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下《逢入京使》教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229381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下《逢入京使》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师大版九下《逢入京使》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下《逢入京使》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下《逢入京使》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逢入京使 岑参 教学目标:1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内容: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 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 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

2、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 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 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 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 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 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高适燕歌行云: “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岑参的逢 入京使所表现的就

3、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 。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 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 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 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 少有点夸张,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篇)。仍不失为真实,我们 仍然可以说上句写的是实景,下句写的是实情。“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

4、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 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 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 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 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如果将这四句诗比高下的话,我以为后两句诗更有味,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 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 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 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 ,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作业:背诵课文。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