟着老师的思路,专心听讲;会记笔记了;知道课后复习了;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效率提高了。二、学习小组利用起来得心应手。“宜人教育,快乐课堂” ,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只是个“大导演” ,而学生则是“小导演”和演员。整个课堂不是看老师教的状态,而是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老师充其量只是个参与者。小组建设是大班额情况下实施小班化策略的有效途径。在小组建设方面工作做了

9、很多,取得的收获也不少。1.进行小组合作后班级管理明细化,班级管理方便有效。效果最明显的是卫生,上课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组长带头,组员互相监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小组之间竞争激烈,你追我赶。 2.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增多了,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班级更加团结。 3.上课回答问题学生明显增加,参与面也增大了。不少之前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受到课堂气氛的感染也很爱回答,通过合作交流促思考。这样就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自从开展小组合作,爱学习的同学增加很多,特别是中后等学生进步最大。班上有个学生叫齐艳强,刚入班时基础很差,如果听写 5 个词语,他会写错 4 个,考试总是

10、30 多分,在进行小组建设后,他在组员的帮助下变得很爱学习,成绩也能达到及格。 语文的课文有许多需要背诵积累的美文,课堂上能够当堂背诵的学生较少。学习小组建立,可以把语文的背诵延伸到课外。为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组员之间也会互相监督,这样提高了学生们背诵美文的量。学习小组建立,还可以让组员之间也会互相监督课前的预习、互相课前听写生字词、互相分享课外名着阅读的收获。我们也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授之鱼不如授之渔”的目的。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

11、了感情。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激情。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当然,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我们老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一模式的应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都得到了提高。如班里的王思奇。开始对语文很有抵触情绪,不愿意学习,上课神思不定,不参与一一切与语文有关的教学活动。但是当我们语文组通过研究

12、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后,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合作获取知识。不仅提高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还给教师减轻了不少负担。这之后,几乎每一节语文课,王思琪都积极的发言,成绩也得到了提高。生本高效课堂模式在我校已经实施了三年多了,通过实践,我们收获颇多,也颇有感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老师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三年级备课小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结合三年级学生特点,制定出适合三年级教学的教学模式。以下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之为经验,算是与在座的各位共同探讨。一、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了提高。良好的学习习

13、惯影响人的一生。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首先,学生会学了。以前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预习、复习,老师要求的笼统,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去做,但是,新的课堂模式改变了这种状态,教师要求明确,学生积极学习,学习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学生预习时,我们要求学生:1、课文读三遍。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3、把一类生字的读音写在书上,自己组两个简单、正确、容易记的词语。刚开始学生完成的不是太好,但慢慢的学生已经养成习惯了,每天不用再布置,学生都能按规定完成。再次,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了。现在,课前学生就把学习用品准备好了,老师上课之前就自己

14、开始学习;学习时能跟着老师的思路,专心听讲;会记笔记了;知道课后复习了;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效率提高了。二、学习小组利用起来得心应手。“宜人教育,快乐课堂” ,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只是个“大导演” ,而学生则是“小导演”和演员。整个课堂不是看老师教的状态,而是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老师充其量只是个参与者。小组建设是大班额情况下实施小班化策略的有效途径。在小组建设方面工作做了很多,取得的收获也不少。1.进行小组合作后班级管理明细化,班级管理方便有效。效果最明显的是卫生,上课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组长带头,组员互相监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小组之间竞争激烈,你追我赶。 2.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增多了,增加了学

15、生间的交流,班级更加团结。 3.上课回答问题学生明显增加,参与面也增大了。不少之前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受到课堂气氛的感染也很爱回答,通过合作交流促思考。这样就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自从开展小组合作,爱学习的同学增加很多,特别是中后等学生进步最大。班上有个学生叫齐艳强,刚入班时基础很差,如果听写 5 个词语,他会写错 4 个,考试总是 30 多分,在进行小组建设后,他在组员的帮助下变得很爱学习,成绩也能达到及格。 语文的课文有许多需要背诵积累的美文,课堂上能够当堂背诵的学生较少。学习小组建立,可以把语文的背诵延伸到课外。为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组员之间也会互相监督

16、,这样提高了学生们背诵美文的量。学习小组建立,还可以让组员之间也会互相监督课前的预习、互相课前听写生字词、互相分享课外名着阅读的收获。我们也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授之鱼不如授之渔”的目的。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激情。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当然,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我们老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一模式的应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都得到了提高。如班里的王思奇。开始对语文很有抵触情绪,不愿意学习,上课神思不定,不参与一一切与语文有关的教学活动。但是当我们语文组通过研究采用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