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250508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高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分析高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分析 通常为非等温吸收,由于溶质A的溶解量大,产生的溶解热能使吸收剂 温度显著升高,相平衡关系也将沿塔高变化,温度升高,溶质的溶解度 下降,对吸收不利。传质系数沿塔高变化大,吸收过程为 A 组分通过停滞的 B 组分的扩散 过程,气相传质系数为 高浓度吸收浓度变化大,溶质溶解量大,从塔底至塔顶气体流率变 化也大,这使得高浓度吸收过程有以下特点:高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分析同理,高浓度气体吸收液相传质系数可表示为 低浓度吸收 P/pBm 1或 1/(1-y)m 1,所以 ky ky 。 高浓度吸收总体流动的影响不可忽略,传质系数与气

2、相浓度 y 有关, 因 y 沿塔高变,所以 ky 也沿塔高变。 等温吸收时,沿塔高相平衡关系不变,填料层高度 Z 的计算可采用前面 介绍的计算式; 各传质系数沿塔高的变化不可忽略,因而不能提出积分号外,这使得 Z 的计算变繁; 因传质系数中的漂流因子要涉及到界面浓度yi 或 xi,Z 的计算式通常采 用相内传质速率方程推导; 高浓度气体吸收 Z 的计算一般采用摩尔分数的表达式。若用比摩尔分数 ,被积函数更复杂。 等温吸收时 Z 的计算高浓度吸收填料层高度 Z 的计算式要注意引入漂流因子的影响。高浓度气体吸收 Z 计算只能由数值积分或图解积分求得。被积函数为: 等温吸收时 Z 的计算同理可得:

3、被积函数为: 积分时还需用到如下关系式: 操作线方程 传质速率方程 平衡线方程 以及体积传质系数 kya, kxa 与气、液质量流率的关联式。 等温吸收时 Z 的计算图解积分求解步骤(1)将 y1 至 y2 的区间分成 n 等份,得 n+1 个 y; (2)由操作线方程算出所取 y 对应的 x; (3)由 Vs=V/(1y)和Ls=L/(1x) 计算浓度为 y、x 截面的气液流率; (4)由传质系数关联式计算出 y、x 截面处对应的 kya, kxa; (5)由四式联立求解出气液界面浓度 yi、xi;(6)将以上与 y 对应的各值 代入f (y),求得该 y 值对应的被积函数 值,即求得了f

4、(y) y 曲线上一点; (7)重复 (1)(6)(n+1)次,求得 (n+1)个与 y 值对应的函数值f (y); (7)作f(y)y 图,计算曲线与 y1、y2 区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由此 求得填料层高度 Z。 等温吸收时 Z 的计算因数群 Vs/(kya) 随 Vs 的变化小,因此沿塔高变化不大,可取塔顶和塔底的平均值,从而可将其提出积分号外当气相浓度不是太高时,(1-y)m 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 第一项为低浓度气体吸收时的传质单元数,第二项则表示高浓度气体吸 收时漂流因子的影响。非等温吸收时 Z 的计算若忽略吸收塔内气液两相温度升高对传质系数的影响,非等温气体吸 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与等温

5、过程相比,除必须考虑气液两相温度所引 起的相平衡关系变化这一因素外,其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与高浓度等 温吸收过程的计算完全相同。只要求得了非等温吸收的实际相平衡关 系,按上述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公式与求解步骤,就可求得 Z 值。 溶质溶解时释放出的溶解热不仅使液体升温,也会使气体升温和部分 溶剂汽化,设备的散热也将耗去部分溶解热。同时进行的传热传质使 过程的热量衡算变得较为复杂。简化假设: (1)由于气体的热容小,且溶剂的蒸汽压较低,汽化量不大,气体升 温和部分溶剂汽化耗用的溶解热可忽略不计。 (2)过程可视为绝热,溶解热将全部用于液体温度的升高。非等温吸收时 Z 的计算据此简化,对微元段 dZ 做

6、热量衡算,有 式中: cmL 溶液平均摩尔热容kJ/(kmolK); Ls 吸收液流率kmol/s; 微分溶解热; dLs 吸收的溶质量引起的吸收液量增加。Ls, x, tLs+dLs x+dx t+dt dZdLs 与 Ls 相比要小得多,故 dLsx、dLscmLt 与 LSdx、LscmLdt 相比 可忽略。于是上式可简化为 非等温吸收时 Z 的计算 若将吸收塔中液相组成 x 的变化范围分 成若干等分段,离开和进入该段的液相 温度分别为 tn 和 tn1,则任意段 n 的热量 衡算式可近似写成 微分溶解热 代表 1 kmol 溶质溶解于浓 度为 x 的大量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量, 是一个与

7、溶液浓度有关的量。式中微分溶解热 可取 xn1 与 xn 之间的平均值。 非等温吸收时 Z 的计算 由进塔的液相浓度 x0 和温度 t0 为初始条件,可逐段算出不同组成 x 下的 液相温度 t,然后根据每一组 x,t 值,由热力学数据确定与之平衡的气 相浓度 y,从而确定出塔内两相的实际平衡关系。 若已知溶质在不同温度下 的溶解度曲线,可由每一 组 t,x 数据直接从图上读 出与之对应的 y 值,连接 交点所得的曲线称为绝热 吸收平衡线。 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经常是波动的。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变化的参数有:入塔气体的流量V和浓度Y1如果不加调节,必将引起出塔气体浓度Y2的变化。调节的方法:在

8、允许条件下改变吸收剂流量L,从而改变传质推动力,使Y2稳定不变。吸收塔和解吸塔为联合操作,改变吸收剂流量,必将改变解吸塔的操作特性,使解吸塔的出口浓度和温度发生变化,反过来对吸收塔产生作用。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吸收剂用量 L增大,L/V 增大,操作线斜率 和推动力增大。当气、液入塔浓度 Y1 和 X2 不变时,出口气体 Y2 下降,吸收率增大。 操作线由线变为线,X1 下降。如果吸收剂用量增大使再生不良或冷却不够 ,吸收剂进塔浓度 X2 和温度 t2 都可能升高, 这两者都会造成传质推动力下降,抵销吸收 剂用量增大的作用。 吸收塔的调节与操作型计算吸收塔的调节与操作型计算 吸收剂用量 L增

9、大吸收剂入塔浓度由 X2 降至 X2,在 Y1 和 L/V 不变的条件下,操作线向左平 移,传质推动力增大,吸收液出塔浓 度将由 X1 降至 X1,气体出塔浓度降 至 Y2,吸收率增加。 改变了物系的平衡关系,气体溶解度增大,平衡线下移,传质 推动力也增大。当气、液进塔浓度 Y1、X2 以及液气比L/V不 变时,气体出塔浓度 Y2 降低,分离程度增加。 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X2 降低吸收剂入塔温度 t2适当调节上述三个参数均可强化吸收传质过程,提高分离程度。 但实际生产过程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但对于有显著热效应的吸收过程,大量吸收剂再循环可减小吸 收剂在塔内的温升,因而平衡线

10、可以下移,传质推动力增大, 有利于吸收。 设吸收剂再循环量与新鲜吸收 剂加入量 L 的比值为 , 两股吸收剂混合后浓度为 吸收剂再循环流程若 增加,吸收剂入塔浓度增大, 传质推动力下降,塔的吸收能力要 下降。 吸收过程计算吸收过程计算 设计型计算命题设计要求:计算完成指定分离任务所需的塔高 给定条件:气体流率气体入塔浓度平衡关系分离要求 规定有害物质浓度Y2 规定产品回收率说明:为求高度,必须先求HOG和NOGHOG与设备形势和操作条件有关,NOG与平衡关系和进出口浓度有关, 要计算平均推动力,必须选定流向, 气液两相可逆流操作也可并流操作, 进出口浓度相同时,逆流推动力大于并流推动力,逆流优

11、于并流,但逆 流操作气流阻碍液流流动,需要加大液体流量的吸收可以采用并流。吸收剂浓度过低,加大溶剂再生的解析负荷量,吸收剂浓度过高,传质 推动力减小,使塔高增加,所以,X2的选择是一个经济优化的问题。(1)流向选择(2)吸收剂浓度的选择吸收塔操作存在一个最小液气比,实际操作液气比应大于最小液气比,注意: 最小液气比是针对规定的分离要求而言的,并不是说吸收它不能在最小液气比 以下操作,只不过在最小液气比以下操作不能达到规定的分离要求。实际液气 比的选择也是一个经济优化的问题。命题 计算目的:预测给定条件下的出口浓度X1、Y2 已知条件:V,L,Y1,X2,Z,平衡关系,传质单元高度或传质系数 计

12、算方法:操作型计算是联立求解上述方程组,当上述方程组联解的结果变为下式由上式求得Y2后,再由物料衡算求X1。(3)吸收剂用量的选择 吸收塔的操作型计算【例】某填料吸收塔用溶质含量为0.02%(比摩尔分数,下同)的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可溶组分,采用的液气比为3.2,气体入塔溶质的含量为2.0%,回收率可达95%。已知在操作范围内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2X,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总体积传质系数KYa与气体摩尔流率的0.8次方成正比。受前后工序操作状况的影响,该吸收塔的工艺参数也常有波动,试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计算。(1)当解吸不良使吸收剂入塔含量增高至0.04%时,溶质的回收率下降至多少?塔内传质推动力有

13、何变化?(2)气体流率增加20%,而溶剂量以及气、液进口组成不变?溶质的回收率有何变化?单位时间被吸收的溶质量增加多少?(3)入塔气体溶质含量增高至2.5%时,为保证气体出塔组成不变,吸收剂用量应增加为原用量的多少倍?解: (1)原工况新工况(2)(3)由上式试差得:【例】混合气中含CO25%(体积),其余为空气。于30及2MPa下用水吸收,回 收率为90%,溶液出口浓度x1= 0.0004,混合气体处理量为2240Nm3 / h(操作状态 ),亨利常数E = 200MPa,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ca = 50 kmol / (m3h (kmol / m3)),塔径为1.5m,求每小时用水量和填

14、料层高度。解:(1)求L:(2)求z:例 某厂有一填料吸收塔,直径为880mm,填料层高6m,所用填料为50mm拉 西 环,每小时处理2000m3丙酮-空气混合气(T = 298.15 K,P = 101.3 kPa),其中含丙 酮5%(体积%);水作溶剂。塔顶放出废气中含丙酮0.263%(体积%),塔底排除的 溶液每kg含丙酮61.2g;在此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Y = 2.0X。根据上述测得数据试计算: (1)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Ya; (2)每小时回收多少丙酮; (3)若保持气液流量V、L不变,将填料层高度加高3m,可以多回收多少丙酮。解:(1)求KYa(2)(3)解吸塔的计算 解吸是吸收

15、的逆过程,相际传质推动力为 (y*y) 或 (xx*); 减压、加温和降低气相主体的溶质分压有利于解吸过程的进行; 工业解吸过程通常是将溶液由塔顶引入,惰性气体或蒸汽由塔底引 入,两相在塔内逆流接触,此过程也称为气提或汽提。若溶质不溶 于水,用水蒸汽解吸,混合蒸汽在塔顶冷却后,溶质与水发生分层 ,从而可得纯溶质; 适用于吸收操作的设备同样适用于解吸操作,前述的气液传质理论 和吸收过程的计算方法均可用于解吸过程,相应的计算式也类似;解吸塔的最小气液比 对逆流解吸塔的虚线框作物料衡算,得到解吸操作线方程,当溶液的 处理量 L、进出塔浓度 X1、X2 以及解吸气进塔组成 Y2 确定后,气体用 量 V

16、 与气体出塔浓度 Y1 直接相关。 解吸塔的最小气液比 当解吸用气量 V 减小时,气体出塔浓度 Y1 增大,操作线的 A 点向平 衡线靠拢,传质推动力下降。当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或相切时,解吸 操作线斜率(液气比)最大,即气液比最小对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平衡线呈上凹形状),最小气液比由过 B 点所作的操作线与平衡线的切线斜率确定。传质系数 任何化工单元操作,过程速率是决定该单元设备大小的关键因素。过 程速率正比于过程推动力,反比于过程阻力。传质速率概括为 传质系数包含了传质过程中一切复杂的、不易确定的影响因素,其数 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系的性质、操作条件及设备的性能(填料特 性)三个方面。由于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传质系数的计算难以通过理 论模型解决,迄今为止也尚无通用的计算方法可循。 传质系数的获取途径:(1)实验测定; (2)针对特定体系的经验公式; (3)适用范围更广的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