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梅毒淋病艾滋病廖雯婷护理学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250535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梅毒淋病艾滋病廖雯婷护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传染病梅毒淋病艾滋病廖雯婷护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传染病梅毒淋病艾滋病廖雯婷护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传染病梅毒淋病艾滋病廖雯婷护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传染病梅毒淋病艾滋病廖雯婷护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梅毒淋病艾滋病廖雯婷护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梅毒淋病艾滋病廖雯婷护理学(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廖雯婷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中所指定的性病为8种,即艾滋病、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一级性病:艾滋病。二级性病:梅毒、淋病http:/ 、(syphilis)(syphilis)梅 毒l 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l 基本病变:小动脉内膜炎小动脉内膜炎血管周围炎血管周围炎梅毒肉芽肿梅毒肉芽肿l 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侵犯, 7天连锁酒店价格病 程具长期性和潜隐性梅毒 Syphilis病因: 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在体外不易

2、生存,对理化因素敏感,抵抗力极弱,对四环素、青霉素敏感银染法 暗视野片 电镜95%95%性交传播性交传播 后天性后天性( (获得性获得性) )梅毒梅毒输血、接吻、医源输血、接吻、医源( (少数少数) )自患病母体血经胎盘自患病母体血经胎盘 先天性先天性( (胎传胎传) )梅毒梅毒传给胎儿传给胎儿传播方式l l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6 6周血清特异性抗体周血清特异性抗体抗体产生,免疫力增强早期梅毒不治自愈,但易引起复发梅毒、晚期梅毒隐性梅毒:仅血清反应阳性l l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介导迟发性变态反应: 肉芽肿(晚期) (树胶样肿 gumma)发病机制1.1.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闭塞性动

3、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可见于各期梅毒2. 2. 树胶样肿(梅毒瘤)树胶样肿(梅毒瘤)第三期梅毒基本病变1. 1. 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小血管周围炎 (浆细胞恒定出现)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内皮细胞和纤维细胞增生)2.2.树胶样肿树胶样肿 (梅毒瘤)(梅毒瘤)肉眼:类似结核性肉芽肿,韧而有弹性,质如树胶。呈灰白色结节状, http:/ 大小不等。镜下:特点为干酪样坏死不彻底,坏死组织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上皮样细胞和朗罕巨细胞少见,并有小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病灶内可查见梅毒螺旋体。树胶样肿可发生于任何器官,晚期被吸收、纤维化器官7天连锁酒店价格变形,

4、但干但干酪样坏死不彻底,绝少钙化酪样坏死不彻底,绝少钙化(和结核结节区别)(一)后天性梅毒(一)后天性梅毒一期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三期梅毒(二)先天性梅毒(二)先天性梅毒病程分期1.1.一期梅毒一期梅毒l l 约约10-9010-90天,天,3 3周左右潜伏期周左右潜伏期典型损害:硬下疳典型损害:硬下疳l l 侵入局部充血、水疱、溃破侵入局部充血、水疱、溃破溃疡(溃疡(下疳下疳 chancrechancre)l l 多单个,直径多单个,直径1cm1cm,表面可发生糜烂、溃疡,表面可发生糜烂、溃疡,溃疡底部及边缘质硬溃疡底部及边缘质硬硬下疳硬下疳l l 镜下为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

5、血管周围炎镜下为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周围炎大体:大体:单个,质硬,底洁,边缘耸起、无痛单个,质硬,底洁,边缘耸起、无痛硬性下疳硬性下疳部位:部位: 阴茎冠状沟、龟头、宫颈、阴唇阴茎冠状沟、龟头、宫颈、阴唇硬下疳出现后硬下疳出现后1-21-2周,局部淋巴结肿周,局部淋巴结肿大(非化脓性增生性反应),一个月后大(非化脓性增生性反应),一个月后自然消退,但体内螺旋体仍繁殖。自然消退,但体内螺旋体仍繁殖。 2.2.二期梅毒二期梅毒典型病变:梅毒疹典型病变:梅毒疹l 硬下疳发生后约7-8周出现l 螺旋体大量繁殖,入血,免疫复合物沉积 全身广泛性皮肤、粘膜病变梅毒疹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梅毒疹梅毒疹 大体

6、:全身广泛性皮肤、粘膜病变大体:全身广泛性皮肤、粘膜病变口腔粘膜口腔粘膜 红斑、丘疹红斑、丘疹躯干、四肢、掌、足心躯干、四肢、掌、足心 斑、丘疹斑、丘疹口唇、外阴、肛周口唇、外阴、肛周 扁平湿疣扁平湿疣特征性病变:树胶样肿特征性病变:树胶样肿 是破坏性病变是破坏性病变类干酪样坏死,瘢痕形成类干酪样坏死,瘢痕形成3.3.三期梅毒三期梅毒( 约约4-54-5年,内脏梅毒)年,内脏梅毒)(1 1)心血管梅毒()心血管梅毒(80-85%80-85%)(2 2)中枢神经梅毒)中枢神经梅毒(5%-10%)(5%-10%)(3 3)其它器官)其它器官 ( (皮肤皮肤 粘膜粘膜 肝肝 骨骨 睾丸等睾丸等) )

7、 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潜伏达(潜伏达15-2015-20年之久)年之久)l l 病变过程:病变过程:主主A A外膜滋养血管闭塞性内膜炎外膜滋养血管闭塞性内膜炎闭塞闭塞主主A A中层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缺血,退行性变中层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缺血,退行性变瘢痕瘢痕 l l镜下:镜下:主主A A外膜血管闭塞性内膜炎和周围炎,外膜血管闭塞性内膜炎和周围炎,主主A A中层弹力纤维组织变薄,散在瘢痕取代中层弹力纤维组织变薄,散在瘢痕取代 (1 1)心血管梅毒)心血管梅毒梅毒性主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Disruption and destruction of elastic tissue in aortit

8、is Fibrous replacement of elastic tissue.Normal aorta elastic stain. 银染银染大体病变:大体病变:病变特点:病变特点:瓣叶之间绝无粘连瓣叶之间绝无粘连,关闭不全不伴狭窄,关闭不全不伴狭窄 后果:后果:1.1.左心室肥大和扩大左心室肥大和扩大心重达千克心重达千克“ “牛心牛心” ” 死于心衰死于心衰. .2. 2.主动脉根部瘢痕主动脉根部瘢痕冠状动脉口狭窄冠状动脉口狭窄心绞痛心绞痛瓣膜环部扩张瓣膜环部扩张 瓣膜纤维增生瓣膜纤维增生 瓣叶间分离瓣叶间分离内膜表面内膜表面 树皮样皱纹树皮样皱纹主动脉瘤主动脉瘤 破裂破裂 主主A A瓣

9、关闭不全瓣关闭不全The “tree barking“ effect produced in the intima by the medial scarring. 部位:部位:中枢中枢NSNS、脑脊髓膜、脑脊髓膜脑膜血管梅毒脑膜血管梅毒 发生于脑底部发生于脑底部脑膜血管周围和外膜淋浆细胞浸润脑膜血管周围和外膜淋浆细胞浸润 A A内内膜增厚膜增厚 脑皮质多发性梗死脑皮质多发性梗死 麻痹性痴呆麻痹性痴呆 (2 2)中枢神经梅毒)中枢神经梅毒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脑膜增厚、小脑膜增厚、小A A闭塞严重闭塞严重脑皮质及中央灰质缺血梗死脑皮质及中央灰质缺血梗死 病变处脑皮质(额叶)萎缩、颗粒状、脑室扩张。

10、病变处脑皮质(额叶)萎缩、颗粒状、脑室扩张。 巨噬细胞和皮质血管壁有含铁色素巨噬细胞和皮质血管壁有含铁色素为主要特征为主要特征脊髓痨脊髓痨 脊髓后束的变性脊髓后束的变性 后束萎缩、脊髓膜厚、淋浆浸润后束萎缩、脊髓膜厚、淋浆浸润Meningeal thickening and atrophy 脑膜增厚,脑萎缩普鲁士蓝染色:新疆干果含铁色素骨软骨炎的表现:鼻骨受累形成马鞍鼻骨软骨炎的表现:鼻骨受累形成马鞍鼻(3 3)其它器官的病变)其它器官的病变皮肤、粘膜出现结节型梅毒疹或梅毒瘤皮肤、粘膜出现结节型梅毒疹或梅毒瘤先天性梅毒是因先天性梅毒是因孕妇孕妇患有梅毒,患有梅毒,梅毒螺旋体经血液通过梅毒螺旋体

11、经血液通过胎盘胎盘进入进入胎儿胎儿体内所致。体内所致。(二)先天性梅毒(二)先天性梅毒1. 1. 早发性先天性梅毒早发性先天性梅毒在胎儿或婴儿期发病的梅毒。在胎儿或婴儿期发病的梅毒。皮肤粘膜病变:皮肤粘膜病变:梅毒斑疹梅毒斑疹 剥脱性皮炎剥脱性皮炎 表皮糜烂、脱落表皮糜烂、脱落骨软骨炎的表现:骨软骨炎的表现:马鞍鼻马鞍鼻内脏病变:内脏病变: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动脉内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动脉内膜炎、弥漫性纤维化和发育不全等膜炎、弥漫性纤维化和发育不全等。2. 2. 晚发性先天性梅毒晚发性先天性梅毒2 2岁以后发病者,一般在岁以后发病者,一般在5-75-7岁至青春期出现损岁至青春期出现损害。其

12、病变与后天性梅毒基本相同,但无下疳。害。其病变与后天性梅毒基本相同,但无下疳。特征性病变:特征性病变:间质性角膜炎间质性角膜炎HutchinsonHutchinson齿齿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聋HutchinsonHutchinson齿齿: : 上切牙间距大,中有切迹,渐细如杆锥形上切牙间距大,中有切迹,渐细如杆锥形 A Acquired cquired I Immunommunod deficiency eficiency S SyndromeyndromeAIDS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

13、致命性传染病。 本病特点:T细胞免疫缺陷、机会性感染、继发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病变死亡率100%一、艾滋病现状l1981年6月在美国首次报道,现已遍及全球。全球有500万患者,40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 l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我国约有85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患者8万。 2011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l 2010年全球大约有340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新增病毒携带者约270万。l 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68%的艾滋病毒携带者生活在这里。l 2010年新增艾滋病感染人数以及与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较以往有所下降,艾滋病防控行动取得了很大进展。 l 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保持

14、低流行态势,新发感染人数保持在较低水平,但疫情依然呈上升趋势;l HIV感染、AIDS发病和死亡数增加; l 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所占比例继续升高,在2011年4.8万新发感染者中,经性传播和同性传播者分别为81.6%和29.4%。l 感染人群多样化,且50岁以上群体、学生群体所占比例上升二、临床特点:二、临床特点: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腹泻和神经系全身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腹泻和神经系统症状。统症状。病情险恶,死亡率几乎100%。由由HIV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HIV)感染引起。感染引起。主要攻击和破坏人体的主要攻击和破坏人体的CD4CD4T T细胞细胞(ThTh),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及易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及多发性肉瘤(多发性肉瘤(KaposiKaposi肉肉瘤)及其它肿瘤。瘤)及其它肿瘤。三、病因及发病机制CXCR4传染源传染源 艾滋病人及携带者艾滋病人及携带者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性传播、性传播、 注射针头及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