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读书笔记 读《德育新定义》有感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247428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老师读书笔记 读《德育新定义》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老师读书笔记 读《德育新定义》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老师读书笔记 读《德育新定义》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老师读书笔记 读《德育新定义》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老师读书笔记 读《德育新定义》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老师读书笔记 读《德育新定义》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老师读书笔记 读《德育新定义》有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老师读书笔记小学老师读书笔记 读读德育新定义德育新定义 有感有感教育是一种学习,这个道理同样适合德育,学生也是德育的主体。但是,与教育定义一样,目前我国的德育定义基本上也是仿照教育的定义格式,把教师看成是德育的主体,学生时候德育的客体,虽然我们同时又说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我们给德育下定义起码有四个要求:一是要把道德教育界定为一种德育学习;二是让学生做定义句的主语;三是要把教师的作用体现出来;四是要抛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概念。经过推敲最后的答案是:德育是学生接受、利用教师指导,通过情感体验、认知推理、身体力行的鞥内外互化的过程,回应社会的道德要求、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提升道德能力的学习过程。

2、思考提醒:区别教育主体与教育中的主体。在一般意义上,人都可能作为主体存在。比如,我想五办公室跟老师请教问题,但是由于胆小,我还邀请了以为好朋友陪我同去,到了办公室我发现除了老师外,还有其他老师在,这更让我觉得带个同学的正确性了。于是求教活动中,有了多个主体,但是,求教主体则只能是我,求教客体是我的老师,培养和其他老师算是一种背景条件。在教育活动中,也存在多层次、多维度的主客体关系:教师讲课时,他是讲课的主体;学生做作业时,他是作业的主体;教师作用于学生时,教师是主体;学生作用于老师时,学生是主体。 。 。 。 。 。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中的主体并不等同于教育主体。前者是指存在于一切教育活

3、动之中的一切的、一般意义上的主体,后者却是指作为整体教育活动之主体。教育是一种学习,这个道理同样适合德育,学生也是德育的主体。但是,与教育定义一样,目前我国的德育定义基本上也是仿照教育的定义格式,把教师看成是德育的主体,学生时候德育的客体,虽然我们同时又说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我们给德育下定义起码有四个要求:一是要把道德教育界定为一种德育学习;二是让学生做定义句的主语;三是要把教师的作用体现出来;四是要抛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概念。经过推敲最后的答案是:德育是学生接受、利用教师指导,通过情感体验、认知推理、身体力行的鞥内外互化的过程,回应社会的道德要求、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提升道德能力的学习过程。

4、思考提醒:区别教育主体与教育中的主体。在一般意义上,人都可能作为主体存在。比如,我想五办公室跟老师请教问题,但是由于胆小,我还邀请了以为好朋友陪我同去,到了办公室我发现除了老师外,还有其他老师在,这更让我觉得带个同学的正确性了。于是求教活动中,有了多个主体,但是,求教主体则只能是我,求教客体是我的老师,培养和其他老师算是一种背景条件。在教育活动中,也存在多层次、多维度的主客体关系:教师讲课时,他是讲课的主体;学生做作业时,他是作业的主体;教师作用于学生时,教师是主体;学生作用于老师时,学生是主体。 。 。 。 。 。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中的主体并不等同于教育主体。前者是指存在于一切教育活

5、动之中的一切的、一般意义上的主体,后者却是指作为整体教育活动之主体。教育是一种学习,这个道理同样适合德育,学生也是德育的主体。但是,与教育定义一样,目前我国的德育定义基本上也是仿照教育的定义格式,把教师看成是德育的主体,学生时候德育的客体,虽然我们同时又说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我们给德育下定义起码有四个要求:一是要把道德教育界定为一种德育学习;二是让学生做定义句的主语;三是要把教师的作用体现出来;四是要抛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概念。经过推敲最后的答案是:德育是学生接受、利用教师指导,通过情感体验、认知推理、身体力行的鞥内外互化的过程,回应社会的道德要求、满足自己的道德需要提升道德能力的学习过程。

6、思考提醒:区别教育主体与教育中的主体。在一般意义上,人都可能作为主体存在。比如,我想五办公室跟老师请教问题,但是由于胆小,我还邀请了以为好朋友陪我同去,到了办公室我发现除了老师外,还有其他老师在,这更让我觉得带个同学的正确性了。于是求教活动中,有了多个主体,但是,求教主体则只能是我,求教客体是我的老师,培养和其他老师算是一种背景条件。在教育活动中,也存在多层次、多维度的主客体关系:教师讲课时,他是讲课的主体;学生做作业时,他是作业的主体;教师作用于学生时,教师是主体;学生作用于老师时,学生是主体。 。 。 。 。 。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中的主体并不等同于教育主体。前者是指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的一切的、一般意义上的主体,后者却是指作为整体教育活动之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